丹佛紅岩露天劇場
2025年10月23日
6月13日上午,開車前往落基山國家公園途中,順道拜訪一下位於科州小城Morrison世界上利用天然環境而建的露天劇場之一:紅岩露天劇場(Red Rocks Amphitheater),這裏也是紅岩公園(Red Rock Park)的所在地。
紅岩露天劇場距丹佛市區約30分鍾車程,它由丹佛市擁有和運營。公園擁有眾多精彩景點,深受遊客和當地人的喜愛。公園從自然奇觀演變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表演場地之一,實現這一轉變所需的遠見卓識和毅力是丹佛曆史上最為非凡的一頁。2015年紅岩露天劇場/紅岩公園和莫裏森山平民保育隊營地被指定為國家曆史地標。這一稱號認可了紅岩露天劇場/紅岩公園在建築,景觀設計和表演藝術方麵的國家重要性。這是紅岩露天劇場的又一個“黃金時代”,因為它舉辦的音樂演唱會和遊客數量超過了其曆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
看地圖,進公園有三個入口,根據GPS指引,我從1號入口進入了公園,一路上山,開到公園頂層停車場(Top Circle Lot), 停好車,走幾步就到了露天劇場的頂層廣場,這裏有遊客中心和博物館,餐飲店。已經有不少遊客來到露天劇場,從上往下看,露天劇場坐落在四周環繞的紅岩之中,非常震撼。露天劇場的兩旁是創世岩(Creation Rock)和船頭岩(Ship Rock)。紅岩是一座地質構造獨特的露天弧形劇場,世界上獨一無二。這座弧形劇場的設計靈感源於大自然,由兩塊300英尺高的巨石(船岩和創世岩)組成,為各種表演提供了絕佳的場地。這兩塊引人注目的砂岩巨石記錄了過去近3億年來這裏動植物的演繹史。
紅岩露天劇場的一些岩層傾斜度高達90度,而另一些則向後傾斜。南部的巨石形似一艘船,被稱為“船頭岩”。露天劇場的另一側矗立著“創世岩”。這兩塊巨石都比尼亞加拉瀑布還要高。紅岩露天劇場曾被列為世界七大地質奇觀之一。
2003年開放的紅岩公園博物館與遊客中心,與露天劇場的自然環境完美融合。博物館小而精致,信息簡明扼要,抓著要點,知識性,趣味性,可視性強。博物館主要有紅岩地質和音樂曆史為主題的互動教育展覽和精彩的音樂表演者名人堂展覽。公園占地麵積739英畝,海拔6450英畝,丹佛市政府於1928年以5萬4千刀買下(今天看來好便宜喲)。這裏的紅岩形成於3億年前,今天有45塊紅岩取了名字。露天劇場兩旁的紅岩創世岩和船頭岩有300英尺高,跟自由女神像高度差不多。公園很久很久以前的居民是恐龍,在這裏最早有人類居住是Utes原住民。博物館也展示了露天劇場的3D模型,劇場的建設和早期公園裏音樂會的場景等。今天的露天劇場建於1941年,最早有記錄的露天劇場演出是1906年5月31日由出版商約翰·布裏斯本·沃克(John Brisben Walker)舉辦的“泰坦花園”盛大開幕式。
紅岩名人堂是自2003年以來,每年都會將一些表演者納入紅岩名人堂。這些入選的藝術家,表演者和樂隊都以各種方式在紅岩露天劇場這座標誌性場館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並代表了露天劇場每年舉辦的眾多音樂流派。紅岩名人堂也是遊客中心的永久實體組成部分,位於搖滾之心劇院。我喜歡的披頭士樂隊(2003)是名人堂之一。1964年,“披頭士四人組”開啟了他們的首次北美巡演。8月26日,他們來到紅岩露天劇場,每張門票僅售6.6美元。據說這場演唱會是他們傳奇巡演中唯一一站門票未售罄的演出,但它仍然是紅岩劇場曆史上的一大亮點。這支樂隊最初隻是一支來自英國利物浦的小型噪音爵士樂隊,後來卻成為了搖滾史上最受歡迎,最具影響力的樂隊。
在露天劇場觀眾席區域,見到不少人把曲線型的一排排座位當步道和台階散步或跑步,感覺他們真會挑地方。據說沿著座位一層一層走,走完有2邁多,如果從下往上走,還有爬升,這樣的健身環境,打起燈籠難找,估計當年劇場設計者都沒有想到這音樂會優美劇場還是理想的健身場所。
紅岩露天劇場現在已成為跑步愛好者和尋求在海拔6千多英尺處挑戰性鍛煉人士的香餑餑與熱門場所。公園管理處要求健身的活動不得影響他人的娛樂體驗,也不得對場地造成結構性損壞。禁止使用阻礙樓梯,長椅和其它區域通行的健身器材。勿使用頂層廣場及其它平台和人行道進行鍛煉活動。尊重公園獨特的自然資源,維護紅岩的美麗與寧靜。
從露天劇場頂層廣場逐級台階而下,在舞台前看看後,繼續從側麵台階下山,走了一段步道,再走上山步道,回到露天劇場頂層廣場。
紅岩公園屬於丹佛山地公園之一且分布著各種步道,包括地質觀景步道,貿易站步道,纜車步道和弗農山溪步道。這許多的步道我隻徒步了纜車步道,這條步道是一條短而陡峭的步道,沿著傾斜鐵路或“纜車”的路線行進,步道兩旁都能見到紅岩山石。我爬到停車場就止步了,沒有繼續上山爬到達莫裏森山頂欣賞美景。
為什麽岩石是紅色的?紅色岩石分布在公園許多地方,尤其在露天劇場周圍,充滿了紅色岩石。當然不同地方的岩石顏色和紋理有所不同。噴泉砂岩和礫岩的互層構造,構成了紅岩的優美景觀。由於噴泉組的顆粒大小和硬度各不相同,侵蝕作用不均勻。這種“差異侵蝕”形成了裂縫,坑洞,和洞穴。在纜車步道上,我注意到了岩石上的裂縫和坑洞。
噴泉組的岩石顏色各異,從淺灰色到淡紅色,再到深鏽色。風化作用會分解岩石,釋放出鐵等礦物質,這些礦物質氧化後會呈現紅粉色。在噴泉組的埋藏和壓實過程中,富含鐵的地下水滲透過岩石,留下了巨大的鏽色漩渦。
萊昂斯砂岩也普遍呈紅色,它沉積於後來的二疊紀時期,位於噴泉組的頂部。這種美觀的萊昂斯砂岩是科羅拉多州最受歡迎的建築石材,出現在許多19世紀的房屋,教堂,商店和人行道上。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建築中尤為突出(我在校園裏跑一圈,印象深刻)。露天劇場和公園的許多地方也使用了同樣的石材,包括擋土牆,花壇和紅岩博物館/遊客中心。
像這樣的“紅層”沉積於3億至2.6億年前,遍布世界各地。當時空氣中高濃度的氧氣與從山上衝刷下來的沉積物中的鐵發生反應,使岩石看起來像生鏽了一樣。更重要的是,多餘的氧氣滋養了巨型昆蟲!如今,氧氣含量太低,無法形成紅層沉積物。在科羅拉多州,還有哪裏能看到這樣的紅色岩石呢?順便說一句,“科羅拉多”就是“紅色”的意思!
紅岩公園不僅是一個欣賞音樂的優美場所,其地質景觀和壯麗景色也令人歎為觀止。紅岩公園是大平原與落基山脈交匯處獨特的過渡地帶。這裏生態環境多樣,可以觀賞到不同的植物,鳥類,和動物。紅岩公園名副其實,名不虛傳,順路打卡紅岩露天劇場,讓自己沉浸在紅岩的氛圍中,這趟短暫的紅岩之旅太值了,沒有白來。如果今後有機會再來,一定來這紅岩曠野欣賞一場音樂盛會,我期待著……. (完)
附照片58張

1-在舞台前往山頂看-左邊是船頭岩-右邊是創世岩

2-紅岩露天劇場地圖

3-去紅岩公園露天劇場路上-野花與落基山雪景

4-準備下高速公路去紅岩公園

5-紅岩公園1號入口

6-進公園後的景色

7-紅岩石趴在土堆上

8-這個雕像有點像修露天劇場的工人

9-紅岩公園遊客中心與博物館-這建築讓人聯想到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的建築

10-博物館裏關於公園的基本信息

11-這裏最早的居民是恐龍

12-3億年的舞台布景-曾被列為世界七大地質奇觀之一

13-公園3D地圖

14-紅岩露天劇場實體模型

15-公園的紅岩石都被取了名字

16-紅岩露天劇場源自希臘古老露天劇場的靈感

17-建造紅岩露天劇場,“平民保育隊”(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CCC)功不可沒

18-早在1910年,這裏就有演出了

19-最早居住在這裏的人是尤特Utes人

20-早期公園的情況介紹

21-山頂廣場與創世岩

22-紅岩露天劇場一角

23-創世岩石

24-紅岩露天劇場上的船頭岩石

25-紅岩露天劇場一角

26-從觀眾席上可以看到丹佛市中心天際線

27-這一排排的座位就跟徒步步道似的

28-紅岩公園一角-左下腳是Post Trading

29-觀眾席邊上的人行台階

30-船頭岩

31-舞台與後麵的舞台岩石

32-觀眾席

33-創世岩邊上的人行台階

34-岩石

35-創世岩邊上的人行台階一角

36-紅岩一角

37-這是著名的纜車步道介紹

38-纜車步道口的紅岩

39-纜車步道一角

40-纜車步道景色

41-纜車步道旁景色

42-纜車步道旁景色

43-山上景色

44-纜車步道旁紅岩

45-纜車步道旁紅岩-有洞,起層

46-這鵝卵石是平衡石

47-停車場一角

48-這裏也有一塊平衡石

49-石洞路

50-石洞路另一頭
51-丹佛市中心天際線隱隱約約可見

52-狹縫之路

53-這個角度的景色不錯

54-觀眾席旁的人行台階

55-再看一眼船頭石

56-劇場頂廣場一角

57-劇場頂廣場下的一家餐館

58-豐田讚助商讓我想起廣告詞“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