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遊落基山國家公園
2025年10月14日
6月14日清晨,從科羅拉多Boulder市開車到落基山國家公園,先去了熊湖風景區,在那裏徒步走了21公裏左右。欣賞了高山,湖泊,雪峰的美景後,決定在公園自駕遊。路線是從熊湖路出發,左轉上36號公路,往西北方向去34號公路,往西開到高山遊客中心折返沿著34號公路東行,最後下榻埃斯蒂斯公園鎮(Estes Park)。見圖片10的地圖,我用紅圈標記開車停留的地方。
從五月下旬持續到十月中旬是落基山國家公園最繁忙的季節,這片充滿極致的土地,海拔高度從7800英尺到超過14000英尺不等。沿著風景優美的山脊路(Trail Ridge Road)駕車前行,可以體驗高山苔原(Tundra)的奇觀。
話說山脊路是一條高而平坦的支脈山脈,也是美國34號公路的一部分,單程全長48英裏,橫貫落基山國家公園,東起埃斯蒂斯公園鎮,西至格蘭德湖鎮(Grand Lake)。山脊路與其連接近7英裏的海狸草甸路(美國36號公路)一起,構成了55英裏的山脊路/海狸草甸國家風景道。山脊路的最高點海拔3713米(離高山遊客中心不遠),是北美最高的連續鋪裝道路(我去過的Colorado Springs市Pikes峰公路就比山脊路海拔更高)。山脊路較高的路段在十月至次年五月期間關閉。
從熊湖路出來,先到冰磧公園遊客中心(Moraine Park Discovery Center)刹一腳, 在這裏又見到幾隻麋鹿吃草。據說這是落基山國家公園裏最佳的遊客中心,我特別感興趣這裏的博物館,非常精彩地介紹了落基山的形成,岩石,動植物生態係統,冰磧的形成,和天氣等。這個遊客中心還設有書店/禮品店,畫廊,和一個學習中心。遊客中心有一個室內觀景區,提供望遠鏡,可以觀察山峰,冰磧公園等細節景觀。
繼續前行上36號公路,轉34號公路後不久,有一個岔路去隱穀(Hidden Valley), 我一看這是青少年護林員的總部,雖然有一條0.5英裏長的自然小徑,沿著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蜿蜒而上,但我決定快閃離開這裏。
駕車行駛在落基山國家公園的山脊路上,一路欣賞了令人驚歎的山脈全景和高山苔原。由於天氣給力,藍天白雲下,連綿不斷的雪峰就在眼皮底下,看得我心曠神怡。沿途可見的山峰包括朗斯峰(Longs Peak), 寶塔山(Pagoda Mountain), 酋長頭峰(Chiefs Head Peak), 以及泰拉托瑪山(Terra Tomah Mountain)。
下麵幾個停留點風景秀麗的遠景和地質特征都非常獨特:
許多公園的曲線觀景台Many Parks Curve overlook:可一覽廣闊的山穀,包括Horseshoe Park和Moraine Park,以及遠處的山峰,如Longs Peak。
森林峽穀觀景台Forest Canyon Overlook:可從高處欣賞到深邃峽穀的森林,以及雪峰的雄壯。這裏是我見到最多遊客的觀景區,這裏有步道,不少遊客在觀景台上看山坡下的土拔鼠,看得還一包勁,我啥動物也沒看見。據說遊客通常可以看到土撥鼠,大角羊,偶爾還能看到駝鹿。
彩虹彎道Rainbow Curve:可從海拔超過1萬英尺的高度欣賞周圍地形,峽穀和森林的廣闊景色。
高山遊客中心Alpine Visitor Center:位於公路的最高點附近,提供教育資源,博物館展示高山苔原生態環境,這裏有商店,可以欣賞周邊景色。從遊客中心折返後,發現公路兩旁有不少很高的木杆,據說這是標記春季除雪的道路邊緣,杆子的高度表示積雪深度,可以想象這條路為何在冬季關閉,積雪太高了。
在公園晃悠了超過10小時,感覺累了,決定結束這趟落基山國家公園行。很遺憾沒有開車去到Grand Lake,米爾納山口(Milner Pass)這條公路的最高點,橫跨大陸分水嶺,一側可欣賞普德湖的景色,以及遠景彎道和梅迪辛博彎道(Farview Curve and Medicine Bow Curve)。下次有機會再來,得走一趟尤特步道,這條始於森林峽穀觀景台附近的解說步道,
山脊路是落基山國家公園最具代表性的路段,高聳的雄偉山脈令人充滿敬畏之情。山脊路的自駕之旅風景如畫,不容錯過!
附照片64張
1-公園入口地標
2-公園駕車地圖
3-落基山就在前方
4-落基山脈
5-Estes公園鎮
6-Estes公園鎮-月色
7-快到公園了
8-公園入口
9-早起的麋鹿有草吃
10-在熊湖路上
11-在熊湖路上
12-藍天白雲下的草地與雪山
13-又見麋鹿
14-冰磧公園與後麵的雪山峰
15-冰磧公園的遊客中心小樓
16-遊客中心展覽室一角
17-遊客中心展覽室要展示的內容
18-落基山的形成
19-落基山有哪些岩石?
20-山上山下
21-生態係統-動物植物
22-雪峰
23-隱藏的峽穀-青少年護林員總部
24-遼闊的峽穀(許多公園的曲線觀景台)
25-雪峰(許多公園的曲線觀景台)
26-小石山
27-在山脊路上
28-路邊的冰川比人高
29-在山脊路上
30-在山脊路上
31-在山脊路上
32-在山脊路上
33-在山脊路上
34-在山脊路上-Rock Cut
35-在山脊路上-路邊冰川和木杆是鏟雪標記
36-在山脊路上
37-在山脊路上-路邊木杆是鏟雪標記
38-在山脊路上-路邊木杆是鏟雪標記
39-在山脊路上
40-在山脊路上-冰川
41-在山脊路上
42-在山脊路上
43-在山脊路上
44-在山脊路上-路邊木杆是鏟雪標記
45-山脊路邊冰川-路邊木杆是鏟雪標記
46-高山遊客中心
47-高山遊客中心-森林到苔原展覽
48-尤特Ute人是原住民
49-苔原的植物
50-苔原的動物
51-高山遊客中心商店
52-小冰川
53-雲層真低-路邊木杆是鏟雪標記(回返咯)
54-石門-Rock Cut
55-在山脊路上
56-森林峽穀觀景點
57-這塊白色是積雪-森林峽穀觀景點
58-冰川景觀-森林峽穀觀景點
59-苔原-森林峽穀觀景點
60-這裏遊客不少-森林峽穀觀景點
61-遊客跟逛街似的-森林峽穀觀景點
62-路邊的枯樹-路邊木杆是鏟雪標記
63-在山脊路上-路邊木杆是鏟雪標記
64-在彩虹彎道Rainbow Curve上遠眺
謝謝分享!我太幸運了,山脊路上的白雪風光與藍天白雲,都分不清天和雪了。
是呀,現在都要預約拚手速搶票。不過你在當地,可以預定1-2月後的票,不像我,1-2個月前不確定到底哪天能去。懷念當場買票就進公園的日子。
多謝工匠點評補充!落基山處於兩大板塊之間,它的形成與岩石力學都非常有特征。我是嫌這些術語太專業化,故沒有做說明。再次感謝你的說明!
An igneous intrusion is a body of intrusive igneous rock formed when magma cools and crystallizes beneath the Earth's surface. These intrusions can be categorized by their shape and relationship to the surrounding rock, with examples including dikes (discordant, or cutting across layers), sills (concordant, or parallel to layers), and large batholiths (domed intrusions). They are formed when buoyant magma rises, breaks apart, or melts the surrounding "country r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