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的物價上漲與咱的退休計劃---計劃趕不上變化

(2010-08-07 14:56:17) 下一個

 

 

文革時期有句名言,不知出自何人之口,曰“計劃趕不上變化”。數十年過去了,沒想到這句話仍然適用。豈止適用,簡直是太精辟了。要評論咱以前的退休計劃,恐怕也還是得說:計劃趕不上變化。

 

也難怪,從文革時期到今天,這個世界變化之快之巨大,實在是令人驚訝。比方說,當年的電話可屬於當官的特權,而今家家有電話,人人有手機,咱也得天天對著手機嗚裏哇啦;當年不知電視為何物,而今誰家沒有好幾台?連我也得常常陪著老婆對著電視發呆;當年連計算機都沒聽說過,而今咱也能去網遊,甚至偶爾還能偷窺一下無邊春色(一笑);當年哪裏敢想到咱也能有朝一日乘坐飛機?那可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事兒,而今咱中美之間也不知飛了多少次。而且居然咱也有了自己的車子和房子,還入了美國籍。想想真是匪夷所思,真如一場春夢。

 

不過,變化的一麵是讓人驚訝地好,另一麵是令人驚訝地糟糕。我當年的退休計劃無非是,掙夠若幹數量的美元,就退休回國過一個既有錢又有閑的日子。而今錢已經攢夠了當年定下的數(要求不高,所以已經達到,讀者諸君不要誤以為我是個富家翁),而既有錢又有閑的日子看來仍然是個遙遠的夢。為什麽?因為水漲船高,我的錢表麵上是攢夠了那個數,可惜中國的物價它它它它它也飛漲了。更不幸的是,它漲得比我攢得快! 美國的物價上漲就已經夠快了,而中國的物價更是比孫猴子還厲害, 打了不知多少個跟頭。1989年我來美之前,一個美元在黑市上可以兌換8大元人民幣,而今雖然也能換將近7大元人民幣,而其中的購買力可就差太多了。

 

究竟差多少?讓我來算給您看。

 

當年的8元人民幣,如果是在北京買豬肉,按每斤1.5元人民幣計算,可以買5斤多豬肉。也就是說,當年的一個美元,可以在中國買5斤多豬肉。而今一個美元可以兌換6.8元人民幣,而北京目前的豬肉價格已經升至15元一斤。也就是說,一個美元目前在北京隻能買到半斤豬肉。半斤豬肉,5兩豬肉也。從5斤到5兩,其間的變化可謂大矣。當然我不能說美元在中國的購買力比20年前貶了10倍。但至少對於北京的豬肉的購買力是貶了10倍。其他生活必需品大概可以以此類推。倒是有些非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比以前降低了。比如電視機。當年我在北京托關係才搞到一個彩電指標,就算有了指標還要花費4000多元人民幣才買到一個20英寸的進口彩電。那可是當年的500美金,可以買2500斤豬肉呀(一笑)。由此可見當年政府是如何從百姓頭上搜刮的(也沒準是被日本人搜刮的)。

 

食品價格今非昔比,房子的價格翻得也夠生猛。在中國的房價飆升之前,我所攢的那個數在中國可以買幾十套房子,因為中國當年的房子實在是太便宜:幾萬人民幣就可以買一套房子(想想當年的萬元戶有多稀缺吧)。現在就不要想了。上海的一套房子就可以讓人嚇死。

 

至於服裝,更是中國比美國貴。從前是大包小包往美國搬,現在是大箱小箱往中國帶。

 

倒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商品,可能價格還不算貴。但既然是無關緊要,貴點便宜點又有誰在乎?

 

一言以蔽之,中國米貴,居大不易了。美金在中國的購買力已經是江河日下,今非昔比了。而在美華人同國內朋友之間的地位對比不知不覺就發生了變化。如今是輪到國內的朋友擺闊了。真是風水輪流轉,30年河東,30年河西呀。

 

以前國內有些從前的友人或熟人發財,咱也可以理解。畢竟人家有權有勢有能耐,發了財也是正常的。而今不然,家在北京的從前的同事,無論有能耐與否,幾乎個個都有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身家。無它原因,擁有幾套住房是也。早知如此,當年何必辛辛苦苦奮鬥到美國?隻需在中國買幾套房子,或者“搞”幾套房子,目前就儼然是個小富翁。就算想到美國定居,也似乎不難辦到。由此看來,真如有位朋友所說,吃飯靠掙,發財靠命。命中隻有八格米,走遍天下不滿升,又奮鬥個什麽勁兒呀!

 

但我等小民就是不理解,中國政府為什麽就能在一夜之間把大批的房主變成了百萬富翁?而同一時期,美國的大批房主竟然成了百萬“負翁”! 這可不是吹的。人家現在賣一座房子,到咱們美國內地就可以買上幾套房子。中國的房子仍然是原來的房子,但價值卻翻了若幹倍,突然間就能在財大氣粗的美國牛一把,的確令人費解,也讓我老人家心裏有點“那個”。

 

費解歸費解,日子還是要過的。既然計劃趕不上變化,那也就別計劃太長遠。說今朝有酒今朝醉似乎稍嫌頹唐,那就換句話說,過好每一天吧(盡管意思都差不多)。趁著美金對人民幣的兌換率還沒有一瀉千裏,不妨抓緊時間去中國來了結自己從前的心願。按照目前中國物價上漲的幅度,退休之後靠退休金到中國定居也許會入不敷出,那不妨現在就去過把癮,不要總想著攢夠了錢以後再如何如何,錢是永遠攢不夠的。有句話說,有權不用,過期作廢。而有錢不用,說完全作廢似乎不符合事實,但貶值了就等於部分作廢。花錢方麵,別像好了歌所說:世人都道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一生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物價漲了”。

 

最後奉送我的好友的一句至理名言:吃到肚裏最保值!

 

                                                     (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