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綴

定格瞬間 記錄心情
個人資料
點綴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考驗智商的結局——塵埃落定話“歌手”

(2013-04-13 19:24:46) 下一個






考驗智商的結局
——塵埃落定話“歌手”

 

《我是歌手》,中國流行歌壇上的一次武林盛會。曆經三個月的鏖戰,終於硝煙散去,塵埃落定。羽泉組合捧得歌王桂冠,但卻被屈辱地加上了“爆冷”一詞作為修飾語。對於奪冠呼聲甚高的林誌炫和楊宗緯,則用“惜敗”來描繪。顯然,這樣的蓋棺定論已經毫不掩飾地將媒體的情感傾向表露無遺。同時也說明了比賽結果與實際景況大有出入的事實。無疑媒體的這種聲音代表了關注這個賽事的相當一些人的觀點,人們在遺憾與無奈麵前,隻能借助“爆冷”與“惜敗”這樣的字眼,來注解這場比賽的結果了。

 

湖南衛視一向有開風氣之先的勇氣與作為,客觀上他們也許不想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專美於國人之前,於是便有了《我是歌手》這樣一個用來一爭高下的武器。由於《我是歌手》的形式先天就沒有《中國好聲音》新穎,所以這個節目在開始之初並沒有引來多少關注,也並不被人看好,而且這個節目最初看起來的確有點兒弱智與平庸。隻是到了林誌炫加入後,《我是歌手》才有脫胎換骨的兌變,及至彭佳慧的加入,楊宗緯的複出,這個比賽才真正是高潮迭起,懸念不斷。所以,回望《我是歌手》一路走來的曆程,就不難發現其中曾經出現過五次高潮,而每次高潮的出現都是與新人的加入有關,並且都把《我是歌手》推向一個新的熱點與程度,使之成為一檔值得一看的好節目。

 

林誌炫與周曉鷗都是第三輪才加入進來的,林頂替的是剛上來就被淘汰的楊宗緯,周替代了有事請假的齊秦。在這之前的兩輪比賽,黃綺珊是當之無愧的耀眼之星,她唱的《等待》與《離不開你》讓人見證了她對音樂的摯愛與追求,同時也見識了她的唱功與實力。可是隨著林誌炫和周曉鷗的加入,《我是歌手》才被注入該有的活力。林誌炫的一曲《沒有離開過》如颶風光臨,震撼莫名。周曉鷗的歸來,召喚了人們失去的記憶,昔日那些搖滾音樂人的輝煌歲月又栩栩如生了起來。林周的加入,結束了黃綺珊一支獨秀的局麵,也令參賽歌手們有了刺激與激情,一時間《我是歌手》欣欣然,蓬勃興旺不已。

 

比賽進入到第四輪,辛曉琪取代陳明加入比賽。以她的資曆和她的成名作《領悟》,為《我是歌手》帶來了新的活力,掀起了一次可觀的高潮。彭佳慧遲至第五輪才加入到《我是歌手》的行列,頂替尚雯捷留下的位置。這位台灣實力派歌手的到來,又帶來了一股彭氏旋風,她的歌聲很有些惠妮·休斯頓的風采,大氣豪邁,又細膩生動,隻可惜她到來的太晚,否則對《我是歌手》的舞台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複活賽中楊宗緯起死回生,重新站上《我是歌手》之列,他的回歸充滿了喜劇色彩,他也不負眾望,證實了自己的能力,掀起了一次楊氏風暴,令歌王的爭奪者頓時多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競爭對手。楊宗緯的卷土重來是《我是歌手》的第四次高潮。最後一次高潮的始作俑者卻不是歌手,隻是一位幫襯嘉賓,但又絕不是音樂圈中的一位專業人士。不過從表麵上看,他掀起的狂瀾改變了比賽的結局,影響了比賽的結果。這位興風作浪者就是影視界當紅小生鄧超。

 

決賽中的幫唱環節,是比賽中的噱頭,目的是吸引更多的眼球,使節目更好看,效果更輝煌,更有收視率。不知道羽泉組合運氣為什麽這麽好?他們請來了鄧超助唱。在所有幫唱者中唯獨鄧超不是專業音樂人,可是沒有想到的是,就數他最出彩兒,最有星味兒,也最使所幫歌手馬到成功,旗開得勝。鄧超與羽泉組合唱的《奔跑》+《冷酷到底》,載歌載舞,狂浪奔放,唱翻全場。

 

如果沒有其它的因素,奇跡的締造者鄧超絕對是羽泉組合最終問鼎歌王的最大功臣。鄧超的驚豔亮相,令人震驚無語。可以這樣說,如果還有誰不是歌手,而他的歌卻能夠令到歌手們都相形見絀,那麽這個人就是鄧超。網上說鄧超妙殺羽泉,此話不假。他以霸氣與才華告訴人們,歌手的基因是與生俱來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天賦,後天再怎樣努力也是匠與家的區別。

 

縱觀這五次高潮,有四次是《我是歌手》自我提升,這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它保證了比賽的質量與權威;一次是外部力量的奇跡作為,是偶然的。但是偶然改寫了必然,重寫了名次。這對於《我是歌手》的用泵來說應該是一個無法釋懷的遺憾。因為這個遺憾,《我是歌手》就像是一輛離開了場地的賽車,其最終結果並不是它開始時所預期的,更不是它能夠理所當然獲得的。

 

無需贅言,羽泉組合能夠到《我是歌手》來參賽,本身就一定有過人之處,可是他們在每輪每場的比賽成績,卻是起伏不定,很不平穩的。他們的優勢在編排和表演,而不是在唱,做為歌手來說,他們有不可逾越的局限性。在《我是歌手中》經常唱得比他們好的就大有人在。他們獲得歌王稱號實在是有些令《我是歌手》的結果因錯陽差,不倫不類。如果說他們的獲獎締造了一種極大的遺憾,那麽遺憾的出現卻不是偶然的,這裏麵有節目組的功勞是不能低估的。

 

《我是歌手》的比賽從第一輪第一場賽後開始,就詳細公布每位歌手的得分成績與所占總得票率的百分比。可是到了半決賽時卻不這樣做了,隻公布一個名次,卻沒有具體得票數與得票率。到了決賽則更退步了,決賽中的兩輪比賽均沒有公布具體得分,隻是從第二輪上場的次序才漸次知道第一輪的成績排名。第二輪結束,決賽也結束了,隻是采用了一個隱晦的方法,公布每兩個歌手之間誰前誰後,最後依次得出總決賽的前兩名(組)選手名字,以及他們的從半決賽到總決賽三場的得分率。

 

為什麽要大費周章地這樣宣布獲勝者?而且又不公布全體參賽者在決賽中的成績?不要說這是節目引進時的就定下的模式,原節目中還沒有複活賽這個插曲,節目組還不是從善如流開創了一個複活賽的先例嗎!可見,隻要是對節目或節目組有利的,承辦方都會去做的。同時,也不要說這是照顧每位歌手的麵子,不原意將他們的最終成績公布於眾,以免令得分低的歌手遭遇尷尬。實際上敢於參加這個比賽的歌手,並不會脆弱到承受不起最終的結果,這樣去揣度,本身也是對這些歌手的羞辱。

 

那麽為什麽不公布呢?答案就應該是公布了對節目組沒有什麽好處。為什麽會沒有好處呢?這裏麵就應該是牽扯到利益集團的得失與謀略了。底牌就在湖南衛視手上,他們不把底牌亮出來,說明他們到底還是不夠愛惜羽毛,為了一己難言之隱,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拒不公布半決賽和決賽中每一個參賽者的實際成績。他們得到了商業上的效益,卻失去了至關重要的公信力。如果再有這樣的節目,還有誰會再看呢!看電視娛樂節目,本身是為了高興,同時也是感受美的魅力與接受相應的熏陶,如果發現這樣的一檔節目把觀眾當作傻瓜來捉弄,誰還會對這樣的節目情有獨鍾呢?誰還會去禮敬這樣節目的製作者呢?最克製的應對之法也是要聞風而去,視而遠之了。

 

有必要提及的是,在決賽中場上有十位資深人士組成的專家顧問團,他們也為歌手進行了投票,從節目組公布的信息看,這些所謂的專家顧問認為場上的三甲依次是羽泉,彭佳慧,楊宗緯。這裏麵有兩個離奇之點,一個是在第一名上,專家顧問團的看法與500位觀眾評審一模一樣;另一個是第二名上,專家顧問團卻是與500位觀眾評審的投票大相徑庭。後者對把第二名給了林誌炫,而且林與第一名的總得票率隻有百分之三點一九的些微之差。這兩個滿擰的事實不知道有關方麵會給予怎樣的解釋?為什麽在第一名上沒有分歧,而到了第二名就出現如此不同呢?到底是誰更有權威性?是所謂的專家顧問團還是500位觀眾評審?

 

可以想象如果每件事情都能端到桌麵上來,就不會發生這樣十分衝突的兩件怪事了。再進一步想象如果要操縱500位觀眾評審是不會太容易的,但是如果要讓為數有限的專家顧問們言聽計從則是易如反掌了。一個商業味道十足的大型電視娛樂節目,難免在最終結果上不被人為左右,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所以網上有人說能夠把林誌炫排斥在三甲之外的所謂專家顧問是“夠了厚顏無恥的了”。因此,人們有理由記住他們的名字,以免他們的事跡被公眾忽視。

 

當然,也是更有理由這樣推想,對於有心作弊的利益團體來說,有意篡改一個得分比率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這也是從半決賽開始成績就不透明了,而令人無法不會產生聯想的一個主要原因。那麽順理而言,主辦方在決賽中不公布具體成績,而卻把所謂專家顧問對於前三甲的表決高調公布出來,無非是以此為比賽結果提供一個權威依據罷了,說明有關方麵還是有所顧忌的,而且是動了不少腦筋的。可是欲蓋彌彰,馬腳反而露得更大。

 

《我是歌手》不僅給世人留下了一台精彩紛呈的歌唱比賽盛事,也留下了一個非常考驗觀眾智商的結局。但願這個考驗不是被添加在這個品牌節目上的一個詬病。網絡就是放大鏡,在它麵前行走,人們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操守都要被它清晰地顯現出來。在這一點上,誰恣意妄為,欲取欲奪,誰就會弄巧成拙,事與願違。並且也會留下記錄,如影隨形,揮之不去。這個結局所帶來的影響,一定會遠遠地超出它的自身範疇。


《我是歌手》因為有這樣的話題,不僅產生遺憾,也令人痛心與惋惜。而且它的收場方式太不鄭重,也太不敬業了,至少對參賽的每一位歌手來說是相當不公平的。他們是來比賽的,是比賽就要有名次與成績。節目組動用了龐大的資源,最終連一個可以公開宣布的成績都沒有,隻以每位歌手都是大家心中的歌王這樣的說辭就把歌手們給打發了。如果每一位歌手都是歌王,那還要比賽做什麽!那三個月來不是做了無用功了嗎!還真沒有看到有這樣虎頭蛇尾的比賽!在眾目睽睽之下,這樣的良苦用心,令人不敢恭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5)
評論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馬克的世界的評論:

讚同你的解讀。有人說過音樂是時代的標記,所以能引領風氣之先的歌手必定是年輕歌手。沒有了青春,歌也就少了最重要的靈性,音樂也會變得非常程式化了。林誌炫的問題就在於他已經很不年輕了。他唱得再好也是無法與年輕的歌手相比的,沒有了風華正茂,歌聲自然就缺失了感人的成份與靈動。。。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海龍海馬的評論:

是,存在就是合理的。但是引起爭議的存在,是值得探討的。。。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北極企鵝的評論:

多謝企鵝!感謝你一直以來的鼓勵與支持。。。


馬克的世界 回複 悄悄話 黃綺珊的《等待》和《離不開你》是《我是歌手》中最能打動人的兩首歌,百聽不厭,可惜後期的黃綺珊變了味兒,無論是打扮還是唱法都迷失了自我,完全被商業化了,粗糙膚淺,缺少了能打動人的特質。《一樣的月光》唱完獲得第六,黃表示不知為什麽排名如此之差,其實一點兒也不意外。林誌炫是個唱匠,音色華麗漂亮但總感覺不能唱到自己的心裏去。楊宗緯與《中國好聲音》中的權振東類似,很有特點,聽起來好像誰都欠他什麽似的,但耐聽。羽泉二打一,占了人數的便宜,選歌相當取巧,最善於討好觀眾。聽沙寶唱歌,一個字,累。
海龍海馬 回複 悄悄話 是的,演出的現場感很重要,現場的感染力占很大,比竟觀眾不都是音樂教授,他們的喜好是宗和的,多因素的,不單單隻是看唱功而已。所以這個結果也是有裏由存在的。
北極企鵝 回複 悄悄話 哈哈,點綴過獎了!
期待你更精彩的影評樂評!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北極企鵝的評論:

企鵝好!我還是忍不住地要感歎一句,住在北極的企鵝怎麽這麽有才呢?評論起人世間的電視節目如此得頭頭是道,而且充滿了真知灼見。這讓那些身處南極,飽食終日的所謂企鵝們得多麽汗顏啊!它們也叫企鵝,可是怎能與北極企鵝同日而語呢!嘿嘿。。。

很喜歡你這個反饋分享。係統全麵,尖銳生動。並且每一個觀點,每一個表達,都言之在理,引發共鳴。比如“在娛樂至上的今天隻要有點價值就會被開發得狼狽不堪!”再比如“縱觀現在中國音樂界,這樣的比賽也隻能是飲鳩止渴。”還有“青歌賽辦了很多年了,可是最近十年那些得了第一名的歌手,有幾人被人記得了?”這些表述都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在一片喧囂聲中《我是歌手》落幕了。留下的遺憾反而加深了歌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林誌炫,黃綺珊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他們的歌聲已經鐫刻在我們的聽覺裏,令人不能忘懷。。。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呱呱隨筆的評論:

多謝!你的猜想也有相當的道理。總之目的高於一切,達到目的的途徑,是可以不擇手段的。。。所以假的往往做起來比真的還像。。。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jz2008的評論:

多謝推薦介紹!這篇文章太有才了。作者url168是位大家。很有見地,很有思想,議論精辟,點中要害,行文又幽默風趣。特別是後麵的頒獎太有創意,也太有必要。因為有鄧超發飆,我們才知道歌手不在《我是歌手》裏;有這篇宏文,我們才恍然大悟,名導不在節目組裏,而在江湖的城裏。如果url168是《我是歌手》的策劃,其結果就絕對不一樣了。。。可惜啊,可惜了一台好節目,收尾太失敗了,被銅臭和匠人糟蹋了。。。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真想不出來的評論:

有什麽不對嗎?比賽是淘汰製的,有加入的,是因為有去的。辛曉琪是頂替陳明空下的位置的。。。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茅斌騷客的評論:

這個嘴加得好!林誌炫的確很有聲樂學者的風範。他早已超越了名利的製約,進入到以歌會友,與知音同享音樂的境界。決賽中的獨唱部分,辛曉琪,楊宗緯,黃綺珊,彭佳慧的歌的確都很有聽頭,可以被節目組的商演式炒作喧賓奪主了。。。另外也的確如此,不是說歌是英文,就是英文歌了,必須形神兼備才可以,難就難在這個神似了,我們身在北美,自然感受更深。。。

北極企鵝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點綴!

您的點評很客觀,這樣的比賽結果大失人心。華麗的開場,平淡的結局!

芒果台評出這樣的結果亦在情理之中,大陸辦的評獎怎麽能讓外來的寶島人奪冠?

隻是這樣得了歌王也沒什麽值得慶賀的吧!而且陳羽凡也說林誌炫是他心中的歌王。

羽泉和鄧超的演唱在配合上有些不協調,他們的聲音幾乎被伴奏聲蓋住了,說明唱現場他們的實力不強!而他們唱的第二首歌和卡拉ok 的水平不差太多!他們的發聲方式本身就太窄了,共鳴少,音域不廣。所以你仔細聽他們唱歌就會很不舒服,那麽細的男聲,總擔心他們破嗓。而林誌炫即使是唱高音你也不必擔心他唱不上去,這就是功底和實力!

那就是一場秀,音樂隻是陪襯而已,這樣想,心裏就舒服多了,你說呢!

林誌炫被譽為'亞洲第一男聲’,和國外交響樂團合作過,這樣的水平在電視台的評選中僅得第二名,真是好笑!不過,他並沒有功利心,他開始就說的很好,他來就是拿歌聲會知音,能做到這個就很開心了,名次不重要,他是愛音樂的,也是有自己的性格的。

真正的歌王是大眾給的,就比如邁克傑克遜。羽泉紅了很多年,真正被大眾記得的好歌又有幾首?他們的歌你會不會百聽不厭?而林誌炫唱的很多歌都是聽了還想聽,過了多年還想聽的!

其實已經成名多年的歌手回來參加比賽更多的是滿足大眾的好奇的心理,想看看他們誰比誰強多少,這樣的比較本身就很可笑的,在娛樂至上的今天隻要有點價值就會被開發得狼狽不堪!其實市場對他們的檢驗已經有了結果了!

縱觀現在中國音樂界,這樣的比賽也隻能是飲鳩止渴,沒有大量的有才華的詞曲作者,任你怎樣的天籟,你唱什麽?沒有對版權的嚴格控製,做音樂的人怎麽會多起來?

青歌賽辦了很多年了,可是最近十年那些得了第一名的歌手,有幾人被人記得了?有幾人出了唱片大賣?

就好象我們有很多好廚師,但是我們沒有食材給他們做,那你說他們的好廚藝又怎麽能體現出來?

不鼓勵原創,把20多年前的歌唱的再好,也是炒冷飯,對音樂市場的繁榮沒有任何好處。

我心中的第一非林誌炫莫屬,第二非黃綺珊莫屬,其他人都差不多了。黃綺珊的唱功很了不起!不是誰都能唱的那麽高那麽震撼!

祝好!拙見。


呱呱隨筆 回複 悄悄話 評論得太棒了。我先知道結果,過了兩天才看全部錄像。半決賽及決賽第二輪林誌炫僅小贏,但決賽幫幫唱票數差太多。個人認為湖南衛視在聽審團上可能做了手腳,羽泉的粉絲占了相對多數。
yjz2008 回複 悄悄話 請點綴君看看這個點評,我很喜歡。
http://bbs.wenxuecity.com/tv/628224.html
真想不出來 回複 悄悄話 周代替齊秦?那辛是腫麽上來地捏?姐姐,不帶這麽忽悠地,把藥吃了
茅斌騷客 回複 悄悄話 我也加把嘴,總決賽上,我認為羽泉與林誌炫所唱的不是歌,更多象新聞主持或者詩朗誦+音樂的那種,沒有歌的韻味。
辛曉琪同楊宗瑋所唱的歌韻味好,再加上歌手本身的實力,都能夠配合得好好,並且唱出歌的韻味。
彭佳慧跟黃綺珊能夠把不好韻味的歌,通過自己調整使不太有韻味的歌唱出了歌的韻味。
周曉鷗唱英語歌,簡直是露短,亞洲人很難唱好英文歌的,我隻能給出及格。
聽英文歌聽得多,覺得現在華語歌壇根本與英語歌不在同一個層次上的。現時華語歌的韻味同英文歌比起來,可以說是慘不忍睹。看來還需要再努力。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yjz2008的評論:

謝謝!看到了,非常有心,收集了38首金曲,基本上囊括了這個節目的精華。很有價值,也方便了大家的收看。功在歌迷粉絲,辛苦了。關於這台節目,你的分享很具體明了,很有見地。可惜的是決賽真的辦成了商業演出,所以盡管林蕭那麽有價值的搭配演唱,都被忽視了。另外,在前幾年看江西衛視的紅歌賽時,我就發現,組合型歌手與單人歌手在一起比賽是太占便宜了,他們其實應該自成一體,把組合歌手聚集起來進行比賽才比較公平公道。再要說的就是,由於電視台的唯利是圖,所以必然導致藝術價值讓位於商業利益的結局。從這個角度解讀各樣的比賽的確就不會有更多的奢望,同時也會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借此機會也向展示了不凡藝術造詣的參賽歌手們表示敬意與感謝。。。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螞蟻王子的評論:

是,鄧超的街舞更是童子功了。所以鄧超不當流行歌手真是可惜了。


yjz2008 回複 悄悄話 先請點綴君看看我收集的金曲集http://bbs.wenxuecity.com/tv/626675.html
一直緊跟節目,看過不少點評和花絮,決賽前已經對結局失去興趣,純粹是帶著看演唱會的心情觀賞的.簡單說說羽泉和林誌炫。
羽泉是一心衝著歌王稱號來的。自始至終,他們走的是群眾路線,非常注意大眾的喜好,進行選曲編排。現場利用做主持的便利,穩穩地位居三甲。決賽更是賣力,鄧超確實錦上添花,最後一曲調足了全場氣氛,即便沒有內幕,若我是第一次當現場觀眾,也一定是投給他們的。
林誌炫,是帶著好歌,來尋找知音和合作夥伴的。他的選曲,比較自我(其實我更欣賞),最後一曲《浮誇》更是堅定的表現出他的態度,痛快淋漓,大讚!注意,林誌炫的《浮誇》得分比羽泉煽情的《給所有知道我名字的人》還高!林誌炫的幫幫唱環節得分偏低。其實仔細聽,我倒覺得如果從歌曲的表現度,林和蕭音質的搭配,藝術性和舞台的靈動上,應該排第一,楊宗緯和李泉的第二,都比羽泉鄧超組合好,現場可能沒有三人組的火爆。
說到底,這是一台水平很高的娛樂節目,電視台看中的更多的是商業利益,如何能牢牢吸引大眾和媒體的關注,而不會將公正公平作為第一標準的。無論如何,這三個月,這群敬業的歌手,帶來了許多的精彩紛呈。特別是像林誌炫,黃綺珊,陳明有實力的歌手,重新回到大眾視線內,紅火起來,真為他們高興。
螞蟻王子 回複 悄悄話 鄧超的表現確實驚豔,這些歌手表現很接近,得到強援的羽泉贏得比賽就不奇怪了。
據網友說鄧超在讀戲劇學院時,曾選修歌劇,所以唱功了得。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eaglewings的評論:

謝謝!你的述說引起我許多相同的回憶和感受。一個好好的節目卻讓結束時那種神神秘秘的做法而弄得功虧一簣,真是令人扼腕。。。你的很多點評也都生動形象,恰中要害。。。讚同!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元好問的評論:

讚成你的半句話。。。


eaglewings 回複 悄悄話 非常同意樓主的點評!

《我是歌手》一直讓我興奮, 感動。 想起我們小時候口紅不能塗,除了藍,白, 黑色外, 穿另色就是資產階級的年代。 這節目讓我感到共黨愚民終於結束了。but.....羽泉得了歌王. 這有點兒就像美國人民選了小布當總統一樣,retarded. 羽泉有人氣, 為他們高興, 但這是歌手比賽,不是 popularity contest. 到最後才明白國內媒體還是換湯不換藥。 羽泉第二首歌整個就是大合唱。WTF? 國內媒體被毛爺的陰魂附體,繼續用人民汪洋大海的人海戰術統治《我是歌手》,真是荒唐。 看完了三個月高潮迭起的節目, 這個結局是個大敗筆。

林和蕭的easy lover 比羽泉的好多了。那個假聲的運用真好。
楊和李泉合得天衣無縫。 精彩。
曉歐和 tan多棒啊, 卻得了第7,
黃媽和 the one 唱的 without you 是個 total disaster. 第一輪卻第三。 this is a joke.

當然,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認為羽泉沒有歌王的唱功, 但 entertaining 效果很好。 MJ 和 Madonna 都不見得有頂尖嗓音, 但他們是 king and queen of Pop. 他們的藝術創造力和表現力其他人望塵莫及。

我心目中的前三名:曉歐,林 和楊。
曉歐給陰氣十足的媒體和娛樂界帶來陽氣。 他的歌範圍受到限製, 但他的搖滾風格給力《我是歌手》。沒有他,這節目就太娘娘腔了。
除了竇唯,現在最喜歡曉歐。

林沒得說, 很好。但他的台風,舉止更像教書先生。 比較 boring.
楊是一個靈魂歌手, 喜歡。 但他不 cool 不 bold.

好的媒體應敢說真話,實話。勇士獨行在中國還有 long way to go.

過去每星期都期待看到樓主的點評。 篇篇精彩。 多謝!!
元好問 回複 悄悄話 羽泉是真正的歌手,林誌炫更像唱歌先生。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zqy68的評論:

是啊,這個結果是有點兒突兀,就說明它本身是有問題的。不過你的提醒是對的,既然比賽也是game,那也就不值得為此耿耿於懷了。

沒想到鄧超這麽有音樂天分,他的表演的確是妙殺觀眾,他的加盟讓羽泉占盡了便宜。鄧超這個幫唱太有價值了。決賽的第二輪,羽泉演唱就失去了光彩了。得分也沒有林誌炫高。。。

zqy68 回複 悄悄話 這檔節目最精彩的一場當屬半決賽,決賽中好像隻有羽泉這一組花了心思,幫手出彩,選的歌也應景,楊和林的搭檔都沒有真正起到“幫”的作用,選唱的歌曲的烘托性也不太容易讓現場觀眾“入戲”。

如果僅就當天現場的感受,羽泉能奪冠也不意外。

英文裏比賽和遊戲是一個詞game,遊戲有遊戲的規則,隻能是相對的公平。尤其是這種“文無第一”的比賽,每個觀眾心中的好的“標準”都不同.羽泉最終的平均分是25%, 也就是說有75% 不認為他們能奪冠,這其中也許24.5%的選林誌炫,24%選楊,23%選黃或彭,辛和周也不排除有一些票數。。。 所以整體來看,也可以理解最後的這種結果。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康無為的評論:

有為好!好久未見了。感謝你的支持與鼓勵!如果真有政治頭腦,讓台灣歌手當冠軍不是更好!這樣台獨分子就會更緊張了。可惜缺乏應有的智慧,還弄巧成拙。一個偌大的比賽,到了最後竟草草收場。所有參賽歌手連同場內場外的歌迷粉絲都成了做嫁衣裳。真是滑天下之之大稽。湖南衛視令人失望。。。

點綴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曉青的評論:

是啊,很遺憾。裏麵的因素太多,都跟唱歌沒有關係。。。


康無為 回複 悄悄話 很高興看到您的精彩評論。同意您的分析,也把對羽泉獲獎的感覺說說。主辦方顯然是在有計劃地捧羽泉。這個節目的原版在韓國是歌手輪流主持,但在中國是羽凡霸占主持。他的主持水平並不高,至少不如沙包吧。他們兩人的唱功平平,但是也四平八穩,沒有失誤,如你所說,“他們的優勢在編排和表演”,主辦者也很可能在觀眾中配合製造瘋狂的氣氛。幾百名觀眾不少,但也不多,觀眾中有一些故意人帶頭起立,呼喊,完全可以幫助羽泉把氣氛哄抬起來,影響其他人的情緒和投票。羽泉勝出,不僅有商業因素,也有政治考慮,畢竟兩岸歌手同台競技,在外表的親密下,“台灣”和“大陸”的微妙的,很政治化的比較和競爭是無可避免的,youtube上看這個節目的台灣網友的評論就充滿對大陸的歧視和敵意。在這種情況下,大陸的主辦單位一方麵要給足台灣麵子,一方麵又不能讓台灣歌手拿走歌王(如果絕對公正的投票會是這個結果),隻能在大陸歌手中力保有人勝出。羽泉一向形象比較正麵,也有影響,所以讓他們得到冠軍是綜合平衡後的一個最好結果,僅此而已。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你跟多數人一樣,對結局感到遺憾。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