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落基山脈的東端,穿過山脈的腹部,到達西端,要經過大大小小11個Tunnel。就是當整個加拿大的國土都還在冬季末梢沉睡的時候,西端臨海的溫哥華已然蘇醒,迎春和連翹,粗分不出,同時都吐出嫩黃的花蕊。
我們總是在三月初春駕車而來。說是去看櫻花~其實隻有早櫻會開了幾株。我知道更是去“探春”,有一抹綠色的草地,即使春寒料峭也深慰我心。
故國久遠,在紛亂的人和事中,被推向更深的背景。而那些故土的特征,卻是曆久彌新,成為腦子裏衡量的一把尺。在我們第一次駕車進入溫哥華地界,我看見路邊的拉拉藤,鋸齒形的葉片,久違的親切一下子升騰……小杆的綠竹叢,過冬的銀柳,開放的藏紅花,這裏的冬天是按時節走的,和春天的交接過渡,井然有序。
故土的冬天也是這樣,時冷時陰,然見青見綠,二月底迎春定能綻放,三月一到,立刻被春意環繞。賈平凹在他的文中說過:“天氣即天意,天意難違”。
天意的密碼,刻在人成長的身體裏,無論移居到哪裏,都是隻能帶著走的。我走到溫哥華的時候,仿佛饒了個圈,又回來了。數次的機會在溫哥華度過僅有的春天,終於我們在房價飆升的某一年,在溫哥華地區買了個小房子,雖然也不知道哪天才能住進去。
然而疫情來了。疫情籠罩,仿佛天意一樣的籠罩整個世界。自上而下的籠罩,改變了許多,人是隻能無力的承受著。疫情的正向影響之一是,人可以在家工作了。
我們終於可以有機會住進自己的小房子裏了,盡管隻有十五個月的客居。初初搬進新屋時,空空蕩蕩,隻有簡單的床墊和桌椅,極簡風格在一瞬間就完成了。夜裏一覺醒來,皎潔的月光從百葉窗的縫隙裏麵泄進屋,起身坐起來~隻有床墊的起身,讓人突然想起這是在溫哥華,拄著自己的腿,看窗外的月亮,一股巨大的、未曾掂量過、未曾期待過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一時間裹挾了人。
“金鎖記”的開篇,張愛玲寫月亮“該是銅錢大的一個紅黃濕暈,像朵雲軒信箋上落的一滴淚珠,陳舊而迷糊”。
而我今夜看見的皎潔的月亮,也多了一層朦朧的紅暈,卻是迷藥一般,有暈乎乎上頭的眩暈,身體也格外的輕盈,一霎那的失重,飄起來了。
和溫哥華的地主朋友們一處吃飯時,說起我的感受,他們都在溫哥華住了十幾年,他們也是從隔壁的外省移入。他們聽著,不能共鳴,揶揄道“你怎樣這麽容易有感慨”,語氣間隱秘的不以為然。他們甚至談論起溫哥華的雨,陰天,久久的不見太陽。他們說,你且等遭遇了這一切以後,再來言說吧。
冬天終於來了,雨季也來了。卻是不冷,下雨的時候,溫潤潮濕。住地小房子就挨著森林公園,一轉身進了林子,樹葉互相纏繞織成一把傘,腋下的傘根本不用撐。細細密密的雨絲,洗出植物新鮮的顏色~洗“新”革麵,每一株植物在別的地方都是上了商店的台麵,標了價格,在這裏就是散落荒野~它們無價,卻有身份。夏天的時候,有環保組織舉辦活動,林子裏麵的許多樹和植物,被貼上標簽,表明年份和種類、稀有程度。
雨季的陰天,一般不超過三天,第四天能見到太陽,路上突然人多起來,步道上都是款款而來的人。也經常會在一天中的某個時段,雨絲漸頓,天空出現一縷晴朗的曦光,像是嚴肅的臉上突然綻放的笑容,令人雀躍。
路麵不會結冰有雪,草地碧綠,一半的樹樹葉仍在。住進小房子那年的2/28號,我記錄過,在森林公園裏麵見到第一朵花開,紫色的小花,像人工絹紙剪出來撒在細細的枝頭~那是上帝之手。上帝的眼目眷顧了這塊海邊的土地。慢慢的每一天都有變化,花和葉芽,越來越多。
過完了雨季和冬天,我對地主朋友們說,我還是喜歡溫哥華。他們不響,又談論起隔壁鄰省的陽光燦爛。
承接一份好,就得容忍一份不好。幾乎是無可選擇的事物。
地主朋友們,光陰荏苒,他們失去了初入者的欣喜和敏銳。他們成為本地人,有著種種抱怨和不滿,然而他們打死也不會離開。一念即此,我們在飯桌上相視一笑,彼此突然心知肚明。
溫東老舊的街道兩邊破門開店,蔬菜和水果攤在街邊,隨時有豔麗的花色撞入眼簾,管它溫東溫西,並不挑地界。唯有在溫哥華,我才會有錯覺,覺得花是主人,人是過客。他們是長的,不是種的。他們是自由的,並不能單單的拘束在形狀裏麵,並不會隻是點綴著什麽。
溫東幾分老舊的街道裏麵藏著一家叫“西湖”的飯店,早茶出色,做的收斂,不會膩住人。我們和地主朋友們逡巡而來,一位難求,然而值得等待。這種內秀的店家,也隻有當地人會曉得。
時間流淌,最初的新鮮感走掉,一去不返。時間也給人厚重的沉著,一個城市真正的好,還是住的久的人,說了算。
那次和地主朋友們聚會早茶,是一個秋天。我們去Trout看完楓葉,又去Burnaby Lake走完一圈十公裏。
後來我們離開溫哥華。今年秋天,再有機會回來一趟時,我選擇住一個月,買菜做飯,附近的林子走一圈。越來越多的外圍土地也變成了住宅,好在比起我現居的休斯敦那樣的城市,大溫的衛星小城,仍然是都市裏的村莊。
物價貴了許多,油價更是離譜。房價一飛衝天後稍稍回落。外省流入的人大多被擠在了外圍。幸虧海是流淌進來的,海灣散落在西南北三個方向,總有一處是近的,30分鍾的車程一定到了。
私以為,看海,其實是需要一些距離感的。真的住在海邊,麻木感一定會光臨,Sooner or later。
驅車趕往海邊的心情,遠的眺望,風的氣息,那是一副畫,需要一點上帝的視角和阿Q的精神,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