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看過這本書,當時好奇的是這是個真實的故事,據說故事的女主角“靜秋”現在在溫歌華。書看到最後,我才突然覺得感動,眼淚不止。老三的愛情,讓這本書顯得特別幹淨。比較而言,靜秋是有幾分世故的-------在那麽一個年代,被壓抑的人,無法不顧左右而言他。張藝謀花了大力氣找來的“靜秋”,還真不是我想象中的,但老三顯然是----第一眼就認同了,感覺這東西實在是太微妙,讓人無話可說。
有人在網上貼出了影片的完整版,我無可無不可的打開了。那天我隻有上午幾個小時在家,下午開會。我不知道《山楂樹》是一首歌,當它在片首響起時,我立刻知道這必然是一首“蘇聯”的歌,那麽熟悉的曲調,骨子裏透著悲傷,隻要是一個人,沒有同樣的經曆,也有同樣的悲傷。都不具體記得是哪一年,我三舅回城,等著被安排工作,夏天的夜晚悠長悶熱,月光疏疏密密灑在葡萄樹架上,口琴聲斷續合著我的夢境,有時被熱不過,醒來,才聽得真切。我聽過很多蘇聯歌曲,小姨愛唱,許多歌都知道歌名和詞,《山楂樹》的曲調一定不是第一次聽到,三舅的口琴和笛子,都有可能演繹過,沉默的夏夜的黑暗裏,沉默的悲傷。
有人與生俱來的快樂,有人與生俱來的悲傷,不知道為什麽,也無法改變。
影片跳躍得厲害,跟小說不一樣,結局也改了。我還是哭得很多,從一開始就哭,聽到那首歌就忍不住,心裏翻江倒海的,好像並不是因著我自己個人的,還牽著上代人的、、、什麽。年輕的時代才會有的才配有的,唯美的良善純潔,就如老三的那句話,直入我心:
“你活著,我就活著;你死了,我才真正死了”
我想這就是我們看到這本小說的最終原因,那麽張藝謀又是因為什麽而改編它呢?那個時代的人們已經失去的青春歲月,我們也正在失去,漸行漸遠。很多人的影評說到老三的死,成就了一段完美感人的愛情,倘若他不死便什麽都沒有。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那麽幸運,在人生隻是如初見時,遇到一個老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