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自我----論證來世的存在 (八)
時間的再認識
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對於時間,一直存在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認為時間和長度、質量一樣,是客觀世界實實在在存在的物理量,問題隻不過是人們如何測量,如何認識到它而已;而另一種看法是,時間是人們為了方便描述運動而給出的一個定義,人們利用周期性運動著的物體的狀態來定義時間。不論是日出日落、單擺、勻速圓周運動的鍾表,石英震蕩還是原子振蕩,周期是不是穩定都是由人說了算的。而勻速中的速度概念本身就包含了時間在裏麵。
前者似乎要告訴我們,認識是認識,認識的對象是認識的對象,它們不是一回事;而後者似乎要告訴我們,認識過程本身就會添加進許多想當然的添加劑。筆者認為,武斷地下結論說哪一種說法正確,是沒有根據也沒有意義的,甚至會損害思維的柔軟性。這兩種認識並不是水火不容的對立關係,隻是從不同角度看時間時的不同的理解而已,如何運用要看麵對的是什麽樣的問題。
在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之前,人們普遍相信宇宙中隻有一個絕對的時間,它不受任何物質運動的影響單一存在並且均勻地流動著。這種認識和人們的直觀感受相吻合,是最容易理解的。自從愛因斯坦發表了相對論以後,人們認識到時間的相對性,被觀測物體的時間依被觀測物體在觀測係統中的空間位置不同而不同,依與觀測係統的相對運動狀態的不同而不同。兩個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不存在嚴格的同時概念。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每一個物質的個體有它獨立的時間。
時間和空間被認為是物質存在的方式,這是一個觀念上的進化,盡管這個說法十分地不直觀,不容易理解。更進一步,筆者認為:
我們所處的宇宙,並不是僅僅以我們容易理解的方式存在的。要想認識到更真實,更深刻,更全麵的宇宙,理性的思考,也就是合乎邏輯的推理是必須的。人類的大腦沒有僅憑先天的直覺和感性經驗就能夠輕易地理解那種更深刻的認識,是因為,人類的大腦進化到目前的程度,是物競天擇的結果。
迅速而直觀地形成如此的時空概念,為人類生存提供了有利條件。而那種需要理性思考後才能夠獲得的時空觀,沒有帶來生存的優勢,不能夠固化在基因中,隻能是一種文化現象,隨著個體生命生存的局限性而消失。也就是說,這種認識隻能作為著作放在圖書館中,每一個人要想理解它,都需要重新絞盡腦汁。當今世界,絕大多數人仍然隻能夠理解牛頓物理學體係所依賴的時空觀,對愛因斯坦所描繪的時空缺乏想像力,正是因為這種想象力並非生存所必需。
愛因斯坦否定了時間的絕對性,不僅僅給物理學,同樣給哲學也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
在討論時間之前,先給與時間有關的運動建立一個模型。我們說物質運動的過程就是物質的狀態隨時間變化的過程,而為了簡化這一過程,我們把一切運動抽象為一個點的機械運動,即一個點的三維坐標隨時間的變化。另外,我們把三維空間中的點的位置,映射到一維的坐標軸上。即,空間坐標為(x,y,z)的點,變成f(x,y,z)軸上一個點,而三維空間中的點的運動,即位置變化與時間關係,就可以用一個二維坐標係(f(x,y,z),t)進行描述。之所以可以進行這種抽象,而忽略各種運動形式和點運動的不同,是因為我們把運動本身作為研究對象,而不是某種運動。
於是,我們得到下麵這張圖。這或許可以使人想起心電圖,因此我們給這個模型起個名字叫“心電圖機”。
與意識類似,時間也有從客觀層麵考察的時間概念和從主觀層麵考察的主觀感受。
從客觀層麵看,時刻是通過物體的運動狀態來定義的,比如鍾表的短針指在8的位置就是8點,而時間是通過物體運動狀態變化來定義的,比如鍾表短指針位置從8變到9,就是一個小時。
在心電圖機的模型中,坐標紙的滾動代表時間流動,筆的運動代表被觀測的物體狀態變化,被觀測物體的運動狀態和時間的關係就被展開在坐標紙上。我們可以給坐標紙的某一條線標上某年某月某日幾時幾分幾秒,但實際上隻是坐標紙的那一條線運動到筆的位置這一狀態的描述。
即使沒有鍾表,即使我們閉上眼睛不去參照外部物體運動,我們仍然能夠感覺到時間,這是因為人的大腦提供了區分先和後,時間長和短的功能,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中有一架“時鍾”,有時間的主觀感受。人們之所以定義時間這個量,和我們能夠感覺到時間這一點不無關係。
同樣我們用“心電圖機”來描述大腦中這架時鍾的工作方式。記憶就相當於一大卷“坐標紙”,而我們腦中的時鍾就是讓這一大卷坐標紙滾動起來。當我們的感覺器官受到外部刺激,並把信號傳遞到大腦,心電圖機的筆就開始移動,在我們的記憶中和時間有關的事件就被描繪出來。
人類在為了適應自然的生存進化中,具備了調整內部時鍾和外部時鍾一致的能力。雖然我們僅憑大腦還不能精確地進行時間測量,也就是說大腦這一台“心電圖機”工作並不穩定,轉軸時快時慢,但是通過不斷的信息反饋,比如觀看鍾表,觀看太陽,可以不斷地校正內部時鍾。
我們可以做如下實驗:
讓一個人獨自待在一間屋子裏,沒有任何可以參照的和時間有關的東西,外麵的人可以對裏麵的人講話。然後外麵的人這樣對裏麵的人說:
“事件一開始”
......等待一分鍾......
“事件一結束”
“事件二開始”
......等待五分鍾......
“事件二結束”
如果屋子裏麵是一個清醒的正常人,對於哪個事件時間更長他是能夠給出正確的回答的。
但是如果我們想象一下這樣的實驗過程,並且時間換成兩小時和三小時,恐怕自己也沒有把握是否一定能給出正確答案。那要看自己當時狀態如何,有沒有想事情,如果一不留神睡著了就更別提了。
大腦感知時間的能力,是客觀意識範疇,主觀意識隻是一個感覺者。在大腦這台“心電圖機”中,我們主觀感覺上的時間長短是記憶這張坐標紙上兩條線之間的距離。但是記憶這張坐標紙並不是勻速運動的,當我們睡著了,坐標紙就停下來,再醒來時第二天早上的記憶和前一天晚上接起來。睡著的時候感覺時間過得快,是因為在記憶這張坐標紙上隻走了一點,一晚上就過去了。如果人死了呢,記憶這張坐標紙就走到頭了。從主觀層麵上講,人生就是沿著一張坐標紙畫線的過程。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概念,叫作現在此刻。現在此刻把時間分成過去和將來。
客觀上,人們用物質(鍾表)的運動狀態以及運動狀態的變化來表現時刻與時間,但是,依據相對論,兩個相對運動的物體不存在嚴格的同時這樣的概念,所以客觀世界中,如果說時刻(時間),就會遇到哪個物體的什麽樣的狀態這樣的問題。即使一個孤立的物體(例如鍾表),我們仍然存在這一部分與那一部分不存在嚴格同時概念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把宇宙作為一個係統,來說它的時間,我們或許可以理解宇宙不存在絕對的統一的時間這樣的命題。如果我們把一個鍾表作為一個係統來說它的時間,我們是否也可以理解它不存在絕對的統一的時間這回事呢?
請再仔細地想象一下,我們是如何判定時刻的。看一眼鍾表,鍾表的時針、分針、秒針發出(或反射)的光,通過眼睛在視網膜上成像,人腦對於視網膜上的神經元所產生信號進行處理,形成意識圖像,再在大腦儲存的知識中尋找對於該意識圖像的解釋,形成對於時刻的判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此時的時刻概念是代表物質運動狀態的信息傳遞到“我”而形成的。而時間不過就是時刻的變化。
因此,我們不難發現,客觀層麵不存在現在此刻的概念,現在此刻的形成是客觀世界作用到“我”的結果。反過來想,如果說客觀世界存在現在此刻的概念,那麽現在此刻是什麽?現在此刻是什麽事物的哪一個時刻?
請注意,我們說客觀層麵不存在現在此刻的概念,不等於客觀事物不存在時間先後的概念。時間的先後是客觀層麵的概念,它符合因果律。舉個例子,A物體發生了a,b事件,B物體發生了c事件,對於同一物體A的a,b事件,我們可以分辨先後,也就是因果,比如a為因,b為果,a在先,b在後,而對於A、B不同物體,這個過程要複雜一些。從A物體看,B物體的c事件作用到A物體的時刻與A物體的a事件比較,如果a為先,c事件不能成為a的因,從B物體看,A物體的a事件作用到B物體的時刻與B物體的c事件比較,如果a為先, a事件能夠成為c的因,這時我們才可以說,A物體的a事件先於B物體的c事件。當然,還存在互不為因的獨立事件,就無所謂誰先誰後了。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發現,互相為因的悖論事件。像科幻小說中所描述的向過去的時間旅行,就會出現悖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