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時評

風聲、雨聲、家事、國事
個人資料
正文

《道德經》新解 ---- 第二章

(2014-06-13 20:23:22) 下一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恒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誌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
有無之相生:有中生無,無中生有之意。有相互轉化的意思,但有微妙的不同,可意會難以言傳。
難易之相成:難成就易,易成就難。辯證法矛盾論中的主次矛盾關係中,主要矛盾(通常比較難)解決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這叫難成就易;而次要矛盾解決得好,可為主要矛盾解決創造有利條件,這叫做易成就難。
高下之相盈:高和低是相互補充的關係。例如園林藝術中,高木和低草要相互搭配才能形成美景。
居無為之事:居是指立身之本。無為是老子的核心價值觀。要想明白無為,首先要明白什麽是有為。在這一點上那時人們和現在的人應該是相近的,那就是升官、發財、出名等等。而無為就是說不以這些為目的的生活方式。和後文中“成功而弗居”意思是相連貫的。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惡與之相對;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不善與之相對;有和無是互相生成轉化的,難和易是互相成就的;測量工具中長和短是要互相搭配的,高和矮是互相補充的關係;音聲的高低互相諧調才能奏出美妙的樂曲,前和後的跟隨才能形成秩序,這個道理放到哪裏都講得通。(如果,誰都隻想當那個長的而沒有短的,誰都隻想吹高音而沒有低音,誰都隻想成為前而沒有後,那麽,結果會變成什麽樣,想想也知道。)因此聖人的處世態度是讓社會和諧,而不是自己能夠出人頭地;教化他人時不是“你應該這樣,你應該那樣”的說教,而是通過身教,做自己覺得該做的事就好了;即便製作出各種各樣合用的東西,讓他人使用,通過創造性的努力為他人帶來方便,也不以其創始人自誇;不會因為幫助了他人,就想要施加自己的傾向、影響,甚至控製他人的意誌;把事情做成功但不霸占那個成果,正由於不占有那個成果,因而也就不會失去。


[感想]
無為是道德經中的核心價值觀之一,解說時差之毫厘就會謬以千裏。很多人在解讀這一章時隻看到了老子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但與無為之間的因果關係的解說就變得混亂,不通順。

關於老子出關的故事,或許是出於《史記》作者司馬遷對老子的尊敬與崇拜,或許有別的原因,但從內容看多少有炒作之嫌疑,《史記》畢竟是以口口相傳的曆史傳說為依據寫成的。

《道德經》本沒有名字,傳世之初以《老子》為名,後來改名為《道德經》。今天人們在讀《道德經》時,是否多少帶有一些崇敬之心,是否多少帶有一點獵奇之意,是否多少帶有一點不願意相信這裏麵所講的是理所當然的大道理,是否希望從中找出一些更“高明”,更“神秘”的內容,而動機不純者,是否更是希望以此“神秘”來吸引眼球,增加影響力,實現自己的“有為之事”,則不得而知了。

所以,筆者以為,要明白《道德經》的要義,根本上是要堅持隻相信自己可以理解,可以證實的東西,是正確還是謬誤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不要盲從,這一點比什麽都重要。

不要以為,因為是大道理,沒有什麽神秘的奧妙就沒有價值(存了這種功利心,是否有資格研讀《道德經》都是個問題),隻要睜眼看看今天的世界,“爭”和“有為”的價值觀是如何泛濫和衝擊人們內心的;家長以愛的名義,實際是“有為之心”,是如何逼迫孩子的;整個社會是如何地逆天狂奔的,難道不觸目驚心嗎?


[原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恒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原譯文評論]
原譯文中無為是什麽並沒有說清楚,“因此”的前後所表現的因果關係並不能給人帶來認同感,不能說“因為天是藍的,所以我就打哈欠了”,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
“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你倒是想呢,把自己當上帝了吧?搞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