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時評

風聲、雨聲、家事、國事
個人資料
正文

包容哲學思想

(2012-12-10 08:18:55) 下一個

對於前麵分析的辯證唯物主義在哲學批判中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辯證唯物主義要求人們必須從唯物主義和辯證法這兩個出發點來談哲學,否則就全都是謬誤。盡管辯證唯物主義承認某些哲學思想在與其它謬誤鬥爭中所作出的曆史貢獻,但是不能改變它們都是謬誤這一基本事實。從這樣的出發點思考問題,人的思路被束縛在一個很窄的夾縫中。

哲學首先不應該是少數象牙塔中的人的專利,哲學作為世界觀與方法論的學說,對於每一個人行為都有著重大的影響。筆者認為每一個人都有思考並確立自己哲學觀點的權利和能力,而不是僅僅接受少數人給出的結論。哲學研究者的責任是把自己所主張的觀點表述清楚,這不僅僅是敘述結論,而且要同時給出論據和人們容易理解的論證過程。

這種哲學上的包容思想,曆史上也曾經有過。宗教的多元論者主張世界各大信仰雖十分不同,但這隻是我們稱之為神或上帝在生活中同等有效的理解、體驗和回應方式。他們用“瞎子摸象”、“不同的燈,相同的光”來說明各個宗教之間的關係。然而反多元論者認為這根本破壞了宗教的本質,瞎子摸象非共享一終極實體的不同麵,而是全都錯了,尾巴怎麽也不可能代表象!除非有人能說出整個象的實體,否則各宗教站出來對話,隻是一對瞎子亂說,與其說全部都有理,不如說全部都錯。另外,反多元論者認為要求基督教與佛教徒談話,又要與不可知論者、無神論者取得共識是不切實際的,這隻是一大堆盲人亂說一通,與象的形態越來越遠。

包容哲學思想的基本理念是:

事物是複雜的,複雜的事物需要複雜的認識方法,複雜的事物需要從多個側麵去認識。那種簡單地建立一個模型,推導出一個公式就認為完事大吉的思維模式是不負責任的。即便存在這樣的事物,即不論你從多少個方麵去考察,都不能給出對其全貌的描述,因為對其中一部分屬性的考察,我們沒有手段。那也沒有關係,從盡可能多的側麵去看,你就可能得到更接近真實的認識。而方法論要在盡可能多的側麵去看並得到更接近真實的認識後總結,並且用盡可能多的側麵對方法論進行考察。因此包容的世界觀必然導出的是慎重的方法論。

哲學框架是針對在世界觀這一問題上,人們習慣於隻堅持一種學說而批判其他,導致固步自封的排他而提出的。

所謂框架,就是通過給世界觀加上界定的前提條件,把不同的世界觀放到不同位置,承認各種學說中的世界觀都是從某一個特定角度觀察所得到的結果。雖然它們之間相互存在聯係,但是並非相互否定的關係。從這個角度看,世界是這個樣子,從那個角度看世界是那個樣子。雖然從語言表述上,可能會遇到相對立的問題,但是隻要加上前提條件,就會是兩條車道上跑的車,即使方向相對,也不會發生碰撞。

哲學及宗教的傳播者,他的主要工作不是想盡方法讓他的傳播對象相信他說的是真的,也不是想盡方法要批判和打倒其它學說,而是要把他自己的學說講清楚,講到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能明白的清楚的程度。例如,對於宗教的傳播者來說,不論他是多元論,還是排他倫,首先要講清楚,你為什麽認為有一個真神存在。

哲學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學說的前提是什麽。也就是對學說建立在什麽基礎之上。學說是從哪一個角度看世界。宏觀還是微觀,是幾維時空等等。

(2)              學說的內容是什麽。在闡述學說的內容時不能隻說結論,而是要論證。無法用其它結論證明的基本公設是什麽?從基本公設如何推導出其它結論?在對於內容的敘述中堅持相信遵循邏輯的有依據的結論。

(3)              學說的用途是什麽。就是對於方法論有什麽樣的指導作用。這裏特別希望強調的是,即使完全沒有用途,也不是不可以。開闊思路已經是很好的用途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