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時評

風聲、雨聲、家事、國事
個人資料
正文

前言

(2012-12-10 08:09:40) 下一個

不是每個人都是哲學家,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許多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那些世界觀不是通過對這個世界的充分接觸、全麵思考和歸納所得出的,而是在很小,還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被灌輸而形成的。並不是說這種灌輸不可取,或者因此就一定是錯誤的,因為讓一個小孩子得到知識也沒有什麽別的更好的辦法。但是,當我們到了一定的年紀,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的時候,有多少人能夠回過頭來想一想這個問題,自己所擁有的最重要的觀念---世界觀是被灌輸而形成的。我們這個社會評價一個學生的方法是怎樣的?好學生之所以被稱作好學生,隻是因為他(她)把這些被稱作知識的東西背得滾瓜爛熟,能夠熟練運用。

我不想因此得出這些被灌輸而形成的世界觀一定是對的或者錯的這樣的結論,對於哲學問題的思考並不應該是象牙塔中個別人的專利,而其他人隻能被動地接受。思考過程比結論本身更加重要。有些人的世界觀是在學校裏獲得的,有些人的世界觀是在山裏聽奶奶講故事獲得的,你不能因此就說前者是正確的,後者是錯誤的,因為通常人們也是把自己認為正確的觀念傳遞給後代。而且在被灌輸這一點上,兩者也沒有什麽不同。

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引導讀者去思考,養成思考的習慣。筆者認為,所謂的開啟民智,是要讓人們去思考,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自稱為科學的所謂知識。當然思考遠比簡單地接受並相信要困難和麻煩得多。現在不是一個信息封閉的年代,人們不是發愁得不到知識和信息,而是信息爆炸同時伴隨的信息垃圾的爆炸,人們麵臨著取舍的困難。麵對大量的信息人們也隻能簡單接受甚至視而不見,更不要說去思考。況且,任何人終其一生也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哪怕隻是皮毛,所以,簡單地相信一些結論性的東西是每一個人無法避免的。

雖然有這些客觀條件的限製,筆者仍然希望強調思考與不盲從的重要性。即便選擇接受,也要盡量避免盲目性。在本書中,筆者將與讀者分享一些顛覆性的觀念所帶來的衝擊,這些在我們腦中曾經深信不疑,被認為堅如磐石,被當作是認識的基礎的觀念,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可以如此輕易地動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