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時評

風聲、雨聲、家事、國事
個人資料
正文

心電圖機

(2012-12-08 18:13:37) 下一個

我們說物質運動的過程就是物質的狀態隨時間變化的過程,而為了簡化這一過程,我們把一切運動抽象為一個點的機械運動,即一個點的三維坐標隨時間的變化。另外,我們把三維空間中的點的位置,映射到一維的坐標軸上。即,空間坐標為(x,y,z)的點,變成f(x,y,z)軸上一個點,而三維空間中的點的運動,即位置變化與時間關係,就可以用一個二維坐標係(f(x,y,z),t)進行描述。之所以可以進行這種抽象,而忽略各種運動形式和點運動的不同,是因為我們把運動本身作為研究對象,而不是某種運動。

於是,我們得到下麵這張圖。這或許可以使人想起心電圖。




我們想象一下一台心電圖機的工作過程。一張勻速滾動的坐標紙,一隻不斷改變狀態的筆。勻速滾動的坐標紙可以代表時間,至少我們的直覺感到,時間是勻速流動的;筆的豎直位置則用來代表狀態,筆的豎直位置的改變代表狀態的改變。筆的豎直位置與水平位置的關係,也就是這張圖,代表的是運動。

一個人的一生可以抽象成一個畫心電圖的過程,於是,我們可以把一個人抽象地說成一台“心電圖機”。我們不難發現,當時間成為圖上的一維坐標時,畫心電圖的過程和記錄在這張坐標紙上的心電圖實際上就是一回事。

當我們注目上麵這張描述運動的“心電圖”時,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

它是靜止的!

這一點也就是靜態宇宙論最基本的出發點。

有人或許會說,上麵這張“心電圖”看起來靜止,是因為,時間作為一維坐標被畫在圖裏了。因為運動的定義就是狀態隨時間變化,這張“心電圖”看起來靜止並不影響物質的狀態隨時間變化,也就是說物質是運動的這一結論的正確性。這一點從圖上也能看出來。

對,但這也正是本書要表達的重要的哲學觀點之一。也就是說,物質是運動的,但物質的運動卻是靜態的。請注意這和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的這一觀點不同,比它更進了一步。物質的運動是按照固定的軌跡。

無獨有偶,混沌理論認為,當物質初始運動邊界條件確定之後,在規律的支配下,物質的整個運動過程就唯一確定,甚至可以精確計算。例如宇宙大爆炸之初的初始條件確定後,宇宙的演化進程就唯一確定了。人們曾經致力於建立這種模型並且試圖計算,因此有了蝴蝶效應這樣的概念。

如果說運動形式僅僅是機械運動,人們或許對於這樣的模型還可以接受,然而,因為運動形式的複雜,因為量子理論中所主張的微觀不確定性,特別是因為出現了人這樣有“自由意誌”的生命運動後,人們對於這樣的模型近乎不可能接受了。例如,如果說今天中午去餐館吃飯,點的是宮爆雞丁還是麻婆豆腐,這是由宇宙大爆炸之初就決定了的事,恐怕沒有人可以接受這樣的結論。

關於上麵這些問題,我們將在《哲學思考》中進行討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