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時評

風聲、雨聲、家事、國事
個人資料
正文

社會穩定的三大支柱

(2012-12-12 05:39:35) 下一個

社會穩定的三大支柱:

1.     生產力
生產產品的能力,以及與之相應的物質生活水平

2.     生產關係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經濟基礎包括生產資料占有形式及產品如何分配等。例如中國封建社會的自給自足經濟,資本主義經濟等。上層建築隻與經濟基礎相對應的政治製度,如封建君主製,三權分立多黨輪流執政的選舉製等

3.     信仰
封建迷信、儒家思想、基督教、辯證唯物主義等

我們這裏分類方法與馬克思略有不同,後者是把信仰歸入上層建築。我們這裏的上層建築專指政治製度,信仰單獨羅列出來。因為政治製度與宗教信仰確實是可以分開討論的,後者與經濟基礎之間並不存在那麽明顯的決定關係。這樣劃分是為了討論方便。

考察封建社會的典型代表中國,那時候,人類的生產力低下,屬於農耕時代,經濟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政治製度是君主專製的封建製度,而思想和信仰是儒家思想和封建迷信,也就是君權天授,君臣父子那一套。統治者鼓吹的信仰,主要目的是要消除對於君主絕對權力,及相應的官僚行政權力的質疑,因為這種質疑將導致社會的不穩定。這種信仰的弊端在於,信仰的目的是為了讓受壓迫的老百姓安於現狀,是一種具有欺騙性的強製。雖然能夠帶來像初唐那樣的穩定的盛世,但是那隻是暫時的。隨著有權者欲望膨脹,土地兼並,在不發達的生產力麵前,普通百姓無以為生,從而爆發了農民革命。封建迷信那套信仰反過來又成了煽動造反的工具。舊政權被推翻,但是由於人類生產力水平和認識上的局限沒有根本的變化,新政權不過是舊政權的翻版從而陷入周期率。

考察英美等資本主義的代表能夠看到,人類的生產力獲得了高度的發展,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經濟是建立在交換基礎上的商品經濟。人類第一次出現了大規模生產過剩導致的經濟危機。人類的生產能力已經從原來的主要生產生存所必需的產品,變成主要生產以享樂為目的的產品,人類欲望的膨脹和任性被大大地激發起來。

政治製度表麵看來是三權分立,多黨輪換的那一套民主政治,而實際上是由金權代替君權,掌管國家的仍然是少數人,仍然是世襲製。資本主義相對於封建主義先進性在於金權不會受到質疑,因為維護私有製金權的是每一個人而不是少數人。但是資本主義社會也存在剝削和壓迫,基於人本能的反抗壓迫和由欲望膨脹產生的相互爭奪,是社會不穩定的原因。因此資本主義通過建立殖民地,輸出剝削和壓迫,通過民主選舉,消除本國民眾的怨氣,同時用基督教這樣的宗教信仰抑製人的欲望膨脹,以維護本國社會的穩定。資本主義,特別是當今的帝國主義所表現出來的不是領土野心,而是在遊戲規則下建立更多的殖民地。而這種隱蔽性也使得帝國主義者在國際爭端中處於有利地位。“民主國家”這種對內的好和對外的狠,往往會引起不發達國家普通民眾的羨慕,從而成為本國政權顛覆,國家陷入混亂、黑暗和災難的原因。當有人拿美國國內製度作榜樣要求中國政府如何如何時,不要忘了,那個榜樣是和其他國家的血淚緊密相連的。

這種社會製度的弊端在於,帝國主義並沒有消除人的不平等,也沒有消滅剝削和壓迫,它隻不過是更具欺騙性。不論是製度還是信仰,也不論基督教包含有多少前人智慧的結晶,一旦人們認識到這種欺騙的本質,它的製約作用就會消弱,也就是說玩不轉了。支撐社會穩定的三條腿,物質生活、政治製度、信仰,斷掉一條,社會不穩,斷掉兩條,社會將轟然倒下,摔得粉碎。

同時,這種社會製度的弊端還在於它製造了一大批遊手好閑的廢人。在虛擬經濟中投機的人,實際上和在賭場中沉迷於賭錢的人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不管他自己怎麽看,在賭場外的人看來,他們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是社會的蛀蟲。更不要說享受著優厚福利的真正的閑人。

另外,這種社會製度的弊端還在於它對資源的過度消耗。現今被崇拜的多黨輪換執政,以及伴隨輪換執政的鬥爭表演,就是一種消耗巨大的浪費。總統實際隻是一個吸引眼球、供人出氣的小醜,真正決定政策和國家命運的是資本,這個是不能選舉的。實行多黨輪換執政並且取得社會穩定的國家,目前多是發達國家,在經濟上處於對外掠奪的有利地位。這種掠奪的方式不論是利用戰爭暴力還是和平地利用規則,在掠奪這一點上並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被千方百計調動起來的消費和享樂欲望,也必然導致資源的過度消耗。

如果從某一個角度看社會,用一個人做比喻,不同的細胞功能不同,都需要得到愛護,否則人體不會健康。但不是說每一個細胞都要當腦細胞,這樣人是沒法生存的。過度膨脹的欲望好比細胞癌變,個別癌細胞可以讓白血球(執法隊伍)消滅,癌細胞如果擴散,人是要沒命的,執法隊伍腐敗好比白血病,人也是要沒命的。所以一個有組織的,高效管理的,每一個成員都善意地配合的社會才算是健康的,而不是說要建立這樣的製度,社會裏每一個人都需要瞪大眼睛看住管理者,否則一錯眼珠就理所當然地被坑了,這樣的社會是無論如何也健康不起來的。

而現實是個人欲望膨脹和滿足個人欲望付出努力成為普世的價值觀。市場經濟理論把衡量勞動標準的數字絕對化,而所有的普世口號從本質上說隻不過是要打碎除金錢以外的所有製約,讓金錢成為人的唯一的主宰。

然而,當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麵臨枯竭時,當人類的這種普世的價值觀也不能掩蓋將要麵臨的“生存死局”時,社會將會怎樣?人類將會怎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