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論壇詩評心得

詩友寫詩、評詩心得交流。
正文

ZT: 詩片語絮

(2010-06-09 23:02:54) 下一個



ZT:  詩片語絮
作者:紫色書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



一、關於詩之本

    到底何為詩,這個定義確實是不好下,我談談自己對詩的定義。
 
    詩之所以與別的文學體裁不同,由於它是一種對客觀事物的聯想體。它是通過天地中萬物的客觀規律與景象(也包括人文景象)所具備的相互連通之態與人們心情、思想、誌向等主觀狀態的巧妙結合體(此乃詩之本)。

    它是通過特定的章法與句法來表達的。(當然,現代詩想撕破這種外衣的束縛以取得更自由廣闊的空間,但還在探索階段)

    詩之稚形起於春秋戰國,漢魏古詩已成其骨,至唐代才見其真身與氣質。故有詩必盛唐之說。通過後來中國審美觀的發展,現在對詩的定義應更有專指性更有純粹性才對。這樣才能區別於其它體裁(而不是依靠外衣的不同)。

也許會有人說,這裏定義的詩隻是詩的一種技巧而已,很狹義,那麽我的看法是:這種定義有一定的狹義,正因為是狹義所以才是純粹與唯美的,這樣才能顯示詩的卓爾不群。


二、關於詩的審美    

人們常說“詩情畫意”,通常有時聽到一句很是巧妙的話,我們也常用一“挺有詩意的”來形容。所有有時候一句話也是一首詩。

    為什麽會這樣?這正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包括佛、禪、道儒等等)沉澱而形成的審美觀已經滲透到每個國人。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認為:“詩隻屬於中國”,且來用中、西方的畫打個比喻(關於國畫以後有機會再作討論):如果說中國畫象詩,那麽西洋畫象記敘文了。我們不妨再去欣賞一下唐詩,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唐詩都能畫上一幅國畫我們再去看看精彩的國畫,好象所有的國畫裏都有一首詩。

三、關於學詩

    學詩最主要培養詩情,應該多體會大自然的萬物與人間百態,多思考這其中的奧妙,多想想自己的看法,這樣才能有靈感,這也是最難為之,這與人的領悟有關。

其次是學習,學習可以讓你博古通今,知天曉地,讓你靈感忽來時不至於詞窮或更準確的表達。但是通常本末倒置者古來皆多,所以很多東西隻能感到作者的博學多識,他的詩也隻是廣義上的詩,這樣的人不如寫些別的東西更能發揮自己。

四、關於詩的作法:

    先說說現代詩,現代詩是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而形成的,如果現代詩不能繼承與發揚詩本質的詩情,而一味的去追求形式上的自由,我想它一定會最終脫離詩之軌道。 

    但是我們並不能就此否定現代詩,如果現代詩能繼承與發揚本質的詩情,那麽它無拘束的形式可能會讓詩人以更廣闊的視野,雖然它失去了以前的那種格律美,但是格律已昨日黃花(因為時至今日,格律詩已失去了歌唱的功能),被時代的步伐所遺棄。故此,在格律上返古是無益的。
 
    喜歡整齊的人可以穿上格律的外衣,不喜歡格律的人可以不穿,也許你可能成為一種詩外衣的設計師,設計一種空前絕後的外形。

關於詩的技巧,自古以來(包括現在的網上)所敘太多,諸君可以先借鑒後創新。

五:關於詩的作意

    歸根究地,新詩也罷舊詩也罷,要作詩、作好詩必須有詩情,能把心中的情感與誌向寄托在平常的自然景物的客觀規律中,也可寄托在人文景象中,也就而是通過靈感讓主觀思想相通於客觀規律。通過這些借指的媒介物表達出的效果應更深刻更有哲理,更能引起共鳴。所以我想古人所說的“花非花”也是此理。 

    現代詩人(顧城)說過這一段話“可以說,我們所慣指的世界,隻是人們所感知的世界。而藝術世界是通過人相聯係的,詩的世界是通過詩人的心相聯係的。詩人總是通過靈感——徹悟的方式去發現世界和人所未有的、新的、前所未知的聯係。詩人不僅在發現那些最具象和最抽象的、最宏觀和最微觀的、最易知和最未知的聯係,而且,他還不斷地燃起願望的電火,來熔化和改變這種聯係。有時,他幾乎把這種火焰布滿人間,直到他所創造的世界呈現出天國或地獄的本相”。

六、開個玩笑
    用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作詩是須要一點神經質或是神經過敏的。詩人的極界就是得上神經病。
    朋友們!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作個詩人了嗎?


(來源: http://www.6book.co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97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