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論壇詩評心得

詩友寫詩、評詩心得交流。
正文

ZT: 簡明新詩格律〔卷一〕——節奏美的構築

(2010-06-20 17:16:52) 下一個


ZT: 簡明新詩格律〔卷一〕——節奏美的構築   

    來源: LTG 04-05-20 01:07:11  

         

  簡明新詩格律〔卷一〕——節奏美的構築

 

孫逐明

 

新詩格律的真實目的是加強詩歌的音樂性。

詩歌音樂美有三大要素:節奏、旋律、韻式。根據這三大要素可以分別構築出節奏格律體、旋律格律體和韻式格律體。

構築詩歌音樂美的基本法度就是“律動”二字。

所謂“律動”,就是“同一形式規則的遞推變化”;更具體說就是兩條法度:1、原樣重複;2、變化重複。

這兩個方法可以一以貫之地運用到新詩的各種格律之中去。

 

〔卷一〕 節奏美的構築

 

構築節奏美的總法度。

欲構築詩歌的節奏美,有兩個環節,一是句法,二是篇法。

就句法而言,必須安排等長或大致等長的音步,促使每一個詩句具備節拍感。

具體法度有三條:1、每一個句子裏安排“兩字步”或者“三字步”遞推,這是原樣重複;2、“兩字步”和“三字步”錯落出現,這是變化重複;3、補充規則:“一字步”隻允許出現在句首或句末。

就篇法而言,必須安排一種特點鮮明的節奏模型〔音樂裏稱之為“節奏型”〕貫穿全篇首尾,前呼後應,使詩篇具備一種整體性的特點鮮明的節奏氛圍。

基本法度是:構築一個節奏特點鮮明的節奏型,根據此模型不斷原樣重複或者稍加變化地重複下去。這種節奏型可以是“單獨的一個句型”,也可以是“幾個長短句的集合”;這種“長短句的集合”可以是一個段落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整個段落。

掌握了這上述法則,任何詩人都可以根據自己內容的需要,任意地量體裁衣地創造出千姿百態的節奏格律詩體來。

 

〔一〕、音步與節拍感

 

一、基本原則

 

力求詩句具有節拍感是詩歌有別於散文的基本要求。其原則就是要安排詩歌句子裏具備等長或大致等長的音步。有兩式:“原樣重複型音步”和“變化重複型音步”:

 

1、原樣重複型音步。有兩式,“兩字步”詩句和“三字步”詩句:

 

A、“兩字步”詩句。漢語雙音詞多,加上單音實詞連帶虛詞,極容易構成“兩字步”詩句。如:

 

喊著|叔叔

哭著|要糖

 

“戈多|來了!”

全體|起立|熱烈|鼓掌 ——依沙《等待戈多》

 

B、“三字步”詩句。因多音詞的出現和現代虛詞的增加,白話新詩出現了大量“三字步”。聞一多曾經嚐試過寫作“三字步”的詩歌,例如:

 

《罪過》聞一多

 

老頭兒|和擔子|摔一交,

滿地是|白杏兒|紅櫻桃。

老頭兒|爬起來|直哆嗦,

“我知道|我今日|的罪過!” *

“手破了|,老頭兒|你瞧瞧。”

“唉!都給|壓碎了|,好櫻桃!” *

 

“老頭兒|你別是|病了罷?

你怎麽|直愣著|不說話?”

“我知道|我今日|的罪過, *

一早起|我兒子|直催我。

我兒子|躺在床|上發狠,

 

他罵我|怎麽還|不出城。”

“我知道|今日個|不早了,

沒想到|一下子|睡著了。

這叫我|怎麽辦|,怎麽辦?

回頭|一家人|怎麽|吃飯?” *

老頭兒|拾起來|又掉了,

滿地是|白杏兒|紅櫻桃。

 

按:寫作完全的“三字步”詩歌是比較困難的,此詩就有幾個詩句〔標有“ *”號的句子〕沒有“遵守紀律”。

 

2、變化重複型音步:“兩字步”和“三字步”錯落出現,就是變化重複型音步。例如:

 

望穿|秋水的|天空下|驚現|陸地

水草|團聚的|窪地|魚鳥|同居

野花|折戟|沉沙

擱淺的|輪船|仿佛|剝離|靈魂的|骨架 〔枕戈《四行詩》 

 

順便提一下,如果“兩字步”和“三字步”能夠嚴格間出,就有類似於“長短律”的節奏感,當然節奏美感更強,例如:

 

曆史的|無情|如大浪|淘沙

一生的|詩作|能幸存|幾首

篩去的|泥沙|成歲月|虛度

留下的|精品|象一壇|好酒 〔食指《答友人一》〕

 

這種句法和章法隻可能妙手偶得,是不可強求的

                                

二、關於“一字步”。

 

詩歌句型有兩大類:

朗誦句型,以兩字步結尾,如:“我不是|什麽|詩人。”

吟誦句型,以三字步結尾,如:“抬頭|看見|青藏雪”。

在古典詩歌裏,詩歌是用來吟詠的,類似於唱歌,有樂曲的扶持,一字步可以出現在句首和句末。如:

白日|依山| 〔王之渙《登鸛雀樓》〕

|柳外|青驄|別後 〔秦觀《八六子》〕

 

而白話詩歌是用來朗誦的,這種三字尾一般被朗誦成一步。上麵的詩句應當這樣朗誦:

白日|依山盡

念柳外|青驄|別後

隻有當一字步被三字步“擠”出來的時候,才可能被朗誦成一字步。例如:

|灰燼的|餘煙|歎息著|貧困的|悲哀| 〔食指《相信未來》〕

神姿|仙態|桂林的|! 〔賀敬之《桂林山水歌》〕

 

三、關於新詩形式化的節奏。

 

1、多音詞和多音詞組。

現代漢語多音詞不斷湧現,加上助詞的應用頻率增加,往往出現四字以上的音步。這時,我們可以將多音節詞〔或詞組〕形式化處理成兩字一步和三字一步的組合,音步之間的頓挫可以若有若無,一如音樂裏的連音符。例如:

 

自從|鵝黃|到古銅/色的|菊花。 〔聞一多《口供》〕

時光如|淅瀝|細雨|催發|芭蕉|留下|淅瀝/不盡的|瞬刻 〔昌耀《 元宵》〕

 

按:這樣處理節拍的另一個目的是為調整句式的平仄打基礎。

 

2、句中的單音詞。

 

句中出現單音詞,容易損害詩句的節拍感。如:

老人的||歸來了  顧城《歸來》〕

我們可以用兩種辦法解決。

最好的辦法是把單音詞改成雙音詞,上麵的詩句可以改成“老人的|牯牛|歸來了”。

或許在朗誦中作形式化的節奏處理,上麵的詩句可以朗誦成:“老人/的牛|歸來了”。

前者最好,後者是從權。

 (來源: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poetry_best&MsgID=40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