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住在江西, 偶爾老爸碰見老鄉在農貿市場賣板條, 一定會買回來做給我們吃,激動地告訴我們這是他在粵東北客家山區 從小就愛吃的一道小吃。後來到了廣州, 才知道它還有個名字叫作沙河粉或河粉, 以廣州沙河鎮而得名。 那時大學飯堂一定有這道炒河粉, 齋河隻要一毛錢一兩, 一般2毛錢就搞定一個早餐了。 當時囊中羞澀, 偶爾上大排檔跟同學一起叫一碟幹炒牛河或是濕炒牛河就是何等幸福的一件事啊。
十N年以前, 跟老公第一次去香港, 走進一家茶餐廳, 叫了個蝦醬通菜, 還有必殺的幹炒牛河, 我轉頭一看牆上赫然貼著幾個招牌小炒, 其中一個名字叫炒貴刁,多好聽的名字! 自作聰明地以為這一定是什麽海鮮小炒吧, 又加了這道炒貴刁。等店員端上菜來, 我還以為他拿錯了, 店員非常肯定地說, 沒錯, 是小姐你點的。 我傻掉了, 心想, 這不就是河粉嗎, 換了個炒法, 怎麽就不叫河粉了涅? 老公在旁邊吃吃地笑我, “誰叫你自以為是, 不先問問我!”老公告訴我, 原來閩南人和潮州人把米為原料做出來的瀨粉,河粉等都叫做粿條,在馬來西亞, 新加坡的閩南人或潮州人結合了在地的食材,創造出跟星州炒米粉齊名的“炒粿條”這道出名小吃, 由於發音跟廣東話貴刁相似, 到香港就變成了“炒貴刁”了。 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歡迎大家指教。
話說炒貴刁, 接近與星洲炒米粉, 各家做法有所不同,除了雞蛋, 蝦仁, 韭菜, 還有的會放叉燒肉,魷魚卷等,但都少不了“主體思想”-- 咖喱。相較牛河的鮮香, 炒貴刁有些微辣, 但是又有很多層次感, 所以那次雖是誤打誤撞,卻也是個“美麗的誤會 ”, 我們倆最後是大塊朵頤, 全部殲滅!
這個星期六, 大女兒本學年最後一場PERCUSSSION比賽, 跑去加油打氣,星期天又帶著她練習開車, 明天就要路考了, 希望她能通過, 不要像笨老媽, 考了幾次才過。練完開車已經4點多了, 路過超級市場, 買了袋裝新鮮的河粉, 就再來重溫一下N多年前的美麗誤會吧!順便也當是交作業。
PERCUSSION賽前練習
幹炒牛河 (原方來自Roll)
材料:河粉,BEEF FLANK,洋蔥切絲, 蔥切段,豆芽,蒜茸,豉油,生粉,蛋白, 老抽,生抽,糖, 精鹽. 我偷懶了, 沒有完全按程序。
牛肉用蛋白, 豉油, 精鹽和生粉醃2小時, 下牛肉大火炒到7-8成熟, 盛起, 剩下的油就把蒜蓉, 洋蔥, 青蔥繼續過了一下油, 炒到半生熟, 盛起。再下一點油, 放入拆散的河粉,攤開, 先別急著翻動, 等底麵有一點焦香時,約2-3分鍾吧, 再翻一麵煎2-3分鍾, 受熱均勻後再開炒, 這樣河粉不容易炒爛,加少許精鹽,老抽,生抽和糖,再放入豆芽,然後把剛剛炒到7,8成熟的牛肉跟洋蔥, 青蔥放入, 兜勻就可起鍋。
炒貴刁(忘了買蝦仁, 就湊合著山寨了一個)
材料:河粉, 蝦仁 (忘了買, 應該是必要元素)雞蛋, 叉燒, 韭菜,洋蔥, 芽菜, 蔥,辣醬,蒜蓉, 紅黃燈籠椒, 蛋白, 咖喱粉
蝦仁用鹽, 一點酒, 蛋白, 生粉抓一下, 備用, ;兩個雞蛋打散
先將蝦仁過一下油, 變半透明就可盛起, 用剩下的油爆香蒜蓉, 放一點蒜蓉,辣醬, 然後將雞蛋倒入, 炒成滑蛋, 盛起。沒敢再放油, 直接放叉燒,韭菜, 蔥,洋蔥紅皇燈籠椒絲炒到斷生, 起鍋。 然後放一點油, 將拆散的河粉放入, 還是先不急著翻麵, 煎兩分鍾,再加入咖喱粉, 鹽翻炒, 接著放入炒好的蔬菜, 滑蛋,(如果有蝦仁也一並放入), 生 芽菜 , 大火炒半分鍾就好。
用的是自己做的叉燒, 再次謝謝Roll。
LG不在家, 家裏就三個女生, 一頓飯不到一個小時就搞定了, 簡單省事。
謝謝阿椿教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