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令健康養生園

讓我們一起締造青春不老的傳說。。。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醫藥怎樣對抗瘟疫?

(2012-10-15 13:02:46) 下一個

中醫藥怎樣對抗瘟疫?(轉載)

在SARS(非典)來到的時候,為什麽西醫認為沒有辦法?為什麽北京那時候那麽恐慌?道理很簡單,因為第一不知道它是什麽,它表現的症狀像肺炎,但又不是常規的肺炎,常規武器----抗生素無效;第二不知道誰會被感染;第三,感染上以後不知道誰會死.....一大批一線的醫務人員就倒在那兒了。常規武器無效,又找不出新的武器,輕者是傷,重者是死,不知道誰能得,誰不會得;不知道在什麽地方會再爆發,尤其可怕的是很多醫務人員都倒在一線上,那老百姓能不慌嗎?很多人那個時候基本不敢出門。

那一個月北京人家家喝中藥,從老到小全民服中藥。金銀花、連翹都能賣到比人參還貴,而且是單位大量地配發。為什麽要吃中藥呢?中藥抗病毒。也就是說,西醫解決不了的時候呢,啟用我們的中醫藥。中醫其實是用藥食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用以改變這種致病因子在你這兒賴以生存的條件,這是中醫對治病的理解。中醫常用的方子包括張仲景《傷寒論》的方子、《金匱要略》的方子,學中醫的都知道,是兩千年以前的方子。

中醫治的是人不是病!中醫在治療的過程中,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改善了人體的內環境,讓你被破壞的環境得到修復,把致病因子在這兒賴以生存的條件破壞掉。SARS是瘟疫的一種,我們國家歷史上發生過數百次瘟疫,但是都被控製在一定範圍內,並最終解決掉了。說明中醫對付瘟疫是很有一套的。

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對抗瘟疫的?不知道它是什麽,可又能把它治好,這是為什麽?流行疾病不是個體的疾病,那一定是自然界給了它一個環境和條件,這個環境和條件是這個致病因子發生發展流行的重要原因在這兒,我想借用一句佛家說的話「因緣相合則為果」,引起致病的因子是客觀存在的,得了病結果也是實在的,中間一定有一個條件,如果這個條件不具備的話,因就不會變果。

我們分析一下SARS產生的環境和條件是什麽?那一年,是以寒濕為主的一年,同時,3月到5月正好是寒、濕、熱這三個條件共存,是SARS病毒發展的環境。而北京當時的特殊氣候條件和早些時候廣東2002年12月到2003年2月的氣候發病條件是一樣的。因為它們兩個是在不同的時間中出現了同樣的一種氣候條件,所以廣東發病,北京接著發病。如果你的身體也是寒、濕、熱共存的話,那你無疑就是易感者。

那時我天天上班,兩粒「銀翹解毒片」,一粒「藿香正氣軟膠囊」,吃完我就上班去,我的女兒上學也如此。大環境我改變不了,但是我自己體內的環境我能改變,隻要不讓寒、濕、熱三者共存,這個致病因子對我就毫無辦法。「銀翹解毒片」中的金銀花、連翹、淡竹葉是清熱的;荊芥、薄荷、淡豆豉是散寒的;藿香正氣裏麵的蒼術、生半夏是祛濕的。我吃完這兩種藥,我體內就沒有寒、濕、熱三種條件了,我怕什麽呢?所以整個SARS時期,我們一天都沒有停過診,我天天都在接待病人。我也不是不怕死。我還思考一個問題:中醫之所以選用這兩種藥,因為SARS主要病變部位在肺胃兩經。中醫著作裏說:「治上焦如羽,非輕莫舉。」隻用清輕之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兩千年來用的麻杏石甘湯治療肺炎現在依然有效。所謂大道至簡。很多疾病看似很複雜,其實究其根本非常簡單。

我們說大的流行性疾病,像SARS、禽流感......一定是自然界給了這個致病因子以發展條件。這種環境和條件存在的本身就不是局部的,正是因為它的普遍性,所以就變成了瘟疫,就有了很大的傳染性。當SARS病毒來的時候,西醫首先要研究這是什麽病毒,因為隻有把這個研究明白了,西醫才能夠找到打擊它的武器,比如研製疫苗來預防。但某些病毒變異很快,疫苗難以研發,抗生素對病毒無效,即使知道它是什麽病毒,西藥也難以對付。在人類發現細菌病毒的一百多年中,SARS是我們看到的一次爆發現象。在這次爆發之前,它之所以沒有找到發展的時機,是因為大自然沒有給它生存的環境和條件。一直到了2003年那一段時間,廣東和北京正好具備了SARS病毒發展的環境和條件,所以它就發展起來了。

時刻警覺自己的身體內環境,能夠做到管理得當(如調理體內的寒、濕、熱),那還何病之有呢?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醫隨手撚來全是藥。

好多人喜歡吃瓜子,為什麽吃葵花子嗓子乾,而西瓜子就不乾,是因為葵花子來自向日葵,火性大,而西瓜水氣重,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這就是同氣相求。大自然賦予中藥各種不同的顏色,有綠色、有黃色、有紅色....不同的顏色代表了不同的偏性。關鍵的是什麽?一個好的醫生能用藥的偏性糾正人體的偏性,把你被打破的平衡調整過來。我有時候常說笑,你們外國人的藥沒進來以前呀,活在中國的細菌、病毒比外國活得輕鬆,因為它不會著急變異啊,你老想殺死它,不變異它怎麽活下去啊?大自然沒讓它死,它就要千方百計地活下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