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保健與鍛煉方法參考 (轉貼)
1.“小燕飛”讓你緩解頸椎疼痛。小燕飛,民間又稱飛燕,小飛燕等,是目前公認對頸椎和腰部肌肉和腰椎恢複的手段之一,分為站姿小燕飛和臥姿小燕飛。
(1)站姿小燕飛:站立姿勢,肩向後平移,雙手掌平伸,掌心相對或向後,雙臂輕輕向後向上送,模擬燕子俯衝時的收翅動作;腰部以腰骶為中心輕輕先前送,側麵看略有點“挺肚子”的感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0下)
(2)臥姿小燕飛:
1)俯臥,臉部朝下,雙臂以肩關節為端點,伸直輕輕向後抬,根據肩關節柔韌性不同,不要強迫自己,慢慢來。
2)隨著手臂向上,輕輕抬起頭和上身,雙肩向後向上收起(找肩胛骨微收縮的感覺)。
3) 腰骶位置微微收縮,不要過於緊張也不要過度放鬆。
4)雙腳輕輕抬起,腰骶部肌肉略收,讓胸廓的肋骨和整個腹部在支撐身體,起到一個最優狀態下的頸椎、胸椎、骶椎的自我牽引,並與周圍肌肉組織實現配合默契的鍛煉。
2.要預防頸椎病,可以每隔一個小時做做“米字操”: 以頭為“筆”,通過頸部轉動在空中劃出一個“米”字。
3.“繃勁兒”。雙手交叉放在頭枕部,雙手向前使勁,而頭向後使勁,緊張3-5秒,再放鬆3-5秒算1次,每天200次,分3-5組完成。
4.做頸部自我保健按摩。輕柔酸痛處,同時輕輕旋轉頭頸部,平時累了可以把雙手搓熱,放在第七頸椎處的大椎穴捂一下。
5.按摩後可以做局部熱敷,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解除疲勞的作用。外治方子“四子散”:取吳茱萸、白芥子、萊菔子、蘇子各60克,藥加粗鹽炒或者用微波爐加熱後,放在布袋裏麵,在疼痛處熱敷。
6.“聳肩”相當於是對胸部和肩部的“牽引”,能起到按摩頸椎的作用。這也是最簡單的一種物理治療。首先頭要正直,挺胸拔頸,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兩肩同時盡量向上聳起(注意,不是縮頸)。讓頸肩有脹感。兩肩聳起後,停1秒鍾,再將兩肩用力下沉。一聳一沉為1次,16次為1組。每天早晚做3-5組。當然也可以隨時隨地做,一有空就做。但每天累計總數應力求達到100-120次。聳肩的動作一定要做得正確規範,且要堅持天天做才能收到療效。
7.體育運動:遊泳,遊1000米蛙泳,一般人需抬頭換氣600多次,既鍛煉身體,又活動頸椎,真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另外,跳繩也有幫助。
8.常出去放放風箏,對頸部放鬆也很有好處。
9.經常保持抬頭挺胸的良好姿勢。
10.保暖。有頸椎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以用厚長圍巾把脖子圍上,這樣可以避免頸部受寒,消除頸椎病的誘發因素。建議女性在辦公室裏放條小圍巾,夏天空調吹得很涼時可以係上擋擋涼氣。
11.還可以采用行氣活血的中藥方劑進行內治,而對年紀大的病人則要兼顧整體,考慮是否有虛證或者其他的疾病。
(注意:已有嚴重頸椎病者必須先谘詢醫生後再進行鍛煉,以免加重病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錄:
頸椎拉筋法簡介 (轉貼)
有讀者問:我用電腦也是每天超過8個小時,嚴重覺得脖子酸痛,精神萎靡,效率極差,休息也沒質量。能不能介紹一些對頸椎病有特效的辦法?我想,我這樣的人,現在可能也不少了。
---------------------------------
很多讀者提出頸椎病的預防與治療問題。這的確是個難題,但並非無解,隻是需要醫患雙方共同努力。立位和臥位拉筋法都對頸椎有一定療效,但不可完全解決問題。
我的建議是,堅持上述兩種拉筋法,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個方法,我稱之為“頸椎拉筋法”,就是躺在床上或其它臥具上,將頭伸出床沿外,讓頭由自重拉動下垂 2-3分鍾,可在早晚各做一次。之所以如此,
是因為:
1、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多因長期頸椎向下彎曲時間太長造成,此動作正好相反拉動,力圖回複原狀;
2、頭和頸椎用其它外力拉動較危險,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傷,而用頭自重的力量拉筋相對安全,時間、強度可以自控。
但頸椎病較嚴重的症狀最好還是與正骨、針灸等其它療法配合。隻是對頸椎正骨必須由經驗豐富的人實施。目前我之所以推動拉筋而不推正骨,就因為拉筋安全可靠,是男女老少皆可用之法,而正骨則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實施。許多人想自己實施正骨,這確有很大難度。即使我自己有問題,也須請他人實施。
可參考: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004&postID=12000 ------------------------------------------------------------------
(注:中藥方需經中醫辨證後才能運用)
一方統治頸椎病
作者:樊正陽
由於影像檢查的廣泛應用,似乎被診斷為頸椎病的在臨床上很多。這其中有老年、中年甚至有一部分是青年人。頸椎病是個症狀較複雜的疾病,也稱頸椎關節綜合
征,因頸椎間盤退行性變性、周圍骨質、小關節及軟組織發生的一係列病變,壓迫或刺激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等組織而產生的一組綜合病症,且因受累部位、受
壓迫組織及壓迫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眩暈、頸肩疼痛、上肢麻木疼痛、肌肉無力甚或萎縮、頭重腳輕步履蹣跚,甚至猝倒等。
頸椎病一名,中醫並無記載,但根據其臨床特點可以歸納在眩暈和痹症內,並且以痹症為多見。因風寒濕侵襲、長期勞損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致使經氣不利,絡脈痹
阻,不通則痛,也可致痰瘀互結。總而言之,本病由諸多因素導致筋膜、肌肉失養而不能很好地約束關節致使關節失穩,而產生“骨錯縫、筋出槽”,壓迫軟組織、
神經才有的頸椎病,也是筋病。那麽頸椎病的症狀這麽複雜,能不能有一個約法來統治呢?我這麽多年也遇過很多頸椎關節綜合征,以我的經驗來看,除了急性眩暈
見證可以從痰飲論治外,其餘見證均可以痹症論治。仲景先師說“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太陽
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看來,項背強的情況是太陽病,要葛根主治了。至於上肢的麻木、沉重、疼痛,可治從血痹證,黃芪桂枝五
物湯是的方。
尚某,五十四歲,供銷社職工,下崗多年,閑來無事,愛上了碼長城,常酣戰一天兩夜而不下火線,久而久之,這個脖子就患上了僵痛的毛病,整天頭昏昏呼呼的,
眼睛看東西定不準位,就是眼花了,腳底下像踩了一疙瘩棉花,脖子嘛,倒是不怎麽難受,可雙臂重,手麻,心髒還時不時的亂跳。去某醫院檢查,光是費用就花了
幾千塊,從頭發稍檢查到腳後跟,除了頸椎發現有多椎間隙椎間盤膨出外,啥也沒查出來。住了一個月醫院,除了長胖了幾斤肉,沒有任何療效,他又不聽醫生的建
議做手術。手裏拿了好幾張片子,又住院什麽的,幾折騰兩三萬出手嘍。他的一位堂弟和我很要好,幾經勸說,隻好來我這兒試試看。問清前因後果,我讓他坐正,
按壓頭頂,就覺得兩臂明顯酸麻的厲害(這個體征有些患者也沒有),脖子不強痛,可是倆肩胛骨中間牽扯強疼不適很久了。脈診、舌象都無大異。雖然症狀複雜,
但總是要抓主證為治,按常法出牌,黃芪五物湯合葛根加味:綿黃芪20克、桂枝尖20克、白芍藥20克、粉葛根30克、威靈仙15克、桑枝尖30克、川穹片
12克、雞血藤30克,生薑30克,七劑。七劑藥後即感各種症狀都減輕了不少。
頸椎關節綜合征按壓迫部位不同,在上頸椎的病變可引起枕後疼痛、頸強直、頭昏、耳鳴、視力障礙、以及發作性昏迷、猝倒;中頸椎的病變可產生根性疼痛及頸後
肌、椎旁肌萎縮,甚至膈肌也可受累;下頸椎的病變可產生頸後、上背、肩胛區、甚至胸前區的疼痛。還有按臨床表現不同的分類法,有神經根型,以頸枕部及頸肩
部陣發或持續疼痛為主,這類最多;椎動脈型,以發作性眩暈、惡心、嘔吐為主;還有以肢體麻木、酸脹無力、步態不穩等為主的脊髓型及頭昏、視物模糊、心律失
常的交感型。這幾種類型特別是年紀較長者常常混合出現,給治療帶來了困難,常使人有無從下手之感,我治療此病也經過了一個摸索的過程,最後得到了一個定
法,不管是何種表現,最終以益氣舒筋宣痹為主治,隨見證加減藥物,收到了較好的療效,擬定處方為;黃芪20—50克、桂枝10—20克、(赤)白芍10—
30克、葛根20—50克、威靈仙10—30克、桑枝20—30克、雞血藤30—50克,此為基本方。後腦疼、肩背困重加羌活,上肢麻木加當歸、川穹,疼
痛加片薑黃、元胡,有瘀血表現者,加蘇木,甚者加服“乳沒血甲散”,心悸加丹參養心。常抓住最主要病痛側重用藥,表現不重要者即可忽視,多十劑以內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