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夢中的酉陽-----冷明

(2023-03-23 03:28:39) 下一個

1、夢中的酉陽

冷明

許多年前,但凡有點大事小情,諸如上學、入團入黨、工作、升遷,都要填寫履曆表,恨不能把祖宗三代翻出來折騰一番,其中籍貫一欄,我總要填寫四川酉陽。酉陽是個什麽地方,遙遠陌生蠻荒未盡的窮鄉僻壤,做夢都難到。

文革時期哪裏能尋一片淨土,偏遠的酉陽也不是什麽“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外桃源。酉陽龍潭古鎮,曾經顯赫一時的冷、蔡、趙、王四大家族,趙世炎烈士掛在牆上,冷家祖輩的恩德無人提及,父母一家從北京轟回原籍,讓冷家人顏麵丟盡。父親母親弟弟妹妹四口人住在龍潭鄉下租借的牛棚裏,靠兩個姐姐和我偶爾郵去些全國糧票度日。全國糧票的好處常人難以理解,用它可以按比例買大米白麵,還有少量的素油,於是這個被遣送回原籍的四類分子家庭匪夷所思地常常有白米飯吃,讓以紅薯為主食,一年缺半年糧的父老鄉親們個個眼紅。家裏一端飯碗就有小孩子可憐兮兮地湊過來,咽著口水盯著米飯不走。母親可憐這些衣衫襤褸的農村小孩,咬著牙分出些米飯給他們解饞,後來孩子們聞風而動,老遠的聞到米香,跑來一大幫,嚇得一家人做賊的似的,快要開飯了就把屋門緊閉。父親多次被批鬥,彼此熟悉了,人窮誌短,時不時有親戚領著自家的小孩上門哀求,把你們吃剩下的鍋嘎巴分給孩子一點點吧。

酉陽的黎洪先生通過網絡找到我,希望我搜集一些有關爺爺冷聘漁的史料給他。黎先生是詩人、作家、編纂縣誌的專家,介紹酉陽的書籍人物曆史典故多出自他的手筆。酉陽龍潭冷、蔡、趙、王四大姓,趙世炎,著名的革命先烈,冷家近代則以我爺爺顯赫一時,我不禁想起道聽途說有關爺爺的往事。

民國15年(大約),南京開往北京的一串軍列在轟鳴中戛然而止,車外槍聲大作,衛兵們慌作一團,車上滿載槍枝彈藥,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列車上領軍的將領正是我爺爺冷聘漁。史料記載,冷聘漁早年東渡日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在段祺瑞任北洋政府總理時,在陸軍部供職,官拜少將軍銜。爺爺鎮靜地對士兵們說,不要慌,向他們喊話,我們是北洋政府的軍隊,不要誤會。士兵們齊聲大喊,苦口婆心威脅利誘,回答的是一陣緊似一陣的槍聲。爺爺身穿蔡鍔將軍一樣的北洋軍服,拉開車門,威風凜凜走了出去。將軍走下列車,不顧警衛們的勸阻,舉起手臂向對麵的軍隊說著什麽。他麵對無數黑洞洞的槍口,把生死安危拋到了腦後,一個身經百戰的將軍,背負北洋政府的神聖使命,背負段總理的重托,他怎麽能貪生怕死臨陣退縮。槍響了,他撲倒在地。一段曆史結束了。

爺爺英年早逝,家裏的女人和孩子沒了主心骨,夫死從子,孩子還小,按照習俗,凡事小叔子作主。從酉陽趕來的小叔子一不作二不休,把北京城裏的大院子賣了,古董家具全變了現,拿著數萬大洋,大包大攬,跟我回老家吧,我種地做買賣養活你們一家沒問題。奶奶拖家帶口領著幾個孩子風塵仆仆地回到酉陽老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有這些家底在農村也能過好日子。不多天小叔子哭爹喊娘地回來了,他說置辦了整整一船名貴中藥材,本想拉回酉陽倒手賺錢,船行到江心遇風浪底朝天,一船的藥材血本無歸。奶奶在酉陽折戟沉沙,不得不帶著幾個孩子重新回到北京,一個富人家的闊太太轉眼成了窮傭人。奶奶前腳走,小叔子迫不及待地買田置地,雇人放租,在家翹著腿吸食鴉片,當起了地主。解放後小叔子定為地主,波及一家。

奶奶對爺爺的曆史守口如瓶,父親對自己的父親諱莫如深,如果文革中人們知道這家有過這樣一個人,也許會帶來殺身之禍。文革過後,聽奶奶講,爺爺在世時我家的大院子與段祺瑞家一牆之隔,在今天的三眼井胡同。奶奶說江洋大盜燕子李三有一次偷了段祺瑞家還偷了我家。

母親回憶說,文革前家裏有幾張爺爺的照片,他高高的個子,清臒的麵容,堅毅的眼神,還有冷家人特有的高鼻梁,一身戎裝十分威武。爺爺死後葬在德外北太平莊附近,據說買墓地花銷不菲,有民國政府發給的契約。1960年國家強製遷墳,奶奶領著我,看著好多工人挖開墳堆,用了許多繩索,把個結實厚重的大棺材吊了上來。那是占地好幾畝的一片莊稼地,中間一座大墳塋,前麵豎立著石碑,兩邊排列著士兵似的蒼鬆翠柏,看墳人還是解放前委托的那家農民,雖然解放後家裏不再給他錢財,他還是履行著最後的忠誠,讓奶奶親眼看著大卡車把棺材完好無損地拉走了。爺爺安葬在西郊的一座公墓,文革中被夷為平地。父親告訴我,曾祖父冷梅蓀,官職安撫使,生卒年代不詳,按年齡推斷應該是在清朝。這樣看來我們多少也算是官宦之家。隻可惜到了我們這一代,世風日下,道德淪喪,從小接受謊言教育,在貧困饑餓中度過童年,少年時背上狗崽子的惡名,惶惶不可終日,哪裏有半點仁愛之心和勇於承擔的品格。人性的良知與尊嚴丟失殆盡,再也難尋貴族的高貴氣質。何止是我們一家,放眼全國,有錢的層出不窮,富可敵國,有勢的狐假虎威不可一世,金錢與權力的結合謂之權貴,貴族竟無一人。從小讀過的書與如今網上揭出的所謂真相大相徑庭,書上說段祺瑞是屠殺青年學生的魔鬼,網上說段祺瑞才是人民的好總理。著名的五四運動不光是曆史上的大事件,還成了一代代青年歡慶的節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學生的血塗紅的日子可以千古流芳。五四槍殺學生,段祺瑞不在現場,既不是他出的主意也不是他下的命令,為此事他終生懺悔,發誓一生吃素,直到生命的最後關頭,有人勸他為增加營養吃點肉,他毅然放棄。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萬惡的北洋政府殺了幾個學生,全國罷工罷課,如火如荼,轟轟烈烈。有個大學教授著文道:我們那時候吃飽了白麵饅頭,上街遊行示威,反饑餓、反內戰,反獨裁……

民國曆史早有定論,“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但網絡上卻有人說:“北洋軍閥政府報紙可以私人控股,新聞可以批評政府,大學可以學術獨立,學生可以上街遊行,群眾可以秘密結社,警員不可隨便抓人,權力有邊界,法律有作用,人權有保障,窮人有活路,青年有理想。”民國稍瞬即逝,生命何其短暫,“大師薈萃,人才輩出”是那個時代顯著的特點,近百年來得到中外一致認可的專家、大師無一不出自民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民國範兒”也許是後人永遠無法啟迪的風範。

插隊二十多年在草原,空曠的荒野,漆黑的深夜,即便幾百裏無人煙的皚皚雪原,我一人縱馬狂奔,如入無人之境,我自己都奇怪,生性膽小怕事唯唯諾諾,為什麽一反常態無所畏懼,我哪裏知道,我身上延續著一名民國將軍的血脈,報國無門,壯誌未酬,我無數次深陷絕境化險為夷,我寧可相信冥冥之中爺爺還在庇護著他的子孫。

改革開放後,曆史悠久的酉陽漸入佳境,這裏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既有古老的酉陽民歌、酉陽古歌、土家族擺手舞,也有別具特色的土家族吊腳樓,美輪美奐的民居建築讓藝術家們讚不絕口。西麵是灘急浪高的烏江天險,東麵有被喻為“土家族搖籃”的酉水河,伏羲洞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古樸的民風,奇特的民俗,昔日荒涼貧窮的酉陽,成了遠離塵世喧囂,旅遊休憩的好去處,年年舉辦的“酉陽桃花節”,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成了大名鼎鼎的世外桃源。文人墨客附庸風雅,有人言之鑿鑿,酉陽大酉洞桃花源正是陶淵明《桃花源記》裏的仙境。巉岩峭壁、溶洞、原始森林,桃花源亦真亦幻美不勝收,在武夷群山之中,尚存這樣一塊純淨古樸悠閑寧靜的地方,怎不令人神往。

感謝黎洪先生傳給我記載著爺爺的一首詩詞,作者王簡字竹父,號栗坡居士,是民國鼎盛時期酉陽當地的一位名士,他在詩集《竹盦詩錄》裏生動地記錄了一次盛大的酒會,老一輩人傳誦過爺爺修路架橋,積德行善,樂善好施的美德,在詩裏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家鄉父老對爺爺的敬仰。

酉陽,父親魂牽夢縈的故鄉,他在彌留之際輕聲對我說,我要回四川,要回酉陽。父親要去追隨爺爺和祖上留下的足跡,但願有一天能告慰先人,家鄉的父老鄉親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沒有強拆,沒有貪官汙吏,孩子有學上,老人有所依,酉陽正是人間獨一無二的世外桃源。

將出都門,勃山宗弟席餞,奉酬一詩,並呈同座陳纘琴、許鈞衡、冷聘漁、敬宇塵、趙子章諸公

    兩載客燕趙,相逢屠狗無。

    悲歌薊市月,醉臥胡姬壚。

    京甸多淒風,南窪冷叢蘆。

    黃金已無臺,驅車笑我愚。

    佳人不可見,良友意相於。

    故鄉諸君子,經國有鴻圖。

    立法重民意,(勃山眾議員)內政清仕途。(鈞衡內務部)

    郵電握交通,(子章、宇塵交通部),國威恃軍儲。(聘漁陸軍部),

    胡海壯遊遨,元龍豪氣麤。(纘琴時有湘鄂之行)

    尊酒感離群,出都悵索居。

    翹首春明樹,我心勞何如。

    無以寫惜別,聊以寄萱蘇。                

                          2013、10、2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