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過去的鬼節

(2022-05-10 14:09:32) 下一個

過去的鬼節

11月1日這天在歐洲被稱為萬聖節,我們簡單,叫鬼節。每年到這時,都有假期,我卻不甚了解這個節日的來曆,初時覺得指定是與天主教有關,循規蹈矩的認定歐洲的假期幾乎無不在享受天主恩賜。即便這樣,還是有疑問,為什麽每到這一天,滿大街的鬼影忡忡,不知道是要嚇鬼——我比鬼還更鬼,於是嚇得鬼不敢來;還是嚇人,我從此地過留下買路錢——孩子們打扮成鬼的樣子,到各家去討吃喝。還有各家門口雕刻成鬼臉的南瓜,夜晚裏麵放進蠟燭,亮起來閃閃的很有情趣,鬼都顯得嫵媚了。
10月31日夜,世界就群魔亂舞起來。以前好像隻是在西方社會,而“西方”這個概念是以中國的地理位置算起,也就是過去總在說的“東風壓倒西風”。其實真不明白,好像東風還真是很少。過去在北京,西風一起,就是冬天到了。好像小時候的印象裏,風多是從太陽落下去那方向刮過來的。看來東風總是沒戰勝過西風。因為春天的來到,多是因南風。不管了,反正估計現在就連鬼節的風,也從西方刮進了大好河山。可能就因為刮東風的季節太少的關係。
鬼在10月31日半夜開始鬧將起來後,一直延續到第二天。
清早,各家紛紛來到埋葬親人的墓地,擺放上帶去的菊花,胸前劃幾個十字,然後再默默祈禱,全家肅穆,為死去的親人祝福。也許這會兒,家裏的親人也會在天堂上鳥瞰著地球上的人們,而從內心跟到撫慰。
我是很想那些離去的我的親人、朋友。很想,很想。
不清楚為什麽歐洲會是在這個季節鬼才來。遍地落葉,一年將盡,輝煌的世界因寒冷的降臨變成枯萎。很多人喜秋,更多的人說過,四季中最喜歡的是秋。我想,大多數人喜歡的是秋的色彩,而不是秋的內涵。雖說秋是成熟的季節,也是收獲的季節。但這一切過去的後麵卻又是多數人們不喜的冬,和冬的蕭殺。也因此才有了鬼節吧。我這樣想也不知是否是道理。
鄰近和過去,就是衰老與死亡,也是由人為鬼的過程。把如此一過程,演變成鬼節的化妝舞會,享樂在哀怨與淒苦並存中,可謂升華。宗教確實在很多時候起著淨化的作用,使得靈魂變為潔淨。因為那些離我而去的親人、朋友的思念,好像他們並未遠走,不過是暫時的離別,因為還會再見,盡管是在另外一個世界,但那邊未必沒有美好。何況,你們與我並不會因存在隔世間的距離,而真的就遠到會忘記。
我的母親、兄弟及好友,思念與情懷,也不僅僅就在鬼節這天,才會想起你們。
 
朱冰到我博客來祭奠了劉迪。留下幾句話, 
劉迪:
我不能去最後送別你,是因為我也病著。請你原諒。
錄一首詩人李輕鬆的作品《隱情之隱》,作為對你的懷念,請收下。
 朱冰
2011.11.6

 

隱情之隱
 
這最好的草本植物,性溫,味苦
葉子如卵,莖不能入藥,卻入了寒涼
秋風一起,我就有了一段隱情
 
我的潮濕是天生的,水分充足
那些幹旱的月份都活了下來
我微微含著胸,把光陰再挪動一寸
 
有一種直覺更深遠,我從未走眼
拒絕那腐朽的氣息吹我
絲竹一段一段,有著陷落的美

這篇短文,本想著在鬼節那天去寫,因早了晚了都不盡意。卻不想我病了,沒寫成。這麽一耽擱,就等來了朱冰的這段留言。病了也是個理由,因為也因此更拉開了距離,其實很多人在欣賞距離美。而我卻從這美裏麵感到更多的是無奈。給自己個理由吧,算是寬慰,要不然如何解脫。
用得著解脫嗎?隻要心裏有,何必流落於形式,形式在於一時,我對他們卻是永遠的,因為是真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黎京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珊瑚' 的評論 : 知道小平頭的朋友應該不多,知道劉迪的就更少了。謝謝還惦念他。劉迪生前跟我是多年好友。
綠珊瑚 回複 悄悄話 悼念小平頭。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