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太陽雨

(2022-05-01 03:29:54) 下一個

太陽雨

無題,是因為就是一篇日記。

我是不喜歡寫日記的。由來已久,理由很簡單,也很複雜。那年我還小,小到還沒上小學。爸爸突然從家裏“失蹤”,幾乎沒有印象看見他的最後一眼是在什麽時候。按照現在人的想法,估計會認為爸爸離家出走,拋棄了媽媽和家裏三個孩子。暫且假定是這麽回事吧,因為那時即便真的發生,我大概也不會因此而譴責爸爸,因為我還不懂“拋棄”是什麽意思。

後來大些,知道點點事情的真相,也在斷續的記憶中,聽到大人們斷續的閑談話語,知道爸爸的離去是勞動教養,起因之一是他在日記中反D。是日記背叛了爸爸,而後又出賣了爸爸,所以以後聽見“日子”二字便會條件反射,感覺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以至於後來老師留家庭作業,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寫日記,算是功課,我的虛偽也就在家庭作業中得以發揚光大。其實並不是想怎樣,而是不敢怎樣,就是覺得日記就是為了暴露出自己最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才寫的,可是我不能讓別人知道我最不想讓人家知道的事,於是自覺不自覺的開始欺騙。我並沒有想到這是不誠實,也更沒意識到這就是欺騙。人好像天生就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存在。當然,這也是我長大以後才明白的。

扯得有些遠。就說今天吧,算作日記。不過這時的日記,也許是由於長大的關係,是真實的。

周日,天又在模糊的陰著,偶爾可以看見蔚藍色的天空。醒來並不很晚,躺在床上打開電腦瀏覽世界大事。窗子玻璃不時響起輕微的雨點敲擊聲,噠噠……噠噠的。

沒什麽意思,國際形勢不太好,我也鬧不太懂。法國人罷工,烏煙瘴氣,記者們說,那是人家國家的傳統,為了體現民主和自由;娛樂八卦很沒意思,連某位女腕穿了條肉感的連衣裙站在大紅地毯上都要鬧得眾人皆知。這幾天腦子裏也總是響起那聲“我爸爸是李剛”的呼喚。關機,起床。

今天計劃去根特附近朋友家。很多年沒聯係。說起來離開也沒那麽遠,百多公裏吧。隻是偶爾在她博客上留上一半句不疼不癢的話,大概意思是想告訴人家我還活著。前天收到郵件,邀請我們過去小聚,還有小N一家。小N。很多年前認識的朋友,那時還年輕,現在自然早已被尊稱為老N。一次聚會,我很自然的順序著話題,說了聲“小N”,聽者相互看看,竟然不知道我口中的小N是何方神聖。略微冷場後,其中智者醒悟,問:是老N吧?一眾人等恍然,齊聲尊敬的說:噢,老N,老N。

老N開車,在太陽雨的沐浴下,奔馳在高速公路上。今天很怪,小雨不斷,陰雲不斷,卻沒有整片遮擋住蔚藍色的天空,也就遮擋不住燦爛陽光。百十多公裏,有雨露陽光的哺育,略微產生出幸福感。

幸福不會從天降,第一次的記憶是電影《我們村裏的年輕人》插曲,櫻桃樹好吃樹難栽……中的一句。今天卻有點感到幸福從天降的幸福了。

這幸福好像不是來自我們,而是我們的朋友。

小L。在我嘴裏就都是小某某。而小某某們,大都半百。

小L,認識她已有十多年了。那時她還年輕,老三剛出生。是通過小N家認識的。也多有來往。後來突然沒消息,再後來聽說二人在鬧離婚,再再後來就是真的離了。期間偶爾在電話中說幾句,也沒辦法深談。好像這些事外人也無法插嘴。安慰,勸說,說點不疼不癢根本無助於事的廢話,還不如不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我根本沒官。

後來聽說小L又結婚了,在網上認識的,等等之類。我這人不太有好奇心,所以最多知道的就是網友間的結合。再多了便一無所知。這次小L要我們去,就是想要我認識一下新老公,去感受他們的幸福。

在衛星的指引下,繞了一個很大的圈,走了兩條此路不通的路後,順利到達。不過到現在也依舊沒鬧明白小L家倒底住在根特的東西南北中。打算明天看看地圖。衛星太抽象了,它隻是不斷訴說當下,沒有全局觀念。其實也不對,全局都隱藏在它內涵裏,不為外人所知,要不怎麽說是深奧呢。有學問的人都這樣,包括高科技,因為高科技是人發明的,也就更能體現出被人性化。

下車,按門鈴。門打開後,露出小L笑開花的臉。熱情著把我們一一介紹給她的新老公。小L的網名該是很響亮的,我以前在TOM上看見過。不過TOM的博客已被告別成往事,可能是在成就了小L的一段姻緣後消失的,要不然也不會有現在的幸福。

男主人看上去蠻精神,人也熱情。話比較少,可能還不算很熟的關係吧。

小L飯做得非常好,一盤肘子搬上,很快就被吃掉大部。人到老年,胃口變得很小,我一個肘子吃下去,多一半位置被填滿。後麵的蝦、海兔子什麽什麽的,全是在填空。要不是平時滴酒不沾的我,被小L的一小杯茅台引誘著,胃口被打開,估計胃裏就隻能容納下肘子。

閑話廢話,天南海北,文雅些形容,談天說地,這是打發時間的過程。抽空照了幾張相片,菊花是我送給他們的。梅蘭菊竹,秋天的花該是菊吧。要不怎麽叫秋菊呢。

用照片填滿的空檔,應該是我們談話的內容,我被刪貼鬧的不敢貿然,何況還有很小時引發的日記恐慌症。盡管在開始時說,要寫真話,寫到此不得不虛位了。此時彼時,好像時隔五十多年,在某一點此時仍是彼時。物質進步並不代表別的方麵也進步了。

後來就踏上回家的征程。小N要趕回參加五點開始的實驗。很忙。對人類有很大貢獻的人,一般付出的就要比旁人多很多。用付出好像也並不貼切,應為犧牲好像更多。

晚上有朋友來,小S。也該算是成功人士之一。他每周日要去打羽毛球,一家三口業餘時間都貢獻給了羽毛球事業。晚上來是要看我不光彩的下載的《黎明之前》。很無奈。不是不想看原版的,而是因為迫不及待的心情。再有就是因歐洲加強版權保護,光盤帶不進來,哪怕是正版,機場要是查到也全部銷毀。不過我們隻是在朋友間傳看,不會用做商業用途,大概良心上還能安慰些。

在他們來之前,我找到很多年前看到的台灣電影《一一》,一部很平淡的沒有跌宕起伏,沒有太多戲劇性變化的,但有愛情,有吵架,有舊情複燃,有……的電影。小S走後,我接著看,太長了,記得是三個多小時,沒看完,明天要接著看。

小孩子問爸爸:為什麽人什麽時候都隻能看到一半?

很深刻的話題啊,為什麽呢?

可能幼稚時的提問會比成熟時更為尖銳。

為什麽呢?為什麽隻能看到一半?我也很想知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