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學而優則仕”。這一論斷確實有它的道理。一個人讀的書多了,眼界開闊,修養豐厚,對於保持良知,做個好人,大有幫助。做好了人,加上知識豐富,腦筋靈活,再來管理國家大事,這對於國與民來說,真是莫大好事——後來各國繼承發展中國的科舉製度選拔人才,大約都是遵循著這個道理吧。不過,正如一切事物都有其兩麵性一樣,讀書多了,人聰明起來,在一定的環境中,暗發機心,玩一些不正當的把戲,也是難以避免的。……
以上這段話不是我的版權,歸黎教授烈南所有。我不過是為了省事就順手抄過來。也許不太合適,時下抄襲風氣頗豐,也許初衷與我一樣,學者們為了省事,少動點腦子,於是就順手牽羊,把人家的好句子竊為己有。好在我不會用別人的篇章賺錢或圖利,也許還能得到烈南兄的原諒吧。
我抄襲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老兄的這短短數語,很概括的就把“學而優則仕”給解釋得一清二楚。如果讓我寫可能就真寫不清楚了。主要原因是據我對這句話的理解該是:讀書是為了當官,當官是為賺錢。“優則仕”是個啥玩意,還不就是說,學學問是當官的最佳辦法。學了,而後當官的機會就多了,沒學問就不可能有優異的機會,則不能為官。即便是有天大的本事,沒有學曆,遇到幹部考核就不能入仕。
為了確鑿的認定古人此話的真正意思,尋找憑據,看到這樣一段解釋:
從孔子的高足子夏提出“學而優則仕”,孔子及其弟子並身體力行地在列國間的仕途上長期奔走之後,仕途與中國古代文人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文人為什麽要入仕?還是用孔子的話說:“學也,祿中其中矣”。對這句話,宋朝的皇帝宋真宗趙恒寫過一首《勸讀詩》,形象在予以闡釋:“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村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女如玉。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男兒欲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
這是一家之言。
前段文字提到了孔子高徒子夏,那就要看看人家原來是怎麽說的,自然就是要找出處的,可見《論語·子張》:“子夏日:‘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原來“學而優則仕”前麵還有一句話,可見做學問最好不要隻言片語的算作定論,否則便會以偏概全。全句的解釋該是:在做官的時候,工作之餘應該看書學習,學習好的知識才能懂得如何做個好官。
讀書是為了學習怎樣才能成為好官。
從孔子到宋皇帝,可謂飛躍了。這一飛躍,就把學而優則仕更上了好幾層樓。
可見隻是簡單的這麽幾個字,理解的角度不一,得出的結論恐怕也是會相差很遠的。怎樣去理解宋皇帝的那些話,恐怕還在個人修為了。
我過去一直認為,讀書的妙處就在於,書裏麵有黃金屋,更有顏如玉……。其實也沒錯。書嘛,什麽樣的都有。尤其是現在網絡了,隻要穀歌一下,想啥來啥,療效與書本無大差。不光是字,還有圖。所以網絡流行一句話:無圖無真相。也是有原因的。這樣講好像裏麵缺少了什麽。也是我困惑之一。人常說,存在就是道理。也就是說,隻要存在了,裏麵就有合理成分。但是這個理卻是什麽理,如何解。也不對,好像這樣思考,會把簡單的事鬧得很複雜。
也是,從子夏開始的一段話,到宋皇帝,再到現如今,N朝N代過去了,想不複雜都難。何況子夏那會兒估計社會沒現在這麽複雜,與時俱進,社會複雜,所以現在把理論鬧複雜些也是正常的。
原始社會演進到商業社會,石器時代進化到信息時代,裏麵的變化確實很大。用很大是不準確的,因之間的差距簡直沒有可比性。這樣的比較隻是從物質的角度去衡量的。是從人民的物質生活發生的變化去比較的。但是文化的因素是否也跟著發生了變化。
從前麵那些對同一句話所得出的不同結論可以看到,文化的導向其實也是在改變。由人性引發出的社會走向,終究會影響到文化的改變。比如過去的所謂孔孟之道,隨著人類道德觀的變化,被不斷解釋成反其道的道理。對道德的解釋也被不斷的翻譯,更成為社會發展過程中人性利己做法的依據。於是道德便由利他轉為利己。也就失去了規範。於是,書中自有黃金屋,自有顏如玉便成為結果。興許也是讀書的動力。因為現在大家都很明確,特別是孩子們他(她)爸媽,還有我們本該尊敬的師長,學習是為了改變自身命運已成為很多家庭對待學習的最主要動力和認知。所以現在出現貪官什麽的,就不該覺得不忿,也不該不平。這也是教育的自然結果。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名利,這其實本來也無可非議。誰不願意過好日子,過日子沒錢就沒好日子。不上學就意味著沒有改變的可能。而上學本身也是投資,是需要回報的。可見這一連串的功利自孩子出生就已經開始醞釀。這也是道德轉向的原因吧。從原來的利他演變為利己。不該簡單的批評個人,因為自教育始也因此便會有了現在因教育所產生的果。
如何為官是教育的結果。接受什麽樣的教育才是關鍵。如果從小生活的範圍裏所聽到的是利他的教育,那樣的話,才能產生出子夏所說的: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如果多是:書中自有顏如玉,還有黃金屋。二 奶和貪官也就不稀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