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時興起想試著玩玩意識流,於是胡亂寫了一萬多字,起名:隨波逐流。覺得這是我有史以來給自己寫的文起得最好名字。而後在冥想中體驗那水波的感覺,雖然有點暈眩,也還是有浪漫。都這個歲數還玩浪漫顯得太童心,於是突然覺得該驗證“隨波逐流”這句成語,不是現在啥都興個規範嗎。於是在穀歌敲進這四個字,人家正統的解釋為:
逐:追隨。隨著波浪起伏,跟著流水漂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隻能隨著別人走。
難道這就是真解。
尋找成語的出處: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五燈會元》:“看風使舵,正是隨波逐流。”
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暈,這都是些什麽腦袋啊,人家原話裏麵沒有的意思也能胡亂發揮,想象力很豐盛的,不明白是過去私塾先生的問題,還是後來被有關權威給不斷地可持續性發展成無限貶義。記得我小時候上學那會兒隨波逐流就已經被定義為不求上進。隻好也哇塞一家夥,居然也有年頭了。估計要是尋個究竟是不太可能的,畢竟沒在清皇帝和民國呆過,那疙瘩的私塾先生如何教學生這句成語的應該是不可考。
我不知道為什麽在詮釋“隨波逐流”這句成語時,會得出如此離奇的解釋。且流傳甚久成為一種固定模式用以形容不求上進之人。從這點我更加堅定了一種認識:
就因為古代漢語可以隨便去意識流,可以這樣去理解,也可以那樣去解釋,這就要看私塾先生如何去教導學生。也要看私塾先生是大人還是小人。虛懷若穀與小肚雞腸意識流出來的必定風馬牛。
估計這句成語被貶起碼也有60年的曆史,一個甲子,也就是說,一個輪回。是時該予以平反了。不過至於如何平,平到啥程度,也還是要看每個具體的人嘍。
我不知道。
大概青年人對水的態度與中年人可能會有差距。特別是對“上善若水“這句話所帶來的意識流也許會相差很多。曾經有位朋友在讀過我那篇半瘋狀態下寫的“隨波逐流”後,說了這麽一句話:也隻有到了中年之後,也許才能明白你想要說的是什麽。
這句話引起我的深思。
隻是隨便說的一句話,當時並沒讓我想得更多,隻是後來,才感覺裏麵是很豐富的,因此又在腦海裏麵流滿了意識。
中年人,界點在哪裏?過去說三十而立,也就是說,很早前過了三十就該是到了中年吧。現在改了,三十還算是年輕人。那四十,鐵定該是中年人了,四十不惑。這個“不惑”裏麵很有講究。覺得該是跟水大有關係的。“不惑”,不為其所動。這裏的“惑”可為蠱惑講吧。真做到不惑也是很難的事。除非修煉到一定程度才行。不少人到了四十才開始“惑”的。究其原委,怕是四十後自覺看破紅塵,於是便開始懷疑一切。不信了。這其實還是在惑。內心的糾結與外表的淡漠形成的該是“漩渦”,無形的澎湃。也是與水有關的。大概這時的隨波逐流恰暗含了貶義,也是在宿命吧。無奈是到了這般年齡後最大的困惑。於是便隨波逐流起來了。大概私塾先生在這個年齡段思維是最活躍的,隨即借用了“隨波逐流”來揮發一種情緒。
掙紮十年後,內心更加倜儻,自我安慰便號稱了“知天命”,認命了。
孔子該是不認命的,五十學道。轉舵了。雖然人家多年來一直“好”為人師,處於教導的位置。但孜孜不倦在他身上也算是美德。
大凡人覺得無趣、無奈、無望後,一般跟著的詞是“頹廢”,曾有人這樣形容過我,覺得還算貼切。這時的心胸容易狹隘, “隨波逐流”起來肯定是貶義。
在我的記憶中,尚未見到把“隨波逐流”褒義起來,大加讚美的。不過我自以為是的感覺到,在很古老的時候,或許是有些人為人處世的座右銘。那時的人們也許很簡單,沒那麽多複雜。很多文化現象是隨著時代演進。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不複雜也是不可能的。就像孩子長大後開始學壞差不多。
清者自清,潔者自潔,該是比較難的。柏楊的醬缸理論我不完全讚同,可也有人家的一定道理。生活在充滿齷齪的社會中,無論怎樣躲避都是會被汙染的,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何況還有很多自稱為潔者的人在不斷製造著具有隱蔽性的齷齪。
也好像,中年人更能夠理解隨波逐流,從某種意思上講,大多數的中年人都被社會給廢掉了。因為不求上進,成為見風使舵,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諸如此類的。可是我就不明白,為什麽非要把人想像成那個樣子。拜托,心地善良點好嗎。
曾經有位老弟初次見麵後,就對別人說我顯得很頹廢。這裏我並沒有指責他的意思,因為很多人對我的印象與他近似。究其原因,也與社會有著很大的關係。一種觀念的形成有時要經過幾代幾十代人,生根在人的傳統中。也就成為了一種判斷他人的模式,就像玩具工廠的模具,模壓出一個個相同的玩偶。
人是有思想的,人是有個性的。隻不過是隱現的問題。有的人可以一目了然,有的人一輩子也摸不透。所以任何人都不可機械的被模式化。
比如,形容一個人見風使舵。會有不少人認為此人不可教,起碼不可做朋友。這又是被私塾先生教壞了的學生們的想法。
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
一年順尼羅河旅遊。船行到阿斯旺後停泊在碼頭。導遊帶大家要到河對岸參觀。岸邊擁擠著無數條帆船,風是從對岸刮過來的。我很困惑,在我的知識裏麵,帆船該是順風行駛,順風船。現在卻要迎風而上,船怎樣才能到達對岸。懷著好奇坐進船艙。隻見水手不斷調整側帆與主帆的角度,船開始由舵手控製著頂風駛向對岸。這才是名副其實的見風使舵,由此可見,見風使舵並不該用來形容一個八麵玲瓏的人,因為這樣一來,把人類的智慧給玷汙了。由此又可見,有些掌握知識的人,未必純潔。就因為他們內心的狹隘,盡管書中自有顏如玉,自有黃金屋,還是會被讀書人給糟蹋了。曲解是因為不懂,也許還有更多原因,於是智慧便被扭曲。
某 人頭腦特別發達,經常會搞出些生活中的小發明,我這樣誇獎他:小X真能幹,見風使舵,私塾先生一定會一嘴巴將我抽到室外去隨波逐流。
問春節好!
你的頭像象柳雲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