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滿天星的行攝遊記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玩的地方不多而噢惱不已,不會因為記載的太少而悔恨終生。
個人資料
正文

慢船去北方2: 格陵蘭童話小鎮

(2025-08-27 16:52:25) 下一個

海上漂的時候聽講座,介紹下一站格陵蘭小鎮帕繆特(Paamiut),三言兩語就介紹完了,不到5分鍾,可見沒什麽驚豔的景點或者非看不可的興趣點。主持人又開始嘮叨加拿大的那幾個已經去過了的站,講述曆史上美國跑過去的保皇黨如何跟魁北克的法國人勾兌。因而一開始,我們對格陵蘭這個西南角的小鎮毫無印象,然而玩下來,帕繆特成了我們非常喜愛的地方。

到帕繆特要乘接駁船上岸,遊輪準時到了小鎮的外海,7點一過接駁船就開始運作。船上說金卡以上的都有優先權,不用拿票。我們已經混到白金卡了,應該可以捷足先登。實際上根本用不著,8:30以前登接駁船是不叫號的,算是“早鳥”福利吧,所以我們的白金優先權也沒用上。這時乘接駁船的多數人是參加tour的,手裏拿著黃票,很少散客像我們那麽積極。他們的tour就是乘小船去遊“峽灣”看冰山和鯨魚。清早船進港時我在環行甲板看了一眼,認為這一帶山嶺太平緩,水道兩側沒有高峰聳立,哪裏算得上峽灣?接駁船駛進小鎮的水灣,看到的景色平平。

這個小鎮隻有不到1300居民,以前是格陵蘭最大的鱈魚場,鼎盛時代有上萬人,鎮裏的基礎設施都是按上萬居民的規模修建的,有飛機場。後來因為過度捕撈,漁業由盛轉衰,人口大量流失。旅遊業也沒有興起,港口根本沒有tour販子,紀念品商店也沒見著。

我們和其他散客在大路上走,漫無目的,不知道有什麽景點或者興趣點。這條大路通向小鎮中心廣場,有個如同積木般的教堂,童話中的模樣,據說是挪威樣式。

教堂院子裏是墓地,埋葬的都是近年來的逝者。西方不忌諱死人活人住一起的,公墓修在城中心並不鮮見。大街上迎麵走來一群參加”City Tour“的遊輪客,由當地因紐特導遊率領,去看鎮上的學校、幼兒園、醫院、博物館、圖書館、和體育場等公共設施。

鎮子裏有個綠油油的足球場,格陵蘭還有這種草地?我們專門湊近了看,是假草。事實上整個格陵蘭都沒有一個真草地足球場,據說因此不能成為FIFA成員,有點兒強人所難哈!

鎮子很快就逛完了,教堂附近的高坡上有個用木頭搭建起來的瞭望台,是小鎮的製高點,成了大多數遊輪客奔赴的下一個目標。

沿著木階梯上坡,坡頂的瞭望台就是一個幾米高的木架子,上麵隻容得下兩人。人們在木梯入口排起了長隊,一次上去一對。我們不願在這裏傻等,就在坡頂四處走動,居高臨下欣賞鎮子裏五彩六色的木房民居

這地方距離海岸線太遠,高度不夠,看不到海岸的景色。環視周圍,更高的坡上有個信號塔,旁邊是個平台,我們過去爬上平台,景色好多了

更靠近海岸線的坡上還有個平台,上麵站著幾個人,我憑直覺認為那裏視角更好。怎麽過去呢?仔細觀察發現有一條公路通向幾段民房的木梯,木梯又通向平台,不是野路子。從這裏去要先下坡走上公路才行,反正今天有的是時間,慢慢走唄。上了木梯經過一排民宅,當地人淳樸友善,當遊輪客絡繹不絕地從人家前院走過時,人家不但不惱,反而笑臉相迎,頻頻問好。終於到了這個平台,能夠看見海灣了,也能看見遊輪的一部分。又發現懸崖邊的視野更加開闊,沒有路了,要自己找路。坡地上沒有任何樹木,灌木都沒有,岩石上夾雜著草地苔蘚,走起來像踩在鬆軟的地毯上。不難走,一點都不滑,坡地也不陡峭。

登高望遠,峽灣風光盡收眼底,海灣中遍布大大小小的島礁,海水藍綠靜謐。這裏不應該稱為峽灣,而應該叫島礁灣,水灣裏低矮的島礁星羅密布,居高臨下觀賞正合適。

懸崖邊的景色令人叫絕:礁石小島嶼散布在碧綠的海水中,遠處遊輪泊在水中,全須全尾

用長焦鏡頭拉近了看“挪威星辰號”遊輪

在這裏消磨了很長時間,幫幾個欣喜若狂的船員拍照,把遊輪、景色和人拍同框,海員立馬就發回家給媽媽看。後來我們試著探索了另外幾個方向,都沒見有通路或者有木梯的製高點,作罷,乘接駁船回去吧。此時回去的遊輪客眾多,碼頭排長隊,一大群白鳥飛過來,在碼頭對岸的懸崖上停下來,那裏大概是它們的巢穴。當時沒有搞清楚是什麽鳥,領導一口咬定是海鷗,沒什麽稀奇的。後來才知是一種白尾鷂Northern Harrier,這裏是它們的棲息地。後悔死了當時聽了領導的話,沒有把長焦拿出來拍照。

回到船上去餐廳吃飯,座位安排在船尾,邊吃飯邊看景。能夠看見小鎮所在的海灣,景色優美,突然看見了一大塊浮冰,順著潮水緩緩移動,剛才沒看見是因為被窗戶框擋住視線了,現在浮冰的位置移動到我視線之內。浮冰呈現一種晶瑩剔透的藍色,攝人心魄。吃完飯就拿長焦去船舷邊拍,這塊浮冰距離近,能拍到細節

這一拍就上癮了,遠處還有一塊藍冰,像隻臥狀的貓,把長焦加上了倍增鏡,架在腳架上拉近了拍

更遠處還有兩座高大的冰山,潔白無暇,現在長焦也夠不著了,不過這個方向是遊輪起航後的必經之路,行進過程中會靠近冰山。果然,隨著遊輪的行駛,冰山越來越近。遊輪與冰山的相互方位不斷變化,冰山的形狀也變化莫測,背景的山巒起霧了,光線也出現暖色,構圖有多種可能,妙趣橫生。

返回紐約的航程中重訪帕繆特小鎮,這次遊輪到達的時間更早,6點接駁船就開始運作。這次我們倒沒有爭當“早鳥”下船,而是在船的頂層甲板上用長焦鏡頭尋找浮冰和冰山。群島在晨光中的景色太美,那種靜謐和優美是別處難以見到的

用穀歌地圖研究帕繆特周邊的地形,小鎮的西部有無數的島礁,如果能在岸上找到一個製高點往西眺望就好了。

但是在穀歌地圖上卻查不到任何觀景點。我們上岸了就往西方走,先在公路上朝海灣的方向走,一路上有溪水或者水窪的地方都有雪絨花,不過跟在Nuuk看到的不同,此刻看見的雪絨花都是濕濕的,黏在一起,像酒精棉球。

我們繼續往海邊走,無路可走就自己在坡地上走出一條路來。岩石和苔蘚交織的坡地倒是不難走,但是煩人的事來了:隻要離開公路走上野地,蚊蟲就撲麵而來,往眼睛鼻子裏鑽。走到海灣邊一看,景色大不如上次來在高坡上看到的美,原因是我們所處的位置太低,這裏真要到高處俯瞰才能體會到島礁灣的妙處。

這次探索隻持續了不到兩小時就戛然而止,開始下雨了,我們返回碼頭乘接駁船。照例排長隊,2000多遊輪客上岸,瞬間將小鎮人口飆升兩倍。當地因紐特人都出動看人,幼兒園老師帶著孩子來港口看稀奇,孩子們都身穿鮮豔的背心,手拉一條繩子,一串一串地走在路上。

港口正在起吊一輛看似剛到港的新救火車,排隊的遊輪客和孩子們都在興致勃勃地觀看起吊過程

我們返回了遊輪,把希望寄托在起航出灣時拍冰山。但是吃午飯時,這個希望破滅了,大霧瞬間鋪天蓋地而來,吞沒了一切,小鎮從眼前消失了,島礁冰山都消失了。遊輪起航,在茫茫大海中行進,窗外是一片混沌世界。

太陽出來了,將霧氣驅散了一些,冰山若隱若現

船頭居然出現了霧虹!帕繆特總是給人的驚喜不斷

小鎮北部68英裏處有一條巨大無比的入海冰川叫the Frederikshåb Glacier,直接從冰蓋上延伸到大洋中,崩析下來的冰山和浮冰隨著潮水漂向四麵八方。有的被海水浸泡多時,已變成晶瑩的藍綠浮冰,也有新近脫離冰川的大冰山,千姿百態。遊輪行駛向前,每每遇到了冰山,船長都要在廣播裏發通知,還要放慢速度,把船靠上去一點,讓大家看得更清楚。

上集:
慢船去北方1: 格陵蘭首府努克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