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滿天星的行攝遊記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玩的地方不多而噢惱不已,不會因為記載的太少而悔恨終生。
個人資料
正文

跨越大西洋的遊輪行:西班牙加納利群島

(2023-06-15 10:26:28) 下一個

話說2022年11月初從紐約乘遊輪跨越大西洋到葡萄牙裏斯本,途中停留了10站(見首篇“紐約-裏斯本跨洋遊輪行: 開篇)。遊輪繼續東進,隻是偏南了一些,到達了北非外海的加納利群島(Canaria Islas)。群島隸屬西班牙,自大航海時代以來就是往來船隻的中繼站和補給站。遊輪停靠了7個島嶼中最大最繁華的3個島:帕爾馬島(la Palma)、特裏內費島(Tenerife)和大加納利島(Gran Canaria)。島上四季陽光明媚,風景宜人。基礎設施都是歐洲標準,沿海地區有高速路,有成片的度假村商業城,規模宏大的水上樂園,潔淨漂亮的濱海浴場和造型前衛的歌劇院,還有古老的歐式村鎮,種種一切,容易使人產生身處歐洲的感覺。冬暖夏涼,物價便宜,自然成了歐洲人蜂擁而至的度假地。

帕爾馬島

最先靠岸的島是西邊的帕爾瑪島。這個島2021年底因火山猛烈爆發而甚為有名,島上人和財產都受到損毀,還一度中斷了前往島上的交通。港口在首府聖克魯茲城((Santa Cruz),進港時正值日出,從船上看過去市容並不特別出眾。

港口東邊已經停泊了兩艘遊輪,一艘意大利的一艘英國的。這時正是歐洲遊輪在加納利群島紮堆的季節,就像美國遊輪往加勒比跑一樣。

我們一大早就吃完早餐,拍完進港的照片後就下船了,走出碼頭見到路邊一溜出租車,司機們身穿清一色的淺藍色短袖上衣,手拿一張景點圖招攬生意,號稱“Taxi Tour”。已經有一堆一堆的遊輪散客在跟他們交談,行情是一車4人,90歐元3小時,遊幾處大眾景點。我們事前對島上的景點沒什麽研究,沒什麽偏好,司機推介什麽就是什麽,跟我們拚車的一對夫婦也說:“我們就是為了島遊而島遊(for the sake of a tour),又不貴”。

車沿著濱海公路開了一陣後開始從東到西爬山,盤山公路彎來彎去,司機在兩處高坡觀景台停下讓我們拍照,第一個叫Mirador de La Concepcíon,就在港口上方一塊巨石旁,能夠看到一半港口和停泊在裏麵的遊輪半身。

第二個高坡觀景台叫Breña Baja Viewpoint,觀景台本身修得有點怪,巨大的條石組成幾何圖案,盡頭是個尖端突出部,從那裏能撇一眼海岸線沿岸星星點點的居住點和大大小小的港灣。

一路上司機說路邊樹林都是牛油果樹,無邊無際,他說島上商店裏賣大概1歐8個,引得我們一陣驚叫。然後第三站車前往Caldera de Taburiente火山坑國家公園,這裏就是島的中部最高點了,觀景台叫Mirador de la Cumbrecita,除了鬱鬱蔥蔥的樹林外,沒什麽特別看點。據說這個火山坑之大是世界上數得上號的,正因為太大了,所到之處看到的都是局部,體會不到它的恢弘。加之火山坑底部沒水,全是植被,也體會不到它的深邃。看起來跟一般的森林沒什麽兩樣。要說有點特別的地方,就是遠處高點是城牆一樣的火山壁,光禿禿的,可能已經超過樹線了。

這個國家公園是我見過的最沒意思的一個,到處遊逛了一圈回到車上,最後一站司機要拉我們去看那個新近爆發的火山,在島的西邊,挺遠的路,怪不得我們遊輪的團遊都不去,這個是今天的亮點。司機把我們拉到離火山近的鎮子裏一所教堂前,可以看到火山錐頂還在冒煙,它爆發了三個月後熄滅了,火山熔漿順著山坡流到海裏,形成一道黑色的熔岩牆,所到之處是居民區,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黑灰中還有些殘存的房屋,明豔的色彩在黑壓壓的熔岩牆中顯得刺眼。來這裏看火山的團遊一波一波的,都是遊輪客,不過是其它兩艘船上的。

看完這座活火山後我們經過漫長的車程回到城裏,還好司機接受信用卡付帳。我們帶的歐元在亞速爾群島用光了,為了以後叫車和遊覽方便,回到城裏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銀行取現金,一家一家的試,Santander和Craix Bank取現都要收取7歐元的手續費,有家銀行是地區銀行,太小不敢試,最後找到BBAV,取現不收手續費,便取了幾百歐。又從穀歌地圖上找了幾個旅遊興趣點步行前往。先到三角形的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ña),然後一一逛了穀歌地圖查到的景點。

鮮花陽台屋(Los Balcones)

林蔭廣場(Plaza de Alameda),有個滑稽的拿破侖雕像

對麵的海事博物館(Barco de la Virgen)有著西班牙高桅大帆船的造型

附近高坡上的微型要塞(Castills de la Virgen)。要塞城堡有點意思,像個小人國,一排小小的炮筒對準港灣。炮眼後麵能看到城市的全景,景色非常漂亮。

山上那些房屋色彩明豔,很多白色房屋,晃眼一看,竟然有點希臘島嶼的味道。

另一件值得一書的事是:在逛街時偶遇一塊路牌,上書“三毛之路”(Ruta San Mao)。當時沒有多想,後來才得知:由於眾多台灣和大陸遊客上島都朝聖般的找尋三毛遺跡,官方也就到處豎起跟三毛有關的標識。帕爾瑪島是三毛夫君荷西潛水遇難的地方,也是荷西墓地所在,三毛在她所著的書中多次提及,成了中國遊客們來帕爾瑪島的一大興趣點。據說荷西當年就是參與修建聖克魯茲港口而來島上工作。他失事的地點在島北端海域法哈納(La Fajana),隨著慕名前來的中國遊客越來越多,當地旅遊局設立了一個雕塑來紀念三毛和荷西。地磚上以多國文字作了介紹,並鐫刻上了三毛最著名的詩句“夢中的橄欖樹”,是她為思念荷西而作,因為荷西的家鄉是橄欖樹之鄉西班牙塞維利亞。荷西墓地就在聖克魯茲公墓一隅,(Cementerio Municipal de Santa Cruz de La Palma)為前來吊唁的中國遊客著想,官方把荷西墓也修葺一新,並配有專門的文字介紹,裏麵提到三毛1991年自殺後也安息在這裏,不知是否屬實?

特裏內費島

第二天到達加納利群島的特內裏費島。清晨遊輪進港時我們照例來到船頭上層甲板觀景,看到此行最美的日出。

城市的背景是高高低低的火山錐,最高點就是特德峰(Teide)了,也是西班牙最高峰。首府港口城市也叫聖克魯茲(Santa Cruz),跟帕爾瑪島的港口城市同名。同名真不好,我們初來乍到的人容易搞混淆,不是昨天才到過聖克魯茲嗎?仔細看航程單,喔,此“聖克魯茲”非彼“聖克魯茲”。Santa Cruz對應英語中的Saint Coss,就是聖十字的含義。兩個聖克魯茲市容都平平常常,這個聖克魯茲有個特德峰作為背景,不過特德峰自己也不出眾,太平,一個小小錐尖,不留神還看不出來。

這個港口城市的天際線順著遊輪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好一個豔陽天!海岸線上聳立著火山爆發形成的峰巒,紋理豐富,被朝陽染的紅彤彤的。

首府在島的東北部,又長又直的碼頭停泊了三艘遊輪,而我們的泊在最裏麵,下船走到港口的出口要走一英裏,二十來分鍾。碼頭的堤壩像一堵城牆,上層可以走人,但是階梯口張貼了警告,不許閑人上去。我們下船很早,聽說港口提供接駁車,但是現在太早,要等5分鍾才來。我們決定走出去,鍛煉嘛,吃得太好太多需要燃燒熱量。快到出口看到停車場裏幾部出租車排成一溜,幾個穿藍製服的司機在紮堆,一個說英語的小哥拿著景點地圖在招攬生意,他說環遊東北部小圈主打特德峰國家公園,我問北部和南部有什麽好玩的呢?他說主要是玩海灘,度假村和濱海浴場。我們照例拉了一對夫婦拚車,跟司機砍價,170歐元5個小時環島遊。一個戴眼鏡高個兒司機接了單,他熱情洋溢,嗓門特大,為拉到這單170歐的生意興奮不已。

先去島上亮點特德火山峰國家公園。從聖克魯茲開到特德峰要兩個小時,中途停了幾個高坡觀景台,從不同角度欣賞特德峰。

特德峰雖然高度達到3000多米,但山勢綿延很遠,緩緩下降,看起來一點都不險峻,不像山峰。它的山尖實際上是個火山坑,要爬到跟前才看得見。司機說平常年間這個季節特德峰都積雪了,今年還沒有,積雪後的特德峰要漂亮得多。到達國家公園境內,地貌與來路明顯不同,更加荒蕪,植物也不同。我們路過纜車站,排隊的車流很長,而纜車數量很少,看著光禿禿的天空和重重的霾,不知上去後有什麽看頭,竊喜沒有傻乎乎地下大功夫去乘纜車。司機說霾重的原因是來自非洲撒哈拉的沙塵暴。這裏是歐洲遊客青睞之地,來徒步、登山、飛滑翔傘和露營的人很多。在各個觀景點,司機等我們的時候一直在打電話,我家領導懂西語,司機很興奮地在跟別人說他今天的生意賺170歐,大概是很不錯的一單,弄的我狐疑半天,是不是又被宰了?

特德峰國家公園內最熱門的地方就是一塊孤零零的巨石(El Roque Cinchado),人們都說它像快炸雞腿。“炸雞腿”配上背景特德峰的景象在使用歐元之前出現在1000比索的西班牙紙幣上,是特內裏費島的象征。

那一帶還有其它巨石(Roques de Garcia),巨石背麵是一片平坦的窪地,聳立著酷似哥特式教堂的石峰,這些巨石的形成都是由於熔岩的凸起。

下山後在西海岸的回程途中,司機拉我們去了一個海濱遊樂場。修建得特別潮,幾個巨大的泳池,內有噴泉,街邊成排棕櫚樹搖曳,成簇鮮花嬌豔。防波堤外,海浪很大,潮水猛烈地拍打岸邊礁石,有成群的人抱著衝浪板在碧波中等待浪潮來襲。

在海濱浴場的大道上,幾個一看就知道是難民的黑人在街上擺攤賣貨,你要看了看不買,他們的態度就非常惡劣,衝人叫罵。這也難怪,人家掙紮在生死線上,看著你遊手好閑滿大街晃悠就來氣。從非洲來的難民乘船渡海往加納利群島跑,到發達的西班牙屬地找更好的生活,但是他們很多人最終目的地是歐洲大陸。在加納利群島難民問題如同美墨邊界一樣嚴重,因為總有一些愛心爆棚的當地人為他們辯護和提供服務,幫他們買機票轉移到歐洲大陸,所以偷渡來的難民源源不斷。唉,看過一些難民乘船渡海的視頻,真是地獄一般,看了兩分鍾就看不下去了,看多了這種片子恐怕我也會愛心爆棚。

另一處停留點是古村La Orotava,司機說那個帶老式陽台的房子La Casa de los Balcones是曆史建築,早年是一家貴族的居所,現在是成了加納利民俗風情展覽館,裏麵有小學生在聽解說。兩個老美邊走邊說:“要是有一周的假期,情願來這裏過,而不去夏威夷,就是為了這裏的文化環境”。我猜他倆一定有西語背景才這樣說。要換了我,要專門跑一趟我肯定選擇夏威夷,夏威夷各方麵都好太多,我們到這裏是遊輪路過順帶跳島遊。

回到港口司機把我們拉到遊輪旁,省我們走一英裏路,司機很興奮地回家吃飯去了。遊輪半夜才起航,還有大把時間逛聖克魯茲城裏,我們就回遊輪休息。回去後吃飯洗澡睡覺,休息夠了,快到日落了才出去。這次帶了腳架,去歌劇院拍夜景。

先去了港口公路橋對麵的西班牙大廣場(Plaza de España),中間有個大水池,邊上是家露天餐廳。水池邊正好拍城市天際線的倒影。

我們拍完剛離開,水池裏噴泉開始噴出高高的水柱,因為走到歌劇院起碼要一刻鍾,就沒有轉過頭去拍水柱,想著回程時再說。我們順著平行於濱海大道的內街走,濱海大道旁邊又有下鑽車道又有高速,十分嘈雜喧嘩。內街有老式的軌道電車,車軌中間和旁邊竟然是草地。到了一個街心大圓圈往海濱方向走進去,走到頭就是造型前衛的歌劇院。

這時天已經黑下來了,燈光亮起。有一群孩子就在我旁邊玩水,栽跟鬥往海裏鑽。歌劇院形狀像彎月擁貝殼,完全是悉尼歌劇院的風韻嘛,也不知誰涉嫌抄襲誰?

歌劇院旁邊是要塞城堡,比較微型,最顯著的標識就是那種西班牙古代要塞的哨兵室。這一帶都是休閑設施,高大的棕櫚樹在風中搖曳。

正麵有座現代雕塑,不明白它的含義。

回程時走濱海大道,想回船以前去拍拍西班牙大廣場的水池和水柱,誰知水柱已經停止了,大概是現今能源緊張,為了省電吧。

大加納利島

第三天到達加納利群島最後一站大加納利島。早上進港遊輪泊在工業區,周圍都是集裝箱和吊車,日出時一個火球從吊車中冒頭,又是霾重的一天。

從大加納利島首府拉斯帕爾馬斯(Las Palmas)的港口看出去,城市非常現代化,高樓大廈成堆,背景是一個接一個起伏的火山坡。這是加納利群島的主島,人口最多的島,也是經濟最發達的島。緊靠遊輪碼頭是一個帆船俱樂部,桅杆林立,百舸靜泊,景象十分養眼。

我們沒什麽特別要看的地方,想著跟前兩天一樣,找人拚車乘出租車遊島。早早下船,港口大門處隻停有兩輛出租車,司機也沒有前來拉生意。我們坐在出口的凳子上等別的遊客下船來找車。前來的遊客不是別人,正是昨天一起拚車的那對香港夫婦,哈哈,華人都很勤奮啊,玩兒也一樣趕早。司機開價200歐,環島一圈耗時7個小時,4點準時趕回碼頭。這次的7座車比較大,4人坐很舒服。開出港口一段距離後見到了出租車站,排著一長串車在等遊輪客。我們車的司機跟那些還在等生意的司機們打招呼,洋洋得意。我估計他是有門路的,不然怎麽會車進港口在裏麵等客呢?車泊在港口內捷足先登啊。

這個司機不太講話,把要去的景點翻開圖冊一個一個的給我們看,最後他問我們去不去南部看沙丘?這是島的特色景觀,看地圖距離很遠,我們有點擔心,怕回來晚了誤了開船時間。他說看上去距離遠,其實走沿海岸的高速,半個多小時就到。他人品還是不錯的,沒有蒙人。大加納利島居住區很分散,值得一遊的城鎮分布在各處,出租車遊有得跑了。

第一個景點是座雄偉的哥特式教堂“聖胡安包蒂斯塔大教堂“(Parish Church of San Juan Bautista), 內部一般,外形很酷,頂上3座青石雕花尖塔,前後兩個廣場。這個氣度不凡的大教堂不在首都城裏而在這個小城阿魯卡斯(Arucas),原因就是這裏出產石頭,教堂所需的建築材料。

教堂廣場的花園裏長著加納利特有的龍血樹,它生長緩慢,壽命極長,割開樹幹就流出血紅色的漿汁。我脫口就說:“這樹非洲才有啊“,馬上被他人嗆:“這裏就是非洲”!在亞速爾群島也看見過龍血樹,聽當地人說那是從加納利群島引進的。

第二個景點是菲爾加斯(Firgas)鎮子。它的亮點是兩條巷子,一條巷子裏從低到高裝飾著瓷板拚貼畫,內容是加納利群島的7個主要島嶼的地形、人口統計信息、主要標識等。剛好直觀地把我們到訪過的這3個島地貌了解一下。3個島都是中部凸起有許多火山錐和火山口,首府都建在東部海岸上,避開大西洋的洋流。

帕爾馬島,中部凹陷處就是那個巨大的火山坑,去年猛烈爆發的火山就在它的南邊。

特內裏費島,最高點就是中部的特德峰啦,小小的火山坑在山頂,不太明顯

大加納利島,最南部臨近海岸線就是一片沙漠,中部的火山坑也不太明顯

街道一邊靠牆有瓷板座椅,每把座椅代表大加納利島上主要的城鎮,畫的是當地標誌性的景點,座椅上方的瓷板上標有對應的城鎮之名。

另一條巷子裏是層層疊疊的流水潭,起點是水罐雕塑,源頭是一條隱蔽的水渠。

第三個景點是泰羅(Terro)鎮子,它的中心廣場和教堂是看點。大街上傳來悠揚的音樂聲,一個街頭藝人用吉他演奏好聽的西班牙樂曲,一對遊客聞聲起舞,那男的我一看麵熟,正是那位說情願來加納利度假而不去夏威夷的老美,他們肯定有西語背景的猜測坐實。

第四處景點是個植物園Jardin Botanico Viera & Clavijo,季節原因花草有點過氣,仙人掌園子還不錯,巨型仙人掌結滿了紅紅的果實。有很多種類,比較打眼的是一地的毛茸茸的仙人球。

又見龍血樹

第五處景點是班達馬火山坑(Bandama Caldera)的頂部觀景台。跟加納利群島其它島上的火山坑一樣,底部都沒水,不成湖,而長滿了樹木和植被,底部還有民居,因而看上去不覺得是火山爆發後留下的坑,一點都不壯觀。

我是此次遊輪行之前才知道亞速爾群島的,而加納利群島早在青年時期就聽說了,從台灣作家三毛的書裏。她書中描繪加納利和西撒哈拉沙漠的異域風情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的文筆自然、優美、細膩,我很喜歡。大加納利島上有個大陸人台灣人都感興趣的去處:三毛故居,但是不在拉斯帕爾馬斯城裏,而在南邊一個偏僻的小鎮特爾德(Telde)。我想既然我們包車一整天,去那裏就是一腳油門的事。問我家領導知不知三毛?“三毛?誰?三毛流浪記”?沒興趣跟他細談了。轉問兩香港同胞知不知台灣作家三毛?他們謙卑內疚地回答:“對不起我們不怎麽看書的”。最後試探司機,萬一他以前拉過中國人呢?司機搖頭說沒聽說過。一車人中就我有興趣,那就肯定是去不成的。

第六處景點也是最後一處就是島上特有的景觀:海岸邊的達瑪斯帕洛瑪沙丘(Maspalomas Dunes),記得看過一個攝影師來這裏拍片的視頻,沙漠的規模比較小,在沙裏不用走太多路就能拍到不錯的照片,沙丘配上蔚藍海洋的遠景,挺上相的。我們的車從山上下來到海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果然很快,半個小時就到了。從一個大酒店&購物中心的大門進去,走到沙丘前,往右走上沙丘,遠處海邊有個燈塔,延綿的沙丘上長有植物。而左邊的沙丘純粹就是沙,沒有任何植物,沙丘質地很好,很細膩。這陽光下泛黃的沙子從哪裏來的呢?火山爆發熔岩沙灘可都是黑色的呀。沒準兒都是從東邊大陸上的西撒哈拉沙漠吹過來的。

我們選擇往左邊的沙丘走,近處很多腳印,而遠處遊人未及的沙丘有風吹形成的紋路,特別好看。不過太陽高懸,沙丘的光陰還不強。要是再晚一點,等太陽的角度變低時,拍攝有自然紋理的沙丘會非常好看。可是我們不能等啊,4點就得回遊輪了。乘遊輪拍片局限太大,光線好的時候就該回去了。

遊輪出港時我們在陽台上觀日落,港灣帆船俱樂部的活動正在進行之中,10艘個人帆船一會兒排隊形成一列,一會兒抱團轉圈,好一派暮光美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MaxMM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下閑人' 的評論 : 一樣一樣:)
大漠滿天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enxueOp' 的評論 : 哈哈哈,笑死!
wenxueOp 回複 悄悄話 謝樓主,詳盡介紹,圖文並茂!那個現代派雕塑,俺看象是個蟋蟀以頭搶地,
林下閑人 回複 悄悄話 被加納利群島吸了眼球進來看,果然看到了三毛的痕跡,謝謝好文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