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滿天星的行攝遊記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玩的地方不多而噢惱不已,不會因為記載的太少而悔恨終生。
個人資料
正文

遊輪行,希臘雅典的前世今生(一)

(2021-11-29 08:23:05) 下一個

 

寫在前麵:這是疫情前幾年地中海遊輪行中的一篇散記。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我們乘坐了兩段遊輪,加上幾天陸地自由行,遊覽了地中海、亞得裏亞海、和伊奧尼亞海沿岸國家,以希臘、意大利的城市為主,也包括了克羅地亞、黑山、阿爾巴尼亞、法國、摩納哥和西班牙的一些城市。

 

這天遊輪早早就到達希臘首都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口(Piraeus)。

 

 

 

 

 

到頂層甲板一看,港口窩在山嶺腳下的一個奇大無比的海灣裏,山頂光禿禿的,山腰到海邊,房屋密密麻麻,顏色式樣和質地都比較平庸,唯一有點打眼的建築是教堂,港口附近的一個中等規模的教堂有寶藍色的圓頂。朝陽從教堂上方升起。

 

希臘航運曆史悠久,船業發達,曾幾何時希臘船王奧納西斯牛氣衝天,娶了美國總統肯尼迪的遺孀。雅典有400萬人口,是希臘最大的城市,產值占國民經濟的三分之一。港口規模宏大,有三個遊輪停靠終端,每個可以停泊幾艘遊輪,從一個終端走到另一個終端要2030分鍾,走出港口上街要的時間更長,如果停靠的終端在遠端的話,不過可以花錢乘接駁車。所幸的是我們遊輪停靠在A終端,是最方便的地方,走到街上不到十分鍾,那裏有專線巴士X80路直通市區的兩個主要景點:衛城(Acroplis)和議會大廈&憲法廣場(Syntagma Constitution Square)。由於衛城是每人必看的景點,第一天上午所有遊輪上的旅遊團都會安排去那兒,還有大量散客也是去那兒,人擠人的盛況可想而知,光是排隊買票就要一、兩個小時。我們決定逆流而行,時間安排與大眾反著來,最先去議會廣場看衛兵換崗,下午5點才去衛城,看日落拍夜景,遊人也要少得多,可謂一舉兩得。

9月底天氣幹燥,鮮見雲層,氣溫不到攝氏30度,算是非常舒服的季節。從港口出來上了X80路快車,車上買了日票。大巴在港口裏轉了一圈,又在附近街區轉了一圈,上了高速,看到兩個大體育場,其中一個是2004雅典奧運會會址。早上正是上班的高峰時段,有點堵車,用了40分鍾才到議會廣場。

 

剛剛過9點就在車上看到換崗的士兵列隊走過來了,晚了幾分鍾,我們錯過這一班換崗。一小時換一次,隻能等下一班。這段時間就在附近逛,去地鐵站看裏麵的出土文物,希臘這地方古跡遺址就是多,一有什麽土木工程就挖出古跡,地鐵站內陳列著這些碎片殘痕、壇壇罐罐。

 

然後去了一個號稱國家花園的園子裏,說句實話,真是沒有任何看點,枉自了國家花園這個大名。到時間了去到國會大廈和憲法廣場之間的無名戰士紀念碑前看衛兵換崗。牆上有無名戰士浮雕和碑文,希臘文字的意思都不懂,但字母卻無比熟悉,奧米加、西格瑪、貝塔、阿爾法、德爾塔…”,昔日求學時代學數學的記憶又浮現腦海。紀念碑由希臘精銳步兵部隊Evzones看守著,隻有身高和體力都符合嚴格標準的士兵才能加入這支部隊。衛兵都人高馬大,身高1.9米以上,相貌堂堂。有趣的是服裝,百褶裙啊!船型的鞋子上麵有個抖啊抖啊抖的小毛絨球。服裝粗看有點滑稽,其實人家的設計處處都是有講究的,都有象征意義,比如百褶裙有多少褶子反應了多少年誰誰誰的統治。在19世紀中期,這種服裝還曾經被奧托國王定為正式朝廷著裝。我們幾乎與換崗衛兵隊伍同時到達換崗的場地,一個迷彩服士官指揮穿百褶裙的衛兵步入,為他們檢查著裝、槍支和容顏,然後換崗儀式正式開場。

 

 

 

 

 

 

儀式動作也比較有趣,衛兵舉槍、走步、踢腿的慢動作別具一格。我看過很多國家的衛兵換崗,這裏的最獨特、最有喜感!盡管圍觀的群眾覺得好玩,在一旁嘻嘻哈哈,衛兵們一臉嚴肅,絲毫不受影響。

 

 

 

看完換崗後去了周邊幾個小景點,在繁華的商業街旁看到兩個教堂,一個小的是雅典最古老的東正教堂之一,建於1050年前後,外形古樸典雅,據說是正宗雅典式的建築結構。

 

大的是雅典最大的最重要的東正教教堂:大都會天使報喜主教座堂。建於19世紀中期,看起來很新。大門上有很精致的雕刻,門廊上方有馬賽克壁畫。我們進去看了看,裏麵剛剛完成了什麽活動,有幾位穿黑袍的神父,跟歐洲其它國家的天主教主教堂比起來,希臘東正教教堂顯得緊湊玲瓏。

 

 

 

接下來我們去了衛城北部山腳下的步行街商業區。普拉卡(Plaka)是雅典最古老的城區,遺留著許多19世紀的街道和交錯相通的小巷,有跳蚤市場和美食餐館。雅典古代集市(Ancient Agora of Athens)的遺址和古羅馬集市(Roman Agora)也在這個區。古代集市在古希臘時期是雅典城邦裏的繁華鬧市區,公眾集會的地方,學者談經論道的地方,還有交易市場和眾多商鋪,因此也是曆次戰爭中被糟踐得最厲害的區域。

 

現在大片區域都是斷壁殘垣,知道都是些曆史悠久的石頭,但麵對這類文化遺跡到底該怎麽遊覽呢?石頭雜亂無章,毫無美感,完全提不起興趣進去遊逛。

 

古羅馬集市還有些比較完整的建築(也許是修繕過的),比如八角形的風之塔,上麵有八個風神的浮雕,形象生動。如果建築物能夠看出究竟我就比較來精神。

 

但廢墟太多,看得乏味,我們匆匆看完就繞到衛城腳下新建的衛城博物館去了。整個博物館建在一片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的遺址上,所以博物館在修建時,地下就發現了古跡。如今博物館的地下室就是這片古跡,一樓的地板是玻璃鋼,走在上麵可以觀賞地下的古跡。現在還在繼續發掘,沒有全麵開放。衛城的真實文物基本上都保存在這個博物館裏,第一層樓是衛城山坡展區(The Gallery of the Acropolis Slopes),很多是這個山坡區域內的古神廟以及酒神劇場的出土文物。展品都是曆年來出土的廟宇內飾物和擺設,還有衛城區域內古代民居的裝飾。

第二層是古風區(Archaic Acropolis Gallery),順樓梯上行,擺在樓梯口的三角楣是被稱為百步神殿的遺留物。百步神殿建於公元前570年,長達百步,故得此名,具體位置已被現在的帕特農神廟占據。

 

古風區的大多數物件與衛城山門、雅典娜勝利神廟和伊瑞克提翁神廟相關。這些是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陽台柱子部分的少女塑像原物,隻有5尊,缺的那一尊在大英博物館。

 

 

 

第三層整層都是帕特農神廟展區(The Parthenon Gallery)。它最妙之處不僅在於文物本身,還在於展區的布局設計:大小和樣式和衛城帕特農神廟一摸一樣。裝飾以真品古董的殘存物為基礎,將雕塑和浮雕圖案顏色複原了一部分。但是殘缺地方新補充的部分用白色,以便區別古物和新物。殘缺被修複後,一定程度上還原了神廟的真麵目,能夠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這時才體會到古希臘神廟的博大和壯美。下麵這幅照片來自衛城博物館官網,我的相機拍不了這麽廣的視角。

 

從這裏的大玻璃窗看出去,能夠看到山巔上衛城圍牆的一部分和神廟柱子。

 

 

 

按照帕特農神廟的原有布局,入口在最東邊。展廳的主體是兩圈浮雕板,外圈為帕特農神廟的柱間壁板,大約1米多見方的浮雕石板,鑲嵌了裝飾雕刻和塑像的真品,表現的都是戰鬥的場麵。下圖這塊浮雕表現了拉庇泰人和人頭馬身的肯陶洛斯人之戰。

 

模擬的神廟外牆裝飾部分許多地方空著,那些真品雕刻塑像的最精華部分都在大英博物館裏麵。展廳內圈再現了內殿中楣上的浮雕,主題是泛雅典娜節遊行。下圖的浮雕描述馬隊和騎手不同的姿態。

 

這是一圈160米長的連續浮雕,其中有50米是原件,其餘為複製品。有80米原件在大英博物館,其它30米原件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這一麵中楣浮雕主要刻畫的是眾神和祭司。下圖左起為海神波塞冬、光明神阿波羅、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

 

擺在台子上的雕塑殘塊是帕特農神廟大門即東麵上方的三角楣或山牆雕塑(下圖中上半部分),樓梯口旁擺著根據遺跡和繪畫製作的微縮模型。

 

三角門楣中間的主體雕塑幾乎全部損毀,現存的殘塊多是兩側的雕塑。這扇三角門楣的雕塑是關於雅典娜誕生的故事。帕特農神廟西麵上方三角門楣也有一個微縮模型(上圖中下半部分),主題是雅典娜與波塞冬競爭雅典守護權的故事。這扇門楣的雕塑損毀得更厲害,隻剩下零零碎碎的石塊,大多不成形。以微縮模型為準,可以看出每一組雕塑殘塊屬於哪扇門楣哪個位置,比如這些殘塊就是東大門門楣左端的。

 

而這些殘塊則屬於右端。

 

扒一扒衛城的曆史:

雅典衛城始建於公元前580年,古典時期保存甚好。羅馬希臘時期遭受赫魯利人部落的搶劫,曾於公元267年占領拜占庭,洗劫希臘各城鎮。羅馬帝國淪亡,雅典娜木雕移出帕特農神廟。公元5世紀前期東羅馬皇帝奧德修斯二世(TheodosiusII)為狂熱的基督徒,他下令焚燒各地的神殿,並把帕特農神廟變成了基督教教堂。先變成了拜占庭東正教教堂,後來改成羅馬天主教教堂。土耳其統治時期把帕特農神廟變成清真寺,加了宣禮塔,正門成了統治雅典的土耳其總督宮殿。土耳其人不太珍惜衛城古跡,毀壞古董溶鉛做子彈,還將帕特農神廟用做彈藥庫,1687年,威尼斯軍隊包圍了衛城,威尼斯人也不珍惜衛城古跡,開迫擊炮擊中了彈藥庫。引起的大爆炸摧毀了帕特農神廟的內部大部分古物,土耳其人也跟著一起被報銷了,古董散落一地,被士兵揀取當做紀念品。19世紀希臘獨立後,把帕特農神廟宣禮塔拆除了,還拆除了其它後古典時期在衛城修的建築,劃衛城為考古區,慢慢發掘出土古文物,並慢慢修複加固古建築,現在成了旅遊勝地。

英國駐奧斯曼帝國大使額爾金爵爺於1801年獲得蘇丹準許到帕特農神廟收拾殘留的塑像,從當地居民手中收購,甚至從牆上鋸下來,然後運回英國。額爾金的大理石雕後來被倫敦大英博物館收藏,成為該館最有價值的文物。希臘人一直不承認額爾金的合法性,說他賄賂了蘇丹才得到許可。在這裏會聽到當地導遊憤憤不平地控訴大英帝國主義的強盜行徑

希臘政府向大英博物館提出歸還,大英不答應,並用小冊子向公眾闡明了大英的立場。我參觀大英博物館時拿了本小冊子仔細看,挺有意思的。大英不願歸還的道理有這麽幾條:1.希臘曆史上神廟命運多舛:曾經被改成教堂,希臘被滅國由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神廟又被改成了清真寺;後來用做彈藥庫,與威尼斯城邦國打仗中彈時引起大爆炸,對神廟的損毀是致命性的;2.大英收藏的神廟遺留文物,是時任英國外交官額爾金爵爺經過當時合法政府奧斯曼官方同意買回英國的;3.神廟的文物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由於曆史過程中的損壞已經不能再恢複原狀,也不適合放在露天了,必須保存在室內;4.文物在大英得到珍惜,維護和保存,展出目的是文化分享和教育,從未收費,以後也不會收費。希臘的新衛城博物館建好後,理由3不成立了,希臘又跟英國討要。但是2015年以後希臘打消了訴諸法律要回文物的念頭,因為當時發生了嚴重的債務危機,政府財政瀕臨崩潰,差點沒被歐盟踢出去。討要衛城古董的呼聲消沉了幾年,近幾年又起,希臘心中永久的痛啊!希臘是誕生眾神的國家,也是誕生悲劇的國家。

看完博物館,走到衛城腳下已經5點,這是雅典最重要的古建築群。衛城的意思是高地之城。衛城山腳下有兩個古劇場:酒神劇場(The Theater of Dionysus)和阿迪庫斯劇場(Odeon of Herodes Atticus)。進去後要爬坡,阿迪庫斯劇場旁邊就是上山頂衛城的唯一入口。衛城山門(Propylaea)台階陡峭,眼前所見就是巨大的柱子,爬上台階時充滿了視線。遠古時期這裏本來修的是緩緩的坡道,好讓祭祀的牲畜爬上去。希臘化時期換成大理石台階,到了中世紀改成了之字形台階。山門是U形,表示擁抱來訪者,左邊是座小廟Pinakotheke門廊,古時用來接待來賓和VIP。原本是阿耳忒彌斯神廟和儲藏室的地方,現在都僅存殘垣。右邊的前方是雅典娜-耐克神廟(Temple of Athena-Nike),小巧方正,樣式是新潮的愛奧尼四柱式,而山門和帕特農神廟都是多立克式建築風格。

後方正殿就是帕特農神廟,廟裏供奉的是雅典守護神雅典娜。帕特農神廟的正麵被腳手架包裹得嚴嚴實實,正在修複,加固和複原。第一眼有點失望,沒有我心目中預期的效果。衛城順應山勢而建,人們隻能從西側登上衛城。山體東麵、南麵和北麵都是懸崖絕壁,地形十分險峻。帕特農神廟對麵是伊瑞克提翁神廟,陽台柱子部分的少女塑像都是複製品,真品存在博物館裏。

2018年衛城的門票漲到30歐,2016年是20歐,2014Rick Steves書上說是12歐。我們在裏麵走了一大圈,在南麵看到了兩個半圓扇形劇場,大的那個是阿迪庫斯劇場,能容納6千觀眾。

 

羅馬統治時期修建,台上有殘存的帶拱窗的牆,演員進出的門。有人在那裏排演,晚上有音樂會。還記得新浪潮音樂家雅尼曾在此舉行過聲勢浩大的音樂會,“Yanni Live at Acropolis”,當時我還收藏了全套音頻CD

 

小的那個是酒神劇場是希臘式的,跟羅馬劇院不一樣。

 

羅馬劇院宏大,有帝國的陣勢和氣派,對稱莊嚴,音響效果特別好;而希臘劇場簡約隨意,給人一種無拘無束的感覺。當然建造的年代也不一樣,羅馬劇場建於公元161年,希臘劇場年頭要早得多,於公元前6世紀。看著小,其實當年能容納小兩萬人呢,觀眾不是坐著而是站著,觀眾席延伸至整個山腳。為什麽需要容納這麽多人的劇場呢?當時劇場不僅用來演戲,也用來舉行祭祀活動,還因為古希臘的民主體製,要選舉先得演講,得有一個地方大到能容納有投票權的公民聽眾。

 

衛城是雅典的高地,是鳥瞰整個城市的最佳位置,北方是雅典最高點狼山(Lykavittos Hill)。

 

山頂是聖喬治禮拜堂,再遠一點的山就是彭特利克(Pentelic)的純白大理石采石場,著名的大理石產地,衛城的紀念碑以及許多雕塑都采用大理石為原料。這個采石場似乎有采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大理石石料,兩千多年前就在用,到現在了還在用。泛雅典娜體育場,建於大約公元前330年,至今還在使用。這是世界唯一一個全部用大理石做成的體育場,看台台階都是彭特利克大理石做的。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雪中梅 回複 悄悄話 文圖並茂,欣賞和學習了,平安是福。
劉大仁 回複 悄悄話 不錯啊,來年年春天本人也要去雅典和希臘遊覽一圈,看看您這篇美文中描寫的古跡與風景。希望古跡修複這兩年能有些大進展,讓人們更多地看到古雅典的輝煌。

古希臘人在藝術,建築和科學方麵的成就多年了不起,令人仰望,敬佩。

幾年前與國內來的幾位朋友談英法博物館中持有的大量的中國文物,朋友說:
沒關係,過幾年我們強大了,到倫敦喜歡什麽就拿回國放入博物館就是。

本人非常讚賞這種豪氣,心中也祈盼在不遠的將來有這樣一天。到那時, 咱們順道也幫助希臘兄弟索取回他們祖先的古跡遺物,放回它們應該歸屬的雅典神廟 :-)。
plum59 回複 悄悄話 很全麵的heavy weight遊記啊。雅典衛城門票已漲到20歐元,不過off season是半價。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精彩翔實的遊記,多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