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滿天星的行攝遊記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玩的地方不多而噢惱不已,不會因為記載的太少而悔恨終生。
個人資料
正文

乘翡翠公主號遊北歐和波羅的海: 挪威奧斯陸

(2013-08-21 12:16:36) 下一個



北歐國家挪威70年前還是一片失落荒涼的土地,工業落後於大部分歐洲國家,氣候嚴寒,漁耕都極其不易,人民赤貧,大量移民到北美。20世紀50、60年代北海油田被發現,似乎受到上天特別的眷顧,挪威近海大陸架儲藏著豐富的原油,而且是最優等的低硫輕質原油(light Sweet Crude)。近海油氣的開發使挪威快速地工業化,很快成為世界第三大的石油生產國,積累起了巨大的財富,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挪威2012年的人均國民收入(GNI)為$98,860 ,富甲全球。在北美的早年挪威移民,又紛紛回歸故土,原因顯而易見。

遊輪講座主持人約翰.勞倫斯比較了挪威與英國在近海石油開發的曆程,身為英國人的約翰對英國在北海油田的作為頗有微詞,如果回顧北海近海油業的發展史,人們會很驚奇地發現,似乎挪威每一步都走對了,而英國卻磕磕碰碰。英國和挪威基本上同時開發近海石油,其實英國還早點,同時國力也比挪威強盛許多,然而一直就不如挪威那樣成功。挪威人耿直,認準了的路就走到底不回頭,兢兢業業地埋頭苦幹;英國人聰明,聰明人就不免東想西想,油價一回落便停滯不前,一陣子提倡國有化,一陣子又提倡私有化,做個比較,2012年英國的人均國民收入僅僅$38,250 。挪威迅速致富以後,曾兩次公投,決定不加入歐盟,也不加入歐元區,它用不著嘛,它比人家富一大截,既不需要從歐盟和歐元區得到什麽好處,也不想與歐盟和歐元區分享自己的財富。難得的是:挪威的石油所得大部分由國家掌管,存入主權財富基金,幾乎全部用來作為國民的退休基金,而絕對不許再用來投資石油產業,以便防範風險。真可謂:取之於國土,用之於國民。

我82年大學畢業後分到廣東,在與近海石油有關的領域裏工作過一段時期,與幾個挪威工程師共事一年多,當時南中國海的近海石油勘探和開發剛剛起步,很多設備和技術都從挪威進口。我的印象中挪威人非常沉穩,沉穩得近乎冷漠,相處的時間長了,發現他們人特別善良和實誠。北歐的陽光少,白白的壯實的挪威人見到廣東赤辣辣的太陽簡直欣喜若狂,一有空閑就在船上麵的甲板上暴曬,黑黑瘦瘦的廣東人躲在蔭涼處,甚覺不解,互相都覺得對方的行為怪怪的。挪威人在工作之餘,常常跟我們聊天,給我們看他們家鄉和家人的照片,他們休假時與家人爬山、滑雪、開遊艇,當時印象最深的倒還不是挪威峽灣,而是一個挪威工程師與他兩個女兒坐在高山巔的照片,那照片是如此的清晰,以至於我追著他問是什麽相機拍的,得知用的是德國相機後,我有很長一段時間裏都迷信德國相機。後來開始用心拍照才明白了,那是因為空氣異常清新通透的緣故。

 走水路去挪威首都奧斯陸要經過一條又長又窄的水道,即“奧斯陸峽灣”,這個被山麓和森林圍繞著的城市似乎感到還缺少點什麽,便伸開懷抱,歡迎海水的到訪


小漁船出海,一定是捕到了魚,引得成群的海鳥圍著船團團轉


遊輪的後麵不知何時跟上來了一群海鷗,圍著甲板上下飛舞,當時遊客們正在吃早餐,有人開始給海鷗喂食,海鷗得寸進尺,靠近人群,又吃又拉。後來遊輪專門發通知提醒大家不要喂海鷗


水中別致的島屋


奧斯陸峽灣沒有挪威西部峽灣那樣雄偉壯觀,但恬淡溫潤,水道中有數不清的袖珍島嶼,兩岸樹木的濃蔭中布滿星星點點的房屋,紅色的和白色的居多


到了奧斯陸市區,我們直奔維格蘭雕塑公園(Vigeland Sculpture Park),維格蘭是挪威雕塑家,這個公園專門為維格蘭所建,裏麵有200多件青銅和鑄鐵雕塑,以人生的悲歡離合、生命的各個階段為主題,表現人在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直到死亡各個時期的生活形象。雖然挪威是個極其寒冷的地方,但這些人體全是裸身,也許藝術家認為這樣表現生命才直奔主題


生氣的男孩雕塑,男孩發氣嚎啕的表情被刻畫得惟妙惟肖,大概是公園裏最受追捧的雕塑


有一柱子由姿態各異的無數裸體堆砌而成,有人叫它“人生柱”,有人叫它“生死柱”其含義有多種注釋,有的說是象征著世人不滿於人間生活而向天堂攀爬,有的說它是生命曆程的紀念碑,但我所聽到的最深刻的一種解釋是:它實際上是人類社會本質的一個概括(有點負麵哈):人人掙紮踏踩他人而攀到頂端,爭做“人上人”,赤裸裸地殘酷無情。想想也是啊,就北歐這幾個如此平和的國家,祖上也是打來鬥去,爭做主宰,其它國家就更甚了。大到國家、民族、階層,小到團體、家庭、個人,古往今來,無不如此。


回到市中心,我們去到奧斯陸市政廳,這是一座磚紅色的建築,對著海港的那一麵有個大鍾,建築周邊的幾個雕塑表現的是各種工匠人物,挪威傳統社會的中堅力量


市政廳前麵的噴泉,沿著台階拾級而上就進入大廳


諾貝爾和平獎頒發之地,大概是人類社會一個正麵的縮影,提醒大家這個世界上有不少偉人畢生致力於糾正人類社會的不公


挪威皇宮有點使人暈了,美國一個公司總裁的豪宅恐怕也比它有氣派。一個國家的皇宮如此樸實無華很讓人吃驚,說明在這個國家裏,平等不僅僅是掛在嘴上的辭藻,也是從上到下深入骨髓的認同.


皇宮衛隊換崗前的操練,這對衛兵倒是給皇宮增添了不少威嚴,總裁的豪宅可就比下去啦

 奧斯陸國家美術館

超喜歡美術館裏這四幅表現挪威自然風光的油畫:冰川、山穀、峽灣、和海岸

我們去時整個美術館的二樓都在展出挪威國寶級的畫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的大量畫作。今年是這位表現主義畫家誕辰150周年,這個畫展就被稱作“蒙克150”。全球許多國家都正在舉辦或大或小的的展覽來紀念這位藝術家,規模最大的展出就在奧斯陸,共展出了250多件作品,全麵涵蓋了蒙克的藝術生涯:1882年至1903年作品在奧斯陸國家美術館展出;1904年至1944年作品在蒙克博物館展出。碰到這樣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便在國家美術館裏消磨了很多時間。

蒙克最著名的畫作“The Scream”(中文譯作“呐喊”,也有譯作“尖叫”)於2012年5月創造了一個曆史奇跡:在紐約蘇富比拍賣出一億一千九百萬多美元($119,922,500)的天價。這幅天價作品是4幅“呐喊”係列畫作
中的唯一被私人收藏的一幅,是色粉筆畫版本。畫框由蒙克手繪,還有他親筆寫的詩,注釋他創作這幅畫的動機。這幅作品原屬於挪威一船業巨頭,該人的父親曾是蒙克的朋友和主要資助人。蒙克一共創作了4幅不同版本的“呐喊”,兩幅油畫(準確地說是紙板蛋彩畫)、兩幅色粉筆畫。


挪威國家美術館收藏的是1893年蒙克的第一幅“呐喊”油畫(照片中左邊那幅),奧斯陸蒙克博物館收藏其餘兩幅,一幅油畫,一幅色粉(照片中右邊那幅)。蒙克畫展是不允許拍照的,包和相機都不許帶進去,我拍的是掛在美術館商店裏的印刷品。

看了展出的那幅“呐喊”真品後困惑得很,小小的畫作尤其不起眼,讓人直想捧著頭尖叫,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它為何會價值連城。蒙克生前賣出的作品不多,去世前將自己上千幅作品全捐給了國家。後來名聲大振,1994年國家美術館的那幅“呐喊”被盜,幾個月後追回。2004年蒙克博物館的一幅“呐喊”又被盜,兩年後被追回。當時我對這條新聞還有印象,因為這幅就像鬼叫的畫實在令人過目不忘。估計那盜賊拿著畫也沒法賣,名氣太大了。去年這幅畫在紐約拍賣以後曾在MOMA展出,紐約人排長隊一睹真容。

奧斯陸蒙克畫作展出按時間順序排列,可以從早年啟蒙時期跟蹤到老年時期,看出他風格變化的軌跡。蒙克早年的作品跟晚年的作品風格截然不同,早年風格很學院派很現實派,我還能欣賞,然後脫變成印象派和超現實派,我努把力還勉強能接受,再後來自成一體,成為最具影響力的表現主義先鋒。據說表現主義畫派就不畫現實生活中的東西了,而用繪畫來表現人類的情緒、思潮,幻覺什麽的,蒙克晚期作品表現的是疾病、死亡、絕望等主題,很深奧,我等凡夫俗子理解起來頗有困難,得問那出大價錢的主。

 奧斯陸港口聳立著古老的奧克斯哈斯堡壘(Akershus Fortress),裏麵有個二戰時期抵抗運動紀念館,展示在納粹占領時期挪威人從事地下抵抗運動的文物

 遊輪起航出港後,在奧斯陸峽灣中行進了兩個小時,來到水路狹窄處(Drobak Narrows),島嶼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奧斯卡斯堡軍事要塞(Oscarsborg Fort)

當1940年4月德國納粹發動閃電攻勢同時進攻丹麥和挪威時,挪威要塞的守衛出人意料地擊中德國入侵艦“藍艦”(Blucher),引起大爆炸,導致艦艇沉沒,800多官兵喪生。該艦艇是去突然襲擊奧斯陸抓國王的,在峽口的遇阻,為國王出逃贏得了時間,國王和內閣逃到英國,帶去50噸挪威國庫裏的黃金,至今這些黃金任存放在英國。

這個故事十分有意思,因為要塞守衛部隊當時的裝備是40年前置辦的德式武器,“克虜伯”大炮,又老又舊,島上的守備軍官艾瑞克森(Birger Eriksen)上校是個65歲的老將,再過幾個月就該退休的了,手下也沒幾個兵。而德國藍艦是裝備優良,火力凶猛,人員精銳的重型旗艦,雙方力量懸殊得可謂天壤之別。艾瑞克森上校當時得到上級的命令是開炮警示,而不是真打,他卻決定真打,打了兩炮,放了兩顆魚雷,老舊的德國造武器還十分好使,剛好擊中藍艦的彈藥艙,引起大爆炸,油艙大量漏油,峽口一片火海。德軍後來出動傘兵空降奧斯陸占領了挪威。你說這老軍官此舉夠英雄的吧,救了國家的首腦啊,且慢,故事的發展更有意思了:德國遭受重創後,派飛機來對著要塞狂轟爛炸,他老兄很想得開,一看克虜伯大炮打飛機肯定沒戲,就馬上投降了。所以他戰後首先麵臨的是軍事法庭,被指責過早地向德軍投降,交出了要塞,但他同時也獲得國王十字勳章,一碼歸一碼,典型挪威人風格。當然軍事法庭經過認真調查後,還是確定艾瑞克森上校無大錯,即消滅了敵人,又保存了自己嘛。

藍艦沉沒處


挪威淪陷時期德軍在峽口藍艦沉沒之處還修了紀念牌,戰後被挪威人扒掉。藍艦沉船至今還留在峽口海底,艦上的油慢慢滲出來,天氣好的時候,水麵上的油星子還隱約可見。

這就是挪威:富得流油卻鮮見奢侈;四分之三的國土是不毛之地但自然風光美到極致;平時悄末無聲,出點事就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市容平淡無奇,出件藝術品就是驚世駭俗之作。

這個係列的上集:

“乘翡翠公主號遊北歐和波羅的海: 哥本哈根”
“乘翡翠公主號遊北歐和波羅的海: 行程概述”


訪問我的博客看更多博文:

大漠滿天星的博客目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nowFallingOnWater 回複 悄悄話 你的照片太美了。非常喜歡!我也是愛郵輪旅行的,你這條線還沒走過,收藏了。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