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滿天星的行攝遊記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玩的地方不多而噢惱不已,不會因為記載的太少而悔恨終生。
個人資料
正文

從新蘇格蘭到新英格蘭的秋遊 (上)

(2012-11-05 07:59:51) 下一個

晚秋時節,我與家人乘坐公主號遊輪從紐約出發,沿著北美東海岸遊弋了一圈。先北上到加拿大新蘇格蘭省(Nova Scotia)的首府哈利法克斯(Halifax),然後到加拿大新布省(New Brunswick)最大城市聖約翰 (Saint John),再南下回到美國,先到緬因州的阿卡迪亞國家公園,隨後到波士頓,最後一站是羅德島的新港(New Port),遊玩了東部大西洋沿岸的五個海濱城市。

這些地方不算特別驚豔,旅遊資源隻能說有些特色,總結起來有四多:雲霧多,燈塔多,古要塞多,龍蝦多。印象中新英格蘭的紅葉聞名天下,但在大西洋海岸線沿岸一點也不壯觀,還不如紐約上州,看來秋天看紅葉還是要進山。天氣一天一變,頭天到哈利法克斯出太陽,第二天到聖約翰就陰雨綿綿,下午要離開時又突然放晴,第三天到緬因是個大晴天,隔天到波士頓就淅淅瀝瀝下了一天雨,最後一天到羅德島天氣又好轉。我們被告知此行已算幸運,前一趟遊輪在緬因阿卡迪亞和羅德島的港口因為天氣太糟都不能靠岸而改去波特蘭鎮,我們這趟總算五站都按原行程上了岸。

海港城市哈利法克斯是加拿大東岸海洋四省最大的城市,小有點名氣是跟舉世聞名的幾次大災難有關,而且海難、陸難、空難占齊。家喻戶曉的“泰坦尼克”冰海沉船就發生在哈利法克斯附近的海域,哈城出動救援隊將幸存者以及遇難者的屍首拉回來,不少屍首就在此地下葬。如今“泰坦尼克”號遇難者墓地成了哈城的一旅遊景點。港口出口很窄,十九一七年一艘巨型的法國軍火船在出口與其它船隻相撞起火,岸上的人們聽不懂法國水手的警告,跑去救火或觀望,隨後發生大爆炸,死傷幾千,摧毀了半個城市,是曆史上有名的陸難“哈利法克斯大爆炸”。在哈城海域的上空還曾發生過一起大空難:一九九八年瑞士航空一架大型客機在此失事,機上幾百人全部喪生。

1 哈利法克斯港口

坐遊輪旅遊,我最喜歡幹的事,莫過於清晨到甲板上看遊輪進港、黃昏看遊輪出港。遊輪在早上七點到達哈利法克斯港,我們六點起床到餐廳吃早飯,看到東方慢慢發亮,出現橘色的朝霞,這種顏色的朝霞一般預示著一個好天氣。飯後爬上頂層甲板,等著看日出。遊輪緩緩駛進狹窄的港口,繞過一個有燈塔的小島,靠上碼頭。旭日東升,東方遠處的軍港沐浴朝暉,一片金黃,而西方的半邊天卻是一片粉紅。港口稀鬆平常的景色在這種光影下,變得絢麗迷人。寒風拂麵,鼻涕橫流,手腳僵硬,而心中卻是一片溫暖。

2 旭日東升


3 起霧了


4 霧中的教堂

北麵海麵突然起霧,向南方蔓延,眨眼功夫,對岸的景色就變得朦朦朧朧,有陽光的霧景,真是難得一見。我們因為要發幾個電子郵件,下了船就帶著電腦到城裏到處走,找到一家可以無線上網的星巴克咖啡廳坐下來。霧越來越大,十幾米遠都看不清楚,心想完了,這一天算泡湯了。發完郵件回到船上把電腦放回房間又下船時,濃霧竟然消失得無蹤無影,好一個大晴天!

5 出海


6 寧靜的海灣

重新回到街上遊逛,在剩下的時間裏,我們要去參觀城中高地的古要塞,下午看一場皇家騎警風笛軍樂隊的表演。古要塞建在城內高地,能俯瞰港口和城市,八角形,堡壘牆上有炮口。古要塞據說是由法國人修建的,但被英國人奪了去,改造加固後,成為固守港口的軍營。如今成為城中一大旅遊景點,要塞內有軍事博物館,駐守士兵仍然沿襲傳統蘇格蘭裝束:紅色軍衣,格子呢裙裝,高高的黑絨帽,扛著長長的老式步槍。這裏的看點是每天正午的放炮,每小時士兵換崗以及士兵在要塞廣場上的操練。

7 要塞的鍾樓


8 執勤的衛兵


9 蘇格蘭裙裝

要塞高地綠草如茵,一條小徑通向城門。城門口外麵崗亭排起了長隊,來參觀的遊客不少。我們買到票走到城門,被警察攔住,說是差一刻鍾就到正午,裏麵要準備放炮了,正在關城門的人看我們進退兩難,便招手讓我們進去,一溜煙跑了進去,城門在我們身後關上了。要塞裏麵是個空曠的大院,四周都是高高的城牆,感覺像個監獄。上麵城牆上對著港口的炮口處,幾個士兵正在忙碌,將大炮推到位置,裝上火藥,快點火了,士兵用耳罩堵上耳朵,圍觀的遊人一見,紛紛用手效仿,我因為手裏拿著相機就沒法堵,炮打響了,一團白煙冒了出來,覺得腳下的地都在顫動,我雖然離大炮咫尺之遙,倒沒有震耳欲聾的感覺。

10 正午時分準備打炮


11 蘇格蘭風笛手


12 舞姿婷婷


13 峭壁上的燈塔


14 暮海帆影

第二天遊輪去到新布省芬迪灣裏的大城市聖約翰。天陰沉沉的,飄著細雨。聖約翰的人大概是世上對外來遊客最友好的人了,無論是碼頭、車站、銀行、商店、還是街上,當地群眾有問必答,而且不厭其煩為你介紹,解釋,甚至帶路。一下碼頭,就有人為女士獻上一朵鮮玫瑰,為男士獻一枚帶聖約翰標誌的別針。

聖約翰是個工業城市,早年是北美東海岸一帶最大的造船基地,旅遊資源著實有限,宣傳小冊子上介紹的值得一遊的地方竟大多是室內集市。碼頭上的工作人員笑容可掬地向我們推薦兩個這樣的集市,說是迷人的室內“農夫市場”,還特別指出,出了碼頭走幾步,就有一條全封閉的空中走廊到達這些集市,可免受風雨之苦。北美的“農夫市場”就相當於國內的農貿市場,但遠遠沒有國內農貿市場“活雞活鴨、生猛海鮮、當場宰殺、立等可取”那樣地激動人心,不過蔬菜瓜果倒也新鮮可人。我乘坐豪華遊輪,不遠萬裏來到這菜攤,你說我買點什麽菜好呢?

加拿大新布省和新蘇格蘭省之間隔著一條又長又窄的海峽,名叫芬迪灣,是世界上潮汐最高、吞吐水量大的海峽。聖約翰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倒流瀑”,位於聖約翰河流入芬迪灣的河口。海灣漲潮時可高達幾十米,當水位高過河麵時,海水就倒灌進河裏,在河口橋下的幾塊礁石形成倒流瀑布。落潮時,河水又正常地“江河入海”。一天之中,這樣循環反複兩次。取決於季節,每天看到倒流瀑的時間是不同的。

15 聖約翰倒流瀑,海潮向河裏倒灌

我們來到大橋觀潮時,海水還在倒灌,但已經基本上與河水勢均力敵了,此時的水位已經升高,倒流瀑一點也不壯觀,看不出來跟其它的河流有什麽不同之處。“倒流瀑”公園的人熱情洋溢地給大家介紹倒流瀑的原理,推算出當天離退潮的時間還有幾個小時。退潮時,可以看見海水流速逐漸減慢,然後河水終於順流過來,進入海灣。大多數遊人也就在聖約翰河大橋附近的觀景台上一晃便離開,有少數大膽的乘快艇從河的上遊衝下來,與海潮對撞,體驗“與潮奮鬥”的刺激。

16 與海潮衝撞

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裏,泡一杯清茶,在觀景台坐上一天,看潮起潮落,流水改向,應當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而我們在陰雨綿綿的日子裏,淋得像落湯雞似的縮著脖子,一步一滑地在觀景台探頭探腦,橋下海水河水黑暗渾濁,實在無美感可言。隨大流,到此一晃即可。

到了下午四、五點鍾,天空突然裂開一個口子,裏麵竟然露出天藍色,烏雲快速飄離,陽光灑了下來。我們又到城裏閑逛,到了市中心國王公園,裏麵搭著幾個小帳篷,以為是流浪漢的住所。看紙板上歪歪扭扭寫的字,才知道“占領華爾街”運動在聖約翰也有人響應,本土化後的口號是“占領聖約翰”。沒想到加拿大如此淳樸平和的地方也在鬧均貧富。

17 市中心一小廣場


18 “占領華爾街”當地有響應者


19 燈塔與遊輪

回到船上,爬上頂層甲板,正值夕陽西下,頭頂上的雲層很厚,被陽光染成紅色。突然又下起了雨,相機的鏡頭濕得模糊一片。連忙躲在頂層甲板的一個碩大的白球下。城市的上方隱隱約約出現了一道彩虹,平凡的聖約翰將它最美麗的一麵展現出來,向我們告別。趕緊用相機拍下這場景,一陣食物的香味鋪天蓋地而來,原來我們躲雨的那支大白球是遊輪廚房的通風口。(待續)

20 聖約翰之黃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