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滿天星的行攝遊記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玩的地方不多而噢惱不已,不會因為記載的太少而悔恨終生。
個人資料
正文

曼哈頓懸日

(2012-09-01 05:54:02) 下一個

紐約曼哈頓島有個自然現象叫“曼哈頓懸日”(Manhattanhenge),來源於Stonehenge即巨石陣一詞。位於英格蘭南部的史前巨石陣是由數根巨大石柱組成的同心圓通道,每年的冬至或夏至那天,太陽光在某一時刻會將同心圓通道照亮。在布滿了摩天大樓的曼哈頓中城,大街基本上筆直的貫穿東西,在夏至前後有兩天(通常是五月三十號和七月十二號左右),夕陽光會將這些街道從西到東照得透亮,從街道中間可以看到太陽落下地平線。冬至的前後有兩天可以在街中心看到朝陽從地平線升起。平常的日子裏,這些街道一早一晚都被高樓的陰影籠罩著。

這種現象很難從別的大城市裏看到,因為這需要同時滿足幾個條件:街道兩旁都是摩天大樓;街道呈筆直的東西向;兩端盡頭沒有阻擋物。曼哈頓中城的街道恰好都符合這幾個條件,街道兩旁高樓林立,東麵盡頭是東河,西麵盡頭是哈德森河,隻要那幾天有太陽就能看到“曼哈頓懸日”的景象。由於曼哈頓的街道還不是完全的正東正西向,有些偏差,從街道中間能看到落日的日子就不是夏至當天,而是夏至前後那段時間中的兩天。

幾年前從電視的晚間新聞得知“曼哈頓懸日”,隧道般的大街被夕陽照得通紅的鏡頭著實震撼。我近年來有機會就在懸日當天去曼哈頓,去過好幾次,兩次陰天沒看到,幾次晴天看到了,拍到了。曼哈頓中城街道在日落時分必定車水馬龍,到街道中間支起三腳架拍日落有點匪夷所思。幸運的是位於四十二街東頭聯合國大廈附近的都蟄城(Tudor City),有條橫跨東西向大街的立交天橋,有人行道而且車輛少。前麵中央車站與四十二街交界處也有一天橋,但上麵車輛很多,沒有人行道。

在一個難得的好天裏,紐約眾多的攝友聚集在都蟄城拍懸日。我們大概五點一刻左右到達,此時距日落還有三小時,天橋的人行道上隻有一個攝友,用三腳架占據了正對街心的位置。我們在他的旁邊靠右安營紮寨,靠著鐵柵欄坐在地上。漸漸地攝友越聚越多,裏三層外三層,道上擺滿了腳架,有的人調試腳架,有的擺弄相機,有的擦相機鏡頭,有的交流經驗,有的聊天。

我一瞥,大有全民拍日落的勢態!從高端專業相機,攝像機到卡片機,再到巴掌大的手機,林林種種,應有盡有,最打眼的是一個身材魁梧氣度不凡的非裔男子,從一個銀灰色的金屬箱子裏取出一台尼康D3x,裝在曼富圖三腳架上麵調試,他所有的器材家什都是特別高端的,使人立刻聯想到中情局的特工。有一大幫人拿著手機在耐心地等待,來得最早的是我們右後方的男子,盤腿坐在地上,用心看書。

七點左右,人行道上已經沒什麽空位子了,突然人群起了一些騷動,幾個人擠了進來,在我右邊安放了一台巨型的腳架,連連對大夥說他們有什麽“準許證”,然後搬來一個大箱子,拿出來龐大的攝像機安放在腳架上。我好奇地問他們是不是拍電視,他們惜字如金地回答說“搞製作”,然後就不搭理人了。

右後方的手機男不幹了,他的視線被攝像機擋了個嚴嚴實實,他比這些人早來一個多小時呢。他說,你們有許可證隻是說你們在這兒搞商業性的攝像合法,但並不能侵占別人的位置,你們需要好位置就應該早點來。你們那麽龐大的機器架在我前麵,我還怎麽看落日啊?我讓他擠到我旁邊來,他反正又沒有三腳架,占不了多少地方。可他根本不理睬,堅守在他自己占的地盤上,一板一眼地跟搞製作的人理論,幾個回合下來,搞製作的人就氣短了一截。幾位爺一商量,拿出了一個兩全齊美的方案,他們把那裝攝像機的大木箱給了男子墊在腳下,男子頓時高人一頭,可以從攝像機上方欣賞日落了。

自從幾位攝像人的到來,時間突然變得好打發了,我可以近距離地觀看他們是如何搞製作的。他們忙得不可開交,因為他們不僅僅拍風景,而是拍以街心落日為背景的人物劇情。幾個穿戴得像流浪漢的演員拿著對講機跑到前方中央車站的天橋上對這邊喊話,攝像人立刻把鏡頭對準演員,然後拉近,發現問題了:人物身影太小。攝影師急忙把笨重的鏡頭卸下來,裝上一個倍增鏡再試,我湊上去往攝像機屏幕裏瞅,那邊的人物身影大了不少,正朝著這邊揮手,隻是逆光中,臉部和表情都看不清。

接近八點時,天色已晚,由摩天大廈群組成的隧道般的大街完全被陰影籠罩,漸漸地對麵街盡頭泛起了些許紅光,街頭右邊的幾棟樓開始被金黃的夕陽光照亮,夕陽正在從左向右慢慢地下落,相機哢嚓哢嚓地響成一片,幾分鍾後,太陽就正好落到了街中心盡頭地麵上,一道強烈的金黃色直射過來,這時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大聲歡呼起來,好奇特的景象!

街心日落也就持續了十來分鍾,在這期間扭頭看了看身旁的攝像人,從攝像機的屏幕上能看到街心落日的特寫,像一團巨大的火球,他們要拍的天橋及天橋上的演員完完全全被火球吞沒,連影子都沒有,那強烈巨大的光束使得整座天橋都看不清,更別說上麵的人了。從攝像人的沮喪的表情就能猜出他們的“製作”肯定失敗了。

我發現要拍好這個景觀很難,落日在高樓密布的街麵地平線上不好用濾鏡,另外,陽光直射鏡頭時,會產生很多眩光。我嚐試用了黑鏡,眩光壓下去了,但街道、車輛、行人、建築物也黑成了一片,輝煌的氣勢全無,夕陽就像個電燈泡子。看來拍這種景非得用寬容度高的相機,高端相機寬容度好,大把銀子堆出來。一瞟,“中情局特工”用架在高端三腳架上的高端相機高端鏡頭拍得正歡,要是發筆橫財,咱立刻也變成器材幫。

1 曼哈頓42街日落時分


2 曼哈頓懸日


3 曼哈頓懸日時的聯合國大廈


4 曼哈頓懸日鏡像


5 有一次去等了3小時,陰天沒有日落,堅持到傍晚拍的夜景


6 正要下地鐵回家,看見帝國大廈在玻璃幕牆上被歪曲得麵目全非的鏡像,覺得有趣便拍了下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這個我看新聞圖片,居然你也拍到,有意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