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滿天星的行攝遊記

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玩的地方不多而噢惱不已,不會因為記載的太少而悔恨終生。
個人資料
正文

百慕大:昔日的皇家海軍基地

(2012-07-18 10:47:52) 下一個

遊輪停靠在百慕大的西北角的碼頭,是個深水港,能同時停靠幾艘十萬噸以上的輪船。碼頭對麵是“皇家海軍船塢”(Royal Navy Dockyard),是個軍事海防城堡,修建於十九世紀,原是英國皇家海軍基地。當時修建這個軍事基地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與美國抗衡。美國獨立戰爭把英國的殖民地廢黜了,英國為了保住北大西洋中的戰略要地百慕大,立刻在島上著手擴建軍事設施。在百慕大西北角的愛爾蘭島,即地圖上如魚鉤形狀的鉤尖部位,修築了這個占地十多公頃的海岸防禦係統。

1 百慕大皇家海軍船塢

這個海岸防禦係統中有要塞暗堡,軍械彈藥庫,艦船港口,浮船塢,官兵宿舍,行政樓和專員官邸。主要勞力來自英國的囚犯、來自非洲和加勒比的奴隸,和百慕大本地工匠。取材於百慕大本地豐富的石灰岩,從十九世紀初開工,到十九世紀末完工,曆時差不多快一百年。海防要塞修得結實堅固:石牆足有三英尺厚,海軍專員官邸是鑄鐵框架,與美國虎視眈眈地對峙個幾百年毫無問題。

2 顯示時間和潮汐的鍾樓

光陰如梭,百年巨變。英國人千辛萬苦修好要塞,對岸的敵人卻已經變成了朋友。英、美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是盟軍,二戰時期,美國海軍航空部隊入駐海島,與英軍攜手合作,收集情報,監視德國的潛艇,在北大西洋巡邏警戒。戰後,美國在島上租賃軍事基地九十九年。五十年代,英國海軍全麵撤離百慕大,將要塞之地賣給百慕大政府。縱觀曆史,很具有諷刺意義,曾為反美最前沿的百慕大,到頭來卻依靠美國的軍事力量來保護。百慕大如今與美國有千絲萬縷的聯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遊客都來自美國,百慕大貨幣不與英鎊掛鉤,倒與美元掛鉤,匯率1:1。在島上,美元通行無阻。

3 古炮樓上飛舞的長尾鳥

這裏至今仍然沿用當初的名字:“皇家海軍船塢”。昔日的海軍行政大樓,如今是鋪麵林立的購物中心;昔日的專員官邸,如今是國家博物館;昔日的碼頭停靠軍艦,如今停靠的是巨型遊輪;昔日為了從艦船裝卸軍械彈藥而建的水池,如今開發成了馴養海豚的海洋館;昔日的要塞重兵把守,方圓十多公頃土地上全是軍人,如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在同一塊土地上走的人全是遊人,而且絕大部分是美國人。完完全全成了一大遊樂場,而且還是一特別結實的遊樂場。

港口和要塞裏有諸多遊玩項目,如果在百慕大逗留的時間短,下了碼頭哪兒都不用去,在這裏就可以消磨一天。我們第一次來百慕大時,早上去了“馬蹄灣”,回來就在要塞裏玩了大半天直到遊輪開船。買一張門票進要塞,首先奔的是海洋館,那裏定時有海豚表演。海洋館很小,有幾個水池,十來隻海豚。一進去看見“與海豚親密接觸”的活動正在進行。令人吃驚的是,在池子裏與海豚互動的參與者竟然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有一個四、五歲的小姑娘。他們在馴養員的帶領下,與海豚一起玩耍。在別的地方也見過諸如此類的海豚遊樂項目,但都有年齡和身體狀況的限製。這裏讓七、八十歲的老頭老太或者幾歲幼童下水,因為設施完善,海豚聽話,有隔水防冷的幹潛服裝讓客人換上,幹潛服厚厚的,下了水身體都不會打濕。

4 海豚,你好


5 與海豚親密接觸


這裏海豚表演更為親民,遊客可以在水池旁的任何地方觀看,可以隨意走動,與訓練人員交談。盡管以前已經多次看過海豚表演,但每次看仍然驚歎不已。海豚在水裏翻騰,跳動,在水麵直立行走,用嘴推著馴養員破浪前行,與馴養員一起轉圈跳舞,騰躍鑽圈,聰明又可愛。表演完畢的間歇時,一隻海豚媽媽帶領著兩隻小海豚在水池裏不停地兜圈。馴養員們都是些年輕的姑娘小夥,他們一來海豚馬上就上竄下跳,親熱得不行。海豚偌大的身軀,發出的叫聲卻像小動物似的尖聲尖氣。

6 加油,海豚!


7 美女與海豚


8 與海豚共舞

看完了海豚表演,我們到了海事博物館參觀。裏麵有有關百慕大曆史以及英國皇家海軍曆史的陳列品,還有從船骸裏打撈出來的珠寶、錢幣,飾件等古老稀罕物品。百慕大群島周圍海域遍布沉船殘骸,各個年代的都有。為此百慕大被稱為“大西洋沉船之都”。早年人們蜂擁到百慕大潛水探沉船尋寶物,最厲害的要數沉船探險家特德.塔克,他從一艘古西班牙商船上挖掘出價值連城的珍寶,其中有一個撼世奇寶:巨大的鑲嵌滿綠寶石的黃金十字架。即便到如今,海上有風暴的時候,經常有沉船上的小物件被潮水衝上淺灘,如藥瓶啦,酒瓶啦,古錢幣啦。現在百慕大法律規定此海域中所有沉船古物均屬於國有財產,任何人潛水探到或者在海岸拾到船骸的物品都不能據為己有。

9 鑄鐵構架的海事博物館


10 吉布山燈塔


11 機動車輛靠左行


12 世界上最小的吊橋

我們後來順著古堡牆邊的防禦堤走了一大圈。防禦堤每隔一段就有一個工事,大炮長槍都還在,對準碼頭上停泊的遊輪。估計這些大炮自安裝好後從沒用發射過一發炮彈。工事下麵是暗堡和地道,但不對遊人開放,說不定裏麵還有彈藥。

13 遊輪碼頭

14 要塞中的炮台工事


15 在要塞的防禦堤上曬太陽

爬上防禦堤的高處,能夠看見城堡腳下的“浮潛公園”。這是一個人造的沙灘,沙子都是從別處運來的。淺灘延伸進海裏,珊瑚礁一片片,把近海點綴得色彩斑斕。沙灘上躺滿了人,在烈日下暴曬。人人都有條紋大毛巾,遊輪發的。在“浮潛公園”裏可以參加各種水上活動:有水上摩托艇,皮劃艇,海釣,深海潛水和浮潛。有個活動叫“頭盔潛水”,就是每人頭上帶一個類似宇航員頭盔一樣的東西,密封的有氧氣,然後從梯子上下到十多英尺深的海底看魚,大家排成一排,摸著一根粗繩子前行。不會遊泳也行,玩了後頭發都是幹的,老頭老太也能玩。這樣的潛水比浮潛要過癮,能看到更多的海洋生物。我本來想參加這個項目,但聽說有個五十多歲的女遊客下水後一口氣沒上來心髒病發作丟了性命,就不敢貿然行事了。

16 水上摩托隊


17 浮潛看魚


18 駕駛賽格威遊覽古要塞

百慕大有近百分之五十多的人口是黑人,白人百分之三十多,其餘是其他種族或混血。白人中祖上是葡萄牙人的占比例最大,黑人的祖上大多來自加勒比。多種族裔雜居使得島上的文化生活也很豐富多彩。夏天的傍晚,漢密爾頓或者皇家海軍船塢一帶經常有節慶活動。我們有一天晚上回遊輪時,在港口看到一班跳“岡搏舞”的人馬正好駕到。“岡搏舞”(Gombey Dance)是一種用鋼鼓擊拍伴奏,節奏感很強的黑人舞蹈,在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地區很流行。當這些身著鮮豔服飾的岡搏舞者從車上下來,立刻圍上來一群年輕姑娘要求合影,一派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景象。

19 岡搏舞的舞蹈隊


20 姑娘們拉著岡搏舞者留影


21 岡搏舞者


22 岡搏舞蹈隊的鼓手

晚餐前人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到遊輪的甲板上找個椅子坐下,麵對西麵的古堡,端一杯冷飲慢慢品味,看著夕陽紅紅的火球徐徐落到古堡後麵。回到餐廳晚餐,服務員把我們安排在東麵靠窗的座位,正好能看到長長的百慕大海灣。日落後,東麵的天空還殘留一絲玫瑰紅,天空幽幽地變暗變藍,再變成深藍,海灣沿岸亮起了點點燈火,像嵌在深色絨麵上一串珠鏈。

23 古堡夕陽


24 暮色中的古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