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公款吃喝文化

(2011-04-17 13:08:20) 下一個
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公款吃喝文化
來源:曆史揭秘

幹部食堂,顧名思義,就是官員吃飯的地方,又稱機關食堂,現在那一級政府都有。幹部們吃完飯,嘴巴一擦,走人,能發生什麽有趣的事?有的,古代幹部食堂就有,而且發生的事情,簡直妙趣橫生。

李世民的獨家發明

雖然早在秦漢時期,特別是西漢,朝廷出於對親近大臣“有烹飪之養”,也搞過“廩食太官”之類的恩惠(《漢書•貢禹傳》),畢竟沒有在大範圍普及。根據唐人崔元翰的《判曹食堂壁記》記載,唐太宗“克定天下,方勤於治”,決定延長每天朝會的時間,為了不讓參與的官員餓肚子,又以“聊備薄菲”為配套措施,由朝廷提供一頓免費的“工作早餐”,食堂就設在金鑾殿的廊廡下。因行之有效,備受歡迎。

不久,唐太宗又把自己的獨家發明推廣到京師其他官署和各級地方政府,成為定製。晚唐蔡詞立在《虔州孔目院食堂記》裏稱:“京百司至於天下郡府,有曹署者,則有公廚。”可見,唐朝三百年間,幹部食堂辦得還是有聲有色的。以後的各個朝代也均沿襲了這一製度。

名稱多,各衙門均有自己的叫法

古代的幹部食堂,標準的名稱叫“公廚”,但也有其他不同的稱呼。

天子請客,俗稱“天廚”。王梵誌詩雲:“仕人作官職,人中第一好。行即食天廚,坐時請月料。”說明凡一定品級以上的地方官員進京匯報工作,都可去“天廚”用餐。不在出席朝會範圍內的其他在京官吏,都在本部門公廚享用工作餐,稱“百司官廚”。

其中檔次最高的是宰相辦公的政事堂廚,簡稱“堂廚”。《唐會要》裏說,高宗時,宰相們曾以“政事堂供饌珍羹”為題開會討論削減夥食標準,有人反對說:“這頓豐盛的公餐,是皇上對中樞機務特別重視的表示。如果我們不稱職,就該自請辭職以讓賢能,不必以減削標準邀求虛名。”於是罷議。

各級地方政府及中央各有關部門的派駐機構,亦各有本署公廚,如“縣食堂”、“判曹食堂”、“孔目院食堂”、“節度使院食堂”等名目。另外,所有上述公廚在為官員們提供工作餐的同時,還要另辦專供吏員即一般科員或辦事員吃飯的食堂,稱“吏廚”或“佐史廚”、“府史廚”等。

功能多,有聯誼會的特點

有唐一代的典章製度,幾經更易,何以食堂製度能堅持始終?根據柳宗元的說法,主要是它的功能比較特殊。綜其要點有三。

一是讓平時各坐各的廳廨、各辦各的公事之大大小小的官員,借助會餐食堂,獲得一個和睦融洽的氛圍,“禮儀笑語,講義往複”,誰在吃飯時還能保證正兒八經的模樣?人際關係的改善,自然有利於共同治事職能的發揮,齊心協力把工作做好。

二是在此基礎上,增進各相關部門科室的聯絡,促進信息互通。坐機關者都有這樣的經驗,一件公事的辦理妥善與否,往往涉及同其他部門的配合(唐代官場術語叫“聯事者”),倘若全靠具文行移交換意見,勢必因公文旅行而降低行政效率。有了食堂,“凡聯事者,因於會食,遂以議政,比其同異,齊其疾徐”(《崔記》),協調認識提高功效的好處毋須贅言。

三是創造了一個集思廣益的群言堂形式,如《蔡記》所言,“事有疑,獄有冤,化未洽,弊未去,有善未彰,有惡未除,皆得以議之”,實際上就是將“聯事者”的效應擴大到對本單位所有工作的關心,提高整體意識。

總之,“(食)堂之作,不專在飲食,亦有政教之大端焉”。(《判曹食堂壁記》)

成語“哄堂大笑”的由來

在《因話錄》卷五中,有一長篇專述禦史台食堂會餐的情景,略謂每次吃完飯後,都要由一個知雜事的禦史(簡稱“雜端”)站起來,點名列舉某同事有何過錯,某同事有何失誤,違犯了機關內部紀律的哪一條。其時氣氛嚴肅,“皆絕言笑”,但有時批評者即“雜端”說著說著,自己忍不住笑了起來,結果滿座皆笑,“謂之烘堂”——哄堂大笑這句成語,就是出此典故。

看來,這些官員把幹部食堂當成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場所了,彼此間的芥蒂或意見,多半能在這種公眾性見證的氛圍中化解,這就是劉寬夫在《邠州節度使院新建食堂記》裏所雲“無麵從退言之誚,無躬厚薄責之嫌”的效果。

每人分餐而食,吃不完可以“兜著走”

據《唐六典》卷四所載,凡常參官員的“朝食”,都依品級高低訂有標準,如四至五品的標準是菜肴七盤,細米二升,麵二升三合,酒一升半,羊肉三分,其他若幹;六至九品的標準是菜肴五盤,白米二升,麵一升一合,油三勺等等。大家根據自己的品級各據一幾、席地而坐,由侍役舉案(托盤)分配菜肴。在趙炎看來,有些像成語“舉案齊眉”裏的意思。

由於實行分餐製,個人吃不完或者不想吃完的食品,可以自行帶走。《因話錄》卷三記,貞元初年,洛陽物價翔貴,一般人家舍不得吃好東西。河南府兵曹庚倬因有一頓午餐可享,每次都省下一份打包帶回去,給守寡在家的姐姐品嚐。起初,同事們多笑他寒酸,“後知之,鹹嘉歎”。

管理中的彎彎繞,簡直五花八門

由於幹部食堂的資金,除了皇帝搞的“天廚”之外,“百司官廚”和地方各幹部食堂都有自己的“小金庫”來負擔,所以,其中的油水是可想而知的。也就是說,誰能掌握和管理幹部食堂,誰就擁有了一條發財的門路。

首先是拿“小金庫”裏的錢去放貸生利息。所謂“月權其贏,羞膳以充”,實際上,一頓午餐根本吃不了這筆錢,剩下的錢,就由大家分,俗稱“夥食尾子”。柳宗元《唐故秘書少監陳公(京)行狀》中,有一段關於分配夥食尾子的故事,發生在陳京兼管集賢院食堂工作時,“始,禦府有食本錢,月權其贏以為膳;有餘,則學士與校理官頒分之。學士常受三倍,由公而殺其二”。可知,依品級高低決定數額,應是分配夥食尾子的慣例。那麽,誰負責分配,誰就能得到更多的實惠,在實際操作中難免存在不均勻的做法。

其次,管理者多吃多占現象嚴重。《舊唐書•竇軌傳》裏說,管理者“嚐遣奴就官廚取漿(飲料),既而悔之”,此為有權勢者把食堂當做自家食品櫃的實例。李翱撰盧士瓊墓誌銘中記載:舊例,河南府掾曹一級的官員(相當於科長)都可支取一份夥食補貼打到本司吏員食堂的賬上,讓跟隨上班聽候使喚的家僮一人在吏員食堂的廚房裏搭夥吃飯,而分管食堂的司錄參軍則享有特權,讓自己的三四個家僮在官員食堂的廚房裏搭夥吃飯,不隻損害了大家的利益,而且仗著主人是廚房的頂頭上司,“侵擾廚吏,弊日益長”。

出於“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考慮,一般機關首長均把幹部食堂承包權交給自己親近的人,這種人在曆史上叫“長隨”。清人所著《長隨論》中,設有一節《司管廚事論》,專門傳授管理幹部食堂的訣竅,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找來看看。

為了一頓飯,就餐者往往風雨無阻

或許是家裏窮,或許是幹部食堂夥食確實好,古代不少官員很在乎這頓飯的。

清朝崇彝在《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中有一段回憶,頗為有趣。光緒時,作者在京師都察院供職。照慣例,“每夏季改早衙”,食堂裏的午餐供應也改成早餐。院中有位吏科給事中陳應禧,“每日必到署,雖陰雨,持傘涉水,無不到者,其實為早餐也”。七月初的一天,作者值夜班,早晨起來,“大雨如繩,司中無人”,暗忖這位陳禦史大約也不會來了,豈知茶役走來說:“開飯否?後堂陳老爺待之已久,專候老爺同餐!”

幹部食堂製度在明朝走過一段彎路,曾經被最“摳門”的朱元璋取消過。明人餘繼登《典故紀聞》卷五中,有一段“洪武間,朝參官皆賜食”的記載,又稱“至(洪武)二十八年十月,以供給為難,始罷之”。國家財政緊張到了這種地步,連官員的一頓工作餐也管不起了,朱元璋實在不容易啊。好在朱棣上台後,又恢複了幹部食堂製度。

清朝的幹部食堂最豪華,特別是在嘴巴饞、求口福之乾隆皇帝當道的年代,上行下效,那些生財有道、“效益”極高的單位,幹部食堂可與五星級餐廳相媲美。據《水窗春囈》介紹,當時各地河務機構的食堂,“其肴饌則客至自辰至夜半不罷不止,小碗可至百數十者。廚中煤爐數十具,一人專司一肴,目不旁及”。小碗就有一百多,那麽,大碗則更多,滿漢全席恐怕就是這個時候形成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