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佛經:古印度人集體創作,雜亂愚昧,落後迷信

(2011-09-05 13:44:01) 下一個
佛教起源於約2500年前的印度地區,當時當地還沒有文字的記載方式。因印度河文明毀滅後,落後的雅利安人隻有口頭相傳的作品。再次出現文字約在列國時代之初,流傳至今的最古文字是阿育王(約200BC)所刻的銘文。所以,佛教的原始傳播方式是靠口傳。先是佛陀傳講給他身邊跟隨的人聽。佛陀死後,就靠他的弟子用口傳的方式,把從佛陀那聽來的再傳給別人。

佛經最初的幾次結集,就是由佛弟子口誦出經文,然後大眾一起合誦。連最權威的《阿含經》也是經過師徒口傳的形式流傳,最初並沒有文字的記載。由於專恃於諳誦而不著竹帛,所以意義難免出現錯誤。相傳佛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到一個竹林,聽到一個比丘正在誦《法句偈》中的“若人生百歲,不見水老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就告訴他:“這不是佛語,原文應該是‘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比丘因語音相近,將“生滅法”念成了“水老鶴”,意義大相徑庭。而那時佛陀死還沒多久,佛經竟然錯到這種程度了。

羅傑·菲德勒(RogerFidler),美國Colorado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的駐校專家,在他的專著《媒介形態變化:認識新媒介》(Mediamorphosis:UnderstandingNewMedia)一書中說到:“當故事從一個族群傳遞到另一個族群或是代代相傳時,他們勢必丟失了許多他們原有的意思和來龍去脈,最終變得不可理解或成了隱喻。”,也就是說,口口相傳在穿越時空時是不穩定和不可靠的。

佛陀死後四五百年,印度佛教四分五裂,不斷分化,最後形成二十派。雖然他們都尊奉《阿含經》,但由於口傳的原故,不可避免的,各派的阿含經已各不相同了。一直到了大約在公元前1世紀之後,《阿含經》才被書寫成文,到公元7世紀時,還存在上座部、大眾部、正量部、化地部、飲光部、法藏部、有部的七種不同梵文本。而口頭傳承佛經的傳統仍長久地保留著,如到中國傳教的一些印度、西域僧人仍能整部地誦讀經律,然後由人寫成梵文,再譯成漢文。

現代傳播學理論認為,人們在接受信息傳播時,其信任程度與傳播層次成反比。信息轉述層次越多,其信息損失或變形越嚴重,可信性就越差;傳遞層次越少,可靠性強,可信性也越強。從佛經的傳播途徑來看,連最重要的阿含經,都是經過了口口相傳四五百年後才成文字的,其間已經過了5-6代人,幾百幾千個人的口。毫無疑問的,原本的信息早已嚴重損失或變形了,其可信性已是極差了。雖然,經裏處處寫“佛說”,而事實上,是不是真的佛說的?是不是佛說的原話?都將永遠是個謎了!

所以,以其說佛經是佛說的,還不如說是落後迷信的古印度人群體的“創作”。他們在口傳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再加上自己的解釋和理解,添油加醋,加醬加料,歪曲篡改。幾百年後,就集體創作出了這一本又一本的佛經,裏麵充滿了當初印度的種種迷信傳說,雜亂無章,矛盾叢生,處處可見古時人的無知猜想和愚昧思想。可悲的是,這些佛經越混亂難懂,越是讓無知的人著迷,竟讓一代又一代無知愚昧的佛徒們,捧為最圓滿深奧的真理,而如癡如醉,成了他們麵對生死和人生痛苦時的麻醉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