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倫隨筆:處女選民有權不用

(2010-04-21 13:50:58) 下一個
英倫隨筆:處女選民有權不用
BBC中文網


薩頓小鎮青少年展開動物遊擊戰宣傳投票重要性。

我從來沒有投過票,在中國的時候沒機會;到了英國,不入籍等於被“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4月20日是英國大選選民登記的截止日期。據統計,從2005年上屆大選以來,大約有四百萬年輕人首次獲得了投票權。

小姑的兩個孩子分別為19歲和21歲,都是“處女選民”。複活節聚會,說起他們將怎樣行使嶄新的投票權,老二翻翻白眼,回答一聲“whatev”(愛誰誰)。有不知趣的大人繼續追問,得到一句更加肯定的“WHAT EVAH”!老大更加成熟,說現在要考試、打工,還要Party,沒時間看報紙、聽廣播。不知道一個黨和另一個黨有什麽區別,投票不也是瞎子摸象?還是別浪費時間了。

自古至今,為了爭取投票權,前輩們流過血、流過淚、甚至付出過生命。現在的孩子,寧願打電話選秀、而不去投票站選相,引來諸多悲觀慨歎。

一提政治就關機
4月13日,倫敦西南小鎮薩頓火車站外,一群帶著豬、羊等動物麵具的年輕人向過往的路人、特別是學生模樣的人派發傳單。傳單上寫著,“別投票!投票不過隻能改變你的一生”。

這可不是一場無政府主義的鬧劇,而是青少年利用自己的節假日發動的一場遊擊戰。目的是鼓勵處女選民趕緊注冊,一定別忘了投票。

16歲的小姑娘米拉雖然沒有投票權,臉上還帶著一幅豬頭麵具,但說起話來卻是有板有眼、感情誠摯。

米拉說,現在,多數年輕人一聽“政治”兩字就立刻“關機”成了一個大問題。米拉希望,他們的遊擊戰給那些對大選漠不關心的處女選民帶來“足夠的震懾”,讓他們認識到投票的重要性以及大選結果將直接影響自己的生活。

“堅決不投票”



處女選民不投票到底有多嚴重呢?英國選舉監督機構“選舉委員會”3月初公布的數字顯示,當時,年齡在17-24歲的年輕人中56%還沒有注冊。

4月16日,BBC針對年輕人的新聞時事節目“新聞撞擊”(Newsbeat)公布的有關處女選民的調查報告顯示,18-22歲的選民中,隻有三分之一(33%)表示“肯定會投票”,遠遠低於預期的65%的全民投票率。受訪者中更有11%表示“堅決不會去投票”。

回顧曆史,2005年大選全國平均投票率為61%,年齡在65以上的人投票率超過75%,而18-24歲的選民投票率隻有37%。與2001年大選相比又下降了兩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預測,國會議員“報銷門”醜聞導致政客在選民中信任度大幅下跌,本屆大選,年輕人的政治熱情可能會進一步降溫。

“新聞撞擊”的調查證實,受訪者中40%表示,對政客的信任程度與前一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中一半將其歸咎於報銷門。

“投票也沒用”



問起年輕人不投票的原因,接受BBC調查的人中44%表示是因為“不感興趣”,13%表示“根本不想投票”,5%是因為對政客“缺乏信任”。

薩爾福德(Salford)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吉姆·紐維爾(J Newell)認為,年輕人不投票並不是因為懶惰或是頭腦混亂,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對政治看法消極,覺得政客從來也不認真聽取年輕人的觀點;二是覺得自己缺乏影響力,叫得聲再大,也沒人聽得進去;第三是因為缺乏政治常識,不知道從哪下手。

處女選民夏洛特·斯科瑟恩(C Scothern)正在熱切地等待著行使自己的投票權。對於同齡人懶得投票,她解釋說,現在這批新選民從懂事以來一直就是工黨執政,更有可能認為,投不投票無所謂。

紐維爾教授說,年紀大的人投票踴躍其實很好解釋。年紀越大,人生的負擔、責任越重。按揭、養老、醫療、教育、稅收等方方麵麵政策的改變,都會直接影響到生活質量,因此會更加關注大選的結果。

裝嫩扮酷被識破
年輕人對政治不感冒,也不能全怪政客沒努力。英國許多大牌政客都曾下苦功夫,提升在青少年心中的魅力。保守黨前黨魁黑格戴棒球帽裝嫩;前首相布萊爾彈吉他、踢足球扮酷;現任首相布朗聲稱愛聽“北極猴”……但是,黑格的棒球帽、布朗的北極猴先後都成了笑柄。

最近,政客猛上社交網站與年輕人套近乎。100多個議員開微博,布朗頻繁使用視頻網站。但是,他們的“居心叵測”似乎也已經被識破。“政治之家”網站不久前公布的數字說,18-29歲的年輕人中,將近三分之二認為,微博、臉譜的競選作用“被誇大”,在這裏搞政治辯論“毫無意義”;隻有9%的人認為,政客們也許“能在這兒收到一點成效”。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這屆大選將是英國多年以來最勢均力敵、最難分勝負的一次。受美國總統奧巴馬成功獲取大批年輕人支持的鼓舞,英國政客也將絕望地搶拉處女選票。

處女選民的投票動向

33% 肯定投票 11% 肯定不投票
64% 認為經濟 就業機會是關鍵議題
40% 對政客的信任度下降
不投票的原因
44% 沒興趣 13% 不想投票 5% 不信任政客
來源 :BBC 民意調查
他們的任務十分艱巨。慈善機構“兒童協會”3月初所作的一項調查顯示,11-25歲的年輕人中,隻有8%相信政客“在乎年輕人的觀點”;隻有可憐的4%相信政客“把年輕人的利益掛在心頭”。

BBC第三電視頻道的專題節目最近訪問了大批處女選民,主持人得出的結論是,年輕人最看不慣政客擺出自以為是、高人一頭的派頭,動不動就給人上課;最不希望政客給年輕人生硬的分類、定性;最希望聽到的與自己真正有關、有一說一的大實話。

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可能都知道,想動員他們幹點不願意幹的事有多難。

斯克拉斯克萊德大學的約翰·科蒂斯(J Curtice)教授警告說,各政黨必須現實地評估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說服年輕人。影響個人政治意願的許多因素,比如說買房貸款、撫養後代、婚姻、納稅等,說給剛滿18歲的人聽,肯定會被當作耳旁風。

(蘇平 2010年4月20日 倫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