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爹劄記

引領孩子走當行的路,與孩子共同成長
正文

(2)安全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

(2010-03-22 11:02:21) 下一個

在我們的期待中,孩子選擇了他中意的日子來到了人間。一切對初來乍到的他而言都是那麽的陌生。作為父母要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孩子盡快地適應這個全新的環境,讓他有安全感。千萬不要認為小孩子不懂事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每次我和別人分享關於孩子(尤其是新生兒)的心理健康時都特怕別人笑話,也確實常被人笑話。老話兒說:三歲看老。這話很有道理。孩子的個性有一部分是天生的,另一部分是在三歲(或六歲,總之很早)以前就被塑造成型了。

 

安全感是塑造孩子健全性格和人品的基礎。想象一下一個成年人突然孤身一人進入一個全新的環境中,他最需要的是什麽?安全感。沒有安全感他會怎麽樣呢?

1)緊緊抓住使自己感覺到安全的東西,小孩子可能表現為粘人,吃手,總抱著個毛絨玩具或小被子等。

2)呆在自己認為安全的地方不願離開,小孩子的表現可能會是不合群,不願作新的嚐試。

3)攻擊一切似乎對自己有威脅的目標(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這樣的小孩子會表現得很有攻擊性,欺負其他小朋友。

4)等等等等…,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有各種各樣的表現。

 

曾經以為兒童心理學是一門極高的學問,那些心理學家能把不會說話的小孩子的心理分析得清清楚楚。等自己有了孩子以後發現,原來小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的心理是不難明白的。隻要用心,每位父母都能做到。關鍵是不要把孩子當成是什麽都不懂,什麽都不在乎。要把他們當一個完整的人對待。下麵給兩個書上學到的培養新生兒安全感的方法:

1)在孩子大哭五分鍾之內,一定要有人出現在他麵前。這樣他就會知道,當他有需要的時候,就會有人來幫助他。當孩子有了安全感以後,他就不會經常大哭了。隻是在有需要的時候哭。

2)在和醒著的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如果想要離開,一定要告訴孩子並當著孩子的麵離開。否則孩子發現身邊的人突然不見了會害怕的。

 

孩子長大了,能爬了。出於本能,他開始探索更廣闊的世界。這時我們作父母的就要為他提供一個安全的場所,讓他自由地去探索。而不要有人經常突然介入打斷他的探索過程,“別動電線!”或“髒!別放嘴裏!!”。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正在一個陌生的環境裏探索,突然有人衝出來說“這兒不能去!“或”那兒不能碰!!“。那麽你會作何反應呢?是否會覺得這裏不安全而不敢到處亂走了呢?還是出於好奇而非要去那兒碰一碰呢?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小孩子也是同樣。他可能會覺得不安全而不願再探索了,那麽他的探索精神就在不知不覺中被抑製了。如果他非要抓電線,或是把髒東西放到嘴裏嚐嚐(小孩子在一定的年齡段是用舌頭來感受新鮮事物的)。那麽一場沒有必要的衝突就會不可避免地爆發了。衝突的結果無非以下幾種:

1)孩子全敗,大哭抗議,無效。幼小心靈受到創傷。

2)抗議有效,父母拿來好吃的來安慰。孩子由此體會到了哭的作用。

3)孩子全勝,父母將插頭拔下來讓孩子玩兒電線。其結果不僅是讓孩子覺得父母禁止的事情是仍然可以作的(為日後建立父母的權威設下了極大的障礙),而且讓孩子認為電線是可以玩兒的(埋下更大的安全隱患)。

 

在國外,大多數家庭都選擇要兩個以上的孩子。當舉家企盼新成員到來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老”成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老”成員知道,無論家裏將要有多少個孩子,爸爸媽媽對他的愛永遠不會減少。而且還要告訴孩子,今後雖然要和弟弟妹妹分享玩具,分享爸爸媽媽的時間,但在爸爸媽媽的心中,他的位置永遠不變。一切的根本就是讓孩子有安全感,知道自己不會因為新成員的到來而失去爸爸媽媽的愛。

 

總之,從孩子一出生起,就要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而且完整的人對待。用愛來養育孩子。在滿足他生理需求的同時,也要滿足他的心理需求。

 

安全感是孩子今後發展健全的性格和人品的基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zacao 回複 悄悄話 是的.先進國家專職媽媽多也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感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