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談

原創或轉帖,天下大事、國家大事、社會百態、個人小事,以供賞閱,以文會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老記者:習近平成為最高領導人絕非偶然(圖)

(2015-02-23 12:09:54) 下一個

  趙德潤,一位新華社河北分社的記者,31年前,他曾采訪過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的習近平,他指出習近平成為最高領導人絕非偶然。以專門挖掘與習近平有關新聞消息出名的“學習小組”,近日爆料了二人交往的這段往事。

  公開資料顯示,1982年仲春時節,在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的習近平,放棄北京的優越條件,來到正定縣任縣委副書記。當時的正定縣是一個有名的“高產窮縣”,1981年人均收入不到150元。

  趙德潤提到,第一次見到習近平,我就很有好感。一見麵,非常隨和,講話不緊不慢,實實在在。我們采訪接觸過很多縣委書記,他在其中很突出的特點是,有思想又很真誠。
 

 

  趙德潤稱,習近平成為黨的領袖和國家最高領導人不是偶然的。從正定的政治起點,到他以後在福建17年的曆練,都不是完全一帆風順的,也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可是,他的胸懷非常開闊,非常善於團結人,團結各種不同意見的人,特別是能夠寬容犯過錯誤、甚至傷害過自己的人,這個一般人做不到。

  翻開當年采訪習近平談話記錄,沒有空話套話,沒有穿靴戴帽,沒有嘩眾取寵。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語言,深入淺出,實事求是,平平實實。他的思想和做法無疑是符合中央精神的,但具體做法都是從實際出發有自己的創造,盡管上麵領導不一定都很欣賞這些做法。

  趙德潤最後提到,你要了解習近平為什麽有擔當,就要了解他所受過的磨難和曆練。他的父親習仲勳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19歲領導兩當兵變,21歲就是陝甘邊區主席,32歲任西北局書記,毛澤東稱讚他是“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任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期間,曾分管參事室、文史館工作。後來受到陷害,經曆了很不公正的待遇。習近平9歲的時候,家裏就遇到磨難。他從少年時起所受的苦難,包括16歲到延安梁家河插隊一插就是7年的經曆,對了解社會、了解人民、磨練意誌,打下了堅實的根基。他以寬廣的胸懷化解了,這些磨難就變成財富,這筆財富堪稱“金不換”。

  附“學習小組”整理的文稿

  一 緣起

  那天,“學習小組”組長給我發短信,問《正定翻身記》是不是我寫的。我回短信說:“有此文,有此事。”

  我的采訪筆記還在。他提到,寫《正定翻身記》時是1984年,那時我是新華社河北分社的記者。當時正是撥亂反正的年代,在省裏我就聽說,正定來了一個年輕的縣委書記習近平,而且是從中央機關下來,很有思想,很快使正定的麵貌發生了變化。

  正定作為高產窮縣我是知道的。那個時候高產窮縣很難受,為了維持高產,盲目加大水肥投入,最後農民很窮,交了征購糧,口糧都不夠吃,還要去外縣買高價糧。這都是受了“以糧為綱”這種左的思想束縛。

  我是怎麽知道這事的呢?很多渠道都在傳,在省裏一次會議上,石家莊市委書記賈然說習近平到正定確實變化不小。我最感興趣的是,他在當地轉換思想後,工副業和多種經營上去了,棉花、瓜菜等產量增加了,農民生活改善了,為什麽糧食產量卻沒掉下來?

  我給正定朋友高培琦(就是《正定翻身記》第二作者,身份為縣報道組長)打電話,他說得更為具體。於是1984年4月17日的下午我去了正定。

  第一次見到習近平,我就很有好感。一見麵,非常隨和,講話不緊不慢,實實在在。我們采訪接觸過很多縣委書記,他在其中很突出的特點是,有思想又很真誠。

  4月17日那次見麵很短,他讓我先下去看一看。近平同誌把他自己坐的北京吉普車,就是以前那種草綠色的老吉普,讓給我們坐。他的司機雷小群拉著我和高培琦一路下去。

  我對習近平真正深入的采訪是在4月19日,那次談話印象非常深刻,筆記到現在我還保留著。

  我們是在他辦公室裏見麵談話的。辦公室很簡陋,實際情況就跟網上那個很有名、很普通的照片一樣。他當時抽荷花牌香煙,農民也吸那個煙,當地產的。當時也有貴一些的煙,但是他隻吸荷花煙。

  二 談話

  那次談話奠定了這篇文章的思想基礎。

  習近平同誌跟我談了他的思想,給我的感覺,他善於從大處著眼。他沒有隻從正定思考問題,他把這個縣的發展和全國聯係起來了。一開始談的就是解放思想,他說一個縣如果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明、路數不清、精神不振,什麽都幹不成,這是他的開場白。

  他說如果沒有一個長遠的規劃,走一步看一步,或者上麵說一說下麵動一動,那不行。一定要有思路,要有規劃,要有長遠考慮,不能隻看眼前。

  他說要科學決策,真正摸清正定經濟的發展規律,從根本上解決一些幹部的盲目性,改變過去盲人騎瞎馬、朝令夕改帶來的反複和隨意性。要通過立法,提出更嚴格、更科學的根據,形成十到十五年的遠景規劃。然後再考慮當前做什麽。

  近平同誌把正定和全國聯係起來,是有很深的思考的。他提出建立顧問團,取得智力支持,所以華羅庚、於光遠這些大學問家都是正定這個小縣城的顧問。他是從北京來的,有自己的人脈,他把這些一流的人才請到了縣城裏,這個舉動有些不同凡響,那時還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

  他講“專家教授是大樹,背靠大樹好乘涼”,我很受觸動,所以做成了小標題。他說我們當然要在本地培養自己的人才,但是我們的小樹還沒長起來,就要先“借一借大樹的蔭涼”。在正定發展中,“大樹的蔭涼”起到了實實在在的作用。他始終把正定放在全國的背景下考慮,要求重視信息收集,加強對外協作。涉及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江蘇,也包括山西、內蒙。既請人來,也把人派出去。

  我們也就此深入談了教育和人才問題。

  他主張,正定培養的學生應該大部分回鄉參與當地的生產,得心應手地去搞商品生產。他提出既要培養大學生,也要培養職業人才,而正定應該更重視培養初級、中級技術人才,這個觀點在今天看也不落後。那時他在正定已經工作了兩年多,有了很多的觀察思考。他的教育理念我覺得很先進。

  他提出要鼓勵私人辦學。當時正定有個藝文齋,還有個同仁學校,都是私立學校,他說應該大力鼓勵這些私人辦學,這樣國家不用拿錢,人才也能培養起來。這些都是基礎教育或者職業教育,縣裏麵發展商品經濟、工副業生產等,急需這樣的人才。

  關於如何發展,他的想法也很超前。

  我們談到了發展旅遊。正定有個大佛寺,他專門研究過,發現這裏的龍藏寺碑是隋代的,曆代文人多次吟詠,在書法史、碑刻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南北朝時期的臨濟寺早於大佛寺46年,是臨濟宗的祖庭,在佛教界具有極高的地位。那還是改革開放初期,他就有魄力撥款修大佛寺、恢複臨濟寺。他說我花錢維護這些國寶,是在擴大旅遊資源。城裏人拿錢買雅興,正定人增加了收入。

  那時北京說要拍紅樓夢,他就想到把劇組的外景地弄到正定來,再花點錢,去找各方麵的支持,建成永久性的榮國府、寧國府,留下一景。我稿子裏為啥沒寫,是因為那時候還在籌款,還沒有建成。1987版的紅樓夢,很多場景都是在正定的榮寧二府拍攝的。

  關於正定的優勢,習近平也想得很清楚。

  他說,正定南部、西部緊挨著省會石家莊,有29公裏的邊界線。縣城離市區15公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城就要“吃城”。“為城裏人服務,掏城裏人腰包”,這是他說的話。文章裏的二十字經其實也是他總結的,“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應其所變”,就是這個意思。

  近平同誌告訴我,瓜果蔬菜甚至掃地的笤帚,城裏人不生產,我生產啊!正定境內滹沱河、老磁河還有18萬畝河灘地,我們建防護林帶,大戶承包在河灘地搞糧果間作,山羊、奶牛、肉牛養殖。潛力大得很。

  習近平認為,於光遠提出的“半城郊型經濟”,符合正定毗鄰省會的實際,為正定經濟發展戰略的製定發揮了作用。

  三 激情

  被近平同誌的激情所感染,我在正定前前後後采訪了20多天,最後稿子也是一氣嗬成。幹事業要有激情,記者寫稿子同樣要有激情。和習近平交談以後,我們有時候去他辦公室,有時候他去招待所看我們,參加我們的討論。習近平希望我們到下麵多看看,不光看先進,也要看後進、看缺點,隨便和老百姓聊。他想讓我們看到全貌,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到一些鄉鎮和農戶裏走一走,村莊的變化,農民的變化進一步感染了我,離石家莊不過15裏,不回家了!我非要把正定的改革寫出來不可。

  我習慣於在采訪的地方寫稿。因為回去後有各種幹擾,而且激情會“衰減”。正像他囑咐縣委書記們不要太熬夜,當初也囑咐我們注意休息。醞釀和寫作過程中習近平至少去了三次,一進屋就擺擺手說“別累著別累著,休息會兒!”(學習小組注:說到這裏,趙德潤略起身揮了揮手,仿若當年場景),然後就跟我們聊一會兒,這種聊天經常碰出火花,有思想火花,也有語言火花。

  吃過晚飯,高培琦陪我到正定西城牆上散步,月朗星稀,下邊一片莊稼地。城牆上思考的提綱就基本是最後文章的結構。一開始,題目叫“正定經濟的新戰略”,5000多字的通訊送到到人民日報後,編輯希望再簡練些,稿子壓縮到2100字,題目改為《正定翻身記》。

  其實文章裏習近平雖然隻出現過兩次,但很多話都是他說的,考慮到文章裏一個人的名字不能出現太多,很多他講的話借“縣裏的同誌說”講了出來。

  比如一些農民反映,沒想到兩年時間領導就把高產窮縣的一盤死棋走活了。縣裏的幹部則說,是胡耀邦同誌的指示幫我們打開了思路。

  這話其實是他講的。

  現在稿裏很多活潑的語言,“為城市服務,掏城市腰包”,“靠城‘吃城’”等,都是他的原話。

  當時新華分社掛兩塊牌子,“新華社河北分社”和“人民日報河北記者站”,新華社發通稿署名“新華社記者”,給人民日報發專稿就寫“本報記者”。穆青、馮健、周原寫焦裕祿通訊也先發人民日報專稿,署名“本報記者”。所以我在稿子裏,也是“本報記者”。

  習近平這一年12月份自己寫了一篇文章,《中青年幹部要尊老》,也是登在了人民日報。當時在縣委書記中是不多見的。

  那時人民日報沒有現在這麽多版麵,拿出二版那麽大一個位置,一個縣給了2000多字篇的幅,已屬不錯。但是我老覺得有些遺憾,因為全文版有更多更豐富的材料,所以在我的作品選裏,收入了5000多字的全文版,這裏麵有更多的細節。

  我原來並不知道《正定翻身記》是人民日報上第一篇有關習近平的報道,“學習小組”搜索後發了微信我才知曉。正定是習近平的政治起點。在這裏我見證並記錄了他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執政為民,見證並記錄了他怎樣帶領一個縣走出翻身路。這是我記者生涯的一個榮幸。

  30多年前,他領導一個縣,想的走出高產窮縣的困境,讓人民過上好日子;30多年後,他領導一個國家,想的是“兩個一百年”,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夙夜在公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為之不懈奮鬥。

  四 情義

  采訪習近平那年,他31歲,我38歲。

  我跟近平同誌的經曆有一點相似,都插過隊。不同的是他插隊時間長,吃得苦多。我是北大畢業後就到河北臨西縣插隊,一年後到縣委報道組,兩年後到邢台日報,畢業後第六年就到了新華社河北分社。我在河北分社10年,1985年調到河南分社,近平同誌也離開了河北,他去了廈門。

  雖然此後再沒有以記者身份采訪他,但卻有了觀察他的另一個角度:近平同誌是一個講感情、不忘舊的人。

  我不過是寫了篇文章,這是做記者的本職。但近平同誌一直把我當成朋友。他在福建任省長時,過年先把賀卡寄來,我趕緊回複。

  他到了浙江當上一把手,到新華分社去走訪,說我跟你們新華社有緣分,年輕時候就有一個記者朋友叫趙德潤。分社的同誌很高興,趕緊打電話告訴我。

  2006年8月我到杭州,習近平同誌剛從溫州組織抗災救災回來,就和我見麵。西湖邊他和我有一次長談,從災情談到省情,談到他的經曆,從河北到福建,再到浙江,種種曆練和體會。相隔20年,從縣委書記到省委書記,地位變了,他談心、交心還是那樣真誠。

  後來他履新上海,到新華社上海分社講話,仍然說有個新華社朋友趙德潤。上海分社攝影部主任見到我,高興地介紹習書記講話的情景。

  我和習近平當初是君子之交,這種友誼的開端,是在他30歲出頭時。初次相交那種真誠、那種一塵不染的純真,我一直珍藏在心裏。

  習近平同誌成為黨的領袖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應該說不是偶然的。從正定的政治起點,到他以後在福建17年的曆練,都不是完全一帆風順的,也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可是,他的胸懷非常開闊,非常善於團結人,團結各種不同意見的人,特別是能夠寬容犯過錯誤、甚至傷害過自己的人,這個一般人做不到。

  五 擔當

  習近平是個有思想,有作為,有擔當的人,這是我30年前的觀察,也是今天的判斷。所謂有擔當,就是有思想、有作為必定有自己的創造、自己的主張,必定承擔一定的風險。

  翻開當年采訪習近平同誌談話記錄,沒有空話套話,沒有穿靴戴帽,沒有嘩眾取寵。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語言,深入淺出,實事求是,平平實實。他的思想和做法無疑是符合中央精神的,但具體做法都是從實際出發有自己的創造,盡管上麵領導不一定都很欣賞這些做法。

  習近平30年前就講到“改善農民生活的事情要優先”,正定1983年工農業總產值比1981年增長56%;糧食單產和總產都超過曆史最高水平;人均收入比1981年增長75%。農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超過了經濟增長的比例,他說到做到了。

  十八屆一中全會結束後,我坐在電視機前,看到新任總書記麵對中外記者,也通過實況轉播麵對全世界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就想到,實際上他在正定也是這個目標,他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這一屆中央,特別是總書記、總理實在不容易。黨和國家緊要關頭麵臨的問題“壓力山大”,經濟下行的壓力,艱巨的反腐壓力,加上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沒有擔當行嗎?處處都得有擔當!作家二月河寫過清朝的帝王係列,研究過封建王朝的興衰。他說曆朝曆代的反腐都沒有今天這樣動真格。我同意這個說法,這是一個事實。從嚴治黨治國治軍,才能重拾黨心軍心民心。一個個大老虎揭露出來,哪一個不讓人觸目驚心!不用編劇加工,實錄下來個個都是大片啊。鐵腕反腐的魄力是前所未有的。

  十八大後,習近平從山東曲阜開始,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一係列講話,如果說鐵腕反腐是開刀動手術,這就是吃中藥。參事室、文史館在陳進玉主持下,組織館內外文史專家編了一本《中華傳統美德一百句》,就是從曲阜講話中受到啟發。我們現在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書記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這也需要理論勇氣和理論擔當。

  你要了解習近平為什麽有擔當,就要了解他所受過的磨難和曆練。他的父親習仲勳同誌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19歲領導兩當兵變,21歲就是陝甘邊區主席,32歲任西北局書記,毛主席稱讚他是“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任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期間,曾分管參事室、文史館工作。後來受到陷害,經曆了很不公正的待遇。習近平9歲的時候,家裏就遇到磨難。他從少年時起所受的苦難,包括16

  歲到延安梁家河插隊一插就是7年的經曆,對了解社會、了解人民、磨練意誌,打下了堅實的根基。他以寬廣的胸懷化解了,這些磨難就變成財富,這筆財富堪稱“金不換”。

  《山海經·西山經》中講“其中多砥礪”,砥礪就是磨石。人生經過砥礪,就會意誌堅強,就會心胸開闊,就會有擔當。



閱讀詳情: 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15/02/23/347939.html#ixzz3SbJRMWCv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