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談

原創或轉帖,天下大事、國家大事、社會百態、個人小事,以供賞閱,以文會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學者觀點:冷戰中美國打贏蘇聯全靠中國幫助 轉折點是中越戰爭

(2015-02-23 12:05:38) 下一個


轉貼

中越戰爭——冷戰的轉折點

冷戰的轉折點其實就是1979年的中越戰爭,這場規模有限,時間短促,方式落後的戰爭當時雖然引起整個世界的震動,但不久就被人遺忘,沒人會想到從這一年開始,僅12年整個蘇聯東歐集團就徹底崩潰。而在此之前的34年裏,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想盡各種辦法削弱蘇聯,都收效甚微,蘇聯在1979年反而達到了其擴張的巔峰。

(一)中國在冷戰中的特殊作用

蘇聯在這麽短的時間戲劇性地崩潰,出乎所有人的預料,盡管蘇聯崩潰22年來各種各樣的評論層出不窮,已經發表的著作和政論文章可謂汗牛充棟,但其中的一個關鍵的因素卻論述不多,那就是中國在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集團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之間發生了戰略角色的轉換:中國從蘇聯名義上的盟國變成了美國事實上的盟友,而完成這一轉換的標致就是1979年的中越戰爭。

1945年以後的世界是美國和蘇聯分而治之的世界,但不論對美國還是蘇聯,中國的態度無疑都非常重要,中國在這個世界上的地位和份量不是美國和蘇聯以外的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替代的,不論中國加入蘇聯和美國的哪一方,另一方都會受不了。從1945年往後的40年裏,以蘇聯為首的東方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都有一些衛星國或小夥伴背叛,蘇聯方麵是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埃及等,美國方麵有古巴、法國、委內瑞拉、伊朗、尼加拉瓜等,這些衛星國或小夥伴要麽加入了對方的集團,要麽遊離於東西方之間,要麽重新又回到了主子的懷抱,但不管他們采取什麽措施,都沒有撼動蘇聯或美國的世界地位,也沒有影響冷戰的整個格局,這些國家的離開或加入對美蘇雙方來說都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中國就不同了,中國在冷戰的前期加入了蘇聯為首的東方,美國跟著就開始倒黴,險一險崩潰;中國在冷戰的後期脫離蘇聯又加入了美國為首的西方,蘇聯跟著也開始倒黴,最終走向了崩潰。

冷戰前期中蘇聯盟的標致是1950年2月毛澤東到莫斯科與斯大林簽定了同盟互助條約,中蘇正式成為盟國。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並沒有看出這一聯盟的危險性,他把中國仍當成南斯拉夫、波蘭那樣無足輕重的次要角色。同年6月,在沒有深思熟慮的情況下杜魯門貿然出兵朝鮮,4個月後中國也向朝鮮出兵,朝鮮於是成了中蘇共同對抗美國的戰場。以美國的力量當然不可能同時對付中蘇兩個巨人,盡管美國在朝鮮苦苦掙紮了3年,但最後還是力不從心,不得不跟明顯弱於自己的中國簽定了停戰協定,這對自詡為世界領袖的美國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

跌了跟鬥的美國並沒有認真吸取教訓,而是急於在別的地方重新找回麵子。那時的美國還沒有完全認識到自己力量的有限,所以12年後,即1965年,美國在越南又介入了一場跟中蘇的對抗。盡管中蘇當時已經公開決裂,但在越南共同對付美國這一大事上,卻是一心的。1965年時的蘇聯和中國當然跟1950年時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美國在越南遭到了比在朝鮮更大的失敗,不僅美國軍隊被迫全部撤走,而且親美的南越也被親華親蘇的北越整個吞並。

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是美國建國以來遭受的兩場最大的挫折,前者被世界公認為美國的失敗,後者更是美國自己都承認的失敗。1973年美國從越南撤軍時,美國的民心、士氣都跌到了曆史的最低穀,整個國家也處於分裂的邊緣。切膚之痛讓美國深切認識到不能再在以一敵二的劣勢環境中繼續硬挺,不然強大的美國一定會走向崩潰。中國是個不能小看的獨立對手,既然美國不能同時打倒兩個巨人,那就得想辦法把他們拆散,各個擊破。由於當時美國的主要威脅還是蘇聯,中國又跟蘇聯接壤,聯蘇擊華隻能讓蘇聯人得實惠,所以美國人經過考慮自然就選擇了聯華擊蘇。高傲的美國人於是放下架子開始向中國示好,而在此之前中蘇之間的分裂、論戰以及邊境武裝衝突也為美國戰略目標的轉移創造了契機,1972年2月,尼克鬆訪華,中美這對不共戴天的敵人開始化敵為友。

就在美國人向自己的既定目標一步步邁進時,蘇聯卻仍然執迷不悟。斯大林在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上跟羅斯福一樣沒把中國當回事兒,5年後他也不知道自己與毛澤東簽定了一項什麽樣的條約,那是蘇聯走向世界帝國的根基,蘇聯在冷戰期間所取得的種種優勢都跟中蘇同盟有關,所以蘇聯的世界戰略應該是千方百計地拉住中國這個最有份量的盟友,其它的事情都應給鞏固中蘇同盟讓位。但是斯大林卻把中國當成了一個不聽話的討厭跟班,連美國對英國那樣的尊重都沒有。斯大林之後的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也沒能跳出這種慣性思維的桎梏,仍然象對待南斯拉夫那樣對待中國,疏不知中國可不是南斯拉夫那樣的小國。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對中國的態度很可能是俄國人曆史上對中國滿清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極端蔑視的一種自然延續,這種態度美國同期的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肯尼迪、約翰遜多多少少也有,但是朝鮮戰爭後美國人的態度已經開始轉變,到了越南戰爭後期則徹底改變,重視和尊重起中國來,而這時的蘇聯人還是老樣子,1975年蘇聯人對中國的態度跟1945年時沒有什麽本質上的差別,而且直到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以前,蘇聯人還是不習慣美國以外的國家跟自己平起平坐。從美蘇對中國不同的認識和態度上,可以看出蘇聯人思想的頑固、思維的滯後和眼光的狹隘,以這樣的思想、思維和眼光當然不能引領世界,這也是蘇聯最終失去中國這個最重要的盟友,在冷戰中失敗的主要原因。

不過從20世紀70年代前半期的形勢講,蘇聯還有機會不陷入與中美對抗的泥潭,因為當時中蘇同盟條約的期限還沒有到期,尼克鬆訪華也沒有形成事實上的中美聯盟,雙方還處於初步的試探中,而且兩國內部都有強烈反對中美接近的聲音。不久尼克鬆因此深陷“水門”,而中國的“四人幫”也興風作浪,如果蘇聯人這時抓緊時間改變策略,完全可以避免以一敵二的戰略窘境。但就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鍵時刻,越南人的弄巧成拙卻讓蘇聯最後一絲希望化為泡影,而美國則暈頭轉向地接受了夢想成真的現實。

(二)越南的悲憤和夢想

越南緊鄰中國,是中南半島的大國,但是在亞洲隻能算中小國家,放到全世界這個範圍更是地地道道的小國。小國的戰略視野一般比較狹窄,對世界大局作用有限,但在特殊情況下也會產生問鼎世界政治的幻想。中國周邊的小國多多少少都有取代中國的夢想,一有機會就死抓住不放,而且不惜一切代價,敢冒任何風險。日本在19世紀70~90年代就曾經成功嚐試了一次,收獲頗為豐厚,不然這個遍布火山、經常地震的貧瘠島國現在誰知道它在哪兒?盡管日本人最後嚐到了原子彈爆炸的恐怖,但這並不能完全澆滅中國周邊小國的那個夢想。在日本人初次開始行動整整100年後,國土輪廓也呈長條S形,跟日本的輪廓極其相似的越南又開始了大膽的第二次嚐試。

對越南來說,在1975年時她似乎有這個本錢。畢竟她是人類曆史上連續打敗兩個強大的白人國家(法國和美國)的唯一有色人種國家,其中美國還是世界頭號強國,這一點日本人和中國人都沒做到。越南的戰爭努力沒有象日本那樣落了個亡國投降的下場,就是跟中國相比成就也遠遠超出——美軍在越南的傷亡人數是在朝鮮的2倍半還多(36萬/14萬),況且朝鮮美軍的傷亡有相當一部分還是朝鮮人民軍造成的。越南人在其最自豪的奠邊府戰役中全殲了1.6萬名白人正規軍,而中國人則沒有在一個地方圍殲5000人以上白人軍隊的戰例,其最自豪的上甘嶺戰役也不過是將白人擊敗趕走。所以,越南人信心十足地認為自己比中國人更勝一籌,她才是黃種人最優秀的代表。而當時的中國經過10年的內亂虛弱不堪,經濟凋弊,政局不穩,作為國家支柱的人民解放軍,更是深受政治掛帥的毒害,裝備、訓練廢弛,軍官隻會喊政治口號,士兵拿鋤頭比拿槍還熟練。越南的一些將軍利用當時的同盟關係到中國軍營實地觀察,回來後認為久經戰陣的越南士兵1個能頂中國30個。種種跡象表明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共產黨執政以來最容易被打倒的時期,取代中國別的國家不敢想,越南則認為時機千載難逢。盡管中國曾經在抗法與抗美戰爭中給予越南大量無私的援助,但取代中國這個前景實在誘人,最終還是戰勝了越南人的感恩心理。

越南的行徑在外人看來很有些背叛和忘恩負義的味道,但是站在越南的角度,卻另有一番悲憤的合理性。越南人在長期的戰爭中損失實在太大,從1945年~1975年的30年時間裏,超過500萬的越南人死於戰火,這麽慘重的代價讓越南人覺得應該得到補償。但是1972年2月的尼克鬆訪華卻讓越南人覺得自己成噸的鮮血都被中國人拿來跟美國作了交易。同年12月,尼克鬆的B-52幾乎將越南首都河內從地球上抹去,但是中國的表現卻並不給力,越南人被迫在來年的1月跟美國簽訂了巴黎協定,以承認越南南北繼續分裂來換取美國全部撤軍。巴黎協定讓越南人覺得自己第二次被出賣了,他們沒有忘記,1954年奠邊府大捷以後,也是由於中國人不支持越南乘勝追擊,越南才被迫接受了南北分裂的政治格局。1954年時的越南對中國還敢怒不敢言,但1973年他們已經有能力反抗了,不僅越南自身的實力今非昔比,中國在“文革”中糟糕而又荒唐的表現也讓越南覺得中國不配再來領導亞洲。同年3月29日,美軍全部撤走,越南統一的最大障礙被搬除,出於以往的教訓和當時中國萬分虛弱的現實,越南當然要嚐試一下在亞洲取代中國的戰略。

(三)周恩來的警覺和鄧小平的對策

越南取代中國的嚐試準確地說是從1974年開始的,當年中越邊界有了一些小的摩擦和糾紛,越南此舉是在試探中國的反應。不幸的是越南的舉動立即引起了中國的警覺,中國跟蘇聯不同,已經擁有了一批世界大腦級的戰略家,盡管有第一夫人江青的騷擾,老辣的周恩來還是很快就嗅出了越南想反叛的氣息。這個中國的克格勃頭子擁有遍及世界的情報網,而且運轉效率非常高,源源不斷給他提供各種準確的信息。周恩來根據他掌握的至今都沒有公開的一批高級間諜的情報,十分敏銳地覺察到越南人在走100年前日本人的老路:整整100年前的1874年,日本人冒險在台灣製造糾紛,試出了當時中國滿清政府虛弱和無能的本質,日本據此判斷自己的擴張挑釁不會招致中國大規模入侵的報複。第二年,即1875年,日本便出兵朝鮮,將自己的影響大膽地鍥入中國傳統的勢力範圍——朝鮮半島。10年後,即1884年,日本借中法戰爭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自己在朝鮮的地位。又過了10年,即1894年,日本更是以朝鮮為基地向中國全麵開戰,最終打敗中國取代了中國在亞洲的地位。以後中國遇到了什麽周恩來用不著去翻曆史書,中國在20世紀前半葉的悲慘遭遇使他準確判斷出越南象日本當年一樣,萌生了控製中南半島的野心,隻要中國不作為,越南統一後下一步就會把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一個個納入勢力範圍,這些國家在如狼似虎的越南軍隊麵前簡直綿羊不如。然後越南就可以以中南半島為基地,瞅準機會與蘇聯南北夾擊打敗中國,取代中國在亞洲的地位。盡管周恩來知道這隻是某些越南領導人頭腦中籠統的想法,他還不完全相信越南人真會付諸實施,但他清楚越南一旦有了這個非分的想法,全世界除了中國以外沒有誰還能阻止她,美國不會為中國火中取栗,蘇聯則巴不得越南這樣幹。周恩來跟越南人打了幾十年的交道,深知越南取代中國的野心被壓抑了千年之久,一但釋放會象日本那樣爆發出驚人的力量。周恩來不會忘記,1874年日本人開始向中國挑釁時,不光李鴻章,連日本的許多高官都認為是在找死,但是不受抑製的日本人為實現夢想爆發的能量實在驚人,20年後日本不僅沒有死,反而差點把中國弄死。曆史的教訓讓周恩來不敢象李鴻章那樣對越南不屑一顧,必須趕快采取措施澆滅越南人頭腦中不切實際的邪火,如果無動於衷,以後的代價中國恐怕承受不起。

當時還在內亂的中國沒有能力對越南斥諸武力,周恩來最初的策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首先,他想通過高層會晤把越南拉回來,重溫“同誌加兄弟”的舊夢,但很快發現這不過是中國方麵的一廂情願。周恩來於是故計重施,想象1954年奠邊府戰役後以及1972年尼克鬆轟炸河內時那樣,限止對越南的軍事援助,並停止推翻威脅胡誌明小道的柬埔寨親美政權,以此來逼越南回頭。從1974年開始,中國對越南的軍事援助不再那麽慷慨,並通過基辛格轉告美國,支持在柬埔寨建立一個非共產黨的政權。但是這些象大人威脅不聽話的小孩兒的辦法對越南已經不起作用,越南早已不把中國當成一個有權威的家長了,在陰謀被周恩來看穿後,更是直截了當地叫囂中國就是越南的“頭號敵人”。周恩來的舉措非但沒有震懾住越南,反而刺激越南加快了行動的步伐。

1975年3月,越南違背巴黎協定發動了統一南北的戰爭,這也是越南違背中國的意願第一次單獨進行的戰略性行動,具有極大的冒險性。可沒想到南越阮文紹政權的100多萬軍隊一仗未打就全麵崩潰,原計劃幾年的戰事,僅55天就大功告成,這麽快的速度使深陷“水門”的美國和深陷“文革”的中國都無力幹涉。超乎尋常的冒險成功進一步印證了越南擺脫中國,走自己道路的正確性。21年前奠邊府大捷後,黎筍就製定過長驅直入西貢,一舉統一南北的計劃。由於中國的阻撓,黎筍的計劃直到1975年才實施,它的成功一下子摧毀了中國人25年來在越南所做的一切。中國人1954年說的越南統一條件不成熟的話頓時成了謊言,中國在越南的聲譽一落千丈。看著北越坦克衝入南越總統府的新聞紀錄片,周恩來知道,越南已從聽話的孩童變成了危險的少年,不采取非常措施已經製止不了這個少年的叛逆心理了。

周恩來去逝前就越南問題給自己的接班人鄧小平交待了什麽不清楚,不過從後來的情況看,鄧小平對中越戰爭早有思想準備,不是他自己說的經過兩個月的考慮就下了決心,那兩個月很可能是鄧小平向中國的決策層講述他以前跟周恩來的密謀,並說服他們接受兩人早就決定的事情罷了。所以中越戰爭的決策應該是在1975年甚至是1974年,而不是中國人自己說的1978年底。中國的保密製度讓我們無從知道事實的真相,不過鄧小平很可能是4年以前甚至是5年以前就接受了周恩來中越早晚有一戰的教誨,不然1979年鄧小平不會那麽胸有成竹、從容不迫。中越戰爭是鄧小平一生命運的轉折點,因為鄧小平1977年複出時在中國的威望還不是很高,他真正在中國樹立權威是在中越戰爭以後,也可以說是越南人幫助鄧小平掌握了實權。中越戰爭在中國曆史上也是一個不能替代的重要拐點,打不打這一仗決定了以後100年甚至更長時間中國的命運,不妨作這樣的假設:如果1979年鄧小平沒有調軍隊打進越南,現在的中國周邊很可能出現第二個日本;再往前推100年,如果1879年日本吞並琉球時李鴻章也把戰火燒到了日本,現在的日本跟越南也不會有什麽兩樣。在威脅與挑釁麵前敢不敢作為,是中國在1979年走進光明、在1879年走進黑暗的關鍵。而在這個曆史的緊要關頭,鄧小平毅然決然幫助中國選擇了戰爭,這是鄧小平的幸事,也是中國的幸事,鄧小平跟中國因此前途都一片光明。然而,幾十年後回過頭來仔細想想,這麽有眼光的戰略決擇鄧小平不可能靈光一現就拍板,他不是幸運垂青的賭徒,也不是法眼通天的神仙,沒有長時間周密的思索和高人的不斷指點,鄧小平不可能作出這麽英明的決斷。所以,鄧小平4、5年以前就開始考慮要不要打中越戰爭?怎麽打?應該是可信的。

對越南來說,如果當時有頭腦清醒的大戰略家,就應該在鄧小平複出後就立即放棄對中國的挑釁,畢竟越南所處的時代和條件跟日本完全不同了,日本成功的前提是因為他們處於100年前,當時統治中國的還是個女人——慈禧太後,而100年後想統治中國的另一個太後級女人——江青,已經被鄧小平的密友葉劍英關進了監獄。1976年江青的倒台標誌著中越開戰的障礙已經消除,如果越南人象日本人那樣繼續挑釁,鄧小平絕對不會象李鴻章那樣無動於衷。當時的越南已經在中南半島出擊,所以中越之間對越南來說最好不打,即便打也是規模越小越好,時間越晚越好。反之,中越之間打一仗對中國有好處,而且規模越大越好,時間越早越好。如果越南這時候也有一個鄧小平式的人物,他一定會為越南作出明智的選擇。可惜的是越南培養不出鄧小平,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孩童般的幼稚上,許多事情隻有事後大量流血他們才知道危險。所以,小國培養不出世界級的大人物,也是中越戰爭必然爆發的一個客觀因素。

複出後的鄧小平對付越南的最初策略便是扶植紅色高棉,本來周恩來在世時並不想讓紅色高棉在柬埔寨掌權,因為紅色高棉的行為十分極端,周恩來不想讓它替代朗諾。但由於美國的軟弱,紅色高棉攻下金邊比越南人攻下西貢還要快。朗諾跟阮文紹兩個親美政權閃電般的垮台比1991年前後親蘇的東歐政權快得多,這種相似的情景不能不讓人浮想聯翩,如果當時沒有中國這樣的角色,美國用什麽辦法製止自己陣營裏即將發生的類似東歐巨變那樣的多米諾骨牌式的倒塌?柬埔寨、南越以後親美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能獨善其身嗎?本身就四分五裂的緬甸能安然無恙嗎?結論誰都不敢打保票的。但是鄧小平在波爾布特跟黎筍之間插了一杠子,就讓這道多米諾骨牌停止了連索倒塌。

波爾布特跟黎筍的反目成仇跟兩個人的性格有直接關係,但是鄧小平的火上澆油也是個不可或缺的因素,沒有鄧小平對波爾布特的煽風點火,越南跟柬埔寨不會那樣打得彼此頭破血流。不過,紅色高棉執政後的種族滅絕政策確實臭名昭著,所以鄧小平支持紅色高棉長期以來倍受詬病。但是作為一個大戰略家,鄧小平不能隻看眼前的殘忍而不顧眼後的恐怖。紅色高棉畢竟已經掌權,它跟中國之間隔著越南,幹掉它對中國來說不僅十分困難,就是幹掉了也隻能便宜越南。更重要的是紅色高棉奪取政權讓波爾布特發了瘋,而越南統一也讓黎筍發了瘋,對鄧小平來說,波爾布特瘋了還不可怕,黎筍瘋了才可怕,用瘋了的波爾布特牽製瘋了的黎筍,在當時條件下對中國來說是能夠選擇的上上策。

從1977年開始,柬越邊界發生了大量的流血衝突,其程度比同期中越邊界的凶狠100倍都不止!波爾布特把自己畸形變態的殘忍毫無保留地都用在了跟越南人的鬥狠上,難怪越南人到現在還說跟中國人打仗還不算殘酷,跟高棉人打仗才殘酷。對於這些衝突,越南人說是紅色高棉受了中國的挑唆,紅色高棉說是在反抗越南吞並柬埔寨的企圖。雙方的觀點都沒錯,但那都是站在各自狹隘的立場上作出的,很難分清孰是孰非,從更高層次的簡單層麵看,這場衝突其實就是一個野蠻而又衝動的孩子(紅色高棉)不想聽另一個自命不凡的少年(越南)的脅迫,在旁邊一個成人(中國)的鼓勵下,衝上去與少年搏鬥,而那個成人覺得那個少年很不聽話,也想教訓教訓他。

國際紛爭其實就是這麽簡單而又殘酷,小國好歹有一點非分的企圖,不是被大國抑製就是被大國利用。1977年中國對越南的援助已大為減少,相反,對紅色高棉的援助不減反增,越南人突然發現沒有了中國的援助自己對付不了紅色高棉。他們忘了自己對法、對美的戰爭機器基本上都是由中國人提供和開動的,蘇聯人隻是到了對美戰爭的後期才開始發揮作用,但在1978年以前還沒能替代中國在越南的位置。與朝鮮戰爭中中國軍隊的獨立性完全不同,越南士兵從上到下所有的穿戴和裝備,整個軍隊的運轉,包括糧食彈藥油料的供應,後勤組織,戰場通訊,醫療救護,戰略戰術的規劃,甚至連大的戰役指揮都得仰仗中國人,越南人隻是不停地用鮮血給這部機器潤滑罷了。這個裏裏外外、從硬件到軟件都靠別人組裝起來的戰爭機器當然不可能圍著越南的意誌轉,中國人想讓它轉它就能轉,想讓它停它就得停,這是周恩來以前控製越南屢試不爽的緊箍咒,也是黎筍一直忌恨中國人的根本原因。這樣的機器越南用來對付法國人、美國人當然高效運轉,一但用來對付紅色高棉,立即就被掐了電源。

鄧小平這一對紅色高棉不斷輸血打氣,對越南死掐脖子、釜底抽薪的戰略實在陰狠損毒!越南開始為自己的夢想付出慘重的代價:在沒有中國鼎力支持的情況下,黎筍傾其所有向紅色高棉發動的兩次戰役級進攻根本不能摧毀對方,那樣的進攻對阮文紹有用,對波爾布特則毫無作用。以後黎筍借助蘇聯的幫助才吞並了弱小的柬埔寨,但時間至少被推遲了2年!這2年對中越雙方來說性命悠關,越南在疲於奔命中消耗了大量精力,而中國則平穩地渡過了江青倒台後的政局動蕩期,並為即將到來的對越作戰贏得了寶貴的備戰時間。如果越南人在1977年1月而不是1979年1月就吞並了柬埔寨,現在的東南亞、亞洲甚至整個世界的局勢肯定不是這個樣子。

(四)稚嫩的越南的幼稚

被中國斷了奶的黎筍開始了極其荒唐的行為,他仍以打敗美國的最大英雄自居,到死都沒認識到越南戰爭其實就是越南人用身軀替中蘇跟美國人較量。1977年11月,高傲而又幼稚的黎筍跑到北京,以恢複中越關係為交換條件,要求中國繼續提供大量的軍事援助。老奸巨滑的鄧小平可不稀罕什麽恢複關係的空話,他發現黎筍要的軍援對付紅色高棉綽綽有餘,真給了恐怕倒黴的不僅紅色高棉,連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甚至中國自己都得遭殃。鄧小平進一步肯定了周恩來兩年前的判斷,拒絕了黎筍的全部要求,黎筍訪華遇到了國際關係史上少有的冷遇。現在的史學家仍然不明白1977年黎筍為什麽訪華,既不是去求中國,也不是去試探中國,而是去把自己的底牌全抖落給了中國,除了加快越南的災難外什麽都沒得到。選擇這麽一個幼稚、狂妄、頑固、不知深淺的人當國家領頭人,實在是越南這個國家的悲哀!更可悲的是黎筍竟然認為鄧小平是中國領導人裏唯一對越南友好的人,根本沒看出鄧小平禮貌客套背後的殺機,以這樣的見識還在領導越南取代中國,簡直是整個越南民族的奇恥大辱!!所以中越戰爭還沒有開打,勝負就已經命中注定!

從中國碰壁回來後,黎筍決定換一個靠山,轉而向蘇聯尋求大量的軍事援助,因為這時越南的戰略舉措已然啟動,刹不住車了。而蘇聯這時並沒有仔細考慮答應越南對自己意味著什麽,她仍然認為中國是一個應竭力打壓的對象,越南這個原先中國的重要盟友脫離中國投入自己的懷抱,這無疑對中國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和羞辱,符合蘇聯的利益。但是蘇聯人沒有認識到,鄧小平扶植紅色高棉可以有效打擊越南,而自己扶植越南則不可能同樣打擊中國,勃列日涅夫對中國有可能因此倒向西方嚴重估計不足,他好象沒想過這一局麵對蘇聯的致命性。蘇聯的力量明顯弱於美國,以美國那樣的國力在兩掐一的情況下還險一些崩潰,蘇聯要是處於同樣的境況,無疑會更加危險。再者,蘇聯援助越南也讓越南自己身處險境。越南與蘇聯之間隔著中國,直線距離超過5000公裏,越南有事蘇聯不可能提供實質性的幫助。而且越南還是個小國,幾乎沒有國家賴以存在的重工業,中國想要收拾成本太低,出動1/30~1/20的兵力即可,而蘇聯想要同樣收拾中國一番,非出動1/2以上的兵力不可。所以,中國想要教訓越南輕而易舉,而蘇聯想要回敬中國則勢比登天,蘇越要是結盟無論對越南還是蘇聯都是一項糟糕透頂的選擇,越南不可能在自己最需要的時候得到蘇聯的溫暖,而蘇聯則很有可能被越南拖進冰冷的地獄。

但是1978年時的蘇聯並沒有看出這種危險,她幾乎是不遐思索地答應了越南的全部要求,大批蘇聯軍事技術裝備源源不斷地運抵越南,同年8月,以沃羅比耶夫為首的蘇聯軍事技術顧問團120人抵達河內,幫助越南軍隊裝備先進的蘇式武器。同年11月,黎筍應邀到莫斯科與勃列日涅夫簽定了《蘇越友好合作條約》,蘇聯跟越南正式結為盟國。可以肯定,勃列日涅夫是被越南軍隊打敗美國的光輝業績迷惑了,但是中國人可沒把這種宣傳當真,鄧小平對越南軍隊到底幾斤幾兩心裏一清二楚,蘇聯再怎麽援助也不可能把越南軍隊援助成蘇聯軍隊那樣的水平。這就象一個瘦弱的孩子,每天大魚大肉盡情吃,也不可能一周之後就象成人那樣強壯!所以隻要有機會鄧小平仍會毫不猶豫地向越南開戰,越南軍隊打敗過美國還是不丹,他才不關心呢!果不其然,在勃列日涅夫和黎筍舉杯相慶僅僅106天後,鄧小平就揮軍打進了越南。

不過1978年仍是越南人曆史上最得意的一年,他們沉浸在蘇聯軍援的極度喜悅中,蘇聯的武器裝備比中國的數量多、質量好,而且蘇聯的援助沒有任何附加條件,不象中國那樣給了東西就指手畫腳,越南可以用這些先進的蘇式武器幹自己喜歡幹的事情,不受任何限製。有恃無恐的越南立即跟中國翻臉,從1978年夏季開始,幾十萬在越南的中國僑民被越南人趕出家園,驅逐出境,這些人從陸路或海路逃到了中國或者西方,淒慘無比。其實這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越南人,身上的越南血統比中國的還要多。越南的舉動實際上是在割裂自己的肌體,不僅增加了中國的仇恨,進一步加快了中國的戰爭步伐,而且也增加了越南社會內部相互之間的仇恨,這對越南這個國家的整體實力來說,無疑是一種嚴重的削弱。但是越南人當時還沒有意識到這些,他們仍在為實現“印支聯邦”而努力奮鬥。要說越南人的工作效率還是很高的,不到1年的時間就把戰爭機器由中國造換成了蘇聯造。

1978年12月25日,借著蘇聯給的戰爭機器,越南迫不及待地對紅色高棉發動了戰略性的毀滅進攻,14天後,越南軍隊無任何懸念地攻下金邊,推翻了早就該倒台的紅色高棉。這是越南人擺脫中國後單獨進行的第二次重大軍事行動,又取得了出乎意料的重大成功。但是越南的輝煌成就裏隱藏著致命的設計缺陷,而且這一缺陷還是戰略層麵上的,不是戰役戰術層麵的,所以越南的重大成功不久就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損害。首先,越南出兵柬埔寨的時機非常糟糕。與希特勒閃擊波蘭時英、法事先毫無準備、事後不想作為不同,中國在越南出兵前1個月已決定對越開戰,許多軍隊已經開到邊境集訓,不可能對越南的舉動不做出反應。這就好比一頭獅子(中國)已經紮好架子要撲向一隻獵狗(越南),而那隻獵狗卻莫名其妙地轉身撲向一隻兔子(柬埔寨),把後背留給了獅子。獵狗在咬住兔子的同時肯定會被獅子從背後撕下一大塊肉,而且由於獵狗的注意力全在兔子身上,獅子想怎麽咬就怎麽咬,想撕多大一塊肉就能撕多大一塊肉。當然,獵狗以為獅子背後有北極熊(蘇聯)盯著,獅子不敢對自己造次。但他不知道到北極熊離得太遠,還天生遲緩,等北極熊挪過來抬爪攻擊時,獅子早撕下一塊肉跳到一旁了。

其次,越南出兵選擇的時間更是糟糕透頂。越南在柬埔寨鬧出那麽大動靜中國不可能沒有反應,作為越南應該讓這種反應規模盡量小,時間盡量晚。如果越南考慮周密一些,中南半島的氣候條件是能夠幫助越南實現這一目標的。因為每年3月底4月初中南半島就進入雨季,大規模的戰爭行動到時根本不能進行,所以越南象中國那樣選在來年的2月中下旬進攻柬埔寨,中國人在1979年就沒有時間進行後來那樣的大規模戰爭。當然,中國人有可能先對越南動手,但隻要越南沒有在中南半島大舉行動,中國人在邊境搞出大動作就毫無必要,最多也是進行一些攻下法卡山、老山那樣的小戰,不會對越南造成那麽大的損失。但是越南人選在1978年12月進攻柬埔寨就完全不同了,中國人一下子有了3個多月的時間調兵布置,能夠從容實施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原計劃1980年以後才打的大仗完全可以提前到1979年,這無疑對越南極為不利。所以越南進攻柬埔寨在戰術上雖然極其成功,但在戰略上則愚蠢至極,使用了下策中的下策。從越南人火候把握的極不成熟可以看出他們剛開始獨立操縱自己命運時表現得多麽幼稚,幼稚得將自己30多年來無盡的鮮血好不容易換來的世界性地位轉瞬間全部拋棄扔掉!

被江青攻擊為機會主義分子的鄧小平是絕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的,他從最初的驚愕中一回過味兒來,立即決定擴大對越戰爭,幾乎1秒鍾都沒耽擱。他下令調9個野戰軍的部隊準備攻擊越南,遠遠超出原計劃的2個師,而且運去了大量的作戰器材。鄧小平明白,對越南這樣鬼迷心竅的國家除了放血根本沒辦法,而且血放少了還不起作用。現在越南人自己在柬埔寨妄開戰端給了鄧小平機會,這個時候殺向越南比越南全力以赴、嚴陣以待的情況下殺傷力大不知多少倍!鄧小平當然不會心慈手軟,仗能打多大就打多大,這種隻賺不賠的買賣血流得越多中國得的實惠就越大!

鄧小平就象聞到了血腥味兒的餓狼一樣興奮活躍,一點也沒浪費越南人留給自己的機會和時間。在他的串撮下,1979年1月1日,中國跟美國正式建立了的外交關係,徹底打破了尼克鬆訪華後中美關係的沉悶局麵,這離越南出兵柬埔寨僅僅7天。緊跟著,鄧小平馬不停蹄地出訪美國,這是鄧小平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出訪,也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迎接共產黨中國來的高官。鄧小平把自己出兵越南的意圖全盤透露給美國總統卡特,希望美國跟自己一起分割吃肉。但是卡特腦子遲鈍,沒看出一場饕餮盛宴正等著美國,他以為鄧小平瘋了,傻兮兮地勸介鄧小平別忘了美國在越南的教訓。鄧小平見卡特不開竅兒,當即表示不管美國態度如何,中國都要堅決打一仗。當時的鄧小平就象在牌桌上偶然看到莊家不小心露出底牌的賭徒,不顧一切地將兜裏所有的錢都掏出來拍到牌桌上,根本不管周圍一群人莫名其妙、目瞪口呆的眼神。2年後,接替了卡特的裏根被賺得盆滿缽滿的鄧小平搞得眼熱心跳,衝上牌桌比鄧小平玩得更大,從而為美國賺到了更多更大的紅利!

(五)殘忍的教訓

1979年2月17日,鄧小平調來的30萬軍隊越過邊境全部打進越南,另外30萬軍隊也在邊界附近完成集結,隨時準備接應。這樣的部署幾乎沒給越南留下任何反擊的可能。越南人根本沒估計到中國會發動這麽大規模的進攻,直到炮彈打過來還以為中國人不過是又在打中印邊境那樣的小仗,頂多兩個師打過來。自以為成竹在胸的越南人為此做出了許多近乎荒唐的舉動,在通訊聯絡沒有被中國人完全切斷之前,甚至向一些部隊下達了擊敗敵軍攻入敵境的命令。最可笑的是越南的王牌316A師,竟然得到了向黃連山省進犯的中國軍隊不過2個團的混帳通報,該師為此冒著暴雨般傾泄的炮火往前奮勇推進了10公裏。等他們發現自己是在向4個中國師進攻時為時已晚,急忙回撤的316A師的4個團被中國人撕得七零八落,盡管沒有全軍覆沒,但也折損大半。316A師的回撤使其東麵的345師陷入另3個中國師的重圍,345師比316A師差之千裏,很快便全線崩潰,幾乎全軍覆沒。345師東麵的346師表現相當出色,給當麵進攻的中國軍隊相當大的殺傷,中國軍隊的傷亡一半以上都是在346師防禦的高平地區。但一周後,346師也陷入重圍。盡管該師化整為零,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最後還是象345師一樣全軍覆沒。最可憐的是346師東麵諒山地區的第3師,該師忠實地執行了越共中央“一線決戰,一線取勝,決不放敵人進國境線”的作戰方針,在西麵的防線已經完全崩潰的情況下仍在同登、諒山一線死守不退,結果所屬部隊被中國最凶猛的55軍象鐵錘砸甲蟲一樣一個個砸得血膿遍地,第3師不僅丟了諒山,自己也死亡殆盡。在4個主力師之間寬大的空隙地帶,越南以營、連為單位布置了大量的地方部隊、公安部隊,還有數量龐大的民軍,這些人合起來雖然數量驚人,但是分散在1000多公裏的邊境線上就都顯得單薄無助。麵對潮水般過境的中國軍隊,越南人既不命令他們迅速後撤,也不給他們有力的支援,結果這些部隊大部分也象4個主力師一樣陷入合圍。被圍的越南士兵在各自的工事、岩洞、山溝、叢林裏都進行了廣泛持久的殊死抵抗,但麵對絕對優勢的敵人,這些抵抗到最後往往演變成慘不忍睹的屠殺!

中越戰爭的殘忍血腥到現在仍讓人心驚膽寒,雙方在極短的時間內屍積如山、血流成河,當然,這些屍體和鮮血大部分都是越南人的,因為戰爭的優勢始終在中國人一方。中國人用30萬人打越南10萬人,而且由於越南人戰術呆板,死守固定的要點,所以在具體攻擊時中國人往往能調來5~7倍的兵力圍攻越軍。火器彈藥中國人更是占有壓倒性的優勢,由於飛機、導彈、坦克沒有在戰爭中唱主角,大口徑火炮成了雙方最有效的殺人武器。戰爭中中國人先後有48個炮兵團進入越南境內,動用的大口徑火炮超過2880門,而越南人能與之對抗的僅9個炮兵團,充其量324門大口徑火炮。中國人發射的82毫米以上的炮彈達883381枚,日均發射量超過朝鮮戰爭中的6倍!而越南人回擊的同樣炮彈可能連1/10都不到。雖然越南人小口徑火炮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但由於通訊落後,彈藥補給困難,部隊過早分散,所以也沒有發揮出數量上的優勢。鋪天蓋地的炮火讓一線的越南部隊守不住任何一個要點,也使二線的越南部隊根本不能給一線提供有效的支援,被迫分散的越軍到後來也成為分散配置的中國大口徑火炮的靶子。中國在炮火方麵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了其步兵的戰鬥,如果沒有炮兵的有力支持,中國比朝鮮戰爭中素質低得多的步兵幾乎可以肯定不是越南步兵的對手。

不可否認的是,越南人在戰爭中並未一味挨打,經驗豐富、久經戰陣的越南士兵在開戰的頭3天曾讓中國軍隊傷亡慘重,10名中國師團級軍官隕命,超過整個戰爭中師團級軍官隕命人數的一半,尤其是在高平地區,越南的遊擊隊把中國的後勤運輸部隊打得非常狼狽。越南人的伏擊、偷襲戰術也曾經給進攻的中國部隊造成相當大的混亂,13軍、43軍、54軍等中國的作戰部隊甚至發生了中伏時軍官扔下部隊逃跑的事件。戰爭行將結束時,中國的50軍更是發生了團級軍官帶著士兵投降的醜聞,50軍被圍的1個營有219人被越軍俘虜,而越南軍隊任何1個團都沒有被俘那麽多人。經曆了對法、對美戰爭磨練的越南軍隊借助本土作戰的優勢,多多少少給自己挽回了不少麵子,但是那些勝利都是局部的、暫時的,根本不能改變越南全局被動挨打的局麵。中國一共有297個營(不含炮兵)的作戰部隊進入了越南,除了50軍的那個營,其餘296個營越南隻俘獲了20人,由此可見這場戰爭基本上是一邊倒,中國隻是在局部偶爾吃了點小虧。

越南的失敗在於他們根本沒有應付如此大規模進攻的思想準備,他們犯了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一樣的錯誤,過分地相信後台老板蘇聯人的決心和勇氣。越南人始終認為有蘇聯在北麵看著中國,中國不敢對自己大動幹戈,最多也是師團一級的中小規模入侵,憑越南軍隊的戰鬥力完全可以在一線擋住那樣的進攻,隻要拖到蘇聯在北麵向中國出兵,越南還可以反過來攻進中國境內。過分的自以為是使越南人根本沒有認真考慮中國大規模出兵的可能,也沒有仔細揣摩中國領導層的意圖,連鄧小平在中國政壇的作用和地位都沒搞清。當鄧小平在美國向越南發出戰爭警告時,黎筍還以為鄧小平是在違心地應和中國其他領導人做表演。越南人在邊境布置的10萬人也不是用來對付集團軍一級規模的進攻的,其落後簡陋的通訊係統在戰爭的頭一天就讓河內跟前線完全失去了聯係,所以越南在前線的部隊基本上是在各自為戰,後方的增援部隊也象沒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直到一周後坐飛機風塵仆仆趕來的蘇聯通訊部隊緊急接管跟前線的通訊聯絡,越南才逐漸恢複了跟前線部隊的聯係。等他們最終搞清楚攻過來的中國軍隊的規模時,猛然發現在首都以北駐守的部隊數量根本擋不住中國軍隊,在蘇聯顧問的建議下,越南急忙把在柬埔寨的一些主力部隊如304師等緊急調往北方,但遠水已經解不了近渴,越南隻好眼睜睜地看著一線部隊一個個陷入重圍而無法救援。好在越南急忙下令308師、312師等二線部隊停止增援,馬上回撤,這才避免了越南第一王牌和第二王牌也象316A師那樣飛蛾撲火,從而給首都河內留下了寶貴的守衛力量。不然,河內就象個一絲不掛的新娘,任憑已經衝過來的成群的中國惡狼肆意蹂躪。

為了給河內的守衛部隊爭取時間,越南不得不斷臂割腕,殘忍地下令308師、312師等以外的部隊繼續填進火海,同時給陷入重圍的部隊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拖住敵人,哪怕在陣地流盡最後一滴血!命令被不折不扣地堅決執行,但是越南糟糕的後勤供應卻讓這些英勇的部隊雪上加霜。由於對戰爭的規模嚴重估計不足,越南事先儲備的糧食彈藥非常有限,等大批中國軍隊攻過來,拚命抵抗的越南部隊兩三天就糧彈告磬,但越南少得可憐的後方儲存及交通工具根本無法有效補充,前方英勇的越南士兵隻好餓著肚子拚命節省彈藥。而對麵見了血的士兵已經開始用瘋狂的射擊進行報複,中國的彈藥供應無窮無盡,這種情況下越南士兵麵臨的是一種什麽樣的悲慘境遇可想而知。現代戰爭打的是鋼鐵、後勤還有指揮,不是過去的經驗,先天的不足已經讓越南在鋼鐵、後勤方麵取勝的機率大大降低,後天思想上準備的不足,情報失誤,組織混亂,一線取勝的作戰方針,更是讓越南在指揮方麵取勝的機會大打折扣。各種不幸幾乎都砸在了越南頭上,高素質的越南士兵基本上發揮不出特長,他們的老練、頑強及有效抵抗,恰好給了對方士兵泄憤的機會,越方軍民所遭到的殺傷,基礎設施所遭到的破壞,無形中大了許多倍,戰爭也不可避免地向能多殘酷就多殘酷,能流多少血就流多少血的野蠻方向發展。當然,這些殘酷和鮮血基本上都是越南人在承受。

(六)充滿血腥的代價和不可逾越的限製

戰爭打到第16天,中國人將越南北方的重鎮諒山徹底摧毀後占領,從而打開了通往紅河平原的大門,造成了威逼越南首都河內的形勢。看到越南人剩下的部隊都已經退到河內周圍,實在找不到新的肥肉下嘴,鄧小平在第二天下令撤退。回撤的中國軍隊繼續對陷入重圍的越南遊擊隊實施殘酷的清剿,又幹掉了越南上萬人。12天後,除了50軍的那個營,其他296個營都安然無恙地返回中國境內,血腥的中越戰爭至此告一段落。28天的衝突讓中越雙方都傷亡慘重,越南的戰報說消滅中國軍隊3萬多人,由於越南一直不能掌握戰場,所以隻能籠統地估算到萬位數。近年來中國透露出來的數字跟越南人說的差不多,一共減員31139人,精確到了個位數,其中死亡(包括戰死、傷重不治死、病死、事故死亡)、失蹤8531人,這些數字除了作戰人員外還包括民工、向導、翻譯等非戰鬥人員,傷亡確實驚人!中國人說消滅了越南軍隊57152人,也精確到了個位數。乍一看中國人沒占多大便宜,但是這57152人中有46837人是中國人數到的越南士兵的屍體,2173人是中國人捉的俘虜,中國人看到確認打傷的越南士兵隻有8142人。這根本不可能是越南人的真實損失,因為在密林草叢深處中國人沒有發現的屍體,被炸塌的工事、岩洞中(如著名的鬼屯炮台、大青洞、二青洞、法國炮台等)活埋的越南士兵,以及在後方醫院傷重不治而亡的越南士兵都不在此數內,大量受傷後隱蔽撤下來的越軍傷兵,還有目視距離以外被遠程火炮打死打傷的越軍士兵也不在此數之內,由此可見中國人對數據的統計是嚴謹的、殘忍的!朝鮮戰爭中中國人公布的殲敵數字就比美國人、韓國人自己說的還要少!所以鄧小平說越軍的死亡人數至少超過5萬,而近年來跑到法國的越南民運分子則說越軍死亡人數超過7萬!不過越南士兵的受傷人數大大低於死亡人數也是肯定的,因為越南人戰前一線取勝的戰略,戰爭中死守一線的命令,以及越南後方糟糕的醫療救護條件,都讓大批受傷後本可以活下來的傷兵丟了性命,所以許多網絡資料認為越南士兵死者與傷者之間的比例應該在2:1~1:1之間!而不是國際上通常認為的1:3~1:4之間!10萬越軍駐守一線的部隊,以及數萬增援後死戰不退的二線部隊幾乎全部傷亡,完好無損撤下來的人員極少!

除此以外,大量不穿軍裝的越南武裝民軍和百姓的傷亡也不在中國人的戰果統計裏。這些人基本上由退伍回鄉的越南老兵組成,單兵作戰經驗和能力比越南的正規軍還強,人數也超過越南在邊境一線布置的10萬軍人。在戰爭的中後期,這些人甚至成為抗擊中國軍隊的主力,鄧小平後來增調50軍、54軍和20軍58師加入戰場,主要就是對付這些武裝民軍和百姓,沒有這些人的羈絆,鄧小平早就推進到河內城下了。但由於缺乏統一指揮,分散作戰,得不到有力的支援,越南的武裝民軍和百姓在中國人的圍攻下也傷亡慘重。而且由於這些人的有效抵抗,中國人開戰沒幾天就開始不分青紅皂白地對平民大開殺戒,所以越南平民的傷亡比軍隊還要大!越南人說在戰爭中超過5萬的越南平民喪生,這又是一個非常籠統而又模糊的統計,這裏麵有多少是武裝民軍和百姓,有多少是真正無辜的平民,越南沒有明說。在朝鮮戰爭中軍人與平民的損失之比為1:5,越南戰爭則上升為1:10,所以中越戰爭中越南平民死亡5萬人基本上是不可信的!具體的數字越南人和中國人出於各自的目的恐怕永遠也不會透露,不過越南民間說他們是用10個人換中國1個人的說法還是有依據的,這樣推算越南在1979年的中越戰爭中軍民合計傷亡應在30萬人以上!

除了人員傷亡慘重以外,越南在北部邊界的基礎設施也損失慘重。戰爭結束後,到中越邊界采訪的一些外國媒體就曾經報道,中越邊界越南一側縱深20~80公裏範圍內的所有軍事設施和人工建築都被中國人摧毀,在諒山,中國人連一間房子都沒留下!許多軍事觀察員因此斷言越南已經失去了再次向中國大規模挑釁的物質基礎。越南在北方僅有的一點重工業也被中國人破壞殆盡,一些技術專家看後認為要恢複到戰前的水平至少需要10年!這又給戰後越南經濟建設的恢複帶來無窮的困難。

無疑,越南人在人員和物資損失上都遭遇了一場浩劫,但是越南人並未輸得一敗塗地,他們用大量的鮮血挺過了中國人的猛烈襲擊,又用巨大的代價遲滯了中國人的推進,越南最精銳的主力(如308師、312師)基本上都跳出了中國人的包圍圈,成功地與從柬埔寨北上的增援部隊匯合。等鄧小平打下諒山時,河內以北以308師、312師和304師為主體的新的防線已經形成,若中國人繼續前進,將麵臨越南舉國的以死相拚。狡猾的鄧小平沒有讓自己大占便宜的部隊再去啃硬骨頭,他明智地放棄了進攻河內的打算,把部隊撤了回來。正是基於這一點,越南人始終堅持自己取得了1979年戰爭的勝利,起碼逼得大批凶惡的中國軍隊不敢進攻河內,保住了國家的獨立。但是鄧小平停止前進的主要原因誰都知道不是越南人的拚死抵抗,鄧小平確實講過幹掉對方4萬多人,才抓了2千俘虜,越南不可小視、不可低估的話。但是越南以這樣的代價給中國造成的損失也是毫發之失,離傷筋動骨遠矣!鄧小平真要想打下河內,越南人是擋不住的。之所以鄧小平沒打河內,並不是他懼怕越南設立了新的防線,而是已經沒有時間了。不僅雨季馬上就要來臨,真正讓他害怕的是等他打下河內,身後的北極熊會揮爪打過來。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成功有相當大的偷機性,不僅鑽了越南經驗不足的空子,更是鑽了蘇聯準備不充分的空子。蘇聯在戰前對這場戰爭的規模和突然性也認識不足,她壓根兒就沒想到中國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對自己原先的盟友下手,而且這麽狠!她不知道鄧小平為這場戰爭已經籌劃了4、5年了。蘇聯軍隊根本沒做對中國開戰的準備,在中蘇、中蒙邊境部署的54個師,沒有1個是戰時滿員師,隻有1/3達到滿員的70~80%,1/3隻有滿員的50~60%,剩下的1/3都是隻有4000人左右的架子師。美國人及時將這一重要信息透露給鄧小平,鄧小平據此估計蘇聯要想大規模進攻中國,至少要從歐洲調100萬人過來,僅憑那條單薄的西伯利亞鐵路,完成上述調兵至少需要半年,就是部署中等規模的進攻最快也得2個月。這個估算出的時間差是鄧小平下決心對越開戰的主要依據,也是他進行戰爭不能逾越的時間紅線,如果蘇聯人沒給他這個時間差,也象中國人向中越邊界調兵那樣向遠東大規模增兵,鄧小平還敢不敢對越開戰就不好說了,最起碼他不會發動那麽大規模的進攻。

現在的公開資料表明,鄧小平在開戰之前和戰爭進程中主要精力是用在如何應對蘇聯的反應上,對越戰事完全委托給了許世友和楊德誌兩個部下,他根本沒插手。蘇聯超強的軍力讓鄧小平不敢小覷,中國對付得了越南但絕對對付不了蘇聯,這也是越南料定中國不敢大動幹戈的主要原因。但是鄧小平比越南人更了解蘇聯,他跟蘇聯人打了幾十年的交道,深知支撐蘇聯帝國的基礎在歐洲不在遠東,蘇聯向遠東大規模調兵不僅成本浩大,而且還會造成老巢東歐地區兵力空虛,美國絕不會對此不屑一顧。要是再弄出匈牙利、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那樣的危機,蘇聯就可能丟掉東歐,這個損失蘇聯承受不起。所以鄧小平料定勃列日涅夫絕不會用東歐任何一個國家去換越南,大規模進攻中國蘇聯肯定不敢。

其次,鄧小平認為中越戰爭那樣中等規模的進攻蘇聯也不會實施。因為這需要在中國的東北或新疆地區對麵集中2個集團軍規模的兵力,至少得10個滿員師,跟中越戰爭中國在廣西或者雲南方向布置的規模差不多。這對蘇聯同樣十分困難,中蘇邊界不論東端還是西端,都是人跡罕至的高寒地區,每年二三月份大雪彌漫,氣溫零下30~40℃,幾十萬的人和裝備在這種情況下集結開進是不可想向的,真打起來龐大的後勤供應也會要蘇軍的命。再說,10幾個師的規模頂多也是象中越戰爭那樣打進去幾十公裏,這樣的打擊對越南這樣的小國管用,對中國這樣幅員遼闊的國家則毫無意義。所以鄧小平基本也排除了蘇聯中等規模進攻的可能,但是他仍然命令中國北方的沈陽軍區、北京軍區、蘭州軍區和新疆軍區的部隊進入一級戰備,做好應對蘇聯中等規模入侵的準備,這些軍隊在裝備和人員素質上都高於南方正跟越南打仗的部隊,目的就是防止蘇聯在絕境下出險招。

再次就是蘇聯小規模的入侵,這是鄧小平1979年最擔心的地方,也是他花心思最多的地方,尤其是中國西部的新疆地區,鄧小平估計會有蘇聯武裝的6個哈薩克族還鄉團打過來,鄧小平為此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準備。中越戰爭期間鄧小平的眼睛一直盯著北麵,中蘇、中蒙邊界任何微小的動靜,哪怕是風吹草動都得向他匯報。

事後證明,蘇聯連小的入侵也沒搞,為此,有人說蘇聯人本質是懦弱的,從拿破侖戰爭以後,蘇聯(包括以前的帝俄)從未主動向一個大國發動戰爭。還有人說蘇聯沒有行動確實是象鄧小平分析的那樣有無*****服的困難,但更重要的是蘇聯對越南並不真心,這個從別人那裏背叛過來的小夥伴蘇聯還信不過,這麽短的時間就讓蘇聯為了這個新的小夥伴去跟人以命相搏,蘇聯絕對做不到,也沒那個意識。蘇聯跟越南的苟合是為了互相索取,誰都沒真心為對方著想,這樣的苟合地危難時刻當然是各顧各,蘇聯不會馬上為越南火中取栗。當然,鄧小平的嚴陣以待也是讓蘇聯人不敢輕舉妄動的重要原因,他也讓蘇聯人掂量出為越南兩肋插刀需要付出的沉重代價,所以蘇聯方麵更是在猶豫中遲遲下不了決心。如果鄧小平象黎筍那樣對自己的“頭號敵人”掉以輕心,在北麵象征性地擺上10萬軍隊就南下專注打仗,蘇聯會不會冒險在中國背後動手就兩說了。

蘇聯的存在使鄧小平不可能無限製地對越南施以暴力,就是在北麵準備再充分也不能把南麵的戰爭拖到蘇聯的戰爭機器開動。所以鄧小平說對越戰爭是有限製的,他把戰爭的時間嚴格限製在兩星期以內,到了時間不管戰果如何都要撤軍。盡管5月份冰雪融化之前蘇聯不可能發動中等規模的進攻,但是兩周以後蘇聯發動小規模的入侵還是能辦到的,中國北方的邊境地區已經發生了邊民內逃事件,長期繃緊神經對中國也不利。鄧小平估計越南那樣的國家扛兩周的猛烈打擊已經夠了,繼續放血純粹畫蛇添足。最終,越南人的抵抗讓鄧小平的撤軍推遲了2天,但並沒有影響鄧小平的全盤戰爭規劃。所以鄧小平沒有進攻河內是擔心蘇聯在北麵搞動作,並不是害怕越南的誓死抵抗。當然,越南人粉碎鄧小平再撕下一塊肉的企圖也是成功的,因為依鄧小平這個賭徒的性格,如果越南人真是爛泥糊不上牆,給了鄧小平繼續冒險的時間,他在兩周之內真敢打河內!

(七)蘇聯被拖下水淹沒

鄧小平一直在說對越作戰是在教訓東方的古巴,這話聽著話裏有話,恐怕隻有蘇聯和美國才知道鄧小平這樣講是什麽意思。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讓美國和蘇聯跟1979年時的中國和蘇聯一樣,差一點兵戎相見。蘇聯人在1962年栽了麵子,被迫在美國的壓迫下讓步,赫魯曉夫因此在國內外聲名掃地,不到2年就被勃列日涅夫搞下台。但是赫魯曉夫還沒象勃列日涅夫那樣輸得那麽慘,他還是強迫肯尼迪作出了決不入侵盟友古巴的保證,古巴不僅在美國的眼皮子底下繼續作威作福,而且永遠免遭越南那樣的軍事打擊。而勃列日涅夫則讓自己的盟友越南被打得皮開肉綻,自己卻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盡管中國的力量比美國弱得多,但是鄧小平短平快的行動比肯尼迪破釜沉舟的恫嚇讓蘇聯栽的麵子更大,蘇聯在全世界麵前遭到了更嚴重的羞辱,所以中越戰爭對蘇聯的打擊程度遠遠超過古巴導彈危機,它不僅損害了蘇聯在全世界的聲譽,而且加深加快了東方陣營內許多小夥伴的離心步伐。可惜的是世界媒體對中越戰爭的關注程度遠遠不如古巴導彈危機。

中越戰爭後蘇聯陣營裏第一個反叛者是埃及。埃及早就對自己的主子心存不滿,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後已經對蘇聯產生了離心傾向,但懾於蘇聯的強大一直沒有采取實質性的行動。1977年11月,埃及總統薩達特主動訪問耶路撒冷,與美國在中東的代言人以色列總理貝京進行談判,但沒有取得任何進展。1978年9月,薩達特與貝京在美國簽署了戴維營協議,答應與以色列結束戰爭狀態,和平解決爭端。但那僅是非正式的一紙意向,並不能象真正的合約那樣具有實際效果。由於國內及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強烈反對,蘇聯的強大壓力,薩達特沒敢如約在3個月後簽署正式的和約。但中越戰爭後薩達特的膽子就壯起來,僅過了10天,即1979年3月26日就與以色列簽署了正式和約,埃及毅然決然地背叛了整個阿拉伯世界和蘇聯,與以色列結束了30多年的戰爭狀態,美國立即慷慨地給予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援助。盡管阿盟絕大多數國家立即與埃及斷交,薩達特2年後也被刺殺,但這絲毫不能改變埃及已經加入西方陣營的現實,蘇伊士運河這個戰略要地牢牢地進入了美國的掌控中。

緊跟著埃及反叛的是阿富汗,1979年9月,受中越戰爭及埃及成功反叛的影響,阿富汗政府內親美的阿明幹掉了親蘇掌權的塔拉基。但是阿富汗的地理位置不如埃及,她緊鄰蘇聯,所以阿明的反叛引得蘇聯在同年12月27日出動10萬大軍進行幹涉,推翻了阿明政權。蘇聯的過激行為被外界認為是對越南遭受中國攻擊自己支持不力的一種補償,也是防止阿富汗變成第二個埃及。從阿明鬧出動靜到蘇聯出兵,中間間隔了3個月,遠遠超出鄧小平對蘇聯軍隊反應速度的估計,但是無論如何,蘇聯在阿富汗跟在越南一樣誤判了形勢,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全球力量對比正向不利於自己的一麵快速發展。美國人不失時機地迅速采取行動,給阿富汗的反蘇遊擊隊提供大量的金錢和武器,這些援助沒過多長時間就讓蘇軍在阿富汗陷入泥沼。

蘇聯在越南、阿富汗的接連失誤很快引起了全局的被動和戰略性危機:在西亞,蘇聯失去了將更重要的伊朗拉入陣營的絕佳時機。本來在中越戰爭爆發前6天,緊鄰蘇聯的伊朗爆發了伊斯蘭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列維國王,如果蘇聯人抓緊時間拉攏,霍梅尼很可能倒向蘇聯。那樣的話蘇聯進入印度洋、波斯灣更容易,比走阿富汗近得多。但由於中越戰爭及阿富汗戰爭的掣肘,蘇聯人始終沒有時間對伊朗采取行動,結果美國人抓緊時間武裝薩達姆。1980年9月22日,薩達姆在美國的挑唆下向伊朗全麵進攻,挑起了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奇怪的是蘇聯對脫離美國的伊朗不僅不支持鼓勵,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向著伊拉克。兩伊戰爭經過幾次拉鋸後,終於向不利於伊朗的方向發展,孤立無援的伊朗最後被打得遍體鱗傷,不得不求和。美國通過伊拉克教訓了背叛的伊朗,同時有效嚇阻了陣營內其他還想背叛的小夥伴,而蘇聯不僅失去了與中東大國伊朗結盟的機會,也失去了借道伊朗南下印度洋、染指波斯灣石油的可能。

在蘇聯心髒的東歐地區,蘇聯對阿富汗、越南的大量投入以及之前在世界其它地區的無限擴張,不僅讓蘇聯人民苦不堪言,也讓經濟基礎本就薄弱的東歐各國雪上加霜。最不安分的波蘭最先起來發難,1980年8月14日,波蘭爆發全國性的罷工,抗議物價飛速上漲,格但斯克造船廠的電工瓦文薩組織了東歐曆史上第一個反政府的政治團體——團結工會,專門跟蘇聯作對。勃列日涅夫一連撤換了兩任親蘇的執政黨總書記,並調50萬大軍到蘇波邊境集結。波蘭可不象越南那樣非要用雞蛋碰石頭,鬧騰到1981年12月13日,新上任的雅魯澤爾斯基拘禁了瓦文薩,宣布全國進入戰時狀態。這雖然避免了蘇聯的軍事幹涉,但是波蘭與蘇聯之間的裂痕已無法彌合,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光波蘭,整個東歐對蘇聯的離心傾向都越來越明顯。

http://enewstree.com/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465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