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談

原創或轉帖,天下大事、國家大事、社會百態、個人小事,以供賞閱,以文會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要永遠幫助一個掉到水裏的人。。。

(2010-03-17 13:24:56) 下一個
”要永遠幫助一個掉到水裏的人,不管他信什麽教,不管他是那國人。幫助別人應該是你每天發自內心的需要。“
”我播下的不是糧食的種子,而是做好事的種子。盡力組成做好事的鏈條吧,讓大家都來嗬護它。讓好事越做越多。“
——伊蕾娜。森德勒

伊蕾娜•森德勒:2500名猶太兒童的媽媽
琴島教師成長工作室 作者:楊起譯

編者按 : 這本是一個帶有聲像的 PPT, 因為網站原因聲像資料不能接收 ,工作室 曹縣分室的誌願教師楓葉蕭蕭把文字摘錄下來 , 與大家一起分享 ! 伊蕾娜·森德勒雖然是一個外國人 , 但是她的精神卻讓每一個人震撼 !

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拍過一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該片於 1993 年榮獲了七項奧斯卡大獎。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德國企業家辛德勒的故事。他在納粹集中營裏營救了 1000 名猶太人。於是,辛德勒受到了全世界的景仰。

與辛德勒同時,有一位名叫伊蕾娜·森德勒的波蘭女子,也在行動。即使在二戰之後,她的事跡在波蘭之外無人知曉。在波蘭國內,了解其事跡的也有區區幾位曆史學家。二戰後的波蘭政府對她的事跡實行了封殺,不準寫入曆史書籍。她本人從不主動向別人講述自己當年做過的事。她的故事直到 1999 年才開始被眾人知曉。奇怪的是,她的事跡是美國堪薩斯州的一所學院的學生在做畢業論文時發掘出來的。學生們畢業論文的題目時《納粹大屠殺中的英雄》。關於伊蕾娜,學生們找到的史料甚少,但是史料裏有一個驚人的數字:她拯救了 2500 名猶太兒童。

對於這樣一位人物,史料為什麽如此稀少?不可思議。學生們試圖查到她的墳墓所在地,然而沒有任何斬獲。後來,他們獲悉,她沒有死,仍然在世。今天,她已經 97 歲了,生活在華沙市中心的一座養老院裏。在她的房間裏,總是擺滿了敬獻給她的花束和從世界各地寄來的感謝信。

1939 年,德國入侵波蘭時,伊蕾娜是一名護士,在華沙社會救濟局工作,負責照管華沙的救濟食堂。 1942 年,納粹在華沙建立了一個 Ghetto ,即猶太人集中居住區。伊蕾娜看到區內極差的生活條件,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於是她參加了“支援猶太人委員會”。她查清了華沙市有多少衛生防疫機構。由於德國入侵者擔心出現斑疹傷寒大傳播,所以他們便允許波蘭人管理這些機構。很快,她與許多猶太人家庭建立了聯係。她主動向這些家庭建議,把他們的孩子帶出集中區。但,她說,她沒有成功的把握。這是一個撕心裂肺的時刻。她試圖說服家長把孩子交出來,可是家長們反問道:“你能保證孩子一定能活下去嗎?”在當時的條件下,誰能打這個保票呢?然而有一定是肯定的:如果孩子留在 ghetto 裏,那就隻能等死了。母親們和祖母們不願意和兒孫及孫兒孫女分離。伊蕾娜對此完全理解,因為她也是一個母親。她完全明白,說服的難點就是家長接受同孩子分手。有時候,當伊蕾娜和助手去探訪某些家庭、試圖說服他們改變主意時,她們發現,這些家庭已經被強行押上火車,駛向死亡之地了。此景此情更加堅定了伊蕾娜救助猶太兒童的決心。他開始把一些孩子說成斑疹傷寒患者,用救護車運走。接下來,她為了把孩子運出去,便使用了一切可用的東西:垃圾袋,工具箱,商品包裝箱,裝土豆的袋子,棺材 …… 凡是能用的都用上了。社會救濟局在華沙有是個分局。她在每個分局都至少爭取到一個願意幫助她的人。有了這些好心的幫忙人,他們製造了千百份證件,假簽字。這些假證件就成了救猶太兒童的臨時身份證。

在戰爭期間,伊蕾娜總是盼望著和平的到來。她不僅僅想讓這些孩子活著。她還想讓這些孩子有朝一日回複自己的真實姓名,了解自己的身份和履曆。所以,她產生了保存好有關這些孩子的姓名和身份的資料。她把這一切都記在小紙片上,放入罐頭瓶,埋在了鄰居家的一顆蘋果樹下。就這樣,她不為人知地保存了被她拯救了的 2500 名猶太兒童的資料,希望妥善保存到納粹的撤離 …… 不幸的是,納粹獲悉了她的所作所為。

1943 年 10 月 20 日 ,伊蕾娜被蓋世太保逮捕,關進了 Pawiak 監獄,受到了嚴刑拷打。在牢房裏,她意外地發現了一張耶穌像。她一直把它保存在身邊,作為自己受難的物證。 1979 年,她把這張耶穌像送給了教皇約翰·保羅二世。伊蕾娜是唯一知道這些孩子的名字和領養者家庭地址的人。她經受了拷打,但從未說出任何一個合作者的名字,也從未說出任何一個被救兒童的名字。在多次拷打中,她的腳骨和腿骨被打斷了,但是,沒有人能夠打斷她的意誌。於是她被處以死刑。不過,這項宣判並未得到切實執行,因為,在通往刑場的路上,押解她的士兵。抵抗運動不忍看到伊蕾娜被處死。她若被處死,那麽,被救孩子的身世秘密將永遠無破解之日了。然而,官方的記錄上,她已被處死了。後來,伊蕾娜以假名繼續工作。

戰爭結束後,她挖出了埋藏咋地下的材料,以便找到領養這 2500 名兒童的家庭。絕大多數孩子的父母都死在了集中營。但是,孩子們還有親戚,分散在歐洲各地。伊蕾娜想法讓他們和親戚團聚。孩子們還記得她,但隻知道她的假名: Jolanta (約蘭塔),多年之後,當她的事跡,配著她的照片,登在報上的時候,許多當年得救的孩子給她打來了電話:“我還記得你的模樣 …… 我是這些孩子中的一個 …… 多虧了你,我們才有了今天的生命,我想來看望你 …… ”伊蕾娜接待當年被救兒童。當年的兒童現在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她的父親是一位醫生,在她很小的時候,死於斑疹傷寒。爸爸教導她說:“要永遠幫助一個掉到水裏的人,不管他信什麽教,不管他是哪國人。幫助別人應該是你每天發自內心的需要。”蓋世太保給她留下的傷痛使她多年離不開輪椅了。她不把自己看成一個英雄。她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行動而自負。每當有人向她問起這方麵的問題時,她總是說:“我本來可以做的更多,自責將伴隨我到死。”“我播下的不是糧食的種子,而二十做好事的種子。盡力組成做好事的鏈條吧,讓大家都來嗬護它,讓好事越做越多。”

2006 年 1 月,伊蕾娜·森德勒,時年 96 歲,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

備注:如有需要PPT的老師,請通過郵件與qdghb@sina.com聯係!

http://jiaoshi.qdedu.net/R_topic.asp?id=221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