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下屬的工作積極性
天才的生命火花比平凡人的生命火花,燃燒得更迅速。
——席勒
一個明智的管理者所在意的是名聲,有一個好的名聲才有更高的威信,才能做到眾望所歸。所以說,作為一個管理者,不能不領會“厚德得人心”的內涵,隻有顧及員工對自己的品質評價,隻有在員工麵前樹立一個以身作則的形象,才能更好地樹立權威。中國人曆來講究以德服人,員工也希望他們的上司會是一個以身作則的長者,樹立一個好的管理形象,這樣才會有利於管理工作的開展。
很多管理者目前所要做的就是要努力收斂自己的老板脾氣。有一些上司脾氣特別暴躁,情緒也很容易失控,事無大小都喜歡以大發脾氣壓人,他們總以為大發脾氣可以造成一種震懾力。其實不然,脾氣發得過多,會讓員工見怪不怪,其效用也就會逐漸失去;一些員工甚至會形成一套自我保護的辦法,這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就是說,一個愛發脾氣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者的,更不可能會贏得下屬們的擁護和愛戴。
看一下員工對動不動就生氣發脾氣的老板的評價吧!
“老板”一詞時下已成為許多白領稱呼自己上司的一個代名詞。不管是國企還是外企,“老板”這個稱呼皆很適用。頂頭上司可以稱為“我的老板”,上司的上司,稱之為“大老板”……“工作”偶爾也有人一本正經地稱為“工作”,而在嬉笑間,很多人會用“給老板幹活”五個字代替“工作”一詞。雖說這是一些談興而至的話題,但是裏麵多多少少也有一些真實的想法。
老板也是人,難免喜怒哀樂。把“喜、怒、哀、樂”四個字帶上職場,便如靜池中投下一枚重石,有可能激起千層浪,也有可能泛起連綿不斷的漣漪。當然,所有的一切,都要看投石的力量有多大。
曾經問過幾位朋友們:老板有情緒的時候會影響你們的工作嗎?沒想到這些一向善於控製情緒的部門主管們竟然立刻激動地喊道:當然會,別說是老板的情緒,就是老板的每一個舉動,有時候都會影響到我們對事情的判斷以及決定。還有人這樣說:老板喜的時候,大家就喜;老板怒的時候,大家就怵;老板哀,做員工的趕快躲開;老板樂,就是趁機表功的時候!
看來作為一個老板,他在職場中的每一個情緒都關係到員工的工作情況。所以,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老板,你就得先學會了解員工,絕對不能對自己的員工動不動就發脾氣,這樣隻會讓你的員工對你有膽怯感———他們隻是害怕你,而不是服從你。有時候你的情緒很可能影響你的將來和發展。
管理者需要控製自己的情緒
控製、調整自己的情緒是許多管理者應該補的一課,而許多管理者並未意識到這是個問題,潛意識中還是“愛之深,罵之切”的思維方式。所以,管理者在管理中要懂得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先想,再行動”,而不是“先反應,再後悔”。
無論在企業中還是公司裏“員工犯了錯誤,領導者當然會生氣,批評他們也是應該的!”——這在大部分管理者看來是天經地義、無可辯駁的。
有關調查表明:在職場中員工的挫折感產生的主要或者直接原因就是源於管理者的批評。
曾經受雇於美國鋼鐵大王恩·卡耐基、年薪百萬的職業經理人施考伯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極易扼殺一個人雄心的就是他上司的批評。”
暴風驟雨般的批評固然會讓管理者一方的情緒得到宣泄,但其實對雙方來說,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鬥。因為這種不平衡和消極補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員工會產生一種給多少錢幹多少活,你讓我受挫我對你也愛莫能助的“磨洋工”、“不作為”的心態,或者受挫者會采取“堤內損失堤外補”的方式,大大縮減從事本職工作的時間,將一些時間和資源用在個人事務上,以擴大自己的特殊利益,以彌補所受挫折中的損失,從而實現心理上的平衡。
所以,一個成功的管理者在對自己的情緒體察後,還應該學會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管理。
不管是生氣、發火、憤怒,很多人認為是因為別人做的不對,惹到了自己。領導者內心一定有個聲音在說‘員工沒有聽我的話,按照我的意見去做,就是不對’,或者認為‘你做得不好,不完美,沒有達到我的要求’,或者‘犯了錯誤是不可以的’等等。其實,情緒是本人的信念、價值的產物,而不是外界的人、事、物所決定的。更進一步講,所有這些負麵情緒,必然都是本人的信念、價值裏有一部分受到了冒犯。因此,管理者要進行情緒管理就應該了解對方對待事物的想法和信念是什麽,和自己的想法信念、單位主張的價值觀有沒有不一致,在這個基礎上再來判斷雙方的目標是否是明確的,可以達成的。
因此,對於管理者來說,不管是對下屬也好,還是對其他人也罷,批評或者斥責表明:
他已經被負麵的情緒所控製。在這個時候,通常所說出來的話,不會對事情和發展有建設作用,隻會起到破壞作用。因此,作為管理者首要的是體察自己的情緒。
身為管理人員的你,本身的情緒不管好或壞,不可避免地會反映在為你工作的那些部屬身上。你必須控製這些情緒,不要讓情緒來控製你。
在一次軍犬訓練賽中,一隻名叫黑子的軍犬目光如電,精神飽滿,威風凜凜,每逢甄別嫌疑犯時總能讓做賊者先心虛起來。
隨著訓導員的一聲號令,黑子很快就用嘴把丟失的東西從隱秘處叼了出來,接著又向站著的人群跑去,沒費多少功夫,就叼住了那個小偷。
黑子興奮地望向訓導員,等待著嘉獎。但訓導員卻使勁搖著頭對黑子說:“不!不是他!再去找!”
黑子大為詫異,眼睛裏閃出迷惑的光。平時對訓導員的絕對信賴,又使它轉回頭重新開始了更為謹慎的辨認。專業告訴黑子,它沒錯!於是重新又把那個小偷叼了出來。可是訓導員卻不容置疑:“不對!再去找!”
黑子遲疑地盯著訓導員,轉回身去花更長時間去嗅辨。最後,它還是站在了小偷的身邊,向訓導員堅定地望去:就是他!不會是別人!
“不!絕對不是!”訓導員大聲吼著,表情也嚴峻起來。
黑子的自信心被擊潰了,他相信訓導員超過相信自己。它放棄那個小偷,去找別人。可是不對啊!氣味騙不了黑子。它焦急地踱著步,在每個人的腳邊都停一會兒,忽兒急促地嗅辨,忽兒扭回頭去窺測訓導員的眼神……最後,它根據訓導員的眼色把一個假小偷給叼了出來。
訓導員與那些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黑子糊塗了,愣在當場。之後,訓導員告訴黑子:“你本來是對的,可錯就錯在沒有堅持。”
當黑子明白這是一場騙局之後,它極度痛苦地“嗷”了一聲,幾大滴熱淚流了出來,世界頓時失去了光彩。一個沒有準則、沒有對錯的荒唐世界,把它所有的信念擊得粉碎。或許訓導隻是想考驗黑子,或許,這隻是一個玩笑,可是,從此以後,黑子不再信任訓導員,不再信賴任何人,不再目光如電,不再奔如疾風,不再虎視眈眈,更沒有了威風凜凜……
由此聯想到了我們的領導。作為管理者,你的信念和評判,有可能影響你下屬一生的旅程。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有一種無形的氛圍,一不小心就會上演黑子的悲劇。
作為管理者你如果心情好,下屬可以肆無忌憚地與你開玩笑,但,在你不高興時就向他發脾氣,這樣你的形象會在下屬心目中大打折扣。作為管理者的你不能在喜怒無常的時候給出正確的褒獎與懲罰,這樣不僅會打擊下屬工作的信心,而且會改變他積極的人生態度。管理者請把握好自己的情緒,做個明智的領導吧。
生氣影響人際關係
嫉妒潛藏在人心底,如毒蛇潛伏在穴中。
——巴爾紮克
有時候生氣就像穿衣服,不同的衣服有著不同的式樣以及風格,它們所適合的場合也是不同的。如果精於此道,你就很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碰到拙劣的服務和粗暴的侍應時,情況也許就大不相同了。
如果有一天你最親密的人得罪了你怎麽辦?你的最佳方案就是選擇一個與他的反應恰恰相反的方式,這樣能迫使他從你的立場看問題。行動勝於語言,這句話無論在什麽時候都是管用的。
如果怒火燃燒在辦公室怎麽辦?辦公室是一個最不應該喜怒“形於色”的地方,不恰當的生氣或亂發脾氣隻會使自己顯得缺乏能力並且四處樹敵。所以說,你在辦公室裏的一舉一動都要非常小心。
對同事,要以“對事不對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一條永遠都將會是上上策。你隻需要告訴他這種情況需要如何解決,而不要對他的能力或者性格作任何評價。對上司,永遠不要發火或指責,除非你已經準備好換另外一份工作。
這裏所提到的一切都是你在抑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時必須了解的地方,有的時候,也許正是一些小小的疏忽導致你種種的不順。當然,無論是在何種情況下,生氣都是在背水一戰的時候才用得上的。在生氣的時候,要切記,不能任由性子胡來,要學會忍耐。
在一次明星評獎時,羅素·克洛被認為極有可能再次捧走奧斯卡小金人。但是,到了領獎的前幾日,不少人發表看法說“羅素·克洛是不會得獎的,並不是因為競爭的激烈,而是因為有著暴躁的性格和亂發脾氣的習慣”。
一旦離開了攝像機,羅素·克洛簡直就成了一隻暴躁的獅子。他是個愛發脾氣的人,雖然觀眾喜歡有性格的演員,可是,就像羅素這樣大的脾氣根本就沒有幾人能招架得住。他愛生氣,生氣以後就亂發脾氣。
羅素·克洛是好萊塢最為炙手可熱的明星之一,他已經是第三次角逐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了。領獎的日子到了,人們都說他不久前因為自己的臭脾氣而犯了對他來說是一個非常致命的錯誤。
因為他獲得了英國電影學會獎的最佳男主角,一時興奮,便在領獎時賦詩一首,沒想到被BBC 在播出時給刪掉了。這下可把羅素激怒了,雖然他後來為自己的魯莽道了歉,但卻沒有得到大家的原諒。他們認為羅素縱然把納什演得出神入化,可是他本人卻是脾氣大得讓每個人都接受不了,所以他最後被取消了領獎資格。
生氣和亂發脾氣都是不對的,也許就是因為你的一時的衝動情緒就結束了你的未來。想要成為一個成功者,你就得學會克製住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壞情緒成為你事業的絆腳石。
影響工作和升遷
戰勝惱怒,比戰勝勁敵更難。
——基魯
也許作為主管的你並沒有發現這個問題:在一個公司裏,不同部門主管之間的爭執,有可能會影響下屬如何看待主管這一角色。在爭執中,表麵上看起來較弱勢的一方,或許會讓下屬覺得主管不夠有權威;而發脾氣的一方,則相對的會讓下屬認為主管EQ 不好。雙方都因為爭吵削弱了自己的管理效能。而不同部門員工之間的爭執,同樣也會因為部門的團結心作祟而導致跨部門的合作出現一定的問題。
所以說,發脾氣幾乎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在製度完善的公司裏,設有各種可以表達意見的管道,上班族還是應該在情況未惡化到無法處理時就先做好與主管以及同事的溝通。
發脾氣之前你得先考慮,事實上,發脾氣根本不適合拿來作為向公司以及主管表達訴求的方法。因為對主管來說,員工這樣的行為就像是掐著他的脖子、要他非得答應員工的要求一樣,感覺非常不好。即使主管本來有意答應員工的請求,也不想開先例,以免讓別的員工認為隻要發脾氣,就會得到主管的妥協。
一般來說,發脾氣都是在長期忍讓,並且實在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尤其是在與工作無關、牽涉到他人處理事情的態度或方法等事情上,更顯得嚴重與棘手。這時上班族若要孤注一擲,就該事先想想自己能不能承擔後果,其他同事會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事後與發生爭執的同事如何相處。更重要的是主管的態度。如果主管不理你,即使所有的同事都認為你是對的,發脾氣的策略還是宣告失敗。即便是你早有想離職的打算,你那發脾氣的形象很有可能會跟著你到你的新目標——下一家新公司。
考慮了以上種種狀況後,如果你還是有發脾氣的衝動和理由,為了提高發脾氣策略的成功幾率,你還是要有所顧忌。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發脾氣的過程中絕不能進行人身攻擊,也就是避免像是“你每次都這樣……”之類的批評,而是針對對方做事的一些方法,也就是說以對事而不對人的方法,具體舉出一些實例來說明對方的做法都有哪方麵的缺點。
至於你發脾氣的對象,如果是上級對下級,上司的脾氣足以能夠讓下屬了解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隻是上司切記:在發脾氣之後要讓下屬知道接下來改善的方向;如果是同事之間的爭執,最重要的是事後一定要尋求上司的協助,以求能真正解決問題。至於下級對上級發脾氣,除了要充分了解上司的個性,以及避免讓上司“丟麵子”之外,同時要記住發脾氣的目的無非是希望上司能對於你所遭受的不公平或委屈有所了解,而不是想攤牌或者是威脅上司,這樣才有可能不會在發脾氣之後也一起結束你們之間的雇用關係。
有的時候你會發現,一般在團隊裏愛發脾氣的員工大部分都是績效良好、深得上司喜愛的明星員工。上司因為明星員工績效好而“姑息養奸”,甚至勸告被發脾氣的一方,“他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惡意”。其實這樣會嚴重破壞團隊組織的和諧度,若當其他員工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時,就會爆發更嚴重的衝突。因此,上司應該主動清楚地告知這類明星員工,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並且將情緒管理列為績效改進的一部分。否則的話,團隊就有可能像是放了一顆不定時的炸彈,說不定隨時都有可能引爆,而使整個團隊全軍覆沒。
情緒在職場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它可以讓你一路直升,同時,它也可以讓你從高峰一直跌到山穀,甚至再也爬不起來。
不要讓“火”山爆發
我不認為我的生命受到了什麽人的忽視便失去了它的價值。
——泰戈爾
安東尼·羅賓曾經說過:“你憤怒、你憤恨,是因為你已習慣用這種方式發泄,你已學會了用它們來表達你的不滿,來表明你的要求,希望達到你的目的。”人_______們都認為憤怒是一種必須讓它自然宣泄的情緒。其實,發泄和憤怒並不合乎自然的法則,也不會使人過得更好,暴怒、發脾氣對任何人的生活都會有負麵的影響。
憤怒並不是一個人天生就會的,它也是經過學習而得的。那是因為你偶然的生氣,會讓你遂了心願,從而養成了這個習慣。
一個人在嬰兒時期會哭,如果沒有引起他人的注意,哭聲就會更大。如果仍沒有效果,就會勃然大怒———踢東西、大哭大鬧,甚至用頭去撞任何東西,其實這就是發泄憤怒的表現。
這一招往往很有效,別人會幫你完成你的要求。由於你發脾氣以求達到目的,的確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並且別人也滿足了你的要求,你自然會覺得比較愉快,因此你就會慢慢養成這個習慣。
長大後,你還會用憤怒的方式驅使別人滿足你的要求,使自己心情愉快些。一旦你的老板沒有滿足你的要求,你就會鬱鬱寡歡,心裏嘀咕著:“你應該為我的職位作一些調整。”你總是覺得你的“另一半”沒有以前那樣愛你了,在你的心裏就會有一個問題在打轉:“你應該怎樣才能使我更快樂?”
因此,你就會開始自我煎熬、焦慮,不停地向全世界提出問題:“你們要為我做些什麽?”
使自己的情緒陷於沮喪的穀底,並且還會為那個問題一直尋找答案。
事實上,生命本來是一個必須由自我完成的計劃。或許你會認為這太不公平也太殘酷了,但事實就是這樣。雖然你讓自己的內心忍受煎熬,不停地燃燒,但那是於事無補、沒有任何效果的,它隻會給你帶來負麵的影響。
現實生活中,在一些發生爭議的場合,往往那些叫得最大聲的人被認為是最有道理的。
羅伯特是卡耐基同一時代的成功學家,在他第一次掌管營業小組時,有一個推銷員總是用激烈的言詞或動作來對抗不遂他心意的人或事。為了不觸犯那個推銷員,大家對他都抱著“不做不錯”的心理。後來羅伯特發現,團體中的一些人也會常犯這個問題。他們發怒、咆哮,於是那些本性溫馴的人就會屈服。
經過了解,羅伯特明白了,他們正是想用憤怒來使羅伯特產生畏懼感。
於是,羅伯特告訴他們,他們在憤怒的時候所要求的任何事情,他都不同意。從那次以後,他們就相處得很好。
當然,有時大聲爭辯也會達到一定的效果。
然而多數人最終會嚐到孤立的苦果,造成其他人遠離他們。
憤怒及發脾氣並不能博得他人合作。不要讓自己為了贏得他人的認同,而養成失去控製的習慣。當然,這也不能代表你不可以憤怒。你可以生氣,可以發怒,關鍵是要保證你的發怒不會影響你與他人的關係。
當別人使你產生不愉快的情緒時,不要一開始就生氣,更不能玩命似地跟人家較勁。應該放鬆自己,仔細想想,多花點時間沒關係。不要讓別人控製了你的情緒,沿著你自己的車道一路前進,你可以聽一些音樂,看到愁眉苦臉的人就笑一笑。
如果你正在發脾氣,或者在憤怒的情緒下工作,這時,你就應該分析一下使你憤怒的原因,然後盡量避免使自己深陷於那些痛苦之下。
其實,所有憤怒的情緒都是你自己引發的,如果你放任自己於憤怒的情緒中,或許還會使別人感到憤怒、生氣。
有一個太太曾經總結說:“有一段時間,我發覺,我們夫妻兩人彼此已經漸漸養成向對方發脾氣的習慣。我們的婚姻生活變成充滿責怪與仇恨,彼此都不能忘記前嫌。於是,我們就開始想各種辦法來解決問題,而這就是使事態好轉的轉折點。為什麽不保持溫馴和順的態度?
雖然我們並不十分鼓勵這樣的做法,但這總比暴跳如雷、亂發脾氣的後果要好得多。”
實際上,環境並不會使你生氣,生氣隻是你對環境所采取的一種憤怒的反應。生氣也不是因為別人激怒了你,而是因為你對別人表現出生氣的反應。某個人正在對你做出可怕的事情,這是使你對其產生憤怒情緒的最大原因。別人正威脅著你,對你無禮,忽視你的存在,或者正傷害到你脆弱的自尊,可能這也是你生氣的原因。生氣是你的一種自我保護情緒。在氣憤當中,你變得更強壯、更有戰鬥力。生氣或許會使一個膽小鬼鼓起勇氣與恐龍搏鬥,但這種行為沒有多少好處。
如果憤怒對於你來說是隨時都會爆發的常態行為,那麽你就應該用理性的態度來麵對它,讓它發泄出來。也可以與對方討論,找出原因,但不能用偏激的方法來處理它,否則會越來越糟。
如果你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憤怒情緒,那麽你的處理態度就不一樣了。很多人可能會把這些情緒堆積在一塊,然後一次把它發泄掉,好比是把氣球漲滿後放飛掉一樣。
情緒潛能專家鮑勃就有過一次這樣的體驗。
鮑勃18 歲的女兒告訴他:“爸爸,我從來沒見過你發脾氣。你肯定也有生氣的時候,可是你不將它發泄出來,藏在心裏,肯定對你不好。”他當時想了一下,也許是對的。後來,有一次,某件事情使他發怒,他大大地發了一頓脾氣,他讓每個人都看到他因生氣而扭曲的麵孔———大聲咆哮的樣子。
對他來說,這種做法是不合適的,是不對的。他說:“我感覺自己有點愚蠢,因為自己好像失去控製。雖然發怒並非不可原諒,但關鍵是如何讓怒火冷卻,否則它還會繼續燃燒,並且還會越燒越旺。”
當你表現憤怒的舉止時,你就會有憤怒的感覺。你表現得越憤怒,憤怒的感覺就會越濃,並且這種感覺會持續很久。現代心理學大師威廉·詹姆斯博士曾經說:“如果另一個人無法以意誌來控製自己的情緒,那麽你可以用你的意誌來控製你的舉止。與此同時,你的行為表現是什麽樣,你的感覺就是什麽樣。”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使自己感到快樂,你就要表現出快樂的舉止;你希望自己有成就感時,你的行為也應該很有成就。人生就像是舉止與反應的實驗室,而印證你行為的一種反應就是情緒。
所以說,當你表現憤怒的態度時,你就會有憤怒的感覺。因此,找機會來發泄憤怒的做法並不會讓憤怒的感覺離開你。如果你讓別人看到你發脾氣,那隻會讓別人看你的笑話而已,並不能發泄出自己的憤怒。
敏感所毀滅的
利己之心使我們受到迷惑,隻有正義的希望才不會使我們誤入歧途。
——盧梭
長期以來,學術界和文藝界持久不斷地討論著名詩人普希金的死。有人說普希金之死是一個陰謀,背後的主使正是沙皇;有的說普希金被戴“綠帽子”已是既成事實,因此他非常生氣;也有的說法國軍官丹特士根本沒有勾引他的妻子岡察洛娃,完全是詩人敏感多疑……無論如何,詩人妻子的外遇成為詩人的“家醜”,而且不斷地擴散,已經不僅僅是“外揚”的問題了。
那些不懷好意者別有用心、添油加醋地對這件事議論紛紛,希望通過這些來刺激詩人的自尊心。懷有敵意的人還不斷地製造他妻子的“緋聞”,不斷地為製造謠言、撥弄是非的人提供“素材”。還有一些人做得更為過分,竟給普希金寄來一封極其卑鄙、惡劣的信件,聲稱授予他“烏龜”稱號。
激情滿懷的普希金不能忍受這種侮辱,憤怒的火焰慢慢充滿了他的心胸。
他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自己的名譽。作為丈夫,當他的榮譽遭到汙辱時,隻有用決鬥才可以洗刷名譽的恥辱。普希金真的是忍無可忍了,向丹特士提出決鬥。普希金的朋友不同意他的想法,丹特士也聲稱,他追求的是岡察洛娃的姐姐,並不是岡察洛娃。但詩人普希金卻有著不可動搖的決心,他決定要以自己的行動,在人們麵前維護自己名譽的純潔。他義無反顧地說:“小子,別小看我,你以為我不會生氣啊!”
按照普希金的要求,決鬥如期舉行。決鬥前,詩人還在忙於寫作,一切似乎顯得從容不迫。這純粹是一場“秀才遇見兵”的決鬥,其結果可想而知。才華橫溢的詩人,走完了自己年的生命曆程。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過這樣的心境:人家一揚眉,你就覺得人家看不起你;人家一撇嘴,你就認為人家討厭你了;別人說的話本沒有什麽敵意,經你一掃描,矛盾就出來了;別人在說自己的悄悄話,你就懷疑在說你的壞話。
雖說我們不會像普希金那樣因為敏感而丟掉生命,但是陷入過於敏感的心理誤區的人,仍然會活得很累。他既要對付那些誇大了的“敵意”,又要撫慰自己由此產生的痛苦,自身消耗是非常大的。而且,過於敏感對人際關係的損害也是很大的。若發生在朋友之間,會破壞友誼的深化;若發生在同事之間,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關係;若發生在戀人之間,則會妨礙感情的發展。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就永遠無法做好擺脫它的準備。
天才在憤怒中隕落
天才經常孤立地降生,有著孤獨的命運。天才是不可能遺傳的,天才經常有著自我表現摒棄的傾向。
——黑塞
雖然怒火的宣泄或許會使你一時地解除或者緩解心理上的壓力,給你帶來一時的安全感或者是痛快感。但你卻不能忽視它的一個直接後果——傷害。那種發泄方式是以身心受傷害為代價的,當把所有的不滿付諸行動後,傷害就會隨之而來。
甚至還有一些人因一時發怒損害自己的生命,實在令人可歎;也有一些名人因憤怒而一朝隕落,尤其令人痛心。非歐幾何的創立者小波利亞就是一顆隕落的新星。
1831 年6 月,小波利亞把自己的論文《絕對空間的科學》寄給大數學家高斯,以征求高斯的意見。但不幸的是,論文在途中被遺失了。1832 年1 月,小波利亞再寄去一份,高斯收到信和附錄後非常吃驚。同年2 月14 日,高斯給老波利亞回信說,小波利亞具有極高的天賦,但他又說:“我不能稱讚這篇論文,因為稱讚他等於稱讚我自己,這一研究的所有內容,你的兒子所采用的方法和所達到的一些結果幾乎和我在30 至35 年前已開始的個人沉思相符合。”並表示“對於我自己的著作,雖然才寫好一小部分,但是我的目標本來是終生不想發表的,因為大多數人對這方麵所討論的問題抱著不正確的態度,我不想聽到某些人的喊聲。現在,有了老朋友的兒子能把它發表出來,看到它不會同我一起被湮沒,這讓我感覺非常高興”。
許久不見高斯的回應,這令小波利亞感到極其失望。更加悲慘的是,小波利亞始終被蒙在鼓裏,他對高斯所做的一切毫不知情。盡管高斯並沒有發表關於非歐幾何的論文,但他仍然認為,高斯這位“貪心的巨人”已經有意無意地剽竊了他的成果,剝奪了他創立非歐幾何的優先權。一位堂堂的數學大師竟然如此的卑劣,小波利亞悲憤交加、痛心疾首、鬱鬱寡歡。
這無論對他的身體還是他的心理都是極大的打擊,使他的身心受到損害,嚴重地阻礙了他進一步研究的精力與欲望。
1848 年,小波利亞看到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於1840 年用德文寫的、載有非歐幾何成果的小冊子《關於平行線理論的幾何研究》之後,他更加惱怒,懷疑人人都與他作對,決定拋棄所有關於數學方麵的研究,發誓不再發表任何數學論文。
在挫折、悲憤、貧困之中,小波利亞於1860 年1 月27 日由於肺炎發作在馬洛斯發沙黑利悄然去世了。一顆新星就此過早地隕落了!
這一事例讓我們有了些疑問,難道名人的火氣比普通人更大嗎?名人的確在情緒和心智上比普通人表現得更激烈一些,同時他們又往往使自己的不良情緒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有了壞情緒就要及時地疏瀉,盡快轉移,這非常重要。生氣最忌諱的就是壓抑與強化,而小波利亞正好犯了這個忌諱。
生氣付出的慘重代價
人是他自己生命的主宰,人也是他自己死亡的主宰。
——博爾赫斯
生活就如同走路一樣,不可能總是平靜如水、一馬平川,遇上坑坑窪窪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些人遇上不順心的事就大發雷霆,怒不可遏,其結果不僅得罪了他人,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使自己雪上加霜,又增添新的煩惱。生氣不但危害自己的健康,還會影響周圍的人際關係。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大大提高了,可是越來越豐富的物質生活卻掩蓋不了人們精神生活的空虛。常常有一些人為了一點小事而放棄自己的生命,難道說凶們就真的走投無路了嗎?下麵我們就來看兩個發生在現實中的例子。
有一個19 歲的高二男孩兒,因為考試沒有達到理想的分數,被母親訓斥了一頓。他一氣之下就離家出走。由於兒子一夜未歸,心急如焚的母親懷疑他出了事,在深深自責的情況下,竟服毒自殺。在母親的屍體剛剛火化後,人們又發現男孩兒也服毒自殺了。
冀陽和郭遠都在汽修廠上班。有一次,冀陽邀請廠裏幾位朋友到自己的家裏打麻將,郭遠一家三口都去了冀陽家。大人打麻將時,郭遠11 歲的女兒芳芳在旁邊玩耍。麻將打到晚10 點還沒有結束,芳芳就在一旁睡著了,郭遠的妻子就要求回去。這時,郭遠向妻子請示:“老婆,讓我再打幾圈嘛,我手氣正好,等會兒再走吧。”不料一時分心的他點了對家一個滿牌,便責怪妻子影響自己打麻將。於是,郭遠與妻子爭吵起來。二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直至動起拳腳。一旁熟睡的女兒被吵醒後,看見父母打鬥,嚇得大哭。女兒懇求父母不要打架了,夫妻二人不顧女兒的哀求仍繼續吵著……幾分鍾後,在眾人的勸說下,夫妻倆停止打架,卻發現自己的女兒不知道去哪兒了。
他們趕緊到附近尋找,卻找不到女兒的蹤影。夫妻二人趕回家中,依然不見女兒身影。接著他們撥打110 報警。派出所民警也四處尋找芳芳,也沒有找到。
直到第二天,一個晨練的老人在河邊發現了芳芳的屍體,報了案。此時夫妻倆後悔莫及,可是一切都無法再挽回了。
看了上麵的兩個例子,真的讓人很心痛,兩個花樣年華的少年就這樣去了。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遭遇一些挫折,如果跨不過這個坎兒,就很可能會發生上麵故事中的悲劇。事實上,隻要我們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擁有一個寬廣的胸懷,這些悲劇是能避免的。
如何才能做到不生氣呢?
第一,遇到不順心的事要頭腦冷靜,理智對待。要善於控製和理順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正如人們所說,智者以理智控製情緒,不智者以情緒控製理智。
第二,做人要胸懷寬闊。心胸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古人雲: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不管做人還是做事,都要高瞻遠矚,善於寬以待人,不要鼠目寸光,盡在瑣碎小事上糾纏不休。
第三,要善於積極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如和朋友談心、寫信、打電話訴說自己的不幸,或到僻靜的地方痛哭一場,或把自己胸中的怨言和不滿寫在日記上,都可以起到積極發泄的作用。
第四,要加強個人的思想道德修養。孔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性格暴躁易發火是缺乏道德修養的表現,它與現代人的素質要求是格格不入的。要培養自己的忍耐性,有寬容之心,得讓人處且讓人,不要與人爭名奪利,力求做到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做一個有修養、胸懷寬闊、肚量大、涵養高的人。
粗暴的人惹人煩
生活是我們在自己喜歡的環境中所遵循的一種習慣。所以,秩序是首要的。
——巴爾紮克
在密西根州,有一個人想移去一個朋友家院子裏的樹根。他把自己家裏存放的炸藥埋在樹根附近,雖然樹根是除去了,但爆炸卻把樹根變成了一顆炮彈,射出163 英尺遠,最後穿過一家人的屋頂。屋頂被樹根弄穿了一個3 英尺寬的大洞,然後又劈開了屋椽,穿過飯廳的天花板。
仔細想想,你就會發覺自己的某些舉動就和那人的行為是一樣的。如果我們用粗暴的言語或者行動來解決問題,結果一定會事與願違,甚至會越搞越糟。
我們生存的社會有它運行的秩序,無論是誰違背,都會得到製裁。有時候人們會把“極為生氣、以至於控製不住自己”當作發泄的理由,殊不知,違背規則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違背了規則就會受到懲罰。在南非,有一支特種部隊,其挑選程序堪稱當今世界最為嚴格的。參選者必須是南非公民,還要接受過學校教育;必須在部隊、警隊服役一年以上,在預備役中呆過一年也可以;必須會說兩種以上的語言;年齡必須在18~28 周歲之間。另外還有入選測試,它主要包括:身體測試和心理測試。
身體方麵的測試包括:兩分鍾內做完67 個俯臥撐,18 分鍾內完成3 公裏全速跑。入選後,還要參加一流的海陸空訓練,了解自己的任務是什麽,掌握如何參加空中合作、水下作戰、走過障礙物、叢林謀生、跟蹤、破壞等作戰戰術。在心理測試方麵,沒有自我控製能力或脾氣暴躁的人就會被淘汰。
這就是特種部隊的規則。任何事都有它的規則。你可以批評它,懷疑它,但隻要你進入它的管轄範圍,就必須遵守這個規則。敢於超越規則的就要接受懲罰。當然也會有一部分人宣稱他可以不遵守規則,他們認為自己是天才。可在當今社會,尊重規則比愛護天才來得重要得多———尊重規則是基礎,而並不是天才至上。
因此,你不能把生氣作為你破壞秩序、破壞遊戲規則的借口。
生氣常會敗事
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
——荀子
一隻小蟹經常會為一點小事而生氣,一天,它的朋友都來勸它,對它講述生氣的危害。
“小蟹!你別常常生氣!生氣會壞事!”金魚以朋友的資格忠告小蟹說。
“胡說,我不信!我要生氣會怎樣?”這時的小蟹不接受金魚的忠告。
“你別生氣!生氣會壞事,小蟹!我告訴你!”小鰍對小蟹說。
“胡說,我不信!我要生氣會怎樣?”小蟹不接受小鰍的警告。
“小蟹,我是你的老長輩,我勸誡你:凡是壞事,都是因為生氣的緣故!”這時,烏龜也
勸著小蟹。
“胡說,我不信!我要生氣會怎樣?”同樣,小蟹也不接受烏龜的勸告。
“等到你吃了虧,壞事的日子到來了,才知道生氣是不該的!”鱸魚也這麽說。
“我勸你不要生氣,你還不相信!將來終有一天會證明我這話是對的!”蝦也這樣說。
“真的!要是吃了虧之後,你才相信我們的話是好話,那就遲了!”鰻魚接著說。
這時,鯽魚、鰣魚、青魚等都擁上來規勸小蟹不要總是那麽愛生氣。
“你們都是胡說八道!我不信!我要生氣能怎樣?”小蟹執意不肯接受大夥兒的規勸。
當小蟹橫行爬向河岸時,大家隻聽見:“呀!什麽東西觸痛了我?”原來,小蟹恰巧被漁翁的竹竿觸著了。它馬上又生氣了,把竹竿緊緊鉗住,同時嘴裏還氣哼哼地說:“你是什麽東西,怪可惡的!如今被我鉗住了!我不放你!我永遠不放你!”這時漁翁把竹竿輕輕提起,小蟹也就被扔到竹簍裏了。
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火氣大、愛發脾氣實際是一種敵意和憤怒的心態。當人們的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相悖時,就會產生這種消極的情緒反應。為了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必須學會控製自己,克服愛發脾氣的壞毛病。同時,因為你的生氣,有可能還會招來不利,就像故事中的小蟹一樣,由於不聽大家的勸告,而最終被漁翁扔到了竹簍裏,很可能會成為人們的一頓美餐,這也是由於生氣而招來的後果。
我們若想克服自己的生氣行為,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著手了:
第一,意識控製。當自己憤憤不已的情緒就要爆發時,要用意識來控製自己,並提醒自
己應當保持一定的理性。同時,還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會傷身體。”這樣,大家在忍不住要生氣的時候就可以控製住自己那即將爆發的脾氣。
第二,承認自我。這需要大家勇於承認自己有愛發脾氣的壞毛病,並由此求得他人的幫助。這時,如果你能得到周圍人的經常提醒和對你的監督,那麽,相信你的目標一定會達到。
第三,反應得體。無論遇到什麽事,都應該心平氣和,冷靜地、不抱成見地讓對方明白他的言行之所錯,而不應該迅速地作出不恰當的回擊。否則便是剝奪了對方承認錯誤的一個機會。
第四,推己及人。凡事要將心比心,就事論事。在對待任何事情上,如果你都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問題,你就會覺得自己沒有理由再去遷怒於別人了,相應地,你的火氣自然也就消失了。
第五,寬容大度。即使有人惹你生氣了,你也要做到對人不斤斤計較,不要打擊報複。
當你學會了寬容,你愛發脾氣的毛病也就自然地消失了。
第六,從現在開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人說:“我過去經常發火,自從得了××病我才認識到,任何事情都不值得大動肝火。”大家不要等到非要患上什麽病之後才想到不發火,想到生氣的後果,如果你要克服發脾氣的壞毛病,那麽,就從今天開始吧。
所以說,怒氣能敗事,不能成事。“一朝之憤,忘其身以及其親。”想到這裏,就可知道逞一時意氣,可以招致大禍。
生氣的時候,最好口不發言,身無舉動,這樣或許可以免了犯罪。在盛怒之下,很容易出口傷人,舉手無情,事過之後,心中便悔恨了。遇事能控製自己不生氣,那可以說是很有涵養了。
揮別工作怒氣
你要控製你的情緒,否則你的情緒便控製了你。
——大仲馬
台灣安泰人壽經理周麗華進入壽險業才隻有六年的時間,獎牌得的非常多,每年都會去美國領取“百萬圓桌會議會員”獎,這是壽險業最高的榮譽。
但是在她開始作保險的時候曾飽嚐羞辱。1993 年底,中國台灣股票市場還沒有低迷,她跑到了富邦證券的門口,發現有一個穿著黑大衣的中年人,好像是黑社會的“大哥”。心想這個大哥要保醫療意外險,他的家人才會有保障的。所以她就決定等收盤。
到中午的時候,果然這一們黑衣的大哥慢慢地下樓了,她馬上趨前遞名片,問他“你是否要保險?”“大哥”順手拿起了名片,把自己嘴裏的檳榔汁吐在上麵,隨手一撕然後就丟在了地上,順帶附上一句叁字經。周麗華眼淚流了焉,然後默默地走開。沒爭執而且也沒有憤怒,但在她心中卻浮現出了這樣的一句話:“將來拿到我名片的人一定會是非常有福氣的。”
周麗華笑稱其實自己脾氣不是特別的好,可以承受數以萬計的白眼、怒罵還有輕視的主要原因,原因是她認定自己在從事愛心傳遞這樣的工作。她的父母晚年臥病,醫療費就快要拖垮了全家,她不要別人也遭受這樣的一種痛苦。秉持工作的理念還有執著,當負麵情緒湧上的時候,然後她就告訴自己說:“放下。”生氣對身體健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你,仍然決定要生氣嗎?
耶魯大學組織行為教授巴薩德強調說,有1/4 的上班族經常生氣。經常性的生氣就好像不斷地感冒一樣,會很嚴重地影響工作時的表現。
既然生氣會如此嚴重地影響到自己的工作,為何怒氣難消?你曾靜下心來仔細想過“氣”從何來嗎?對付感染力極強的怒火,你找到了破解的方法沒有?
破解的關鍵就是:一定要先找到怒氣的根源在哪裏。
在這裏,我們把生氣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因為時間壓力或者是資源的不足所導致的。
另一種類型的生氣則是非常麻煩的,我們把它稱之為“毀滅性”的怒氣。毀滅性的怒氣經常是憤怒和壓抑所累積的結果,火力強大而且殺傷力非常驚人,幾乎到了攤牌而且醜話盡出這樣的程度。有時不見得要和自己有直接的關係,也許隻是因為看不慣某一個人的作風或者是某一種互動的關係,然後就忍無可忍地動起了肝火。
當怒氣衝上頭的時候,當一時控製不了自己的時候,該如何辦呢?很多專家都建議從生理方麵來改變自己的心理。
首先一定要閉上嘴,因為盛怒的時候舌頭像是一把利劍,很容易刺傷人。然後就深呼吸,強迫心跳、血壓恢複到正常的狀態。或離開現場找一個安全的環境,動動自己的身體,打球或者做做體操。
在非常生氣的時候,跑出去照鏡子,看到自己怒氣中的樣子,覺得非常滑稽,忍不住噗哧一聲地笑出來。
在日本,商人發明了付錢砸東西這樣的“解脫室”,供怒氣難扼而且沒有地方爆發的人宣泄。來到解脫室的人是要付費的,依照費用高低拿到各種陶瓷花瓶和器皿或者是小雕像。通常客人們都會先寫上痛恨者的名字,一邊破口大罵一邊將手中的小雕像往牆壁用力地砸。
砸東西、踢家具等借著外物轉移自己的情緒,雖說能暫時地抒解怒氣,但是很多人開始擔心這樣是否會演變成暴力行為的一種性格。如果不去察覺情緒的細微變化,卻總是用宣泄的方式去排解,怒氣其實並沒有真正地被消化掉,反而會形成惡習,並不斷地發生。
要能夠使用“情緒溫度計”這樣的方法。平時養成記錄自己情緒的習慣,每天分幾個時段來記錄,並且寫下動怒的理由,這樣的訓練有助於察覺並且檢測自己的情緒。
第一,把“情緒溫度計”的刻度設定在0 到10 分,把一天分成7 個時段。比如一早搶停車位失敗、還沒有進入辦公室就在電梯前和部門經理吵架,就隻給自己打2 分。
第二,在了解了一天當中自己情緒的起伏變化以後,接著去問原因,而且給自己一段話。
為何給8 分?喔,原來在下午3 點,聽到窗外小鳥在叫,感覺非常的愉悅。記錄的時間長了,自然培養出非常細微的察覺能力,就算是生活當中非常細微的情緒飄過,也不會被放過了”。
如果說“生氣”是你工作中的常客,建議你可以找出自己的“情緒溫度計”,或者說來一場與怒氣的“心靈對話”,從而徹底地趕走怒氣。
正麵自我暗示
在革命事業中,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就等於改正了一大半。
——列寧
人的相貌會隨著年齡慢慢變老。那麽,怎樣才能延緩衰老呢?大量實驗證明,健康的心理能夠延遲衰老。
老人們經常這樣告訴我們:“不要生氣,生氣會變醜。”
有一個人去麵試,遭到別人的拒絕後不解地問道:“怎麽可以憑相貌來取人呢”?對方回答道:“30 歲以後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相貌負責。”不難判斷,一個性格醜陋的人是不會相貌堂堂的,隻會加速醜化的速度,從而由美變醜。
在一篇科學報告中曾提到,人生氣時的分泌物甚至能夠毒死一隻老鼠;如果一個人生五分鍾的氣,不亞於跑兩公裏所消耗的體能。科學家因此得出這樣的結論:人在很大程度上不是老死的,而是被氣死的。所以,擁有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像珍惜自己青春美貌那樣去培養我們的心理素質,使之泰然自若,平靜如水,那種處在外界巨風惡浪仍然心平如鏡的心理,是世間最高的一種境界。
暗示對人的心理活動以及行為的影響是特別顯著的。比如,醫生對一位心髒正常的受檢者這樣說道:“心髒聽來有一些雜音。”其實受檢者僅僅隻有輕微的收縮期雜音並沒有什麽問題,但是醫生這一句話,也許會給受檢者帶來非常大的精神負擔,通過暗示作用就可能出現心跳加快、氣短等症狀,以致患上一種“心髒神經官能症”。美國有一個電氣工人,他在工作中碰到了一根不帶電的電線,但是他以為是通電的,在這種自我暗示下馬上倒地身亡,身上呈現出所有觸電致死的症狀。可見暗示作用可以強烈地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
以上都是屬於“否定式”暗示。相反,如果用“肯定式”暗示,就能夠增強信心,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動員自己最大的身心潛能去補充不足,達到目的。這就好像是平常在鏡子前看到自己的臉色非常好,所以心情舒暢,那麽工作和學習的效率也非常的高;炎夏季節口渴得非常厲害的時候,自己想象很快就可以出現一碗酸梅湯,這樣也可以起到緩解口渴的作用。
在自我暗示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好自我暗示時的內容。暗示內容的選擇標誌著自我暗示的性質。我們一定要選擇積極的、可以促使人身心健康的內容。倘若杯弓蛇影,則給身心帶來不太好的影響。在普遍暗示的基礎上加上特殊內容的暗示,比如說“我有信心對付各種挫折”、“生氣是對自己智慧的侮辱,焦急是對自己無能的懲罰,而且無助於事情的解決”,把二者結合起來,那麽效果也就會更好了。
努力地達到鬆弛並且凝神。凝神指的就是一心無二用,僅關注於自身的現在狀態。這能夠先把注意力集中於某一事物,時間長了注意力也就會自然而然地疲倦並且鬆弛,於是不再專注於任何事物,使得心靈空靜。在這種心境下,自我暗示的效果一定會更好。
總而言之,自我暗示和激勵,也就是要給自己提出任務,自己做自己的司令官,並且堅信自己有能力去控製自己的感情。喜歡發怒的人不妨給自己設一個座右銘。比如說:“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低劣的天性”、“仁愛產生仁愛”、“野蠻產生野蠻”、“發怒是沒有文化教養的”、“發怒是無能的表現”等等,通過這樣的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和自我命令,就能夠組織自身的心理活動,獲得戰勝怒氣的精神力量。
自我暗示的力量
自我暗示即自己主動自覺地通過言語、手勢等間接含蓄的方式向自己發出一定的信息,使自己按自己示意的方向去做。
美國心理學家霍特舉過一個例子:有一天,他的朋友弗雷德心情很不好。以前,每逢這種時候,他通常避不見人,直到心情好起來為止。但這天他要和上司舉行重要會議,所以,他決定裝出一副快樂的表情。他在會議上笑容可掬,談笑風生,裝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藹可親的樣子。令他驚奇的是,沒過多一會兒,他發現自己真的不再抑鬱不振了。弗雷德並不知道,他無意中采取的這種方法,是一項在心理學領域已經被公認的原理:裝出有某種心情,往往
能使一個人真的獲得這種感受—利用這種方法,你可以在困境中獲得自信,在失意時獲得快樂。
自我暗示有消除恐慌和消極的心態的功能。
有一位年輕的歌手被邀請去試唱,她一直期待著這次麵試。由於前幾次她心裏一直擔心失敗,所以在試聽時不能充分發揮。
這個女歌手嗓音很好,但她常對自己說:“我唱的他們不一定喜歡吧?我就試試看,但我還是擔憂。”她的潛意識接受了這些消極的暗示,並在適當的時候做出了反應。這些偶然的或無意識的消極暗示被感情化和主觀化了。
後來她將自己關在屋內,坐在沙發上,讓身體完全放鬆,閉上眼睛,讓心情靜下來。因為身體的遲鈍對潛意識的順從和接受暗示是有益的。
她靜靜地默禱:“我唱得很優美,我會很沉著,很自信。”她帶著表情慢慢地重複多次。
晚上睡覺前也重複這樣的默禱。如是一天三次,一周後,她信心十足地參加試唱,結果唱得很成功。
一位婦女,75 歲了,她經常對自己嘮叨:“我的記性不好。”在她聽了我的課以後,就開始一天幾次用積極的方式向自己暗示:
“我的記憶力從今天開始逐步改善,我總可以記住我需要知道的事,不管何時何地,我腦中接收的印象越來越清楚和具體,我很輕鬆地就記住了,並且很自然。我要想回憶什麽,馬上就想來起了。真的,每天的記憶力都大大增強,很快我就同往日一樣記憶力那麽好了。”
三個星期後,她的記憶力恢複了正常。
朋友,你學會用自我暗示來叫醒自己嗎?如果你還不會,那就現在趕快學吧!
學會自我放鬆
聰明的人並不是何時都聰明。
——愛默生
小何今年12 歲,在家中是個獨生子,平時是父母眼中的乖兒子。但最近小何突然發現自己變得脾氣暴躁,經常跟同學朋友吵架,當他回過頭來想想,卻都是一些特別小的事情,根本就沒有必要發火。在家裏小何也經常跟父母慪氣,有時父母批評他幾句,他就暴跳如雷,把父母氣得火冒三丈。小何為自己的火暴脾氣特別苦惱,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但真正到了事情發生的時候,又往往控製不住自己,事情過後又特別後悔。
一天,一位同學借了小何的一支筆,不小心弄壞了,小何特別生氣,雖然那位同學非常小心地向小何道歉,但小何還是把他當眾斥責了一頓,嚴重地影響了兩人之間的友誼,小何在別的同學眼中的形象也受到了影響。小何為這事內疚了很長時間,他搞不懂自己為什麽會變成這個樣子。他不斷地問自己:“為何我總是這樣的衝動?難道我的火暴脾氣就真的不能改好了嗎?”
情緒會影響人的健康,一個人擁有穩定的情緒是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這就是為何現在人們特別注意培養“情商”的原因。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行為經常是伴隨著情緒反應,有時我們會感到自己不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經常表現出衝動、急躁、焦慮和抑鬱等現象。
實踐證明,一個人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體現在他自我情緒控製上。控製情緒並不是簡單的抑製,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導、自我評價和自我調節。北京大學心理係孟邵蘭教授在《人類情緒》中指出:“情緒情感是認識自我的鏡子。”她還這樣地強調,“自己對自己要有自我認識,一定要認識自己的精神狀態,它包括智慧能力、情感動機和個性習慣等。”
通常控製自己的不良情緒要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正確地認識情緒,並且要麵對現實。
這要求人們接受並正視自己的不好的情緒,原因是每個人並不是時時刻刻都積極樂觀的,偶然產生一點不良情緒也是正常的,這也並不是心理疾病,而是不能避免的過程。一定要了解自己的情緒到底處於何種狀態,也就是到底處於什麽心情或者是什麽心境,並且要認識到自己產生不良情緒的時候的一些具體的身體表現,包括言語、姿勢還有麵部表情及體態等,如悲傷時痛哭流淚、痛恨時咬牙切齒、恐懼時手足無措等。這個時候能夠通過深呼吸、分散
注意力等方法使自己的身體平靜下來,在心平氣和以後再考慮這一個問題是不是真的很嚴重。
相信在一個平和的心境之下,許多的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
第二步,查明問題發生的原因。
在這一步中著重找到自己在什麽時候、因為什麽人或者是什麽事情產生不好的情緒,分析自己主觀方麵的原因,並且回憶自己曾有哪些相同的不好的情緒以及被不良情緒纏繞的體驗與危害性,痛定思痛,才可以在下一次碰到這樣的情況時從容地麵對。隻有找到了根源,才可以保證不再犯第二次錯誤。
第三步,自我調節,找到解決問題的比較好的方法。
既然已經認識到任何不好的情緒都是能夠控製並轉換的,如“化悲痛為力量”、“自卑的超越”等,那麽,就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尋求有效控製情緒的方法,比如通過語言跟他人溝通以得到他人的理解或轉移精力使情緒得到緩解,度過情緒激動的危險期。如果一個人能夠對自己進行自我教育,開展自我批評,提高自我認識能力,控製不好的情緒,端正自己的人生態度,那麽,美好的人生一定是屬於這樣的人的。
憤怒是人對客觀事物不滿意而產生的緊張情緒的一種。太多失常的憤怒很容易使人的心理失去平衡,使理智和自我控製力減弱,使衝動行為發生。
憤怒是人類最基本的情緒之一,經常是在個體的願望不能夠實現或者是行動持續受到挫折的時候產生的。憤怒是有程度區別的,從不滿、氣惱和氣憤,直到暴怒、大怒和狂怒等。憤怒是否定性的一種情緒,雖說有時也會有積極作用,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時常對別人發怒,則有損團結,也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表現出明顯的消極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憤怒經常會產生攻擊行為,特別是在狂怒的時候,主體意識不到自己行為的意義和後果,失去意誌控製力,很容易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在暴怒之下傷害人。
憤怒之下,我們可以用暗示和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使自己生氣的事情,一般都是觸動了自己的尊嚴或者是切身的利益,一下子很難冷靜下來,因此,當你察覺到自己的情緒特別激動、控製不住的時候,要能夠及時地采取暗示及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自我放鬆,並且鼓勵自己克製衝動。比如“不要做衝動的犧牲品”、“過一會兒再來應付這一件事情,沒什麽大不了的”等言語暗示,或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去一個安靜的
環境,這樣都是特別有效的。人的情緒往往隻需要幾秒鍾或者是幾分鍾就能夠平息下來。如果不良情緒不能及時地轉移,就會更加的強烈。比如說憂愁的人越是向憂愁的方麵去想,就越感到自己有太多的值得憂慮的理由;發怒的人越是想著發怒的事,就越感到自己發怒完全是必要的。根據現代生理學的研究,人在遇到惱怒、不滿還有傷心的事情時,一定會把不愉快的信息傳入大腦,然後慢慢地形成神經係統的暫時性聯係,形成一個優勢中心,並越想越鞏固而且日益加重;如果馬上轉移,去想高興的事情,向大腦傳送愉快的信息,爭取建立愉快的興奮中心,也就可以有效地抵禦並且避免不好的情緒。在冷靜下來以後,再思考是不是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學會遺忘
寬恕他人的過失,對於弱者來說,盡管要作很大的努力,但至少可以從憎恨他人的苦惱中解脫出來。如果不能寬恕,那麽至少忘記其過失吧!
——繆塞
一個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挫折和坎坷,甚至還會發生一些不幸的事情。學會遺忘,
並且能夠換一個角度看社會,失望就會變成樂趣,抑鬱就會升華為一種歡悅。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不斷更新,各種磕磕碰碰的事兒更多了。為了使疲憊的機體能夠張弛有度,學會遺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不需要大家牢記,就像是同事間的無端摩擦、鄰裏之間的細微糾紛、戀人間的情感波折、夫妻間的小小口角等等,大可不必放在心上。當如煙的往事攪得你心煩意亂,給你帶來種種困擾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遺忘確實是一劑良藥。
一生中,能讓你珍惜的東西也許並不多;一生中,有些往事也許是你無法遺忘的。可是,生活的航船永遠繼續向前行駛,痛苦、歡樂、奮鬥的人生永無盡頭。我們不能總活在過去,前麵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們去完成。
時間不會倒流,更不會停留。生活就是一個過程,就像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一樣從容,一樣簡單,一樣自然。有句歌詞:“昨天畢竟短暫,明天才是永遠。”是啊,昨天已成曆史,回首過去或許可以激勵人奮發向上,但這隻是其中的一個很小的因素。假如說,明天是一幢高樓大廈,今天就是決定那大廈壽命的基石。讓我們珍惜今天這一分一秒,把這大廈的基石打得無比堅實。世間最可寶貴的是今天,最易喪失的也是今天;願你在未來的日子裏,無限珍惜每一個今天。
學會遺忘,可以使一個原本不快樂的人變成快樂的人;
學會遺忘,可以使一個原本對人生失去信心的人重新找回自信;
學會遺忘,可以使一個原本存有輕生念頭的人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敢於同厄運抗爭;
學會遺忘,才可以使快樂在腦海裏常駐,否則,歡樂的回憶就無處藏身了。我們要把憂鬱的過去驅逐出去,讓快樂的過去住進去,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多一些歡聲笑語,少一些唉聲歎氣!
學會遺忘,是對痛苦的解脫。如果不學會遺忘,讓那些傷心事、煩惱事、無聊事永遠縈繞於腦際,在心中烙下永不褪色的印記,就等於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戴上了無形的枷鎖。
當你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如果你不過分去計較,它會很快在你的生活中消失。
遺忘過去並不意味著遺忘你的記憶,而是要遺忘過去對自己沒有意義的事情。一味沉浸在過去的影子裏的人,未來必定不會屬於他們。
無論是陽光燦爛還是陰雨連綿,無論是瑞雪紛飛還是狂風呼嘯,都要永遠抓住今天!
該遺忘什麽,該留下什麽,一定要清楚,我們活著不能與草木同腐,不能醉生夢死,虛度人生,一定要有所作為。隻有這樣,等待我們的才會是光輝燦爛的明天!
每個都人都希望自己快樂一點,灑脫一點。可是放眼四周,卻常常發現有人說自己並不快樂。
為了某些過分看重的名和利,我們常常將自己弄得疲憊不堪;也常常將他人對待自己的種種誤解沉潛於心,將別人的輕視耿耿於懷。於是,本打算給自己營造一個浪漫溫馨的天地,卻不料到頭來是給自己套上一個又一個精神枷鎖,心空上的那片藍天在不知不覺中抹上灰色,並伴隨著成長的足跡深植於心,總是在不經意中折磨摧殘著自己。
這時我們真的需要一點遺忘的精神。你不妨到大自然中去體味事物本真的神韻,從而淨化你那純真的心靈,釋放你的所有悲苦,遺忘你應該遺忘的東西。
遺忘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寬容的體現。也許你沒有獲得人生中所謂的輝煌,也許你遭受了不應有的嘲諷和輕視,這時你不必為此而苦惱,你應該瀟灑地將它們一骨腦兒忘個幹淨。
因為你若是被這些閑言碎語所羈絆,就永遠休想獲得人生的成功。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心靈的角落去反思自我,在這個空間裏,把握好遺忘可讓讓你感受到原有的空間明亮了許多。煩瑣、瑣碎將像飄浮物一樣遠離我們而去,沉澱下來的是我們對生活智慧的領悟。
生活中,我們快樂著、痛苦著、煩惱著、憧憬著。有許多的人和事值得我們記憶並珍藏。
可是在許多時候,我們更應該學會遺忘,忘卻那些不用記憶的困惑。不再沉溺於憂傷的往事,不再被昨日流逝的榮譽所束縛。讓我們試著“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以一顆平常心快樂並從容地活著。
學會遺忘,人生才會更美好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煩惱的世界裏。或多或少總被煩惱包圍著,所以,你就注定是一個憂愁的人。有煩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學會拋開煩惱。——學會遺忘。遺忘煩惱,遺忘人生中的不如意,遺忘生活中的雞毛蒜皮。隻有遺忘這些,我們才能輕裝上陣,才能生活得灑脫一些。如果我們不能遺忘,事事計較,那麽,那些煩惱那些不愉快,那些憂愁,隻會越積越多,隻會使我們感到生活越來越累。
在家庭中,難念的經是一本接一本,生活的負擔永遠不會消失,它隻是以種種不一樣的方式,接替訪問我們。如果不學會遺忘,永遠擔負著這一個接一個的負擔,總有一天,沉重的壓力,會將我們徹底毀滅。
在愛情上,也許我們曾經愛得那樣深,以致於無法麵對分手的現實。但是,我們應該學會遺忘,讓時光衝淡那份傷痛,重新去感受未來美麗的人生。
在人生中,也許我們會遇到許多有意或無意的傷害,我們不能太在意,因為冤冤相報永遠沒有盡頭,隻會使我們的人生在互相傷害中虛度。所以,我們應該學會遺忘。
在生活中,總有那麽多瑣事,總有那麽多不如意。此時,我們更應該學會遺忘,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開心地生活。
遺忘是人生的一種境界,遺忘是歲月中的一種護膚霜,遺忘讓我們忘卻煩惱,遺忘讓我們的心靈更加純潔安詳,遺忘讓我們寬容人生。
看看下麵這個學會快速遺忘煩惱、遺忘氣憤、遺忘怨恨的故事:
某單位即將倒閉了,新調來了一位領導,首先,他對單位作了深入細致地了解以後,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領導班子四分五裂、矛盾百出、爭權奪利、人際關係相當緊張,難怪廠子搞不上去。
你知道那位領導想出了一個什麽好主意嗎?第一次全體幹部會議,他利用雙休日,把領導班子集中到火葬場去開會了,雙休日是殯儀館生意最興隆的時候,到處傳來一陣陣哭聲,伴隨著一股股煙味……
大家看到此情此景,不約而同地想:這不是人生必經之路嗎?不管職位高低、腰纏萬貫;
還是一表人才、滿腹經綸,在上帝麵前可是人人平等,最終都會到這裏來報到的!誰也逃脫不掉啊!那位領導一句話也沒說,就回來了……
從此以後,領導班子很少出現亂七八糟的事情了,大家齊心協力,單位效益很快搞上去了……
是啊,人生在世,憂慮與煩惱有時也會伴隨著我們。我們隻有學會遺忘,生活才會更加美好,如果一個人的腦子裏整天胡思亂想,把沒有價值的東西也記存在頭腦中,那他或她總會感到前途渺茫,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
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對頭腦中儲存的東西,給予及時清理,把該保留的保留下來,把不該保留的予以拋棄。那些給人帶來諸方麵不利的因素,實在沒有必要過了若幹年還值得回味或耿耿於懷。這樣,人才能過得快樂灑脫一點。
人生需要學會遺忘,用理智過濾去自己思想上的雜質。隻有善於遺忘,才能更好地保留人生最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