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文革期間的”緊縮“住房

(2025-05-09 14:29:42) 下一個

文革之前,當局對高級知識分子,確實還算不錯, 前提是聽話出活,尤其是第一條,不但要聽話而且要會說話,所以各單位在分配住房的時候,知識分子的人均住房,高於本單位的一般職工,甚至高於一般領導幹部,當然更高的幹部由更高的部門分配住房,屁股不在一條板凳上, 不好類比。

1957年中了獎的知識分子,看中的幾等獎,也看中獎後是否強頭倔腦,處理上是有差別的,也包括住房。

57年沒吃軋頭的話,一般都能保持比普通職工大的住房,自然也包括所謂小知識分子,所謂大小,也就是看有沒有合適的職稱。

大學或局級研究設計單位以致大型廠礦,夠得上高級知識分子的,一般至少能分到三間一套,也有四間五間一套的房子,在本單位無不令人羨慕,不過那時的一句這是當地知識分子政策,普通幹部和小知識分子,隻能閉嘴,工人就更不會說什麽了, 小知識分子在文革開始前不久會暗地裏犯嘀咕你三十五歲已經是四級工程師(教授)住三(四)間房,我也三十五歲了,還是技術員(助教)住一間房,什麽世道!怪誰? 自家心裏有數,勿響, 因為不敢。

文革的一聲炮響,顛倒的XX被顛倒過來,各單位文革前夠得上照顧的知識分子, 大多數大概率都被揪出來了,領導們有時也左右不了革命群眾了,緊接著各級領導同誌一並地被收拾收拾了,不談。

管事的無論是哪一派,成份都不能太差, 革命趕緊也不會太弱,政治上的反要造,生活上的差距也要把反造一造,所謂高薪要減,但財務製度還是得執行,所以不是正式的減,而是扣發,單位保管起來,說是運動後期處理。

那麽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就是住房了,不知有沒有人統計過, 文革期間被動過住房的所謂高級知識分子,有多大的比例?

當然,全部都是經過單位批準的,自說自話搶房的那些,革命委員會也沒給他們好臉色,用各種辦法解決了。

這些高高興興搬進高知樓的幹部工人普通知識分子,懷著對原住戶的不滿情緒,尤其是原住戶還受著審查關在牛棚,做著階級敵人牛鬼蛇神,俺們革命群眾憑什麽要給他們好臉色?!

這就是老錢不可能和擠進他那五間(還是四間)一套住房的那個青年知識分子夫妻把關係搞得多好,老錢本身是性情中人,外加據說其太太為人也不是很善,一旦老錢又有資格參加個什麽招待會,憑什麽還要看你們的眼色?!

有沒有相處得很好的呢? 有, 搬進去的那家人確確實實是厚道人。

還有一種我知道的特例,那家工程師教授有一兩個十分非常蠻橫的teenage兒子,不管老子在單位是咋挨整,拿上海來說,兒子在外麵混得挺有市麵,有數有脈的朋友一大堆,搬進來的那家人既有點縮貨加上兒子還小,這個衝頭就絕對不敢做了。

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一旦結束了,小兵回營老將歸位,落實政策的東風嘩啦啦地吹,搬出去是一定的了,除非擠進來的人被定成了三種人,否則借此機會提點要求, 單位也會盡可能讓點步的。

占了別人房子(雖然是經過組織安排的)的人,與家裏被人占了房子的人,對比焦大和林妹妹,不可能看法一致。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