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從謝芳的過世,聯想到她出名的《青春之歌》,在聯想到了於是之演的餘永澤,中間人物的”標杆“

(2024-12-20 12:29:55) 下一個

從《橋》到文革前不久的《大浪淘沙》或《南海潮》,概念化臉譜化越來越嚴重,銀幕上的幾乎所有人物,都事事遷就預訂的好人壞人規則,有的編導很想找點不好不壞的人露露臉,一不小心就被打了一棒子:突出了中間人物!

倒是青春之歌裏, 有那麽一個真正的中間人物-餘永澤。小說著了筆,但電影中,於是之把這個角色演出了彩,在一片不是好人就是壞人的電影世界裏,讓人看到了一個實際的人,不是標本, 而是活生生的人。

不知文革時於是之有沒有演活了這個中間人物,吃沒吃苦。

文革結束後,宣傳部門讓老百姓知道了,世界上有好人,有壞也有中間不好不壞的人,那個當年和楊沫好過的大學生後來的張老爺子,露出了水麵,不但當年是個好好先生,隻到後來的文革中,還是秉承了這種品格,沒有往楊沫頭上潑髒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