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從上海的68和69屆一片紅說起

(2023-03-22 13:56:02) 下一個

用了個很革命的“紅”字, 但又不能說在上海工作的學徒都是“不紅即黑”, 反正沒人敢嘰歪, 咋說都是有理的。

江南二村X號一樓四室套間,住著江南造船廠的一個普通職員,好像是福建人,該廠的職員(解放前就是寫字間的穿長衫的先生)工資比較高, 這位爺叔大約九九十來塊一個月, 收入不算少, 但日子很艱難,因為有六個孩子, 阿四頭1957年入學,一二三年級倒還順利,但是隨後不知腦子轉到哪兒去了,讀一年留一年, 花了九年才小學畢業,正趕上毛主席親自發動和親自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在小學混了一年後的1967年按片區盡量中學,算是69屆初中畢業生。

這家人四男二女, 阿大阿二也是讀書不靈光,但比阿四頭強些, 老大留過兩次, 老二隻留級過一次,到了1963年, 老大已在家做過一年社會青年了, 老二初中畢業未能靠近初中,娘老子實在沒有辦法, 裏弄理一來動員, 立刻同意老大老二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了。

偏偏伊拉窩裏的三妹五妹, 讀書不錯,可是, 命啊就是那麽不好, 三妹是68屆高中, 五妹是68屆初中,一家三兄弟姊妹趕上了一片紅,從經濟問題考慮,父母就讓阿四頭和五妹去了黑龍江國營農場, 這不是還能有每月三十幾隻羊麽?

細心的看官會發現, 三妹呢? 她不是也是一片紅的68屆高中嗎? 去哪兒了?哪兒都沒去, 三妹是深度近視眼,就被同意因病待分配。

於是至1970年初, 除了阿六頭還在學校,家裏待業(當時沒這個字眼)的是三妹,新疆兩個, 黑龍江兩個, 好在沒有一個是插隊, 均有工資可領, 家裏的經濟條件一下子九好起來了。

很快就到了1972年, 阿六頭也號稱中學畢業了, 該分配了,不錯, 這一屆就有直接分到上海工作的, 上海按照四個麵向的口氣,把出路分成“上(海)工(礦), 外(地)工(礦),上(海)農(郊區農場), 外(地)農(農場兵團插隊)“。

政策是一個外農和一個上工抵消,所以這家人有四個”外農“,三妹仍在待業中, 所以阿六頭, 就成了絕對”硬檔“的上工了,同學鄰居戲說, ”你爸媽現在再生兩個孩子, 也都是硬檔上工, 你家有四個外農啊, 你姐雖非分配, 但不會到外地去的,和一個外農抵消, 還可以有兩個硬檔上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