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2025 (7)
據說有的地方已經開始恢複了村鎮的供銷社, 回憶起當年去供銷社買東西的感覺。
首先是方圓一定範圍內, 沒有別的地方可以買東西, 也就是供銷社的“獨一”性, 使人進去會有那種“買東西”的幸福感, 若是一排七八家供銷社可供選擇,哪來進門的興奮呢?
第二,兜裏鈔票不能太多,看到什麽就買什麽, 不是當年的感覺, 那時拽著不多的那點錢, 跨進供銷社, 這個想買那個也想買, 可鈔票就那一點點, 必須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看過去算過來, 隻能撿最急需的東西買,這叫必要性。
第三,有些東西需要票證, 也就是必須在鈔票之上還得有一個購買約束,就會在買完該買的東西受既有一種滿足感還得留下一些遺憾, 下次才有動力再來。
第四, 售貨員的那張晚娘麵孔非常重要,你一進門他或她就非常熱情的一句“歡迎光臨”,您的購物急切感蕩然無存,你得小心翼翼不想得罪他或她, 甚至還想巴結巴結他或她, 以致下回有緊俏商品賣的話, 他或她會設法通知一下你。
第五, 商品絕對不能應有盡有,買不到的期盼,會給人留下無限的向往, 促使你更加省吃儉用,攢下點錢滿足自己的購買欲望, 畢竟光看不買的次數不能太多。
大家說還有什麽事情會促進人們對恢複供銷社的幸福感覺呢?
好像覺得有點指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