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從上海的“生煎饅頭“延申出一個方言誤會

(2021-02-27 12:40:57) 下一個

上海話中到底有沒有”包子“二字?

有的! 不多。

菜饅頭肉饅頭生煎饅頭,但叉燒”包“就是包, 重油菜”包“也是包, 而小籠則又可以說成”小籠饅頭“和”小籠湯包“, 但大多數是直接簡化成“小籠”, 誰都明白。

這類“說法”的不同, 有時確實會造成一些誤會。

比如, 江西人把餛飩稱為“清湯”, 如一個老俵到上海的餐館, “我要一碗清湯”,您說服務員給他端什麽過來?

又, 河南話中無“淡”一說, 所有說到食品的味道, 隻有甜鹹二分法, 鹽太少,他不會給服務員說”太淡了“, 而是說”太甜了“, 以致有河南人到其他地方的餐館,喊碗肉絲麵啥的,北方人口味重, 覺得不夠鹹, 他想讓服務員加點鹽, 就喊”服務員, 這麵條太甜了“,服務員回答”我們沒放過糖呀,怎麽會是甜的呢“?

顧客繼續說太甜了, 服務員反複爭辯”我們絕對沒放過一點點糖, 我們又不是上海館子“!

一去”甜“二來”沒放糖“, 吵起來了, 誰也沒錯, 地方說法不同。

據考證, 河南此刻用的”甜“實際上不是放了糖的”甜“, 而是恬靜的”恬“, 恬字有一個含義就是”淡泊“, 這說明河南話中還餘留了一些古意, 不知真假。

但由於”甜“與”恬“發音一個是第二聲一個是第三聲, 各地方言的聲調未必一樣, 於是就鬧了誤會。

河南話中, 米飯就是米, 一個河南人到南方的餐館, 喊了一菜一湯,主食就要了”一碗米“, 服務員鬧糊塗了,給他端了一碗米來吧, 有點怪, 不端呢, 客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就是要的”一碗米“!

一狠心, 端來一小碗米, 客人一看, 火了:

"叫我咋吃呀”!

服務員辯解道:

”你不是說的要一碗米呀“!

經理來了, 給客人道了個歉:“在我們這兒, 生的叫米, 煮熟了的叫做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Wafik 回複 悄悄話 好在是要一碗米,沒要一碗炒米.
budstone 回複 悄悄話 有趣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發表評論於 2021-02-27 18:24:48回複 'oldpp' 的評論 :
請自覺尊重別人。
你說得對。因疫情引發對華裔在歐美被歧視,我們不能歧視自己不同省份同胞。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十分僵化' 的評論 : 以前我講過文革期間小地方領導請客走賬的一種方式, 就是借“看望病人”,誰住院或在家養病, 領導去看望也不能空手, 買幾個水果罐頭或午餐肉啥的,自然公家出錢而且今後也經得起查賬,一半帶去探視, 一半留著請客。
這是題外的話了。
十分僵化 回複 悄悄話 借博主的寶地再和網友分享一些趣事。我們那看望住院病人或剛出院的,一般送點水果和保健品,讓她/他慢慢調理恢複,基本沒人送大魚大肉。我一個河南同學告訴我,他們那誰要是送保健品,那說明你心腸歹毒,是咒別人快點死;他們必須得送大魚大肉,意思是說你已經完全好了,一點事都沒有,能吃能喝身體好。同樣的事情有不同的解讀,這就是文化習俗差異。北方人愛看春晚,我已經堅持二十年不看了。。。。。。
十分僵化 回複 悄悄話 語言的各地差異確實是個有趣的現象,隨著普通話的大力推廣,方言的生存空間會被逐步壓縮。

大學時有幾個河南的同學,他們確實說吃米,而不是說吃飯,我當時不太明白,有個江蘇的同學對吃米這一說法也很詫異,忍不住哈哈大笑。然後一個河南的女同學很嚴肅地解釋,在她老家,誰要是說吃飯,別人都會覺得這人好幾天沒吃沒喝快餓死了。聽她這麽一解釋,我們才明白裏麵還有這樣說法。
威伯 回複 悄悄話 什麽時候你能悟出“開水”可以不是熱的,那你腦子就靈了。
常態 回複 悄悄話 上海話是個大雜燴。中國是個大熔爐。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oldpp' 的評論 : 請自覺尊重別人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生的叫米, 煮熟了的叫做飯”, 哈哈。
林外芭蕉 回複 悄悄話 家裏河南的,還不知道有這種說法。
oldpp 回複 悄悄話 河南人就是屁事多
華府采菊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全麵推廣普通話, 不隻是上海,很多地方的小孩子都不會說本地方言了, 方言相聲也就沒意思了。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覺得以前“地方方言”是相聲的一個重要題材,現在好像不怎麽聽到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