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爭辯中的一段, 很能證明大夥是在瞎爭:
事實上,就在高敬亭被槍斃後數小時,中共中央複電要求“對高采取過渡辦法”,並準備調其去延安學習。童若稱沒有在檔案中查看到這份中央電文,同樣你也沒有查到中央關於開除高敬亭黨籍和批準槍斃高敬亭的電文呀!
這兩份電文, 如果存在的話,這兒的“存在”指的是當時確有並且事後沒有消失(自然或人為),就不讓你們這些研究人員看,就讓你們這些研究人員去瞎猜,你沒見過“不殺”的電文, 我也提供不了“殺”的電報,那就隻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理解去判斷, 為自己的論點作舍取, 這種曆史研究有什麽勁道?
俺們這兒也瞎猜一回。
1 這兩份電文均是真實的, 不同時間發出就有不同的考量與決定;
2 兩份電文確實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3. 一真一假,可能這個真那個假, 也可能那個真這個假
這麽一來, 這事咋辦?
隻能自說自話各說各話了, 就是別打架。
好在如今允許多種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