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黃泛區農場的醫療

(2016-04-23 11:27:36) 下一個

有一個醫院在場部南麵5裏地, 文革前是個比較小的醫院, 比縣人民醫院小但比公社衛生院大些。

文革期間鄭州第”幾“幹部療養院被戰備疏散下放來後,合並成了當時當地算有點規模的正規醫院了。

大致縣級醫院有的科室這兒都有, 但醫生的數量少些, 正兒八經醫學院本科畢業的醫生沒幾個, 衛校護校畢業的年資高些也就是醫生了,還有幾個是以前很久之前部隊的衛生員, 人說久病還能撐良醫, 衛生員幹長了也就是醫生了, 到底見過的不少。

幾十間病房有大有小, 算下來多少張病床我就不曉得了。

因為場部有醫院, 所以場部附近各單位就隻有一個小小的衛生室, 打個針換個藥啥的, 找的都是至少初中畢過業的, 比較愛幹淨也願意學習學習, 當然還得是有門道的人方有可能, 被挑選上後, 先到醫院實習一段時候, 醫院方麵認可了, 才可以, 也不是說後門大的王二麻子也行。

離場部較遠的那些分場, 則都有個比較大的衛生站, 有一個屬於衛校護校水平的人負責, 再帶上個把兩與場部附近單位相似的衛生員, 好歹能對付個緊急情況, 事大了, 趕緊往場部送, 反正每個分場都有車, 五十年代沒車還有拖拉機呢。隻是北麵幾個分場, 有事不愛往場部醫院送, 因為他們離開封更近。

正式員工理論上是屬於勞保, 有自付額的, 但在農場土政策的光輝照應下, 誰也不用交錢了, 連正式有戶口的家屬也稀裏糊塗成了”公費醫療“了, 隻需付個掛號費。不過, 有些家屬屍農村戶口尚未辦好正式遷來的手續者, 對不起就得交錢了, 但是那時的整體消費水平低, 醫療費用也不會太高, 所以, 即便是這些需要自己付錢的, 也沒覺得是個多大的事。

若是病大了點, 自己醫院看不好, 就得轉地區醫院,更大的就得轉鄭州了,這個費用可不是農場的土政策管得全了, 國家正式幹部, 哪怕自稱24級行政幹部, 一個月才40來塊, 享受的是公費醫療, 轉哪兒都可以報銷, 而工人則是”勞保“, 轉出去救得按規矩辦了, 該你家自己付的就得付, 付不起可以欠著, 這點特好, 所以拖欠公款的工人, 居多是因家裏有人生病。

其實外出看病的開銷, 不全在醫療費用, 比如去鄭州, 家裏還得去個人陪著跑腿照顧, 到省城看病總得找熟人吧, 交際開銷也不能少,那時不興請客吃飯, 每回去熟人家帶點東西,到處見人先得遞煙卷, 賴的還不成,加上未住院時還得住旅店, 還得在外麵吃飯, 這些大致算下來比看病的錢還多了。

那麽農場的醫院為不為附近的鄉親們服務呢? 當然。

農村來的, 對不起了, 是要收錢的, 掛號幾分可以忽略不計, 看完取藥不給錢是絕不給藥的, 沒帶錢? 回家取, 找熟人借去。做檢查化驗也相同, 沒錢不做。

若是一經發現需要立即住院, 這就可以鬆動些了, 先住進來, 家屬回去取錢,同時還得有大隊證明, 醫院可以先行治療, 若是取不來錢的話, 可以記賬以大隊證明作保, 今後俺們找你大隊算賬去, 大隊怎麽和病家折騰, 醫院就管不了了。

這就是為什麽那時的醫院不怕病人跑”單“的原因, 你不是跑得了和尚你跑不了廟嗎? 你還能逃出你大隊? 跑出去沒糧票餓死你個欺孫。

我在那兒來痢疾住過幾回醫院, 不但我一個子兒不花, 廠裏還得派個人來照顧我, 隻是醫院的夥食不行, 所以有時還跑相熟的醫生或護士家蹭飯去。

以前說過, 隻要是職工或家屬住院, 廠方有義務去”看望看望“, 看望病人絕對不能空手, 那時能帶的就隻有水果罐頭了, 此時買兩水果罐頭外加午餐肉兩盒, 這午餐肉是留著不定什麽時候公家請客用的, 但走賬則飛過海成了看望病人的開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halx 回複 悄悄話 細節很豐富很真實!80年以前隻要有工作,醫療費用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住院不用家屬陪護,單位要派人來護理的。通過你的這些細節,可以對於當年的黃泛區農場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雖然地處偏僻的豫東地區,但是各方麵條件(指的是農場職工)應該比現在好很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