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農村的缺醫少藥有長期的社會原因和經濟原因, 劉鄧(包括周)主張的是一步一步來, 省城等大城市(也包括有些已經有基礎的地級市)辦醫學院,地級市辦衛校護校,有條件的縣城辦培訓班。 縣城設正式醫院,公社有衛生院大隊有衛生室,公社衛生院配有正規醫學院至少也是衛生專科學校畢業的醫生, 而每個大隊若都想配備的話, 肯定不夠。
從1949年的農村完全沒有受過正規(注意這兩個字)醫學教育的醫生, 甚至很多縣城隻有教堂裏才有這種醫生,這種局麵經過17年的努力, 在各級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至少每個縣城有了正規醫院有了正規醫生, 公社有了基本的衛生院(當然沿海和內地差別還是很大),這是一口一口地吃飯才辦到的。同樣的道路繼續走下去再過17年, 相信每個公社衛生院都有有正規的醫生, 每個大隊可以有正規的中等醫學校畢業的醫士。
而毛主席的思維方式比較說好聽叫詩人的浪漫, 很想一口吃成胖子, 可全國就那麽些“正規”醫生呀, 咋辦? 最高指示就說了“李時珍是哪個大學畢業的“? 於是, 三兩月的訓練班結束就算是醫生了吧, 可國家有不可能給他們(她們)那個”正規“醫生的待遇啊, 肯定不是毛主席想出來的新名詞兒”赤腳醫生“就問世了。
要不是文革的隆隆炮聲把劉鄧給”啐下去“, 劉鄧以及全國的黨政係統被癱瘓,這”赤腳醫生“還真不是那麽容易地遍地開花呢,也就算是”每個大隊都有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