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2025 (6)
先從抗戰時西南地區的教育事業說起,四川雲南貴州之類的西南地區, 抗戰前雖有幾所大學,但整體水平很低,除少數特別專業,如華西的牙科和四川大學的國文, 理工科較之上海北平,實在無法說得響嘴。這些地方的好高中畢業生,隻要條件許可, 想法設法也要出川讀個大學啥的,擺明了就是瞧不起自個兒家的大學唄,更進一步,有些人連高中,都覺得要到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地,臉上挺有麵子的。舉個例子, 我舅舅於30年代初期,受一個在南京中央大學讀書的表哥的影響,跑南京來了,沒料到我的這位遠房表舅, 已被國民黨槍斃在了雨花台, 我的舅舅隻好自己跑上海讀了浦東中學的高中,正當畢業抗戰興起, 留上海考大學似乎不易了,就這樣,還是覺得回四川讀大學有點掉價似的,想學工科就跑武漢去讀了武漢大學土木係,說明什麽?整個四川,除了華西的醫科和數學,別的都不被人瞧不上。
那麽整個西南地區的高等教育又是什麽時候變得有點模樣了呢?抗戰。 抗戰開始, 一部分不願做奴隸的中國讀書人,齊心合力辛辛苦苦, 把後來被日本占領地區的一大批高等學校, 搬到了西南西北,重慶成都貴陽昆明,甚至雲南的遵義雲南的個舊四川的李莊,都有了下江搬來的大學在那兒落腳。
這種沒有辦法時代發生的這種事情,起到的作用之一, 就是極大地帶動了這些地方的現代教育事業, 不是說這些地方的人不重視教育啊, 不過這些地方的紳糧們所重視的“教育”居多還是“之呼者也”啊! 如此一來,學子們未必隻會隻需讀聖賢書了,中等人家不出省也可以讀有板有眼的理工農醫了。
這就是高等教育進入西南西北主要是西南的後果,這個高等教育的”均衡“不是主動進行的,畢竟還是均衡了西南地區的高等教育。
但是,現代教育的種子,一旦在西南種下了,就發了芽會開花的,如今重慶成都昆明的高等教育也蠻如火如荼的, 究其根源,日本鬼子也有點功勞的呢。
西北,就是另一番風景,西北聯大西北工學院下的‘蛋”比之西南聯大交大等在四川雲南就小得多,為什麽?地域不能不考慮啊, 好比計劃經濟時代, 蘭州大學也是乓乓響的吧,到了市場了, 又有多少人願意去那兒呢? 什麽都不好,幹嘛去?這就是交大西了交就比不了上的交, 地域不同,一定得有具體吸引人的方式,才能使得西交大平行於上交大, 隻是說說大話就是不行。
咋辦?除非國家下本,哪個兔崽子願從上海複旦大學調蘭州大學,立馬鈔票加翻!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嘛,以前那種光榮倒是光榮了,可大米還是隻有一個月三斤的具體日子,不是帶幾朵光榮花可以持久的。
如今,國家好像放棄了平均全國高等教育的偉大事業了, 勁兒隻往北京使錢隻往北京丟,親愛的西南尤其是西北的老少爺們,好自為之吧,哥兒們管球不到你們了。搞得到錢算你能,沒錢?涼快去吧,反正整個西北都蠻冷的。
結論:從長遠出發,黨國必須重視高等教育的全國一盤棋,不能不管教育均衡啊!現在不是口袋裏有錢了嗎?拿錢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