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工人新村在1949年之後才大麵積出現,這之前工人住在哪裏?(轉載的)

(2014-12-29 13:27:02) 下一個

 

 

其實我有很多同學, 在搬來工人新村之前, 也是住在石庫門房子裏的, 但是一般居住麵積很小, 否則不一定會搬, 無論如何, 解放後上海是人民政府為廣大工人解決了絕對重要的問題. 另外, 如今的石庫門"市民"特別自豪於自己居住的石庫門, 其實那時他們對工人新村住宅的相對寬鬆是非常羨慕的, 還是大家要注意的是工人新村的住戶不全是工人, 職員教師醫生工程師演員等社會各階層的人多得很(我可以隨便就指出一堆住工人新村有高級職稱的高級人士), 都是受惠於這項大規模建設計劃的, 現在別不好意思承認好像掉價了---轉載者上海成為租界之後,這座城市最有特色的住宅形式就是石庫門,正如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所指出的,石庫門這種住宅形式的出現跟太平天國戰爭有很大關係,它也是租界時期的第一輪房地產開發的標誌。這個過程說起來比較複雜,簡單一些講。最早租界就是英租界,按照當時英國租界管理當局的規定,租界要求華洋分居,也就是中國人可以在租界工作,但不能在租界居住。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江浙一帶有許多富人為了躲避戰亂來到上海。他們都是有錢的人,來了就要有房子住。當時上海租界有大量的洋行,也就是從事外貿生意的商人。戰爭發生了,生意不能做了,但他們手上有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要尋找出路,就投入到房地產裏去了。英國公使開始還不準,商人就抗議,最後達成妥協,就在租界建造了第一批石庫門房子。石庫門是英國人投資的,但房客都是江南一帶逃來的富人,所以石庫門的內部格局很像江南一帶的民居,但由於租界空間有限,為了開發更多的房地產,石庫門的外部規劃則是參照西方的聯排式公寓,這樣就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色;在石庫門的基礎上,後來又發展出來了新式裏弄房,新式裏弄房要比石庫門更加現代化,魯迅故居就是很典型的新式裏弄房;更好的當然是花園洋房,這樣的房子上海現在仍然保留了不少;再就是公寓大樓,主要分布在上海的西區。這幾種形式可以說是上海主城區的主要住宅形式。

除了這四種住宅之外,並沒有專門的給工人、窮人住的房子。窮人住在什麽地方呢?沿著長江的各條支流到上海來的窮人,他們依岸而居,有的住在船上,有的上岸自己搭了簡易的房子,這樣就形成了所謂的棚戶區。當時的工廠也有一些專門供工人居住的工人宿舍,主要集中在楊浦區。這其中,我查的資料顯示,不少是通過當時的工人運動爭取來的,而不是一開始就給他們的。即使如此,有能力給工人提供宿舍的企業也很少,所以這樣的工人宿舍絕對數量很小,絕大多數人仍然住在棚戶區。1949 年後的上海,人民政府一直麵臨著改善下層居民居住狀況的巨大壓力。據統計,1949 5 月上海解放當時,全市200 戶以上的棚戶區就有322 處,其中2000 戶以上的4 處,1000 戶以上的39 處,500 戶以上的36 處,300 戶以上的150 處,200 戶以上的93 處。


棚戶區占地麵積1109 萬平方米,棚戶簡屋197500間,建築麵積322.8 平方米,共居住著115 萬人。此外,還有大量的旱船草棚水上閣樓,星羅棋布地分散在上海的各個角落。這些居住地的環境和居住條件都極其惡劣。對於新政權來說,棚戶區的清除和改造,不僅是城市治理的燃眉之急,更是建立社會新秩序、彰顯製度優越性的必要舉措。曾在華東師大社會學係任教的陳映芳教授曾做過關於上海1949年後對棚戶區進行改造的研究,她的文章中有比較詳盡的棚戶區分布情況,從裏麵也可以看出,住在裏麵的主要是工人和窮人。


所以,在解放前,上海沒有專供工人居住的大型社區。雖然解放前上海的工業發展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但工人的居住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這一點也是很奇怪的。如果我們看曼徹斯特、底特律這樣的典型工業城市就會發現,都是有相應的工人集中居住區的。大工業化本來就和現代住宅問題聯係在一起,早在1887年,恩格斯就指出:當一個古老的文明國家這樣從工場手工業和小生產向大工業過渡,並且這個過渡還由於情況極其順利而加速的時期,多半也就是住宅缺乏的時期。一方麵,大批農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發展為工業中心的大城市裏來;另一方麵,這些舊城市的布局已經不適合新的大工業的條件和與此相應的交通;街道在加寬,新的街道在開辟,鐵路鋪到市裏。正當工人成群湧入城市的時候,工人住宅卻在大批拆除。於是就突然出現了工人以及以工人為主顧的小商人和小手工業者的住宅缺乏現象。在一開始就作為工業中心而產生的城市中,這種住宅缺乏現象幾乎不存在。例如曼徹斯特、利茲、布萊得弗德、巴門愛北斐特就是這樣。相反,在倫敦、巴黎、柏林和維也納這些地方,住宅缺乏現象曾經具有急性病的形式,而且大部分像慢性病那樣繼續存在著。針對由高速工業化帶來的住宅問題,恩格斯提出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那就是消滅資產階級,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由社會主義國家把房產分配到工人的手中。但他沒有預料到隨著20世紀城市人口劇增,即使革命成功,把原有的住房平均分配也不足以解決單個家庭的獨立住宅問題。因此,20世紀建築業在工業化的高度壓力下,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如何設計出一種標準化、低成本、預製構件的平民住宅,從而現實地解決在有限的空間之內,經濟合理地容納更多人口的問題,並使他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有研究顯示,在工業化初期,城市都沒有建設工人集中居住區的,因為當時的工人主要是移民——或是從鄉村到城市的移民,或是從歐洲到美洲的移民——絕大多數是按照其來源地聚居的,就像今天在廣東的情況,老鄉們聚居在一起。隨著泰勒製和福特製的出現和推廣,情況發生了變化。泰勒製和福特製的管理是與工廠中的流水線生產聯係在一起。不過這種管理方式不僅僅加強了對工廠內部生產過程的管控,實際上也延伸到了對工人日常生活的規訓上,也就是說,不隻是對工人如何生產要管理,而且對對工人如何生活也有要求。因此工人的日常生活也成為了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工廠開始大量興建工人宿舍,以便於加強對工人的管理,這也必然導致整個城市的麵貌發生了變化:這樣就打破了原來按照來源地聚居的格局,工人開始向工廠周圍聚集,因為工廠為了工人上下班方便,節省時間,一般會將工人宿舍建在工廠附近。這樣的管理邏輯也延伸到了工人宿舍的內部空間設計和對工人日常生活、家庭的安排當中去,最後就改變了整個城市的格局。但上海在1949年之前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工人還是住在棚戶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