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江南造船廠老工人的家屬上不上班?

(2014-09-11 11:37:00) 下一個

所謂老工人, 一般指的是那些七級以上, 年歲不是太輕雖然不一定是老頭, 工作年限不短, 標出了七級, 就無需說是不是技術工種了吧, 上海是八類工資地區, 雖說不同工種的工資不同, 比如八級焊工可以拿到134塊而木工不到130, 但大致上七級工的工資在上海在江南船廠這種部屬機械係統, 不低於100元, 另外上海除了另全國人民笑話的半兩糧票之外, 還有個半級工資級別, 所以上海的工人不是八級工資實際是十六級工資製, 那麽廣泛定義種的老工人, 也就是七級七級半八級這三類了.
本人成長於江南造船廠的職工宿舍--江南新村, 在這個村子裏( "村"的概念不同與農村啊)的近兩千戶人中, 七級以上的大約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其餘或是一般職員或是輔助工或者低於七級的工人, 他們的情況這兒不說, 差不多就有五六百老工人了吧, 之所以比較清楚是因為這類老工人的子女, 或多或少和我們的兄弟姐妹有同學關係, 誰的老爸是哪個車間的幾級工, 差不多大家都知道, 誰的老媽是幹嘛的差不多也都知道, 甚至極個別, 哪個老工人的老婆是小老婆哪個老工人的老婆解放前做過什麽什麽, 大家也都清楚, 文革中一些老工人(一定是年齡比較大的了), 被當成三開分子揪了出來, 或被當成工頭開批鬥會, 誰的老婆被裏弄辦了學習班, 是以什麽罪名整進去的, 什麽也瞞不住的, 有時我們也恍然大悟"難怪某某某的媽這麽漂亮又會打扮, 原來是大新公司的玻璃杯啊", 不過老太婆被辦學習班的很少很少, 因為大部分老太婆是家屬, 不上班的, 倒是如果誰誰誰的媽上著班, 我們還蠻稀奇, 我們這一代都是多子女家庭, 四個五個六個乃至七個八個的都有, 誰家老媽有那本事, 又上班又能帶大這麽多孩子?
一不小心, 誰家老媽是上著班的, 大家一定會比較稀罕, 因為解放前女性能從事的工作不多, 工人的老婆, 就算再能抬杠, 也不會說為什麽工人不能娶教師呢? 那時的女工大多在紡織廠煙廠等不多的行業裏, 解放後婦女翻身使得女性也能從事的工作, 比如飯店理發等服務行業, 解放前是沒有女性從事的, 女人去那些行業是很容易被誤認為賣笑的, 而家庭工作如女傭保姆等, 一般都是直接從農村來時從事的, 或者寡婦等, 一旦嫁了人, 婆家是不會容忍媳婦到別人家幫人的, 這個"幫人"就是這個行業的專用詞, 大家看過<一江春水向東流>, 應該記得白楊演的那個角色, 抗戰後到上官雲珠家當女傭還得婆母同意就是這個理.
一般無論紗廠或煙廠啥的, 女工很辛苦, 而且一定是三班倒, 所以結了婚, 隻好退職不幹了, 有的在孩子長大後又去上班的, 但我們的同學這一代人, 很多還有弟弟妹妹, 直到六十年代孩子才長大, 已經沒有什麽工作機會了, 隻好去街道工廠甚至裏弄加工組, 掙那二三十元一個月. 就是說, 誰家媽媽還在上班, 我們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知道的, 特別是極少數極少數, 那得年輕到不是我們同學的媽媽了, 個別同學的大嫂, 七十年代還在煙廠上著班, 當時也就四十來歲, 不但上著班而且工資很不低, 她們都是解放前十幾歲就進了廠, 解放初期結了婚, 婦女解放的口號使得她們無法辭職回家帶孩子, 加之家中又有婆母娘, 我有個同學就是從小和他侄子一起搶東西吃打架長大的, 一個也是帶兩個也是帶, 他媽也就是他侄兒的奶奶, 一起把他們帶大了.
他的大嫂, 好在沒辭職, 工資一點兒也不比他大哥少, 為什麽? 保留工資. 那煙廠叫英美煙廠, 工資比民族資本家的廠子高, 解放後公方接管的時候, 不能說我們共產黨一來就減你們工人工資啊, 那麽就發明了個保留工資的辦法, 正式級別工資比如70, 如果原來的工資是一百二(還有更高的), 那麽就每月還是拿一百二, 但那五十是保留工資, 這種情況, 你還真不能歸結為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
總而言之, 那時(六七十年代)的老工人工資在整個社會層麵上是不低的, 但由於家中人口一般眾多, 生活也不是那麽富裕, 至於老婆有工作的比例不會超過百分之二十, 在這百分之二十裏, 又有大部分隻是街道工廠裏弄加工生產組的, 每月也就二三十元, 能拿到和老公工資差不多的, 全江南新村不會超過十個, 而且百分之百是借以前帝國主義資本家的光而拿了保留工資.
還有一些同學的媽媽是一輩子沒上過班的, 因為媽媽是爸爸從老家鄉下娶來的, 那時又沒有戶口限製, 娶來立刻就可以直接來到上海的, 等到孩子長大了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再去挖防空洞, 都已經沒有勁道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