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同名餐廳在巨鹿路, 原來在什麽地方?

看這倆個小赤佬穿的衣服, 應該是抗戰後國軍製式軍裝吧, 商店賣的是美國罐頭湯, 講講伊拉"小赤佬", 其實年齡一定好做阿拉迭梆人個爺了.

與前麵那張應該是同一個地方, 不過我勿曉得是哪兒?後頭的老太婆是賣"梔子花白蘭花"格, 挑了一付大擔子個人, 年齡勿大擔子勿小, 啥末事?

感覺這是在茂名路離錦江飯店不遠的地方

迭搭是外灘的老匯豐銀行

此地嘛, 清爽, 外灘公園門口的水上餐廳

外灘的30年代初, 您看中國銀行的大樓正在建設中, 好像腳手架不像是竹子的呀

同一地方

當鋪和海鮮店相鄰, 牆上寫的是泰康食品公司, 該公司的工廠在小木橋路, 我們中學時去勞動過.

做味精廣告的挑擔小販是賣餛燉的吧

馬路蠻寬的十字路口, 識貨者能否點出?

還是外灘嘛

現在的西藏路福州路口

迭種地方上海就很多了.

應該是南京西路那邊吧

四川路橋的蘇州河南岸, 對麵是郵政大樓

正在建設中的白俄們的希臘東正教堂, 皋蘭路一家襄陽北路一家, 這個洋蔥頭似乎更像襄陽北路那個.

街景看上去很老, 不是福州路就是南京路

"戇大"還曉得這兒是西藏路現在的工人文化宮

弄勿好是中山公園大門吧

踏腳踏車朋友好像是背了一把槍? 不敢問是什麽地方了.

一直對傳統的錢莊和現代的銀行到底有些什麽差別有興趣, 都是存放匯兌鈔票的.

以前的這個遊樂場在哪兒? 門口還有一座碉堡呢

南京大戲院, 今日之上海音樂廳, 前些年平移了一些.

滴滴刮刮個石庫門弄堂房子, 實實在在的上海灘老日子

外白渡橋, 挑著淘籮的小商販

有點老的照片, 連海關大樓與和平飯店尚未修建

賣烘山芋的老頭梆

長治路上一幢洋房

看來開去, 是在外白渡橋畔的現浦江飯店角落, 現在叫"上海的早晨"咖啡店

這兩天放的是美國總統假, 不上班就在家找事, 弄點老照片與好事者一起搗漿糊, 希望大家喜歡, 沒任何意圖, 隻是為了好白相(千萬千萬別抬杠).
再次謝謝光顧, 有點誠惶誠恐, 不敢回答您的問題.
上海,以前的上海真是可惜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城市,一個中西文化的交匯點就這樣xx了。俺幾年前走在台北的街頭依稀聞到了上海的味道,但上海那複雜濃鬱的味道豈是台北可以複製的啊。
比如沒有衛生設施的老式石庫門, 說保留的大致是不住那兒的, 上廁所的麻煩反正自己也"享受"不過, 全然不考慮別人的方便, 這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需要啊.
我很感慨小時候的記憶現在看不到了, 但想想當局其實也挺為難的.
有時候父親也把兒子稱作‘小赤佬’。
上海話中的小赤佬並不是罵人的話, 江西老表稱"小鬼",河南(我不敢說別處也如此)叫"小屁孩", 算不得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