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棟位於外白渡橋北岸的浦江飯店, 是上海最老的一家現代式旅館-查理飯店,的確氣度不凡。
不知有多少人記得這家旅館在文革中一段時候“香火”特別旺盛?那時全國各地均有一個機構叫做“上山下鄉辦公室”簡稱“鄉辦”,上海作為最大城市作為“出”人最多,這個“鄉辦”的級別就高起來了, 而有“出”必有“進”,由“組織”安排的上山下鄉之“去處”計有黑龍江吉林內蒙安徽江西雲南貴州,一些自找出路投親靠友鑽尖打洞不算, 那是“個人行為”,雖政府不反對但也不負責安排, 因此, 那幾個計劃收留上海知青的省自治區,就得派人到上海做安排準備,市“鄉辦”不知何故, 就把這家帝國主義給我們留下的旅館當成了各地來滬下鄉知青安排接待工作人員招待所了。
時間應該是1970年開始吧, 到什麽時候這個“招待所”的曆史使命完成的我是不知道了, 但隻記得1970年的下半年, 這個大廳裏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各地口音各色人等交錯, 像騾馬市像茶館像.....欲
下鄉的準知青跑來聞訊要去地方的情況,父母跑來和接受人員套近乎,這已經是1970年下半年了, 政治空氣已淡化,高知大多已“解放”,資本家處境大為好轉,這兩類人的“上隻角”習性略有恢複, 瞧不起“低層次”人等的“劣根性”不時自然顯露,可為兒為女的性情,什麽也不顧了, 我就親眼看到過一位氣質極佳的半老徐娘,低三下四地在一位不知來自哪省公社幹部之類麵前, 坐著半個屁股上身前傾地說著點什麽,當時的我覺得此人有點“下作”, 毫無疑問,這位“高貴”的女士,若是文革前,大概理都不一定會去理個“公社級幹部”,現在我無意評說其行為的對錯,隻是自己過了六十為人父母後, 真正體諒到了這位母親的苦心,可憐天下父母心哪。
事過多年,去年回國,到此一遊, 感慨萬分,不堪回首。那些日子在這個旅館來回走動為求“出路”的哥兒們姐們兒, 有沒有能記起一點兩點的啊?
叫揚子江吧嗬嗬。
儂對的正名是Richard's hotel and Restaurant,是滬第一家用煤氣電燈自來水的地方,沒提抽水馬桶嗬嗬。
1990年證交所在裏掛牌成立未進行交易。
剛由滬回來,路過淮路華亭路角子,KFC的樓在大修,淮路從華亭路到常熟路有鐵欄杆分隔,穿不過。南邊有公共廁所嗬嗬。